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过去几十年里,心血绝大多数手术都是通过传统的大切口正中开胸和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bypass,CPB)下来完成的.尽管技术成熟,手术结果满意,但体外循环并发症和有失美观的传统正中开胸,胸骨被全部锯开所带来的并发症,如胸骨感染、胸骨不愈合、胸骨稳定性被破坏及伤口疼痛等问题就一直困扰着医生和患者,给前者带来压力,给后者带来痛苦.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微创伤心血技术的发展使这些长存已久的问题有所改观.随着Benetti(1994)、Subramanian(1994)和Cosgrove(1996)等分别在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小切口主动脉瓣替换术方面的开创性工作的报告[1,2],小切口心血手术因具有切口小、美观和创伤小等特点,在先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狭窄性心脏病和瓣膜病外科方面已广泛开展.其基本外科技术,如手术径路、体外循环或非体外循环技术及各种技术的优缺点等有些已有定论,而有些仍有待讨论.

  • 标签: 心血管外科手术 小切口手术 切口类型 体外循环 手术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有效的围手术期感染防治策略,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操作规范、术后护理等方面的优化措施,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感染风险。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了近年来我院进行的心血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过程中可能影响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我们制定了相应的防治策略并在实践中进行应用和评估。结果:1. 术前准备:充分的术前准备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包括患者身体状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手术区域清洁消毒等。2. 术中操作规范: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减少手术器械接触污染,能够有效减少术中感染的发生。3. 术后护理:术后及时观察患者身体状况,定期更换敷料,及时处理伤口渗出物等,可以有效预防术后感染。通过实施上述防治策略,我们发现应用这些策略能够有效降低心血手术患者的术后感染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本研究表明,有效的围手术期感染防治策略对于降低心血手术患者的术后感染风险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优化术前准备、术中操作规范和术后护理等方面的措施,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感染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我们应该在临床实践中积极推广和应用这些防治策略。

  • 标签: 心血管手术 术后感染 感染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疾病患者外科手术围术期的应用情况及应用效果,借此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服务水平,从而为医院的现代化改革、可持续发展等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方法:从2019年3月-2020年3月间入我院心血手术治疗相关疾病的患者中随机抽选100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实施数字分组法后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提供常规化护理服务,实验组则采取优质护理服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的综合评分指标,并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综合评分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更利于心血疾病患者外科手术围术期护理质量的全面提升,形成和谐的护患关系,诊疗计划全面落实,诊疗工作有序推进,医院能够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现代化改革进程随之加快,各个环节的质量问题必然取得妥善解决。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及时渗透价值更高,护理人员应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深入研究有效策略,努力取得优质护理的理想成效。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心血管外科手术 围术期 应用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心血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期间来我院心血进行手术的患者120人,分两组,一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护理,另一组采用优质的护理服务,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不良反应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在90%以上,对照组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比实验组低10%左右;实验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出现的概率在6%左右,而对照组则接近30%。结论:采用优质的护理服务对于心血病人的围手术期有着很好的正面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心血管外科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术围术期中的实际应用。方法 抽选出本院门诊在2021.6-2022.6之间接收的40例行心血术患者,结合临床护理模式的差异性,将其分成对照组(基础护理,n=20例)与实验组(优质护理,n=20例),接下来对比2组患者的满意度及并发症率等。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的满意度各是95.00%、70.00%,其并发症率各是5.00%、15.00%,以上指标对比差异突出,具有统计学优势,P<0.05。结论  对心血术围术期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干预模式,可以逐步提升其临床满意度,也可以大大降低并发症率,该护理模式存在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心血管外科手术围术期 优质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做好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增强了医务人员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方法:以本院手术部在心血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为例,介绍手术部改进护理模式,拓宽服务范围的举措,也是手术室优质护理的内容。结果:全程化连续性无缝隙优质护理服务增强了医务人员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提高患者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拓宽了手术室护理范围和深度,包括手术相关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等过程。全程化连续性无缝隙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该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和开展。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心血管外科 围术期
  • 简介:我国心血的发展虽然仅有50年的历史,但发展速度较快,尤其是近年来全国各地均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辽宁省则是我国心血发展的重要发源地和开拓地之一,以沈阳军区总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省人民医院、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等单位为代表的一大批医院先后开展了代表我国心血最高水平的心血手术和科学研究,为促进我国的心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约有800万潜在患者需要接受心脏手术,其中心肌梗塞为296.7万,

