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可能会对复发产生影响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100例在我院行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在手术后的复发情况对比分析。结果:对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能够产生影响的主要有:腺瘤性肠息肉、肠息肉直径>2cm、肠息肉>3个等。结果:对术后危险因素进行分级,开展个性化随访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可以使复发风险得以降低。

  • 标签: 息肉切除术 复发风险 结直肠息肉
  • 简介:【摘要】 无痛内镜术是在内镜检查或治疗时给病人适当的镇静催眠药或麻醉性镇痛药,使病人处于清醒镇静或浅麻醉状态,操作时病人安静、无任何自觉不适的一种内镜诊疗技术 [1] 。它可以消除和避免常规内镜的不良反应,保证病人得到及时、必要的内镜诊疗。

  • 标签: 无痛胃镜 息肉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 :观察研究宫颈息肉治疗应用常规手术及宫腔镜切除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整理2019年6月~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宫颈息肉患者86例,分为宫腔镜组和常规组各43例,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宫腔镜组为97.67%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6.05%(p

  • 标签: 常规手术治疗 宫腔镜 宫颈息肉 切除治疗 疗效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大肠息肉结肠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治疗术后出血、息肉复发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0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治疗大肠息肉1 82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收集患儿人口学信息、内镜下息肉表现、病理类型、临床诊断、术后出血及息肉复发等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息肉切除术后出血及息肉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1 826例患儿接受1 967例次结肠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术,男1 191例(65.2%),女635例(34.8%),初次确诊大肠息肉的年龄为4.6(3.2,6.4)岁。首次结肠镜下发现单发息肉1 611例(88.2%),有蒂息肉1 707例(93.5%),直肠累及1 151例(63.0%),病理类型为错构瘤性1 757例(96.2%)。诊断息肉综合征73例(4.0%)。息肉切除术后出血发生率为3.8%(75/1 967)。息肉复发88例(4.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女童(OR=2.01,95%CI 1.26~3.23)及无蒂息肉(OR=2.28,95%CI 1.15~4.49)均为息肉切除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发息肉(OR=17.49,95%CI 9.82~31.18)、右侧结肠累及(OR=3.44,95%CI 1.89~6.26)以及非错构瘤性息肉(OR=2.51,95%CI 1.04~6.07)均为息肉复发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儿童大肠息肉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术后出血发生率低,息肉复发率低。女童、无蒂息肉切除术后出血风险增高,而多发、右侧结肠累及和非错构瘤性息肉术后息肉复发风险增高。

  • 标签: 肠息肉 手术后出血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无痛消化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在胃肠息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医院收治的60例胃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息肉切除术治疗,试验组采取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息肉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一次清除率、创面愈合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无痛 消化内镜 息肉 切除术 胃肠息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大肠息肉行电子肠镜下切除治疗的效果,并探讨其护理体会。方法 纳入54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截取于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行手术治疗的大肠息肉患者;入组54例患者均行电子肠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治疗,针对患者治疗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并对其护理措施进行探讨。结果 入组54例患者共切除73颗息肉,其中行病理检查66颗。病理分类如下:50颗(75.76%)腺瘤性息肉,11颗(16.67%)增生性息肉,5颗(7.58%)炎性息肉。50颗腺瘤性息肉中有13颗(26.00%)息肉癌变。术后2例(3.70%)患者发生继发性出血,1例(1.85%)穿孔。结论 电子肠镜下切除治疗大肠息肉效果显著,但同时需也需医护人员之间做好密切配合;如此在可在保证手术疗效的同时,减少患者病痛。

  • 标签: 大肠息肉 电子肠镜 治疗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EP)采取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联合地屈孕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安阳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80例EP患者,按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TCR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地屈孕酮治疗。比较两组效果、治疗后月经量和月经周期情况以及治疗6个月、1年时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5%,39/40)高于对照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月经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月经量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月经周期正常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77.50%,31/40),P<0.05。治疗6个月、1年时,观察组复发率(5.00%,2/40)低于对照组(25.00%,10/40),P<0.05。结论EP采取TCRP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可提高疗效,同时有效减少复发,减少月经量,促进月经周期恢复正常。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 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地屈孕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EMP)电切除术与子宫内膜息肉摘除加电凝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以78例患有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样本对象,所有样本的就诊手术时间均集中在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内,且均我院妇产科收治;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上述样本进行分组,即摘除电凝组和电切除术组,其分别接受子宫内膜息肉摘除加电凝术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每组均为39例样本;组间对比术后1年的妊娠率和复发率。结果:电切除术组患者术后1年的复发率明显低于摘除电凝组的患者,其妊娠率明显高于摘除电凝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取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实施手术干预后,患者的妊娠率较高且复发率低,相较于子宫内膜息肉摘除加电凝术的治疗效果而言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

