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放射线属于中医六淫中的火热毒邪,中医肺络概念包括西医解剖肺脏;肺络病是肺脏疾病一种病理状态,放射性肺损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络病,包括肺络自病和久病入络;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患者在放疗过程不可避免的一种毒副作用,同时加剧了肿瘤患者本身虚实夹杂的病机状态;放射性肺损伤的病理演变过程符合中医久病入络的病机概念。从络病理论出发,结合放射性肺损伤的病理生理特点,探讨络病理论指导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可行性。

  • 标签: 络病理论 肺络病 放射性肺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0年8月-2012年3月间收治的160例骨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骨科临床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则在护理过程中实施骨科损伤控制理论,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量、并发症以及术后愈合时间等。结果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利用骨科损伤控制理论进行护理,其出血量、并发症情况以及骨伤愈合情况均优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创伤患者实施骨科损伤控制理论进行护理,能够显著减少患者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骨伤愈合时间,加快患者的康复。

  • 标签: 骨科,创伤控制理论,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自理理论理论内涵以及在脊髓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此次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出现脊髓损伤的病人共有50例作为相关的研究对象,并且按照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评定表以及相关评分情况将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比护理相应结果。结果:经过相应护理后,观察组的Barthe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脊髓损伤护理中应用自理理论,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护理能力,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自理理论 理论内涵 脊髓损伤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损伤控制骨科理论在胸腰椎损伤合并四肢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92例胸腰椎损伤伴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损伤控制骨科理论,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和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2.61%;观察组的术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损伤合并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中采用损伤控制骨科理论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损伤控制 骨科理论 胸腰椎损伤 四肢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来本科室就诊的66例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病因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是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另一组是接受损伤控制理论急诊护理的观察组,每组33例,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损伤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损失控制理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护理效果明显,具有推广的价值,应在实践中广泛应用。

  • 标签: 损伤控制理论 骨盆骨折患者 急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骨盆骨折患者中探讨损伤控制理论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骨盆骨折患者中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患者作为分析对象,从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选取的患者中选择80例,将患者采用平均分配的原则,分到不同护理方法的小组中,使用损伤控制理论进行急诊护理的40例患者视为研究组,使用常规急诊护理方法的50例患者视为参照组。对两组护理后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记录,深入了解护理后患者的手术、住院时间和是否对护理满意,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结果说明研究组具有优势,且十分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参照组有8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2/40)、20.0%(8/40),这一结果说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存在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效果87.5%(35/40)高于参照组62.5%(25/40),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采用损伤控制理论,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治疗效果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可在今后护理中加大推广力度。

  • 标签: 骨盆骨折 急诊护理 损伤控制理论 效果
  • 简介:摘要:本论文探讨了湿性愈合理论在压力性损伤护理中的应用进展。湿性愈合是一种治疗方法,通过维持创面湿度促进创面愈合。在压力性损伤护理中,湿性愈合理论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压疮等损伤。本论文通过介绍湿性愈合理论的基本原理、应用历史、优势和劣势,分析了湿性愈合在压力性损伤护理中的有效性。此外,本论文还探讨了湿性愈合理论的发展历程、未来研究方向和在压力性损伤护理中的潜在应用。总的来说,湿性愈合理论在压力性损伤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在未来的研究中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湿性愈合 压力性损伤 护理 创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损伤控制理论用于骨盆骨折急诊护理的价值。方法:对2022年1月-2023年11月本院急诊科接诊骨盆骨折病人(n=68)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34人,前者采取损伤控制理论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急诊护理。对比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关于抢救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盆骨折急诊护理用损伤控制理论,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抢救时间更短。

  • 标签: 损伤控制理论 价值 骨盆骨折 急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骨盆骨折患者护理应用损伤控制理论的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4月-2018年5月我院急诊科室收治的骨盆骨折病患56例为研究对象,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将该例病患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均28例病患。干预组运用损伤的控制理论护理模式,常规组则为常规护理模式。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病患在住院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实际输血量、手术治疗时间等指标评分,心理状况、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方面,均略占一定临床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针对骨盆骨折急诊护理,运用损伤的控制理论,能改善病患各项临床指标、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等,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化,可促进病患早日回归到正常的生活状态。

