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文莱的饮食与马来西亚十分相似,只是口味偏重些,主食以米饭和面食为主,比较著名的小吃有沙嗲,烤鸡,烤鱼,当地还有很多热带水果,除此之外文莱还有哪些美食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 标签: 文莱 美食 马来西亚 热带水果 饮食 口味
  • 简介:一夜工夫,我们撞上了兵变.清晨,我是被大炮的轰隆声吵醒的。从沙面岛这座老派英式酒店里,可以清晰听到大炮的低沉轰鸣和机关枪的“嗒嗒”声。从窗户望出去,广州城好几个方向都弥漫着硝烟和火光。通红的天空中,日头慢慢升起。抵达广州刚满24小时,却已收获颇丰了。前一天下午,我采访了南方政府的总理伍廷芳。他曾两次出任中华民国驻华盛顿大使,资格很老。我还同时采访了外交部部长陈友仁。

  • 标签: 陈炯明 叛乱 中华民国 伍廷芳 华盛顿 外交部
  • 简介:1984年1月1日,文莱独立;同年1月7日加入东盟。这个产油小国不设中央银行。这一点与新加坡一样,但却不同于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和泰国。与其他东盟五国不同,文莱几乎不存在金融市场,甚至连银行同业间的拆借市场也不存在。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文莱的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机制受到扭曲。由于经济欠发达,迟至1935年,文莱才出现第一家当地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在日军占领文莱的时期里,文莱出现第一家的外国银行:日本横滨银行。日军投降后,这家日本银行也宣告停业。战后第一家在

  • 标签: 中介机制 东盟五国 贷款计划 文元 汇丰 拆借市场
  • 简介:1922年6月16日凌晨3时,驻扎在广州的陈炯明所属部队即陈家军4千多人,在粤军总指挥叶举、粤军第二师师长洪兆麟等的指挥下突然围攻广州中华民国总统府,并炮击孙中山在观音山的住所粤秀楼。这一事件被称为“孙中山广州蒙难”事件或“六·十六事变”。海内外学术界都认为这一事件的主谋是孙中山的部下陈炯明。换言之,陈家军在广州叛乱或叛变、围攻总统府是陈炯明一手策划与制造的。

  • 标签: 陈炯明 叛乱 认识 1922年 孙中山 中华民国
  • 简介:东南亚盛产石油的蕞尔小国文莱,迄今尚能通过为国民提供诸如教育、医疗保健、住房等商品和服务来挡住要求有一个更加民主的政体的压力。鉴于它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备预计将在20—30年内耗尽,文莱正在为本国经济的多元化和发展而努力。各地的经验证明,实现这些目标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拥有一支这个国家一直很缺乏的较为熟练的劳动力队伍。然而,可以想

  • 标签: 文莱人 苏丹 石油 西亚 转型 婆罗洲
  • 简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局势缺乏显著进展并获得成功的背景下,反叛乱早已在美国及其他国家的政界与军界内部失宠。无论这种失败源自执行上的失误或是理论上的缺失,反叛乱已不再被视为战略界的“热门”话题。反叛乱因其理论上的缺失,以及未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境内取得胜利而饱受诟病。批评人士呼吁功用更为传统的军事手段,将关注重点聚焦在叛乱分子,而不是导致叛乱的根源,这就是在术语上被称作“以敌人为中心”的方式。

  • 标签: 叛乱 伊拉克局势 学说 阿富汗 军事
  • 简介:反恐战争和伊拉克、阿富汗境内的“低强度”冲突使美军再次重视反叛乱作战——这一非正规作战样式。2006年12月15日,美国陆军部和海军陆战队联合颁布了新版《反叛乱》条令,20年来首次对反叛乱原则进行了重大修改。本文简要分析该条令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及特点。

  • 标签: 反恐战争 美军 《反叛乱》 条令 新版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文莱都东大坝施工,简述土石坝填筑施工过程中控制要点。

  • 标签: 土石坝 土方 填筑
  • 简介:文莱政府的华侨华人政策廖小健文莱达鲁萨兰国(简称文莱)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据1991年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为26.08万,其中马来人最多,约18万,占总人口的70%左右;其次是华侨华人,近5万,占人口比例的19%左右;其余的是当地土著民族、英国人、印...

