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关于文学地理的关系,是文学批评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可是正如魏晋时期喜好“清谈”的文人所言:“谈何容易”;据王僧虔《戒子书》所述,“谈何容易”这句话是西汉最擅长辩难的著名文人东方朔说的,可见“文学自由谈”这个“谈”是很难的。

  • 标签: 文学地理学 《戒子书》 文学批评 魏晋时期 东方朔 文人
  • 简介:文学地理景观是指具有文学审美特征的地表自然景物,它是不可同质化的,且拥有属于该处独特的、区别于其他各地的标识,是文学地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学地理景观作为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和参照物,它可激发作者的灵感及情怀,从而创造出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文学地理景观还对文学作品的内容、艺术特点与风格产生独特的影响。文学地理景观与文学相辅相成,文因景生,景借文传。研究文学地理,离不开对文学地理景观的研究,这是留得住的乡愁。

  • 标签: 文学地理景观 文因景生 景借文传 乡愁
  • 简介:围绕文学创作与地理环境、地方文学与地方性知识、文学写作与深描等相互关系以及方言写作、写作视角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东西认为,文学不能独立于文化之外.“地方性”是写作的胎记,“地方性”塑造了作家的特质.但“地方性”会随着作家的成长和视野的开阔-陧慢地放大,有的写作是挣脱“地方性”的.是在寻找人类的共性。

  • 标签: 文学地理 地方文学 地方性知识 深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文学的地域性研究成为一个重要学术增长点,"文学地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被普遍接纳。在现代科学研究之背景下,从宏观视野反思和省察过去学术界关于文学地理学之研究,审视2500多年来关于文学地理关系的研究。以为文学地理学研究有一个从研究对象到研究方法到独立学科的逐渐超越和提升的过程。文学地理学致力于文学地理之互动影响关系的研究,既要彰显文学活动的地域风土质性,亦当呈显地域空间的文学意义。当前文学地理学研究中关于研究方法和态度的诸多问题,皆需认真反思和省察。

  • 标签: 文学 地域文学 文学地理学 学科反省
  • 简介:地理空间是人类生存活动的场所,“文学地理学”就是探讨文学和人文地理空间的关系,关注人在地理空间中是如何以审美想象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生命表达。文学进入地理,实际上是文学进入到它生命的现场,进入了它意义的源泉。中国早期的文献是史地纵横,文学蕴含于其间,地理学是属于史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分支。

  • 标签: 中国文学 人文地理 文学地理学 地理空间 生存活动 审美想象
  • 简介:他出版我国第一部文学地理学研究专著,创立“曾大兴定律”,首倡建立文学地理学学科,成就为文学地理学泰斗级学者文学地理学是近年来在我国本土诞生的一个新兴学科,如今已是文学领域的一门“显学”。作为文学地理学学科的创建者,广州大学教授曾大兴被学术界称为“文学地理学第一人”。曾大兴早年是湖北省赤壁市赤壁镇东柳村的农民。1978年考大学时,地理这一科他考得最好。

  • 标签: 地理学研究 东柳村 赤壁镇 泰斗级 湖北省赤壁市 中文系主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文学地理学观照下,“武夷文学”是“大文学”,一是籍贯地理为大武夷的作者和作品,如柳永、严羽、李纲等人。“大武夷”在当代民众的文化认同、地理与身份认同中,已建构相对稳固的归属感;二是非本籍旅居大武夷的文人、学者书写的关于大武夷题材的作品,如苏轼等人;三是暂居或游历武夷而留下的佳作,如辛弃疾、陆游、郭沫若等。“武夷文学”表征为以感时忧国为内核;以宗教哲思为灵魂;以行吟游历为风骨;以神话传说为滥觞;以绿色文化为基因,在新世纪进一步扩大传播半径。

  • 标签: 文学地理学 武夷文学 地域特质 审美维度
  • 简介:文学地理学批评,又称"地理批评",是一种运用文学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以文本分析为主,同时兼顾文本创作与传播的地理环境的文学批评实践。文学地理学批评与生态批评、环境批评和后现代主义的空间批评有联系,也有区别。文学地理学批评应遵循"以文本分析为重点""以人为主体""时空结合""有限还原"和"环境干预"等基本原则。

  • 标签: 文学地理学批评 对象 性质 原则
  • 简介:安徽文学地理分布存在着强烈的不平衡性,以江淮地区最为发达,皖南为次发达地区,皖北地区为最不发达区域。安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文学风格的多样性,主要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地理环境优越,经济发达、教育发达的地区,相应的文学发展水平较高,文学家的地理分布密度也较高。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经济生产类型和生活方式呈现多样性,使审美特点和表达方式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文学风格。