  • 标签: 急诊 骨盆骨折 护理应用 损伤控制 理论 效果
  • 简介:摘要传统的研究方法会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无法得出可靠性较高的设计方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基于损伤力学理论的矿山边坡工程研究方法。利用损伤力学方程测量矿山边坡地质参数,在根据工程勘查要求,将边坡工程分级,运用saram算法统一矿山边坡工程设计指标。实验中选取6个工程项目,对比两种研究方法的可靠性,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研究方法可靠性较高。

  • 标签: 损伤力学理论 矿山边坡工程 勘查要求 工程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骨科损伤防控在骨盆骨折护理当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骨盆骨折患者120例,采取随机建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损伤防控理论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骨科常规急诊护理,将2组患者病死率、骨折复位优良率、骨盆损伤量化评估体系(Majeed)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复位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Majeed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中应用骨科损伤防控理论的临床效果较好,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可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当中推广。

  • 标签: 骨科损伤防控 护理 骨盆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骨盆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前组采用常规护理;后组以损伤控制理论为指导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骨折恢复优良率86.67%,对照组56.67%(P<0.05)。结论在骨盆骨折患者的急诊护理中,以损伤控制理论作为指导依据,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损伤控制理论 骨盆骨折 急诊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8例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应用损伤控制理论指导急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送诊到手术所用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81%,P<0.05。结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救护理中应用损伤控制理论,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愈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护理 骨盆骨折 损伤控制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均根据病情情况进行切开复位联合固定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损伤控制理论进行专业指导。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及住院时间比较发现观察组的患者在临床中的表现均好于对照组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即P<0.05;结论在相关医护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缓解患者焦虑、恐慌的心理,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状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骨科损伤控制理论 骨盆骨折 急诊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运用损伤控制理论对预后可产生的影响。 方法: 抽取我院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 67 例作为研究样本,时间在 2017 年 5 月 -2019 年 8 月间,根据抽签法分成两组的形式,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为 32 例、 35 例。对照组以一般急诊护理为主,试验组以损伤控制理论指导护理为主,对比两组骨折恢复情况的不同。 结果: 试验组骨折恢复优良率显著比对照组的高,两组间的统计学差异明显( P < 0.05 )。 结论: 急诊护理中运用损伤控制理论 有利于促进盆骨骨折患者的病情康复,改善预后,是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中的护理模式。

  • 标签: 骨盆骨折 损伤控制理论 急诊护理
  • 简介:《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贯彻实施以来,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为了加深对"标准"的理解,全国司法鉴定人继续教育基地与《中国司法鉴定》、《法医学杂志》将于今年暑期联袂举办"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培训暨研讨会"。本次会议将请"标准"起草专家对疑难问题作深度解读,对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研讨。征稿内容和要求如下:

  • 标签: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 理论与实践 征稿启示 司法鉴定人 继续教育基地 法医学杂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损伤控制理论对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急诊护理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90例骨盆骨折患者,根据有无应用损伤控制理论将90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评价两组的急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中41例(91.11%)获得临床治愈,4例(8.89%)死亡,对照组中33例(73.33%)获得临床治愈,12例(26.67%)死亡。研究组的损伤控制效果明显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应用损伤控制理论对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急诊护理可行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损伤控制理论 骨盆骨折 急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科损伤防控理论在骨盆骨折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附属医院各临床科室所有及接收医院收治确诊入院的骨盆性关节骨折病例患者100例,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的主要临床研究监测对象,使用随机监测分组的研究形式将其分为两组监测实验组和一个观测实验组,每组50例。实验组的两位患者仅仅不过是在我国传统的临床常规外科急诊临床护理理论基础上,采用了肢体损伤风险预测与疾病防控的各种理论手段来直接进行了一个精细化的急诊护理,而一个观察组的两位患者则只是简单地直接进行了一个临床医学科的非常规的紧急急诊护理。经过两组康复治疗,将2组手术患者的骨折病死率、骨折手术康复治疗效果、术后骨折康复治疗效果以及综合能力评分以及骨折并发症两组患者的康复平均值数据进行了定量对比后分析得出的相关数据。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骨折复位效果、术后恢复评分都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骨科损伤防控理论在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中的应用对于患者病死率、并发症率以及术后恢复效果都有明显的改善。因此,骨科损伤防控理论在骨盆骨折护理中的推广是非常有价值的。

  • 标签: 骨科损伤防控理论 骨盆骨折护理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