  • 标签: 华侨华人政策 马来人 文莱 华文学校 伊斯兰教 政府
  • 简介:文莱华人的今天和明天杨安尧文莱在中国古籍中,有婆黎(又称婆利)、勃泥、婆罗(又名文莱)之称,与中国的交往源远流长。《宋史》卷97记栽:“元徽元年(公元473年),婆罗国遣使贡献。”又《梁书》卷54及唐代《蛮书》,都有中国与文莱交往的记载。到宋代,两国...

  • 标签: 华人经济 文莱 建筑业 华文教育 伊斯兰教 制造业
  • 简介:学问之道不一,有专治一经专艺一业而迄无成就者,有行政学术两不误源源推出新著迭有贡献者,《文莱:热带王国皇冠上的明珠》一书喃京出版社,2005年5月版)及其作者杨新华,就属后者。作者在其前著《淳泥国王墓探源》的基础上:又忙中求闲,续撰新篇,推出新著《文莱:热带王国皇冠上的明珠》一书,在纪念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之际,奉献给学界和社会均需要的一部力著。全书涵盖时段长,文字优美,图文并茂,中英文对照,具有鲜明的特点,令人印象深刻。

  • 标签: 文莱 王国 热带 交往史 中国 郑和下西洋
  • 简介:1888年9月,文莱沦为英国的“保护国”。1941—45年,日本军国主义侵占文莱,日本投降后,英国殖民主义者又卷土重来,1946年7月,文莱再次沦为英国的“保护国”。1959年9月,英国迫于形势,让文莱成为英联邦的一个“自治邦”,但文莱的国防、外交与内部治安仍由英国控制。1971年5月,英国与文莱签订条约,规定文莱享有“完全自治权”,但文莱的外交仍由英国控制。1979年,英国与文莱再次谈判,并达成

  • 标签: 经济发展计划 日本军国主义 日本投降 殖民地经济 援助活动 政府办公大楼
  • 简介:文莱国位于我国东南加里曼丹岛的北部,北临南海,南邻马来西亚与印尼,是东南亚一个小国,土地仅5770平方公里,人口仅17万余人。1972年德国教授傅吾康旅游文莱,寻觅古迹,发现了一个七百年前我国宋代华侨的坟墓,它是中南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实物史迹,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 标签: 文莱国 宋墓 泉州港 加里曼丹岛 蒲寿庚 占城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首先受到清军攻击的是居住在碾伯所(西宁之东,今乐都)东南、巴暖(西宁东南)一带的扎锡敦多卜所属部众<54>。他们被指控协助罗卜藏丹津叛乱(仅有5人),杀害了清朝于总及所属兵丁19名。镇海堡等处的战斗结束后,年羹尧于11月21日派黄喜林扫荡这一带的村庄。据黄喜林自己报称,从22日到26日5天之间,“共杀贼六百余名,烧毁房屋一百五十多所,烧死杀伤者无算。”这种行为与其说是追究参加叛乱的责任,倒不如说是青朝对杀死千总一事的明显报复。

  • 标签: 罗卜藏丹津叛乱 年羹尧 镇海堡 岳钟琪 阿喇布坦 达赖巴图尔
  • 简介:杨遇春是清朝著名将领,其一生戎马生涯经历无数战役。道光六年(1826),由于爆发张格尔叛乱,是年杨恰为署理陕甘总督,加之作战经验丰富,临危受命,在平定张格尔叛乱中起了关键性作用,对其仕途产生了巨大影响。

  • 标签: 杨遇春 张格尔叛乱 边疆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