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提高预防免疫接种的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对2014年1月至6月期间在我疾控中心接种疫苗的人数进行统计,期间进行常规的疫苗接种宣传,另对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的疫苗接种人数进行统计,期间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加强相关健康教育。对两个时间段的疫苗接种人数进行统计分析,并且进行比较。结果由相关统计数据可以得知,在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加强相关健康教育后,免疫规划接种有一定的提高,且家长对于免疫规划接种相关知识有更好的了解。结论加强相关预防免疫接种知识以及健康保健知识的教育,同时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个人素养,能够有效的提高预防免疫规划接种

  • 标签: 免疫规划 接种率 提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接种疫苗告知制度前后免疫接种和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12年1月以来在本社区实施计划免疫接种疫苗告知制度,并统计2013年1~12月计划免疫疫苗接种和不良反应发生,与2012年1~12月实施计划免疫接种疫苗告知制度前的计划免疫疫苗接种和不良反应发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实施接种疫苗告知制后(2013年1~12月),儿童计划免疫疫苗接种(98.37%)和接种及时(97.00%)均较实施接种疫苗告知制前(2012年1~12月)(88.92%、84.32%)明显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5、4.82,P<0.05)。在实施接种疫苗告知制前(2012年1~12月)统计的658名儿童中发生不良反应6例,不良反应发生达0.91%;而在实施接种疫苗告知制后(2013年1~12月)统计的722名儿童中发生不良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为0.14%;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实施接种疫苗告知制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明显低于实施接种疫苗告知制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11,P<0.05)。结论通过实施接种疫苗告知制度,与儿童家长签订知情同意书,履行告知义务,可让家长了解相关知识,可以有效提高免疫接种和及时接种,另外还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为减少医疗纠纷提供了证据,起到了保护医务人员的作用。

  • 标签: 接种疫苗告知制度 免疫 接种率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护理对婴儿计划免疫接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社区2011年1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98例婴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抽签法将婴儿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分别49例,给予对照组婴儿常规护理,给予干预组婴儿在对照组护理措施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对比两组婴儿的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以及百白破、计划免疫建卡。结果对照组婴儿的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以及百白破、计划免疫建卡与干预组相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借助社区护理模式能够使婴儿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以及百白破、计划免疫建卡都有所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社区护理 婴儿计划免疫接种率 影响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随机选取大化县儿童90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问卷调查、入户调查形式,展开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发现,大化县儿童办卡为99.89%,办证为98.00%,平均接种为93.35%。城镇儿童接种高于农村儿童(P<0.05)。3~4岁龄儿童平均接种最低(P<0.05),1~2岁龄儿童平均接种最高(P<0.05)。各种疫苗的及时接种明显低于接种(P<0.05)。结论大化县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处于较高水平,然而目前农村儿童的接种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各种疫苗的接种虽较高,但及时接种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下一步应对这一问题给予重视,加大宣传力度,促使儿童家长及时带儿童接种各种疫苗。

  • 标签: 儿童免疫规划 疫苗接种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健康教育通过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了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消除了危险因素,预防了疾病,促进了健康。正是由于在预防接种工作中开展了健康教育,使家长懂得了预防接种知识,主动带小孩接种,从而提高了儿童接种,保证了疫苗接种效果。同时,健康教育在降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已被卫生工作人员认识。健康教育在保障和加速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计划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铜川市目前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状况,并对全市免疫规划接种进行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进一步促进铜川市免疫规划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方法采取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方法,以2011年底的人口数为准,依次列出各村人口数与累计人口数,在全市范围内随机抽取120个行政村的1486名适龄儿童,采用入户调查的方法对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铜川市“七苗”基础免疫接种除乙脑疫苗外均达到了95%以上,乙脑疫苗接种为88.56%,甲肝疫苗接种为91.96%,加强免疫接种均在85.00%以上.结论全市免疫规划综合管理情况较好,常规的免疫接种系统运转良好,免疫规划疫苗冷链运转以及接种质量较高,但是仍存在着一些不合格的接种现象以及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管理较为薄弱、加强免疫接种较低、免疫规划宣传不到位等种种问题.关键词铜川市;免疫规划疫苗;接种;调查中图分类号R18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611-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成人预防乙肝疫苗接种的策略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体检的60例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体检人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问卷回收率为100%,60例体检人员中有40例接受过乙肝疫苗接种,有58例体检人员愿意免费接种乙肝疫苗。结论通过普及乙肝疫苗预防的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以及加大投入等能够有效提高成人预防乙肝疫苗接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成人 预防 乙肝疫苗 接种率 策略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5)08-0059-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麻疹疫苗初免接种及时的影响。方法选取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中2013年9-10月份出生的在册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接种护理,观察两组麻疹疫苗的接种及时。结果观察组通过综合干预措施,麻疹首针接种99.35%高于对照组92.47%;接种及时90.85%高于对照组74.90%。讨论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提高儿童MV疫苗初免接种及时,同时各项护理措施到位,可提高儿童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麻疹疫苗 接种率 及时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家长免疫规划知识知晓情况,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免疫规划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一问卷、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青云谱区1228名儿童家长进行调查。调查问卷自行制定,由专业人员现场指导家长现场填写,使用Excel统计分析。结果1228名调查对象总的预防接种知识知晓为79.65%,女性的知晓高于男性,随文化程度的增高,知晓升高。结论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水平整体较低,需增加预防接种知识的宣传力度和宣传渠道。