  • 标签: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 子宫内膜息肉摘除 电凝术 子宫内膜息肉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息肉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于2021年1月-2021年8月收治的66例在该院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胃息肉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33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联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研究组患者(1.15±0.24)分低于参照组(2.17±0.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31,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97%)显著高于参照组(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2,P<0.05)。结论 对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胃息肉患者予以康复护理,能够减轻术后疼痛、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内镜下黏膜切除 胃息肉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内镜切除术治疗胃结肠息肉术后的护理干预。方法:84例确诊为胃结肠息肉者2020年5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入院,治疗均采用内镜切除术,单双号分配组别,参照组做基础护理,试验组做综合护理,比较效果。结果: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病情况,试验组开展护理后均具备优势(P<0.05)。结论:内镜切除术治疗胃结肠息肉后,以综合护理方式对患者实施干预,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手术安全性,效果良好。

  • 标签: 胃结肠息肉 内镜切除手术 术后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无痛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至我院接受无痛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共13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盲选的方式,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分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接受无痛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无痛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 综合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2年4月-6月收治的84例结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分别选择常规护理和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依从性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EMR术治疗的结肠息肉患者,加强护理干预有助于他高依从性,降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结肠息肉 并发症 依从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息肉采取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口服醋酸环丙孕酮的效果。方法 于2020年2月-2021年1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术后口服醋酸环丙孕酮治疗。结果 观察组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率高于对照组,月经量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醋酸环丙孕酮
  • 简介:【摘要】:目的:宫腔镜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对照组采取传统术式,观察组采取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及预后相关指标的差异,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①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手术前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与月经量差异无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的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与月经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随访1年发现,观察组有26例妊娠,妊娠率为52.0%,而对照组仅有14例妊娠,妊娠率为28.0%,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手术相比于传统术式有着更高的安全性,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同时有助于提高妊娠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宫腔镜 子宫内膜息肉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论文希望通过研究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具体危险因素,进而切实为改善以及规避这一危险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本研究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择了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消化内科行内镜切除术治疗的100例结肠息肉患者资料,并且依据其术后是否出现迟发性出血,将其分为了迟发性出血组以及非迟发性出血组两个组别。通过搜集上述100例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包括其在基础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合并并发症状况、高血压以及高血脂情况等方面的基础信息,了解其息肉病理类型以及具体的形态和数量,分析最终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的具体危险因素。结果:上述100例患者当中行内镜切除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的患者数量为8例,其发生率为8%。通过单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迟发性出血组和非迟发性出血组是否合并有高血压或者高血脂、息肉的大小差异、息肉部位的对比等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 标签: 结肠息肉 内镜切除术 迟发性出血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电子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治疗大肠息肉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0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大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内镜活检钳钳除治疗、电子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治疗息肉。结果:观察组息肉切除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大肠息肉患者行电子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冷圈套切除 电子肠镜 大肠息肉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鼻内筛窦切除术联合鼻息肉摘除术在鼻息肉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在2019.02~2021.12研究时间段,研究基数资料为60例鼻息肉患者,对比治疗方法,分析其临床应用疗效,盲选抽签法,对照组/30(鼻息肉摘除术治疗),实验组/30(鼻内筛窦切除术联合鼻息肉摘除术治疗),相较患者(1)生理指标;(2)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比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生理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意义显著,(P<0.05)。结论:鼻内筛窦切除术联合鼻息肉摘除术在鼻息肉治疗中,临床疗效显著, 可积极避免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治疗过程安全可靠,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鼻内筛窦切除术 鼻息肉摘除术 鼻息肉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 EP)在冷刀切除治疗下实际疗效与主要的复发影响因素。方法:本院2020年2月份至2022年入院行手术治疗的EP患者中选出58例,依据个人意愿分为29例观察组(电切刀手术)、29例对照组(冷刀切除术),对两组患者复发率、妊娠率、不良反应率、复发影响单因素加以比较。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率20.69%、3.45%,复发率34.48%、13.79%,正常妊娠率31.03%、51.72%,两组数据比对有统计学意义(P<0.05)。14例复发者中以年龄≥45岁、未用避孕药、体重超标、患有子宫内膜炎占比率偏高,同未复发者比较有对比性(P<0.05)。结论:冷刀切除治疗EP疗效突出,且常因体重超标、年龄偏大、合并子宫内膜炎、未用避孕药引起EP复发,可作为危险因素优化防范效果。

  • 标签: 冷刀切除术 不良反应 子宫内膜息肉 电切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