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高血压急性主动病患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非高血压、高血压急性主动病患各20名,将高血压的急性主动病患作为基础组,将非高血压急性主动病患作为实验组,对两组病患的病死率、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急性主动病患与非高血压急性主动病患的住院病死率差异不显著(P>0.05)。与基础组相比,实验组合并心包积液、颈部血管受累、心功能减低、左心室扩大的病患比例较多,并且病患的主动窦部内径、升主动内径都明显增宽,实验组的肾功能损伤、主动合并血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异常、肠系膜上动脉异常的比例显著少于基础组。结论与高血压的急性主动病患相比,非高血压的急性主动病患以男性、农村病患较多,主动窦部与升主动的内径有一定程度增宽,主动的发病可能与主动壁发育异常有一定关系。

  • 标签: 非高血压的急性主动脉夹层 高血压的急性主动脉夹层 临床特征
  • 作者: 况志彬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况志彬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糖类及肉类的摄入也逐渐增多,再加上年龄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被高血压所困扰,最后患上主动脉夹层的也越来越多。身边一个老奶奶不小心摔倒,到医院查出不典型主动脉夹层后不到一天就去世了。因为感受到了叔叔阿姨的悲痛,同时也知道得了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老人很多。所以整理出关于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各种知识及防护知识,分享给被此病困扰的人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保留主动瓣的根部替换术(David手术)对于急性A型夹层合并主动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其临床疗效研究。方法从2016年至2017年,8例急性主动A型夹层患者在我院行了DavidI手术,均行David手术。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9±6岁,全部为男性。1名患者进行了单纯David手术,1例患者进行了半弓替换,2例患者进行了杂交全主动弓置换,其余4名患者进行了全弓替换。平均随访时间为24±6月观察David手术治疗主动A型夹层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痊愈出院,无30天内死亡及随访期间死亡;术中体外循环时间141.305(189±37)min;心肌阻断时间111-219(144±37)min,术后8例患者随访时间为24-49(21±13)月,随访期间无患者需再次手术及死亡,主动瓣无反流3例、少量反流4例、中量反流1例。结论David手术为合并主动瓣关闭不全的年轻主动患者提供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治疗选择。目前我们的数据表明这一方法是安全可行的对于有经验的心脏中心这一术式用于治疗急性主动患者,其近中期瓣膜相关事件很少见,主动瓣功能在近期随诊中表现稳定。

  • 标签: 保留主动脉瓣的根部替换术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80例主动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StanfordA型(40例)和B型患者(40例)的临床症状,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及死亡风险。结果80例患者中65例经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15例死亡,StanfordA型患者死亡风险相对高于StanfordB型(P<0.05)。结论主动是心血管急危重症,其病死率及误诊率较高,对主动动脉瘤应该早期明确诊断,并给予周密、细致、恰当的治疗,可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对改善主动预后有重大意义。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护理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 。方法:收集我院 2018年1月- 12月收治的 80例主动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 StanfordA型( 40例)和 B型患者( 40例)的临床症状,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及死亡风险。结果: 80例患者中 65例经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 15例死亡, StanfordA型患者死亡风险相对高于 StanfordB型( P<0.05)。结论:主动是心血管急危重症,其病死率及误诊率较高,对主动动脉瘤应该早期明确诊断,并给予周密、细致、恰当的治疗,可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对改善主动预后有重大意义。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护理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A型主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相关护理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对26例主动患者,其中男21例,女5例,对术后的相关并发症以及护理措施进行了总结。结果术后常见并发症有心律失常、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呼吸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不全、神经系统功能不全以及术后引流量多而需再次开胸。结论精心正确的术后护理对观察患者病情,减少术后并发症以及促进患者恢复有重要作用。

  • 标签: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并发症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 A型主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相关护理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 对 26例主动患者,其中男 21例,女 5例,对术后的相关并发症以及护理措施进行了总结。 结果 术后常见并发症有心律失常、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呼吸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不全、神经系统功能不全以及术后引流量多而需再次开胸。结论 精心正确的术后护理对观察患者病情,减少术后并发症以及促进患者恢复有重要作用。

  • 标签: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并发症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就主动动脉瘤 25例护理体会核心进行探究。方法: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选择我院治疗的 25例患主动动脉瘤的患者作为探究对象,用随机分组法把要探究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 12例,观察组患者 13例 ,对照组不给予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得分、心理状态得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能力得分、心理状态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主动动脉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能极大地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十分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体会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 简介:摘要分析StanfordA型急性主动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通过将60例StanfordA型急性主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和观察组(护理干预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不同护理方式,总结StanfordA型急性主动患者术后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重症监护和住院时间。

  • 标签: 术后并发症 Stanford A型 主动脉夹层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合并主动的围术期护理内容。方法随机抽取20例妊娠合并主动患者,病例选择时间为2017年6月—2018年7月,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归纳患者围术期护理内容。结果20例患者经过手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并无显著并发症出现,并顺利分娩出胎儿。结论对妊娠合并主动患者予以护理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确保母婴安全。

  • 标签: 妊娠 主动脉夹层 围术期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报告1例主动合并Ⅱ型呼衰患者的护理,包括术前控制血压、避免腹内压升高、疼痛护理、呼吸功能锻炼、无创正压通气护理要点等。患者恢复良好出院。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Ⅱ型呼吸衰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主动患者的围术期管理方法。方法收集2013-2016年6例妊娠合并主动患者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妊娠早期1例,妊娠晚期及产褥期5例;既往有马凡氏综合症者3例,高血压史者1例;主动分型采用Stanford分型标准,A型3例,B型3例。StanfordA型患者均采取以Bentall术为基础的手术治疗,2例产妇及围产儿均存活,1例产妇存活围产儿死亡,1例患者因术后出现心室纤颤及心排量综合征死亡。StanfordB型患者行主动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2例产妇及围产儿均存活,1例产妇存活围产儿死亡。结论妊娠合并主动患者病情凶险,发展迅速。快速评估及明确诊断,加强围术期精心的监护,做好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等是手术治疗成功及维护母婴安全的关键。

  • 标签: 妊娠 主动脉夹层 马凡氏综合征 护理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主动具有病情凶险的特点,主动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对于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方法对2016年1月到2019年1月共收治60例主动患者的临床围手术期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夹层病人,其中56例病人安全渡过主动急性期,3例病人术前死亡,1例病人自动出院。结论做好对疼痛、便秘、血压控制,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有助于避免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对于保证患者术后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