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早期抢救成功率。方法分析32例严重创伤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强调医护之间紧密配合采取有效、准确、迅速的急救的重要性。结果30例患者治愈,2例死亡。结论早期发现休克及时防治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标签: 休克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如触电者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平躺,确保气道通畅,并用5秒时间呼叫或轻拍伤员,以判定伤员是否神志不清。需要抢救的伤员,应该坚持正确抢救。并在现场进行一下急救工作。如果呼吸、心跳停止了,心须就地进行抢救,马上作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直至呼吸和心跳恢复为止。

  • 标签: 电击伤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创伤病人的急救措施。方法对本院的急救措施进行总结。根据创伤救治原则,首先正确评估患者伤况同时,将护理人员合理分工,分别紧急施行止血、建立静脉通路以及严密观察病情等措施。结果治愈102例,治愈率89.47%;好转6例,好转率2.63%;伤残4例,伤残率4.38%;死亡2例,死亡率1.75%。结论护理合理分工能为抢救争取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创伤 急救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休克是一种由急性微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的氧供和氧需之间失衡。休克发生后体内重要器官微循环处于低灌流状态,导致细胞缺氧,营养物质缺乏,或细胞不能正常代谢其营养物质,最终导致细胞损害,无法维持正常的代谢功能,伴有静脉血氧含量减少和代谢性酸中毒。

  • 标签: 休克 代谢功能 护理
  • 简介:目的提高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早期抢救成功率。方法分析32例严重创伤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强调医护之间紧密配合采取有效、准确、迅速的急救的重要性。结果30例患者治愈,2例死亡。结论早期发现休克及时防治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标签: 休克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为了适应急救医学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加强院外急救势在必行。院外急救是指急、危、重症伤员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包括患者发生伤病现场对医疗救护的呼救、现场救护、途中监护和运送等环节。现就外伤的院外急救谈谈体会。

  • 标签: 院外救护 外伤 现场救护 途中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早期抢救成功率。方法分析32例严重创伤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强调医护之间紧密配合采取有效、准确、迅速的急救的重要性。结果30例患者治愈,2例死亡。结论早期发现休克及时防治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标签: 休克 急救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猝死在急诊中相对较为常见,其有着发病急、疾病类型复杂、病死率极高的特点,若未及时展开救治,不仅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更会影响到患者预后,对此还应当在急救的同时配合全面护理服务,切实提高护理人员的急救能力,从而达到挽救患者生命的根本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总结了猝死判断的进展,并提出相应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 标签: 猝死 急救 护理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救流程的建立及实践策略。方法将我院急诊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未实施急救流程作为对照组,而2014年1月-2014年12月实施急救流程作为研究,两组期间均随机抽取2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两组救护车到达时间、接受手术时间及抢救成功率。结果研究组救护车到达时间与接受手术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抢救成功率则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救科实施急救流程,可明显缩短救护车到达时间与接受手术时间,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借鉴。

  • 标签: 急诊科 急救护理流程 抢救成功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动态急救模式在脑卒中重症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接诊的8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2013年6月-2014年5月接诊的8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急救模式,观察组采取动态急救模式,均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随访1个月时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皆明显优于对照组(10.00%VS30%,2.5%VS15.00%),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急救模式应用于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急救中,可以明显的降低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行大力的临床推广。

  • 标签: 动态急救护理 重症 脑卒中 并发症 病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急救模式在脑卒中重症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8-01到2019-01阶段接收的脑卒中重症患者60例,按照其护理模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观察组给予动态急救。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Barthel指数评分水平相当,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重症患者在救急治疗中实施动态急救,能够提高急救效率和急救效果,从而促使患者快速康复,并有效改善其预后效果。

  • 标签: 动态急救护理模式 脑卒中 重症患者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急性中毒在紧急医疗事件中常发生,给病人的生命带来严重的威胁。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院前急救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护理策略。急性中毒可以分化出许多类型,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危害极大。院前急救的关键是快速确定中毒症状、及时呼叫急救电话、保证病人呼吸道畅通、必要时行心肺复苏、保护好现场,防止继续中毒发生。采取上述措施可有效地改善病人生存率和预后。

  • 标签: 急性中毒 院前急救 呼吸道通畅
  • 简介:摘要:疼痛管理在急诊护理中至关重要。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急诊护理中应用的疼痛管理策略。借助深度文献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经验,本研究归纳总结了急诊护理环境下最有效的疼痛管理策略。结果表明,关键的疼痛管理技术包括:及时评估、个体化疼痛管理计划、多模式疼痛管理以及经验和知识的更新。其中,患者的主观疼痛评估和个体化疼痛管理是优质护理的基础。多模式疼痛管理(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可以帮助减少药物的依赖和副作用,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知识的更新可推动护理人员进行持续进修,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疼痛问题。本研究结果为急诊急救人员在疼痛管理方面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助力改善患者疼痛经验,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急诊护理 疼痛管理 多模式疼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