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政治技术作为政治实践的重要因素,对于促进政治工作的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军队政治工作者应该讲究政治技术,充分发挥政治技术在军队政治工作中的彰显权威、明晰思路、生成战斗力、完善革新制度、协调发展、理论与实践的中介、提高效益、科学评价和经验传承等功能。

  • 标签: 政治技术 军队政治工作 科学化
  • 简介:<正>现代化是我国人民百余年来的奋斗目标,而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实践为现代化提供了现实的基础,这一目标才获得了实现的可能性。在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借助于先期实现工业化国家的文明成果,以科学技术为推动力,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在市场的整合作用下取得最终成功。其间有两个基本的尺度是一以贯之的:一是以人力资本为取胜的决定性条件,借助于现代技术力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二是强调政治体制改革也是解放社会生产力,发挥政治的社会调节器功能。可见,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方向上,技术政治具有同一性,但二

  • 标签: 政治体制改革 技术力量 政治合法性 社会实践 实现现代化 奋斗目标
  • 简介:技术政治是西方工业化进程中兴起的一种精英政治理论,认为科学技术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作为独立的意识形态对国家职能转变产生深刻影响。技术政治的基本要求就是实行专家治国。技术政治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对于正在领导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中国共产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执政理念,某种程度上与技术政治、专家治国观点有契合之处。在实现科学执政的过程中,应当在政治录用体制和政策决策、执行过程中合理借鉴技术政治思想,但要注意避免绝对化和狭隘化的弊端。

  • 标签: 技术政治 专家治国 科学执政
  • 简介:政治治理应该基于良心,而非利益或原则。原则政治因为其普遍主义倾向而不现实,民主政制为利益所主导,唯利是图,也不是优良政制。唯有良心政治可谓优良。良心政治的关键在于明辨政治事务之是非,在明辨是非的基础上平衡政治博弈各方(通常体现为相对变动的多数和少数)的利益。这需要有一个独立、自主、自由、自足、高贵、稳定,拥有良心、良品和良能,有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拥有政治智慧和经验,不畏强权,不被利欲熏心,不随波逐流,也无须谄媚大众,仅凭自己的良心和良知来判断政治事务之是非的政治人群体在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有时是举足轻重的作用。

  • 标签: 良心政治 利益政治 原则政治 民主政制 普遍主义
  • 简介: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政治逻辑与时代呼唤双重作用的结果。党的十九大报告是一个政治性极强的报告,阐明了党的政治路线、政治追求与改革安排。“新时代”因其政治属性而确立了新的历史方位,它生成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新使命,直面社会转型带来的新矛盾,使党和国家前进拥有了新指南,党和民族发展步入了新境界,踏上了国家建设的新征程。

  • 标签: 政治性 新时代 政治属性 政治逻辑 新政治观
  • 简介:福柯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政治哲学家之一,在其权力一知识概念内自然不会放过对技术这一重要的现代性现象进行哲学的思考,并从微观政治学视角把技术看作是人操控自身的“自我技术”。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从全景敞视主义出发就工厂、医院、学校等空间单元讨论了技术与权力的特定关系,其政治批判直接指向的是任何情景化的技术都是对人体的权力控制并由此造就了作为技术权力效应的“肉体-机器”这一“敌托邦”。沿此政治批判线索,其追随者和其他学者更是把全景敞视主义方法拓展到了对实验室、工业区域、互联网络和基因技术等的政治哲学分析,从“生物-权力”视角提出诸如“半机械人”、“半生物人”等概念,由此显现新兴技术对人体产生的权力控制效应.为了激发对这种技术控制的有效对抗,福柯试图复兴一种具有“生存美学”特征的地方性知识或技术,以摆脱占据统治地位的技术权力控制。

  • 标签: 全景敞视主义 权力-知识 生物-权力 生存美学
  • 简介:〔摘要〕新时代,新技术,新手段的运用,都将赋予高中政治课教学新的形式,新的内容和新的变化。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之一,为政治教师才能的展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同时也让高中政治教师看到了新的希望。

