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佛教发展到隋唐时期,逐渐形成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其中净土宗是专修往生阿弥陀净土的一个宗派。净土宗,由北魏昙鸾开教,北齐道绰继之,至隋唐问,善导大师为宣传教义,将布施所得用以抄写《阿弥陀经》数万,并画《净土变相》300余壁。

  • 标签: 敦煌遗画 《引路菩萨图》 佛教宗派 艺术价值 艺术风格 菩萨形象
  • 简介: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藏'伯二一四一'号是敦煌草书写的代表作,日本所出第85收录了全文.然而,由于草书写识读上的特殊困难,以及本卷内容在引文、解说、评述等方面的变化多端,因此要正确作出断句和标点,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本文作者在逐字逐句核对原真迹、传世经文等多种重要资料的基础上,对存在的点校疏漏作了订补,给读者提供了更为准确与方便的录文.这里刊登的是其开端部分(全文共4万余字).

  • 标签: 敦煌草书写卷 《大乘起信论略述卷上》 考订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本 《大正新修大藏经》 日本
  • 简介:关于敦煌文献中的《太公家教》残片的辩识,笔者有《敦煌写本(太公家教〉残片拾》一文发表,该文以《俄藏敦煌文献》为重点调查对象,认定了《太公家教》写8件。此后笔者在调查《英藏敦煌文献(汉文佛经以外部份)》、《法藏敦煌西域文献》、《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甘肃藏敦煌文献》等敦煌文献时又认定了《太公家教》写6件,另有《俄藏敦煌文献》之Дχ3111号和Дχ42.51号2件,本文即对这8件藏品略作介绍,并就其与已认定的《太公家教》写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 标签: 敦煌蒙书 太公家教残片 叙录
  • 简介:<正>《敦煌唐人诗集残卷(伯2555)》(以下简称《残卷》)先后经过王重民先生和舒学同志的整理加工。四年前第一次在《文物资料丛刊》上公开发表。最近。中华书局又将它们收入《全唐诗外编》准备出版。但是,这几年来,除了张锡厚同志在《敦煌文学》一书中对《残卷》作过简要介绍外,还未见有其他有关研究文章。为此,笔者不揣浅陋,仅就《残

  • 标签: 敦煌文学 马云奇 残卷 吐蕃 怀素 安西
  • 简介:<正>《敦煌变文集》下册收有从S·3835和S·5752两种抄校录的《百鸟名——君臣仪仗》一文。其文讹误不少,疑难复多,几十年来未有续作精校诠释者,仅从有关报道中知台湾陈祚龙先生有《关于敦煌古抄<百鸟名>》一文,收入《敦煌学园零拾》文集,惜未知其详。今对此文试作进一步的详校和绎释。然后对其文体及意义继作一些阐释。一为求对原文有整体观念,兹将全文仍依《变文集》诗行移录。每一讨论处,作为一小节。是时二月向尽,才始三春。百鸟林中而弄翼,鱼玩水而跃鳞,花照勺(灼)色辉

  • 标签: 敦煌学 校记 文集 尔雅 台湾 突厥
  • 简介:<正>《音乐艺术》1990年第四期发表了饶宗颐教授的《敦煌琵琶谱写原本之考察》一文。文中以考察敦煌琵琶谱写原本的结果,对敦煌琵琶谱研究中一直有争议的两个问题作出了如下引人注目的结论:(1)敦煌琵琶谱的抄写年代不在长兴四年(公元933年)之后,而在此之前;(2)敦煌琵琶谱二十五曲并不是一套大曲。敦煌P.3808的一面抄有琵琶谱,另一面抄有《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由于琵

  • 标签: 敦煌乐谱 琵琶 抄写 考察 两个问题 大曲
  • 简介:出版全集由敦煌研究院主编。舞蹈由王克芬主编。该书收入了敦煌有壁画的492个洞窟中的舞蹈图像。从公元4世纪的北凉时代至公元14世纪的元代,共202幅舞图。其中包括臆想中神佛世界的天乐舞和人间俗乐舞两大类。天乐舞含天宫伎乐,飞天伎乐、化生伎乐、经变伎乐以及各种护法神如金刚

  • 标签: 全集 舞蹈 乐舞 俗乐 金刚 壁画
  • 简介:本文从宗教医疗的角度,探讨敦煌“患文”所展现出来的佛教医疗观。“患文”是佛教专为解除病患所举行坛法仪规中所念诵的应用文书,大约有一定的范文模式,经由建坛作法来启请诸佛,为患者解除病痛。“患文”是一种讽诵的祷词,将佛教义理融入到坛场仪规中,在神圣的仪式操作下展现出语言的感染力量。这种倾向现世的大众化仪轨,是藉助佛

  • 标签: 敦煌写卷 “患文” 佛教医疗观 语言形式 礼仪文本 宗教文化
  • 简介:敦煌S.5588,首尾皆残缺,故学界多以其现存首句"只为求因果"中"求因果"三字冠名。《求因果》与大多数敦煌一样,为唐五代时期的作品,但具体年限难以断定。这是一篇佛教思想笼罩下的"劝善文",尽是佛教语言和思想。但字里行间渗透着中国传统的儒、道思想,甚至民间思想。这与佛教在中国本土化的时代背景相关,因为儒、道思想在中国的根基和影响巨大,佛教想要发展壮大必须与其调适兼容,当然各个教派之间思想的共通性也是一大因素。"求因果"吸纳了儒、道思想中与佛教教义相通的某些成分,甚至只是借用某些表达方式和思想框架,来表达佛教劝人修身向善的思想。

