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胆囊切除手术临床效果,分析开腹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开腹胆囊摘除手术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并对所有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跟踪观察。结果60例患者手术治疗显效39例,有效2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且所有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结论规范的手术流程及手术方法能够保障胆囊摘除过程中的安全及术后患者的快速恢复,有效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及病情复发,大大提升治疗水平。

  • 标签: 胆囊摘除 手术 观察 分析
  • 简介:1.1一般资料2000-2003年我们做单纯性胆囊摘除术32例,其中男13例,女19例;最小24岁,最大68岁(平均40.3±岁);病程最短为2年7个月,最长28年(平均17±年)。术前检查胆囊结石合并胆囊壁轻度增厚21例,单纯性胆囊结石囊壁未见明显增厚7例,单纯胆囊体积增大无明显其它病变4例。以上32例病人经B超反复检查胆总管均未见扩张。

  • 标签: 单纯性 胆囊摘除术 胆囊结石 手术方式 胆囊壁 轻度
  • 简介:扁桃体周围脓肿(peritomillarabscess,PTA)是耳鼻咽喉科急性疾病之一。该病为急性扁桃体炎的局部并发症,是严重的咽深部感染性疾病。国外报道每年大约有0.03‰人发病。扁桃体周围感染可穿过其被膜侵入周围疏松结缔组织间隙;早期炎症浸润阶段为扁桃体周围炎,以后被膜与咽上缩肌之间积脓,称扁桃体周围脓肿。致病菌多为链球菌及葡萄球菌,或合并厌氧菌感染。我科共收治52例,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扁桃体周围脓肿 手术摘除 深部感染性疾病 耳鼻咽喉科 急性扁桃体炎 扁桃体周围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垂体瘤摘除手术的麻醉处理要点。方法选取垂体瘤患者20例经蝶窦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中麻醉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垂体瘤患者麻醉均达到理想的效果,术中控制降压,麻醉效果可靠,清醒时间短,麻醉效果满意。结论麻醉处理应注意术前准备,维持各项指标为理想范围,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均能达到比较理想的麻醉效果,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垂体瘤 垂体瘤摘除术 麻醉处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扁桃体摘除手术是耳鼻喉科比较常见的手术,并且患者中还会存在低龄段患者。针对这样复杂的群体,加强手术后的临床工作是关系到患者舒适以及康复速度的关键。本文结合具体的临床经验,对与全麻扁桃体摘除手术术后临床工作要点展开了分析,有助于患者以及家属了解必要情况。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度近视眼的白内障发生早、发展快,是导致高度近视眼患者视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多需要行白内障摘除手术。但高度近视眼患者眼部多伴有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病理性改变,更易出现屈光状态意外、后发性白内障、视网膜脱离等手术并发症,因此手术风险远高于单纯白内障。本文针对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摘除手术时机、术前管理、预防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诊疗高度近视眼合并白内障提供参考和指导。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眼球摘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108例眼救摘除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02例患者术中、术后均较顺利。仅6例出现严重结膜水肿并发症,经及时处理5d后结膜水肿消退。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眼球摘除术患者效果良好。

  • 标签: 眼球破裂 眼球摘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摘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有针对性地对白内障摘除术患者围手术期采取适当的护理方法。结果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治疗效果,缩短了住院时间,增强了患者的信心。结论对白内障患者进行适当的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 标签: 白内障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国开展白内障摘除手术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对全国白内障复明手术信息报告系统中2017年1至12月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上报的接受白内障摘除手术的2 078 479例患者信息进行统计描述。分析白内障摘除手术后3 d、3个月患者视力改善情况及年龄、性别、术前矫正视力、既往病史、手术方式等对白内障摘除手术效果的影响。手术效果根据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分为效果良好、效果一般、效果差。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及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 078 479例患者中,女性1 197 942例(57.64%),男性880 537例(42.36%);患者年龄为(69±11)岁;白内障类型以年龄相关性白内障(1 928 440例,92.78%)为主。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填写完整的病例分别有1 608 385、1 126 961、389 020例。手术后患者视力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术后3 d、术后3个月与术前矫正视力(最小分辨角对数转换后)的差值中位数分别为-0.48、-0.52,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0.60、0.73,术后3 d、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51 599.30,206 815.35;均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生术后并发症(效果一般:OR=0.50,95%CI为0.46~0.55;效果良好:OR=0.31,95%CI为0.28~0.33)、术前瞳孔状态异常(效果一般:OR=0.52,95%CI:0.44~0.61;效果良好:OR=0.55,95%CI为0.47~0.63)、术前眼压异常(效果一般:OR=0.86,95%CI为0.79~0.93;效果良好:OR=0.45,95%CI为0.42~0.49)、既往高血压病史(效果一般:OR=0.90,95%CI为0.85~0.95;效果良好:OR=0.88,95%CI为0.83~0.93)和糖尿病病史(效果一般:OR=0.86,95%CI为0.80~0.93;效果良好:OR=0.92,95%CI为0.86~0.99)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危险因素;术前矫正视力好(术前矫正视力0.2~0.4,效果一般:OR=2.20,95%CI为2.06~2.34,效果良好:OR=5.25,95%CI为4.94~5.59;术前矫正视力0.5~0.7,效果一般:OR=1.08,95%CI为0.96~1.21,效果良好:OR=6.35,95%CI为5.69~7.08;术前矫正视力≥0.8,效果一般:OR=0.73,95%CI为0.60~0.89,效果良好:OR=6.58,95%CI为5.51~7.86)、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效果一般:OR=3.19,95%CI为2.35~4.33;效果良好:OR=6.79,95%CI为5.13~8.97)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效果一般:OR=2.12,95%CI为1.60~2.81;效果良好:OR=3.34,95%CI为2.59~4.32)为手术效果的保护因素。结论我国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除手术后视力状况有明显改善,但仍有部分患者处于中度视力损伤状态;手术效果受术前矫正视力、术前眼压、术前瞳孔状态、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等多种因素影响。(中华眼科杂志,2021,57:63-70)

  • 标签: 白内障摘除术 治疗结果 影响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9例,回顾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结果经过精心的护理,该组患者均痊愈出院,无1例切口感染及明显并发症发生,平均5天治愈出院,出院满意度调查98.6%。结论加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手术成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摘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比传统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对于胆结石的摘除效果。方法 选取136例胆结石患者,时间2020年1月-2021年12月,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情况,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下床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肾功能不全、上腹部不适、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腹腔感染合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患者,较传统手术比较,临床摘除效果更为显著,患者住院时间、下床时间等指标均更短,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更快,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胆结石 腹腔镜手术 传统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白内障摘除手术后青光眼是小儿白内障摘除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是影响患儿“二次盲”的主要原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难诊断、评估困难等问题近年逐渐受到国内外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在发病特点、诊断标准以及治疗方案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本文针对小儿白内障摘除手术后青光眼的定义及诊断标准、相关危险因素、治疗策略以及随访预后等4个方面上进行探讨,论述并提出需重视小儿白内障摘除手术后青光眼的发生,建立规范小儿白内障摘除手术后青光眼诊疗体系,从而更好地提高患儿白内障摘除手术后的视觉康复。

  • 标签: 白内障摘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青光眼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前列腺摘除手术的护理体会。方法手术摘除。结果术前充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全面检查了解病人的健康状况。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加强膀胱的特殊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老年前列腺摘除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 标签: 老年患者 前列腺摘除术 手术前后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