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妇产科护理过程感染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在我院妇产科中选取不同时段的妇产科患者,将其划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2012.3~2013.5)和观察组(2013.6~2014.11),各80例。将妇产科护理过程中的感染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于2013年6月开始为患者实施护理对策,观察护理过程感染因素评分及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结果护理过程感染因素主要包括年龄、住院时间、侵袭性操作、化疗、营养状况、病房环境、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产科护理过程感染率较高,且致感染因素较多,因此临床中应根据相关因素采取护理对策,降低患者的感染率。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 感染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在妇产科患者手术之后,其潜在的一个主要风险就是感染,这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对于患者的身心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影响到他们在手术后的康复与进一步的治疗。因此,本文主要对妇产科在护理过程中可能产生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进一步的护理措施,其中包括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的感染等等。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对今后的治疗以及预防工作提出宝贵的经验。

  • 标签: 妇产科 感染 发生原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慎独修养在医院感染控制过程中的影响;方法分别从医院领导、院感专职人员、医护人员和保洁人员四方面阐述慎独修养在各自的院感相关工作中的重要性;结论慎独修养是每个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品格,只有具备了慎独修养,才能在无人的状态,做好自己的工作,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实现医院感染“零宽容”。

  • 标签: 慎独 医院感染控制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过程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经本院收诊的妇产科感染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0例为妇科感染,20例为产科感染,判断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40例妇科患者中发生呼吸道感染患者最多,其次为切口感染、泌尿道感染、胃肠系统感染、宫腔感染,而20例产科感染中大部分为切口感染,且年龄超过50岁患者也极易发生感染。结论妇产科护理过程中通常易受到各类因素引起感染,为保证患者身心健康,在护理过程中需明确了解相关感染因素,从而降低感染发生。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过程 感染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室感染风险及感染控制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血液透析净化患者98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分析血液透析净化过程中出现的血液净化室感染风险,然后依据标准采用严格规范管理进行感染控制,观察比较感染控制前后医院感染发生几率、护士护理质量改善情况及各项感染监测指标合格率等。结果血液净化室感染风险主要是血液净化室布局设计不合理、室内空气洁净度不达标等等;进行过感染控制后,医院感染几率减少,没有出现因为复用透析器及操作因素等导致的医源性感染事件,各项感染监测指标合格率大于98%;采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感染率是3.1%。结论医护人员应具有较高风险意识,严格执行血液净化室感染管理规范,持续改进质量,预防血液净化室感染发生。

  • 标签: 血液净化室 感染风险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强化医院感染管理对于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到2015年10月实施强化医院感染管理监测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未实施管理变革的各科室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强化医院感染管理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使医院感染管理更为科学化和规范化。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与医院感染管理的关系。方法:针对2009-2014年在工作的1000名医务人员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活动,举办形式多样的讲座、理论学习班、知识竞赛、研讨会等;以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交流,培训结束后以科室为单位,对全院医务人员集中的进行系统考核,提问、理论考试、现场操作相结合进行考核;如出现问题,达成共识后,再评比、检查。结果:渲染了医院强化医院感染管理的氛围;增强了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的意识,强化护理工作者操作规范的自觉性;提升了院内医务工作者对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认知程度、达标率以及丢分内容层次,减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结论:顺利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可确保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的效果,强化感染管理保证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的成效,医院感染管理力度加强,提升了医院感染管理的层次性。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 感染知识培训 医院感染分析
  • 简介:摘要良好的血管通路是尿毒症患者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维持生存的生命通道,是血液净化完成的必要前提。对于动静脉内瘘尚未成熟、肾移植前以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过渡、生命期有限、心功能差、血管条件差的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成为重要的及最佳的血管通路,在CRF患者中被广泛应用。近年来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s,CRBSI)发病率逐年增加,对CRBSI认识不足、诊断困难、抗菌药物选择错误及已出现耐药的现状都是临床工作中面临的困难。故本文围绕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诊断、病原菌特点、治疗加以综述。

  • 标签: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导管 感染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感染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及临床特征,旨在降低感染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感染科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观察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发生部位及病原学特点。结果1450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54例,感染率为3.72%,其中发生于结核病30例,占55.5%,其次为肝病21例占44.44%、败血症3例占5.55%;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占40.7%,其次为消化系统和上呼吸道,分别占20.6%、15.2%;42份送检标本中,共检出病原体37株,检出率为88.1%,其中革兰阴性菌10株占27.0%,革兰阳性菌2株占5.4%,真菌25株占67.5%,结论感染科住院患者中以结核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比例最高,病原体以真菌为主,对感染科住院患者应给予密切关注,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控制易感因素,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医院感染 预防控制 调查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感染辅助降低血黏度治疗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4年7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细菌感染患者共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抗感染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辅助降低血粘度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抗感染辅助降低血黏度治疗细菌感染,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体征及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抗感染 降低血黏度 细菌感染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新闻事件:2016年2月24日。26名在陕西省镇安县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被确认感染丙肝病毒。据有关部门初步调查,此次感染为医院医务人员违规操作所致。据了解,对26名已确诊的丙肝病毒感染者,医院将制订诊疗方案,对他们实行免费治疗。陕西省卫计委事件调查组已作出决定,对镇安县医院院长给予党内聱告,分管副院长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并免去二人职务。目前共有15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 标签: 丙肝病毒感染者 血透 县医院 新闻事件 血液透析 初步调查
  • 简介:寨卡病毒(Zikavirus,ZIKV)是一种新发现的病毒,该病毒最早于1947年通过黄热病监测网络偶然在乌干达维多利亚湖畔寨卡丛林的恒河猴身上发现,随后于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人群中发现[1]。2014年2月份开始,美洲共有18个国家和地区确认存在寨卡病毒的传播,

  • 标签: 寨卡病毒 寨卡病毒感染 伊蚊 格林巴利综合征 小头畸形 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