  • 标签: 文学地理学 安徽现当代文学 地理分布与差异
  • 简介:"三言"中经常写到的地方,主要是历史上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这些城市,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的江浙地区。"三言"较少写到的地方,大都处于地理位置偏僻、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这种文学地理分布特点,既与"三言"所写地方的发展繁荣程度有关,也与古代白话小说产生的历史情境有关。同时,这也是作家创作受自己熟悉的出生地及生活经历影响的一个结果。通过对"三言"中文学地理的宏观和微观考察,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古代作家的地理空间想象特点及其作品强烈的地域特色。

  • 标签: 三言 文学地理分布 城市 地域性
  • 简介:《安吾新日本地理》乃日本"无赖派"作家坂口安吾战后的创新之作。该系列随笔从微观地理角度细察日本山川里巷的纹理,从宏观角度反思其间的历史掌故。从微观到宏观,从地理到历史——坂口安吾借用"地理(著名的景观符号)",通过以点带面的随笔叙述方式,来解构其间负载的日本既定"历史(记纪神话)",从而在"文学"与"地理""历史"之间觅得一个巧妙的平衡点,带给读者全新的阅读感受。

  • 标签: 文学 地理 历史 景观 文体
  • 简介:陈孚出使安南路经广西,用诗歌描绘了广西的气候、地理及风俗。当地的瘴气令他印象深刻,邕州冬季如春的气候与常青的榕树使他感到惊奇。诗人描写了险峻陡峭的山峰与奇异的岩溶地貌,既感到路途艰险,也惊叹于地势的壮观巍峨。妇女不缠足、民众吃槟榔的风俗习惯也与中原和江南不同。这些新奇的景象开拓了诗人的眼界,触发了诗兴,促进了创作。

  • 标签: 广西纪行诗 陈孚 文学地理学
  • 简介:《伦敦风景》是伍尔夫书写的最具伦敦风情的系列性文章。作者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对伦敦现实情境进行客观再现,为我们呈现出一个极具特色的伦敦地理空间。文学地理空间构建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但其最终的形成是外部环境与作家内在气质共同作用的结果。伍尔夫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地理空间与文学创作的契合,表现出伍尔夫对伦敦的喜爱与依恋,同时也使作者清醒意识到时代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因素。因此,作者以悲悯的情怀憧憬着伦敦美好的未来。

  • 标签: 文学地理学 伍尔夫 伦敦 《伦敦风景》
  • 简介:现今的文学地理学理论从学科名称、学术源流、学科定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学科性质、学科归属等方面都存在不同认识.“文学地理学”这一名称虽然是20世纪初从国外引入,但其实它是80年代以后从“文学的地域性”演变而来,是文学研究的突破与创新.文学地理学是研究文学地理分布及其变迁,揭示文学地理环境的关系,探讨文学的空间结构与空间差异的科学,其研究内容可以用区域、人地关系、空间、景观等关键词来概括,其研究方法须依据选题与资料而确定.文学地理学既是文学地理学交叉而产生的文学/地理学分支学科,也可以作为借鉴地理学理论来研究文学问题的跨学科研究方法.

  • 标签: 文学地理学 理论 述评
  • 简介:摘要:古典文学泛指古代各民族的文化作品,也可以指各民族的人文、地理等诸多因素,古典文学包含了古代各民族的发展,可以根据古典文学来研究和了解每个民族的发展历史、文化习俗以及族中的演变等有关民族的发展。因为古典文学中包含了各民族发展的地理因素,所以在学习初中地理时,可以借鉴古典文学中所描述的内容来学习初中地理这门学科,这样,不仅能够让地理教材中的内容有了历史依据,也可以让学生们不再单调的拘泥于地理这一门学科,在学会地理知识的同时,也能相应的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文化。

  • 标签: 古典文学 初中地理教学 应用
  • 简介:“西”在中国文明史上不是一成不变的。汉唐之际玉门关、阳关以西才称“西域”,而比这更早,汉唐都城长安周围的周朝诸地就是所谓的西方和西极。至于妇孺皆知的《西游记》,“西游”去西天取经又折行到印度。近现代话语中的“西方”,则特别指东西文化之别的“西方”,这和我们古代说的地理空间的西方几乎不是一回事。说这些,本无意去考据“西”在中国语境的漫长衍变史,当然以我的学科知识也无法胜任于此,但无论“西”的地理空间发生多大的变化,西天、西域、西极和西方有着异质的地理物理人情带来的曜奇和诡丽,当然也呈现中心对边缘想象的孤远和荒寒——他者和异邦。

  • 标签: 地理学 文学 小说 地理空间 中国文明史 《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