  • 标签: 心血管外科学 沈阳军区总医院 辽宁省人民医院 附属第一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 附属第二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求早期护理干预对胸心血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患有胸心血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分别25例,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介入。比较A、B两组患者呼吸功能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B组在呼吸频率,氧饱和程度明显优于A组,且护理满意度更高,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明显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早期护理干预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胸心血管外科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心血手术围术期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名接受心血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加入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围术期的情况,包括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镇痛效果等。结果:干预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生命体征和疼痛评分也得到有效控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心血手术围术期中具有重要的护理效果,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疼痛评分,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心血管外科手术围术期 护理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手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近七个月内在本院接受心血手术治疗的86例病患作为实验样本,将其平均分为甲乙两组,每组各43例病患,以甲组作为实验组应用优质护理服务,以乙组作为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通过对比甲乙两组病患的心理焦虑、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手术围术期的应用实效。结果:甲组患者心理焦虑、抑郁的评分低于乙组(P<0.05);甲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为95.34%,乙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为81.39%,甲乙两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及护理满意度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在心血手术围术期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以缓解患者心理负面情绪的出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对病患的预后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具有大范围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心血管外科手术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心血手术患者行优质护理服务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将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46例心血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23例,应用优质护理)、对照组(23例,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状况、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实验组总满意度(95.65%,22/23)高于对照组(69.57%,16/23),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8.70%,2/23)比对照组(34.78%,8/23)低,P<0.05;经护理,实验组SAS评分(40.56±0.55)分、SDS评分(40.31±1.14)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合理运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使心血患者在围术期获得高品质护理干预,利于护理满意度的提高,缓解其不良情绪,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心血管外科手术 围术期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在心血手术围术期中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心血手术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心血手术围术期中应用效果较好。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 心血管外科 手术围术期中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手术室护士开展品管圈活动,以心血手术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提升手术配合操作行为正确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年-202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120例心血手术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前患者60例,进行常规手术手术室护理;实施后患者60例,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后,心外科手术手术室护士的手术备物齐全性、护理操作行为正确性、传递器械规范性、传递器械主动性均有显著提升(P<0.05)。结论:对心外科手术手术室护士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其手术配合能力,提高传递器械规范性、主动性及配合操作行为正确性。

  • 标签: 心血管外科 手术室护士 配合操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究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应用于心血患者手术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间心外科收治的病患中选择9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信封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则应用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各45例。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拔管时间平均为14h+-、住院时间平均为13d+-、并发症发生几率为4.4%、护理满意度为97.8%,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血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快速康复护理理念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故值得临床加以实施推广。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理念 心血管外科手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心血手术围术期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月4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手术心血疾病患者80例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并以不同护理方式将所有实验对象分成了两组,研究组与常规组,研究组所纳入的40例患者均实施优质护理予以干预;常规组所纳入的40例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予以干预,之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可知,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可知,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可知,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可知,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心血手术治疗患者来说,应对其实施优质护理予以干预,能够有效减轻不良心理及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血管外科手术 围术期护理中 优质护理干预 应用价值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造成的2019冠状病毒性疾病(COVID-19)是目前中国乃至全球的临床关注焦点。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家卫健委均发布了关于COVID-19诊疗的临时指南和诊疗方案,这些综合性指导文件为一线临床工作制定了基本规范。然而心血疾病有其特殊病理生理特点,尤其是心血急危重症常须急诊手术治疗,亟需制定相应管理策略。自2020年1月16日至2月12日,武汉协和医院心血共完成各类心血急危重症急诊手术15例,其中明确排除COVID-19感染9例,疑似感染6例,无确诊感染病例。围手术期成功率100%,无相关医护人员感染及患者交叉感染,取得满意治疗效果。本文基于该中心临床实践经验,总结相关经验及管理策略,与世卫组织临时指南和国家卫健委方案进行对比,希望能与之互为补充,为COVID-19疫情下心血医师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COVID-19 心血管外科 急诊手术 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