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小儿脑瘫临床康复治疗当中康复辅具运用效果。 方法 : 把在 2019 年 9 月 -2020 年 7 月来本院接受临床治疗 脑瘫 患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卧式康复操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入院前30 d,两组患者M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30 d,研究组MBI指数为(67.85±10.23)分,高于对照组(43.12±9.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衡功能、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关节活动功能评分分别为(12.18±2.38)分、(22.38±4.51)分、(83.97±5.73)分、(38.67±4.86)分,均高于对照组(9.05±2.33)分、(17.64±3.67)分、(65.87±5.36)分、(30.15±2.39)分,关节疼痛程度评分为(18.62±2.08)分,低于对照组(38.61±4.7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NIHSS评分为(9.67±2.41)分,低于对照组(14.19±4.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卧式康复操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增强患者的运动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临床应用效能显著。

  • 标签: 脑梗死 早期卧式康复操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术后康复操对剖宫产产妇术后肛门排气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海南现代妇婴医院2019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496例剖宫产产妇进行本组课题研究。随机将上述剖宫产产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分得248例。术后,予以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产妇在此基础上练习早期术后康复操。观察并记录两组剖宫产产妇的正常饮食恢复时间、排气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产妇的正常饮食恢复时间、排气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引导剖宫产产妇练习早期术后康复操,能够有效缩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改善其胃肠功能,进而提升母婴生活质量,值得持续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早期术后康复操 剖宫产术 肛门排气 康复效果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脑卒中患者开展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参照组(n=35)予以常规护理方案,试验组(n=35)予以康复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效果、生活自理能力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后Fuel-Meyer、BI评分均高于参照组;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14%,高于参照组的8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护理 肢体功能 生活自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 2019年 6月至 2020年 5月期间于本院收治的 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康复组,单数为常规组( n=45),双数为康复组( n=45),分别采用一般临床护理方法和早期康复护理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神经功能 (NIHSS)评分、日常行为能力( Barthela)评分均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 P>0.05)。护理后,康复组 NIHS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 Barthela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其神经功能与日常行为能力,对提高康复程度有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急性 缺血性脑卒中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脑卒中患者通过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我院在2018年6月到2019年12月,一共收治了100例脑卒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通过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48/5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0%(40/5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62.43±5.42)分,(61.98±5.79)分,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95.72±3.49)分,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3.46±4.18)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医院-社区-康复护理模式 脑卒中 康复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对小儿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小儿脑瘫患儿100例,参照盲选法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应用康复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儿ADL评分、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ADL评分、FMA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脑瘫患儿采取康复护理效果尤为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运动能力,促进身体快速康复,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康复护理 小儿脑瘫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护理措施对颈椎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对73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对照组=37∶36),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提供系统性的康复护理。分显效、有效、无效三项标准,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比对分析,将之作为主要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有效例数分别为14例、21例,总有效率达到94.60%,优于对照组的69.44%,P值<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护理措施对颈椎病患者的康复效果影响优于常规护理模式。

  • 标签: 康复护理 颈椎病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骨伤康复护理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探讨该种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9年12月到2020年6月的骨伤患者,并且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疗法,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结果:(1)两组护理效果对比过程中,观察组有患者40例,总体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有患者40例,总体满意度为65.00%。两组数据有差异,(P

  • 标签: 讨论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骨伤康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在产妇产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间收治的产妇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选择的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使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的产妇称为对照组,共50名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产后综合康复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产妇记为研究组,共50名产妇。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重点对比两组产妇接受护理之后焦虑(SAS)评分、抑郁(SDS)心理状态评分、临床指标(包括子宫入盆时间、产后出血量、母乳喂养成功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①研究组产妇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于临床指标,研究组的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对照组产妇的子宫入盆时间和产后出血量均大于研究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产妇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产妇来说,使用产后综合康复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可以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增加母乳喂养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降低子宫入盆时间和产后出血量,改善产妇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产后综合康复护理 产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 产科产后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产后康复的影响效果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选取我院 201 9 年 1 月至 2019 年

