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疟疾是全球公共卫⽣的主要威胁之⼀,并可以导致高发病率、死亡率以及给⼈类带来极大创伤。本病例是一名26岁的中国赴南苏丹维和人员,因腹胀,尿液为咖啡色来我院,镜检找到疟原虫,诊断疟疾。给予蒿甲醚注射液和对症支持治疗,七天后患者康复出院。这是一例疟疾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的病例,不仅表明积极治疗原发病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蒿甲醚注射液对于重症疟疾的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疟疾 恶性疟原虫 蒿甲醚注射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华法林是一种常用的口服凝药物,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华法林剂量的个体差异性较大,容易导致不良反应。而基因检测技术的引入为华法林治疗个体化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旨在综述基因检测在华法林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探讨其对用药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并讨论相关问题和挑战。

  • 标签: 基因检测 华法林 抗凝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优化血小板治疗方案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联合运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结果: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观察组5.41%,对照组16.22%,P<0.05;施治前血小板聚集率2组做对比差异微小P>0.05,经施治2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施治前降低P<0.05,且施治后与对照组相比血小板聚集率为观察组更低P<0.05;出血事件发生率率观察组5.41%,对照组8.11%,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双联优化取小板治疗方案可取得满意疗效,且安全性良好,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老年患者 优化抗血小板治疗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阿司匹林血小板治疗的药学服务分析与探究。方法:此次研究对象,选择院内接受阿司匹林血小板治疗患者100例,2021年1月-2022年12月,随机数字表法下分组,对照组50例采取常规用药,研究组50例则采取药学服务,对比分析两组用药结局。结果:研究组疾病缓解率、用药依从性、药理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用药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阿司匹林血小板治疗患者采取药学服务措施,可提高治疗效果、用药依从性、药理知识掌握度,降低不良反应,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 药学服务 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阿加曲班凝联合血小板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随机分组法,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加曲班凝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药物治疗。对比患者治疗7天、10天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神经功能好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阿加曲班凝联合血小板药物的效果更加明显,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阿加曲班抗凝 抗血小板 急性脑梗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现如今,我国医疗行业发展迅速,心房颤动合并共病的情况越来越常见,老年心房颤动合并共病患者容易发生衰弱,衰弱可以对心房颤动患者产生不利影响。而国内外指南缺少针对衰弱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凝的具体管理建议。老年心房颤动合并共病患者凝除应进行出血及栓塞风险评估外,也需完善有关衰弱的老年综合评估。衰弱的老年心房颤动合并共病患者应该接受合理的治疗,新型口服凝药是其首选推荐。

  • 标签: 抗凝治疗 出血并发症 管理现状
  • 简介:摘要:在家禽养殖中,鸭子具有重要的地位,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多元化家禽肉类需求。同时在鸭子养殖中也会受到多种疾病侵害,球虫病就是其中之一,如果不能针对、有效开展治疗,会出现极高病死率。为此需结合病情、症状等科学选用球虫药物。本文主要对抗球虫药物在鸭病治疗中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抗球虫药物 鸭病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严重影响心脏功能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是心房颤动患者的关键治疗措施之一,以预防心房颤动相关的血栓形成和栓塞事件。传统的治疗药物如华法林存在许多局限性和副作用,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新型的治疗方法。本文旨在回顾心房颤动及治疗的相关研究,并介绍当前正在研究和发展的新型治疗方法。

  • 标签: 心房颤动 心律失常 心脏功能 研究和开发
  • 简介:【摘要】目的  有关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接受临床甲状腺治疗的具体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7月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接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96例作为本次课题观察指标,利用电脑随机法将其分组,一组患者接受丙硫氧嘧啶进行治疗,共计48例作为对照组,一组患者接受甲疏咪唑进行治疗,共计48例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性。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对比不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临床中应用甲疏咪唑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疾病开展甲状腺治疗,可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治疗安全性高。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疏咪唑 丙硫氧嘧啶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肺栓塞治疗中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共82例,均为我院收治的老年肺栓塞患者,随机将其分为41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治疗)、41例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 D- 二聚体、CRP 及不良反应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低分子肝素联合利伐沙班治疗应用于老年肺栓塞治疗中能取得理想效果,该治疗法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抗凝治疗方法 老年肺栓塞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奥美拉唑对阿司匹林治疗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96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添加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凝血系列指标、大便潜血以及药物副作用等指标,并进行门诊随访和电话随访。结果显示,在治疗期间,治疗组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治疗组阿司匹林的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两组的不规范用药率没有明显差异。结论:联合应用奥美拉唑能够改善阿司匹林治疗期间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并提高阿司匹林的规范使用率。

  • 标签: 奥美拉唑 阿司匹林 抗栓治疗
  • 作者: 严玉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6
  • 出处:《中国药理学报》2023年第5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血小板治疗的药学研究及不良反应。方法:此次实验研究从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收治了30例精神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剂量的阿司匹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应用全程药学服务,而对照组则只给予常规指导。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后的实验数据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药理学知识掌握评分、疾病缓解率与用药依从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药理学知识掌握评分、疾病缓解率和用药依从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全程药学服务模式的阿司匹林血小板治疗方式,能够显著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药物的认知和理解,促进治疗效果及增强用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治疗的临床应用对心内科房颤患者临床治疗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纳入100例2021年1月-2022年1月由我院心内科治疗的房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鉴于临床治疗方式不同,以治疗方法为依据将患者分两组,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50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阿司匹林治疗(50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不良事件有脑血栓、脑卒中、死亡,研究组总发生率2(4.00%),参照组总发生率9(18.00%);不适症状有尿液带血、鼻粘膜流血、咯血、牙龈出血,研究组总发生率4(8.00%),参照组总发生率13(26.00%);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治疗的临床应用有助于降低心内科房颤患者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减少治疗期间不适症状的发生,治疗安全性较高,治疗效果明显,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 标签: 抗凝治疗 心内科 房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双联血小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90例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常规组予以患者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双联血小板法进行治疗。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常规组的有效率为82.22%,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7.78%,并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变化、血小板聚集率、全血低切黏度等情况均有所改善;但是治疗组患者的各项数据明显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血小板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较理想,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保障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

  • 标签: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脑梗死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病,血小板药物是治疗脑梗死的常用药物,本文主要针对临床血小板药物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抗血小板药物 脑梗死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应用血压药物的种类、名称和用法等,并且对患者治疗期间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在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用药处方中可发现,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αl-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药物为常见的高血压药物,其中钙通道阻滞剂药物用的频率最高,卡托普利、非洛地平、缬沙坦、氢氯噻嗪这四种是其中最为常见的药物。 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以安全、有效、经济为治疗原则,结合患者自身症状、过敏史等因素进行调整,最终实现患者血压持续控制在标准的范围内。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抗高血压药物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