  • 标签: 〔〕高中政治信息技术
  • 简介:在现代社会里,科层化与技术化作为社会整体合理化进程的必然产物,在制度上和结构上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科层体系必然带来技术化,技术化是科层体系的组织和行为特征。技术化本身的要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科层体系,而科层体系内部的自我约束也要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但是,所有的政治目标和要求都只能在这个体系之外形成,并且通过自主的外在力量来监督科层体系予以实现和落实。现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中之一就是政治日益技术化,而这个趋势同时又与高度的科层化结合在一起。

  • 标签: 政治目标 技术化 合理性 意义 现代社会 行为特征
  • 简介:信息技术的引进,适应了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需要,给思想品德教学带来生机,增强了教材的感染力,扩大了阅读的信息量,拓展了学生的感性和思维空间,拓宽了教育的时空界限,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对于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必须密切关注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形势,提高自身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为学生呈现更加精彩高效的课堂.

  • 标签: 初中思想品德 信息技术
  • 简介:政治的核心──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周浩去年,江泽民同志一再向全党提出:要“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1995年7月1日《人民日报》)。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他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在政治问题上,一定要头脑清醒”(1996年1月17日《人民日...

  • 标签: 社会主义 政治方向 资本主义 讲政治 政治立场 意识形态
  • 简介:一、如何建立错题本1.错题本要记录什么样的题?(1)知识结构错误型这种题是考生在选题过程中最需要总结的题型,因为其完全可以作为考生的知识漏洞集,弥补自身知识体系中的漏洞,扫清知识盲点。而这种盲点往往是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点,甚至是一些冷门考点,但是高考却并不放弃对冷门考点的考查,比如2017年全国卷Ⅱ主观题第40题(1)考查“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2016年全国卷Ⅱ主观题第38题(1)考查民主党派相关知识,2015年全国卷Ⅱ选择题第18题考查宗教的相关知识……而这些考点恰恰是考生在平时复习中容易忽视的考点,通过错题本的总结,就有利于查缺补漏,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 标签: 知识结构 政治 知识体系 知识盲点 全国卷 学习过程
  • 简介:近两年来,各省、市中考政治试题,推广了双开方式。就是指开放性试题和开卷考试。这样做摆脱了“读死书、死读书”的状况,试题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无论怎样,终究“题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这就要求我们改变复习方法。练习和复习应以抓好课本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为基础,针对思想热点和社会热点,熟练运用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 标签: 初中 政治教学 复习指导 试题 答案
  • 简介:一、2002年试卷的命题思路和设计思想(一)命题指导思想1.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是我国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二十年;进入21世纪后,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更

  • 标签: 高考 政治试卷 命题 设计思想 试卷评价 试题分析
  • 简介:1.试题结构基本稳定2005年的高考文综政治试题在题型结构上,总体上仍遵照了《考试说明》的要求,基本保持主客观题型的合理比例。第一卷选择题共35题不变,政治科为12小题,第二卷大题题量减少为4大题19小题,政治科单科题试题为1大题(38题)4小题,

  • 标签: 2005年 高考 福建卷 文科 课程改革 质量分析
  • 简介:2001年是高考“3+X”改革幅度较大的一年,全国实行“3+X”的省、市、自治区达到18个,其中大多数采用“3+X文综/理综”形式。“3+X”高考改革的重点在内容改革,内容改革的核心是高考命题要“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依旧实行高考“3+2”方案的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政治单科命题,也要渗透“3+X”高考在内容改革方面的要求。也就是说,“3+2”方案政治单科高考与含有政治科目的综合能力测试,只是命题形式的不同,考核的学科范围有大小之别,而非命题指导思想的不同。2001年政治单科的高考和含有政治科目的综合能力测试的高考命题趋向是一致的。

  • 标签: “3+X”高考 政治 “3+2” 高考命题 内容改革 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