  • 标签:
  • 简介:台州市黄岩区中医院 浙江台州 280020 摘要 : 目的: 本文主要对两种治疗模式于脑卒中偏瘫痉挛的效果进行分析,进而对康复推拿疗法的价值展开研讨。 方法: 纳入本次研究的主体为 50 例本院在过去一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脑瘫患儿实行康复护理模式对患儿的康复效果和运动功能有什么影响。方法:我院选取 2019年 2月至 2020年 4月期间收治的 50例 小儿脑瘫患儿为参考进行实验。将50例 小儿脑瘫患儿随机分配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均为25例,对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实行康复护理模式。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在实行护理模式后的患儿恢复情况、运动情况和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 标签: 康复护理 小儿脑瘫 运动功能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脑梗死偏瘫患者采取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6 年 3 月 ~2017 年 9 月 100 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时机将其随机分为早期介入组、晚期介入组,各组 50 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早期介入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晚期介入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采取早期康复介入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康复治疗介入时机 脑梗死偏瘫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模式在乳腺癌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7月 ~2019年 12月期间收治的 1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措施,实验组采取加速康复外科模式,观察并对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上肢恢复情况。 结果 实验组术后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实验组上肢功能恢复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模式应用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一步促进上肢功能的快速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乳腺癌 康复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同步实施家属康复护理培训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8 年 1 月至 2018年 12 月本科 接收的 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遵从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同步实施家属康复护理培训)。比较两组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试验组肢体运动功能( 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评分、肌力级别、生活质量分值均显著优于护理前,且与参照组对比也有明显的差异,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步实施家属康复护理培训运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康复效果佳,不仅能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提高,还可改善生活质量,加速康复,值得采纳。

  • 标签: 同步实施 康复护理培训 脑卒中 偏瘫患者 康复效果 影响
  • 简介:【 摘 要 】 目的: 讨论神经康复科早期吞咽困难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方法 : 选取我院神经康复科早期吞咽困难的患者 80 例,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在实验组中使用吞咽困难康复护理,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 结果 : 实验组的吞咽困难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别较大 ( P<0.05 )。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验组,差别较大( P<0.05 )。 对照组中有 17.50% 的患者表示不满意,有 30.00% 的患者表示满意,有 52.50% 的患者表示非常满意。实验组中有 2.50% 的患者表示不满意,有 20.00% 的患者表示满意,有 77.50% 的患者表示非常满意。两组比较差别较大 ( P<0.05 )。 结论 : 在神经康复科早期吞咽困难的患者中使用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吞咽困难的情况,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神经康复科 早期吞咽困难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患者采用早期康复训练 + 电针推拿方法进行治疗后获得康复效果。 方法:将我院 2018 年 06 月~ 2020 年 02 月收治的 88 例脑卒中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治疗组( 44 例):采用早期康复训练 + 电针推拿方法完成脑卒中治疗;对照组( 44 例):采用早期康复训练方法完成脑卒中治疗;就组间不同时间段 Fugel-Meyer 评分结果展开对比。 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脑卒中患者 Fugel-Meyer 评分( 12.85±2.59 )分同对照组( 12.79±2.62 )分比较差异不明显( P>0.05 );治疗后,治疗组 Fugel-Meyer 评分( 32.59±10.03 )分高于对照组( 23.02±10.11 )分明显( P<0.05 )。 结论:早期康复训练 + 电针推拿疗法的有效运用,可实现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增强,最终实现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提升以及有效预后。

  • 标签: 早期康复训练 电针推拿 脑卒中 Fugel-Meyer 评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 :以医院收治的 110 例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人数相同的对照组和研究组( n=55 ),分别展开常规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康复指标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针对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展开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提升护理有效率,改善患者语言、运动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给予快速康复护理效果的探究。 方法 研究人群取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本院收治的 90 例剖宫产术后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平均为 45 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最终统计对比两组产妇出院后恢复情况(首次排便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 结果 经过实施护理以后发现,在首次排便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上观察组远远短于对照组,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给予剖宫产术后产妇快速康复护理可以恢复活动能力,帮助产妇尽早排便以及伤口愈合,护理效果优良,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剖宫产 快速康复护理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