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癫痫是神经科仅次于脑血管病的第二大顽症。近年来临床癫痫病学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中大部分(约75%)通过正确诊断和治疗能够获得满意的疗效,另外25%为难治性(顽固性)癫痫。癫痫已是一种非常有希望治愈的疾患,其关键在于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本文就目前癫痫病的药物治疗进行探讨。

  • 标签: 癫痫 药物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惊厥患者选择安定溶液舌下给的方法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5月~2016年02月收治的小儿惊厥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安排所有惊厥患儿家属采取抽签形式展开临床分析;对照组安定溶液直肠给;观察组安定溶液舌下给;观察对比惊厥总有效率以及平均起效时间等。结果在惊厥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8.59%)同对照组(92.96%)小儿惊厥患者之间未凸显差异(P>0.05);在平均起效时间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小儿惊厥患者之间凸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小儿惊厥患者,治疗方法选择安定溶液舌下给的方法,可以将止惊起效时间显著缩短,从而获得显著的惊厥治疗效果。

  • 标签: 安定溶液 舌下给药 小儿惊厥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静脉给与安定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惊厥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于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本院进行小儿惊厥治疗的患儿72例,并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临床采取静脉给治疗;观察组临床采取安定保留灌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不同方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见效时间、维持时间进行对比后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比静脉给治疗,安定保留灌肠用于治疗小儿惊厥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在临床医学上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静脉给药 安定保留灌肠 小儿惊厥 临床疗效
  • 简介:热性惊厥又称高热惊厥,是指初次发病在1个月~6岁之间,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初期,当体温在38℃以上时突然发生的惊厥,排除颅内感染或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既往没有高热惊厥史。是一种常见的儿科急症,在全部小儿人口中,约5%~6%发生过热性惊厥。本病具有以下特点:

  • 标签: 热性惊厥 上呼吸道感染 代谢性异常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诊疗方法,小儿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最为常见的惊厥原因,主要见于婴幼儿时期(6个月至3岁)。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小儿热性惊厥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诊断、治疗方法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儿入院后,及时给子退热治疗,及时预防与控制患儿惊厥的出现,并对患儿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50例热性惊厥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症状典型,临床诊断难度小大,及时诊断并积极治疗原发病,可有效控制病情,改善患儿预后。

  • 标签: 小儿热性惊厥 临床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咪达唑仑静脉给治疗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惊厥性癫痫患儿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予以咪达唑仑静脉滴注+静脉泵注,对照组予以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静脉注射.对比观察两组药物的起效时间、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病情控制率.结果(1)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病情控制率分别为92.5%、27.5%、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0%、50.0%、72.5%,P<0.05;(2)观察组的药物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咪达唑仑静脉给治疗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咪达唑仑;静脉给;惊厥性癫痫;小儿;持续状态中图分类号R72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18-01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布洛芬-地西泮混合液直肠给在高热惊厥患儿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选自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06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106例患儿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方式为布洛芬-地西泮混合液肌内注射,观察组治疗方式为布洛芬-地西泮混合液直肠给。结果观察组患儿比对照组惊厥改善较好,高热情况下降明显,观察组患儿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几率也比对照组低,两组患儿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布洛芬-地西泮混合液直肠给在对高热惊厥患儿的治疗中效果更加显著,患儿接受的程度较高,方法简单,操作安全,在以后的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 标签: 布洛芬-地西泮混合液 直肠给药 高热惊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咪达唑仑经静脉推注给对治疗小儿惊厥性癫痫的疗效。方法 :2018 年 1月至 2019 年 2月,小儿患惊厥性癫痫 84例,双色球抽样,分 2组各 42例。对照组采用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静脉注射进行治疗,通过实验组应用静脉泵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记录所有患者的药物起效时间。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 效率为 92.86%,对照组的治疗总效率为 59.52%,差异为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在接受治疗时,药物的起效时间较短,而且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 :采用美达伦氏机制,可以使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好,这有效地稳定患儿的心率和血压,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小儿惊厥 临床治疗 咪达唑仑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咪达唑仑经静脉推注给对治疗小儿惊厥性癫痫的疗效。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小儿患惊厥性癫痫84例,双色球抽样,分2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静脉注射进行治疗,通过实验组应用静脉泵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记录所有患者的药物起效时间。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的治疗总效率为59.52%,差异为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接受治疗时,药物的起效时间较短,而且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采用美达伦氏机制,可以使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好,这有效地稳定患儿的心率和血压,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小儿惊厥 临床治疗 咪达唑仑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整理我院小儿热性惊厥转为无热惊厥患儿的临床治疗资料,探讨儿热性惊厥转为无热惊厥的发病机制以及患病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28例小儿热性惊厥转为无热惊厥患儿,对所选患儿进行临床治疗以及病例分析,并对患儿做脑电图以及脑CT的检查,分析患儿的脑电图与脑CT检查结果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有40%左右的患儿具有家族病史,患儿进行脑电图、脑CT的检查发现,患儿的惊厥现象是由于患儿的高热产生,且患儿惊厥时间越长,对患儿脑神经的影响越大,通过对患儿进行治疗,所选128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对小儿热性惊厥转为无热惊厥患儿进行病理分析可以看出,通过对患儿的病情和发病规律进行总结和分析,能够有效的掌握患儿的发病规律,并作为患儿的治疗依据,改善患儿的惊厥症状,是患儿得到有效的治疗,减少患儿由于警觉所产生的脑损伤以及后遗症。

  • 标签: 小儿热性惊厥转为无热惊厥 康复治疗 急救措施 疗效比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惊厥是小儿紧急症状,首先应止惊,同时查找病因。惊厥又称惊风,俗称抽风,是小儿时较常见的紧急症状,系由大脑皮质功能暂时紊乱所致。年龄越小发生率越高,婴幼儿更为多见。引起惊厥的病因较多,病理变化亦复杂,但婴幼儿期常因低血糖、低血钙、高热等引起;较大年龄则因菌痢、大叶性肺炎、癫痫等引起。属中医学“惊风”“抽风”范畴。

  • 标签: 小儿 高热惊厥 治疗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惊厥儿童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抗惊厥药物如地西泮有抑制呼吸、降低血压等副作用,护士应严格掌握剂量,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及血压变化。

  • 标签: 惊厥 儿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惊厥或称抽风、惊风,是大脑神经元兴奋性过高,大量异常放电的结果。目的讨论小儿惊厥临床诊断。方法根据患儿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鉴别。结论对原因不明的惊厥,特别是有神经系统体征或怀疑颅内感染时,均应做脑脊液检查。但有视乳头水肿或其他颅内压增高体征时,可先用脱水药物后再行腰椎穿刺。

  • 标签: 小儿 惊厥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