  • 标签: 求因果 佛教 援道入佛 孝道 礼教
  • 简介:这是一部从美术史角度系统研究敦煌石窟艺术发展史的专著。本书入选了敦煌研究院学术史库、北京市“三个一面”原创出版工程,属于“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顺目,受到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北京市文创专项资金的资助。

  • 标签: 敦煌石窟 美术史 十六国北朝 简介 出版规划 艺术发展史
  • 简介:怎样解释宝的基本概念,是进行宝研究的前提。通过总结和补正前辈学者郑振铎、李世瑜和泽田瑞穗的研究,重新梳理和归纳宝的命义、宝的历史发展,特别是清及近现代民间宝的发展及其特点。以此为基础,对当代仍在流传的宝和宝演唱活动(宣)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中的定位和发掘、保护等问题,提出讨论。

  • 标签: 宝卷 宣卷 民间文学 曲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 简介:S.2729号《毛诗音》乃《毛诗传笺》的注音本,撰写于隋,抄写于唐,其所据毛亨传、郑玄笺的《毛诗传笺》本与《经典释文·毛诗音义》及传世阮刻本《毛诗正义》相较,异文至夥。本文对其中13处作了详尽考辨,证明《毛诗音》写所据为《毛诗传笺》之本字。

  • 标签: 敦煌 《毛诗音》 异文 本字
  • 简介:<正>陈铁民、候忠义先生《岑参集校注》(以下简称《校注》)四收有《冀国夫人歌词》七首,认为是岑参所作,并在题注中说:《岑诗系年》:“闻一多先生曰:‘敦煌唐写残卷影片此六(应为七)首(第五首全缺)不著名氏,在岑参《江行遇梅花之作》后,又格调视余篇较高,疑亦岑诗。’案裴冕于两京平后封冀国公,则此诗当作于乾元元年或广德二年前后公居长安时。”冀国夫人:冀国公裴冕之妻的封号。唐制,国公之妻例封国夫人。李嘉言先生《岑诗系年》与《校注》并谓“冀国夫人”是指冀国公裴冕之妻。据两《唐书

  • 标签: 敦煌 全唐文 残卷 封国 祠堂 两京
  • 简介:味青斋敦煌秘籍佚存目点勘及其价值李际宁1991年《敦煌研究》第4期上刊登了萧新祺先生的文章──《佚名(味青斋敦煌秘籍存目>》,和李正宇、杨森两先生附于其后的《检对记》。以往,在敦煌遗书流散历史的调查中,从未有人提到“味青斋”名号,萧先生《味青斋敦...

  • 标签: 吴和尚 敦煌学 敦煌遗书 佚卷 古文尚书 麻纸
  • 简介:本世纪初,英国人斯坦因和法国人伯希和先后从我国敦煌劫走了大量的珍贵文献。英国的这部分敦煌遗书现藏于伦敦联邦关系部图书馆。法国的部分则收藏于巴黎国立图书馆。其中除有大量的汉文文献外,还有若干民族文字,如怯庐文(kharosthi)、回纥文

  • 标签: 敦煌学 古藏文 南语卷文 拼写方法 民族文字 民间文学
  • 简介:敦煌”,旧时“丝绸之路”必经的重镇,中西文化的交汇地,多元艺术在此融合重构。敦煌大厦地面以上层数为20层,总建筑面积在2万平米以上。如何充分利用“敦煌”的品牌效应来提升大厦的文化内涵,同时又能打造出具有超前意识的现代智能化办公建筑,这是本案的重点。

  • 标签: 敦煌 丝绸之路 中西文化 建筑面积 文化内涵 品牌效应
  • 简介:一直到八十年代末,敦煌学界都以为,有名的《白雀歌》见在写,就是P.2594+P.2864,就是本系一个完整、独立的写而在漫漫岁月中被撕裂为二的P.2594和P.2864。然而,这一看法是不确切的。实际上,《白雀歌》见在写本系一比P.2594+P.2864更长的写;在漫漫岁月中,这个长卷至少被撕裂为六,P.2594和P.2864仅是这六个部分中的两个部分。这里,笔者拟就此略事述说,并就与长卷有关的敦煌佛道关系的问题略述己见。如或不当,尚望批评指正。

  • 标签: 敦煌文献 写卷 道教哲学 归义军时期 敦煌遗书 王重民
  • 简介:<正>1.敦煌P.5001《俗务要名林·男服部》:"了■:上音鸟,下古反。"①张金泉、许建平但录注文,未录正条②。盖以原"了"二字甚小③,而第三字又模糊不清之故也。陈璟慧录作"□□:上音乌,下古冗反。"④既不识正条,注音又误录二字。张涌泉末字录作缺文,《校记》曰:"据切音,‘了’字疑为衍文,当删。残字甲一(引者按:指P.5001)模糊不清,俟再考。注

  • 标签: 敦煌写卷 P.5001 下古 正条 张金泉 二字
  • 简介:<正>近一个多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考古学的新发现,中国古代史各个段落的研究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西北地区出土的大量汉晋简牍和敦煌、吐鲁番文书,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史的资料,解决了过去许多悬而未决,或者是不知其详的课题.武汉大学历史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近年来除出版了一批史学专著以外,还汇集论文,编印了《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初编)、(二编)两册,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该室同志在老一辈著名的史学家唐长孺教授领导下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史学界的极大注意.

  • 标签: 吐鲁番文书 唐代前期 敦煌文书 初探 中国古代史 归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