  • 标签: 预防接种 知识 知晓率
  • 简介:目的了解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采用分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居住3个月以上的0-6岁非深圳户籍流动儿童及其家长820名为调查对象,在流动儿童主要聚集地、出租屋入户进行调查。结果流动儿童基础免疫疫苗接种为73.41%-83.17%,"九苗"全程接种为76.17%。大年龄组的流动儿童疫苗接种偏低。影响儿童疫苗接种的因素包括:流动儿童家长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程度等。结论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现状不容乐观,解决流动儿童接种低的关键在于政府重视,多部门合作,接种门诊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加强儿童入托入学查验证工作等措施,提高流动儿童的疫苗接种,增加免疫屏障,消除免疫空白,降低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的发病

  • 标签: 流动儿童 接种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接种疫苗对降低小儿流行性感冒发生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1-2013年度城关镇本地儿童或常住儿童合计32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将接种季节性流行性感冒疫苗(流感疫苗)的儿童194例为免疫组,未接受流感疫苗的132例儿童为对照组,随访1年,观察两组儿童流行性感冒发生及发生次数。结果免疫组小儿流行性感冒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28.87%/5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免疫组小儿1年内流行性感冒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降低小儿流行性感冒的发生及发生次数,对于预防小儿流感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流感疫苗 小儿 流行性感冒 发生率
  • 简介:动物防疫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动物免疫质量的好坏,提高动物防疫人员的技术水平,做好动物免疫工作,筑牢动物免疫保护屏障,对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虽然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加大了对动物防疫人员技术培训力度,动物防疫人员的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在动物防疫工作中仍然存在着疫苗的贮藏和使用不当、注射部位不准确、免疫档案和免疫户口册建立不健全和消毒不严格等问题。为此,笔者总结出动物防疫工作要点,供读者参考。

  • 标签: 动物免疫工作 接种技术 动物防疫工作 畜牧兽医部门 免疫质量 保护屏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对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450例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2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免疫接种护理,观察组则实施安全预防接种护理,比较两组儿童的疫苗接种、配合度以及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疫苗接种为98.22%,儿童配合度为82.67%,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8.67%;对照组的相应值分别为92.89%,70.22%,94.67%。观察组的疫苗接种、配合度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实施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可有效提高其疫苗接种、配合度以及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 安全预防接种护理 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麻疹疫苗初免接种及时的影响。方法选取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中2013年9-10月份出生的在册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接种护理,观察两组麻疹疫苗的接种及时。结果观察组通过综合干预措施,麻疹首针接种99.35%高于对照组92.47%;接种及时90.85%高于对照组74.90%。讨论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提高儿童MV疫苗初免接种及时,同时各项护理措施到位,可提高儿童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麻疹疫苗 接种率 及时率
  • 简介:目的分析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儿童接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接种百白破疫苗患儿9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接种护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对照组为9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接种护理用于百白破疫苗,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帮助患儿早日康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百白破疫苗 接种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的预防接种越来越普及,预防接种的人群不断增加,预防接种是预防疾病最经济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也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一项基本国策。在预防接种工作中,根据不同年龄对儿童开展预防接种前、中、后的心理护理。在适当的心理护理下,儿童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明显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的发生,减轻紧张、恐惧心理以及疼痛的感觉,大部分儿童主动配合接种,增强了广大家长对儿童接种疫苗的信心。

  • 标签: ? 儿童 计划免疫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本地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现状,从而加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管理。方法对2014年在我辖区的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五苗基础接种接种进行分析。结果流动儿童五苗的接种低于常住儿童。结论为进一步完善计划免疫工作,健全流动人口的管理制度,积极改进计划免疫的服务方式,加强规范化接种门诊的建设,提高计划免疫的服务质量,加大针对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宣传力度。

  • 标签: 预防接种 流动儿童 现状分析
  • 简介:摘要预防接种是人类抵御传染病侵袭最重要、最经济、最有效、最方便的措施,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疫苗的国家之一。本文就预防接种展开分析。

  • 标签: 传染病 预防 接种
  • 简介:儿童在接种疫苗之前、期间和之后观看动画片,能减轻疼痛和痛苦感。这项随机对照试验选取了35名6岁的儿童,将他们分为两组。实验组的儿童在接种疫苗的过程中通过观看动画片来分散注意力。对照组的儿童在接受免疫接种的过程中,由有经验的护士采用标准技术进行口头干扰。

  • 标签: 免疫接种 动画片 疫苗 疼痛 随机对照试验 标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