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列入党章,这表明我国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的历史阶段,这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保险作为稳定人民生活、生产和安定社会的经济保障制度,对市场经济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因此,1995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 标签: 《保险法》 保险法律关系 《经济法》 保险活动 商业保险合同 保险公司
  • 简介:2009年10月1日,修订后的保险》正式实施,引入了不可抗辩条款,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但在推动保险业的进步的同是在实务处理中,不可抗辩条款的规定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完善和解决。笔者针对一些问题给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

  • 标签: 不可抗辩 最大诚信 保险合同 完善
  • 简介:2014年7月,英格兰和苏格兰的法律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法律草案供英国议会审议.该法律草案就商业保险合同和其他非消费者保险合同中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告知和虚假陈述问题、保险保证问题和保险人对于保险欺诈索赔的救济问题进行了的规定.这些规定改变或废除了《1906年海上保险》的部分条文,将可能对英国海上保险市场保险交易的进行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也将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和地区完善海上保险提供的思路.

  • 标签: 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 告知义务 保险保证 保险欺诈索赔
  • 作者: 王美娟(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 北京102249)
  • 学科: 经济管理 > 企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09-04-14
  • 出处:《中外企业家》 2009年第4期
  • 机构:摘要:人身保险合同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合同,《保险法》第67条规定了保险人在被保险故意犯罪致残致伤可免除合同责任的情形。但实践中对该条文“故意犯罪”一词的认定存在争议,主要两种观点:应严格按刑事诉讼法程序来对“故意犯罪”进行认定和只要被保险人事实上已明显构成犯罪即可。本文对两种观点进行了分析,赞同第二种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该条的意见。
  • 简介:“诚实信用原则”是我国保险的一项基本原则,要求订立保险合同的各方都必须履行“如实告知”的法定义务。

  • 标签: 中的如实 保险法中的 告知义务
  • 简介:2002年10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修改后的保险已于200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保险业界盼望已久的保险修改最终得以如期完成.

  • 标签: 《保险法》 修改 中国 法律 立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作为行业的基本大法。《保险》对我国保险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性,规范性作用,它的完善一否,直接关系到整个行业能否健康发展,中国正加入世贸组织,在未来5年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内,保险高层将逐渐向众多外资公司敝开大门因此,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变化,我国的《保险》也必须逐步完善,并与国际接轨。

  • 标签: 中国 保险 法律 保险法
  • 简介:2009年2月28日,颁布的《保险》中引入了不可抗辩条款。这一条款不仅能够规范保险人行为、切实保障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权利,更能适应国际惯例,增强保险消费者对保险的信任感,促进保险业的良性循环。本文回顾了不可抗辩条款在国内外的历史进程,并对其立法价值进行了陈述,最后立足国情,对不可抗辩条款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保险法 不可抗辩条款 立法价值
  • 简介:保险人的期待应当是客观而合理的,客观指的是一个“理性外行人”所理解的内容,合理则考虑被保险人的实际期待、保险人的了解等因素。合理期待源于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的误导及法官的授予,前者在实践中出现最多。其适用受到保险人充分告知、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的条款、个人对专业知识的了解等方面的限制。

  • 标签: 保险法 合理期待 判断 适用 限制
  • 简介:制订我国《存款保险》的必要性许多西方国家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整个金融秩序的角度出发,纷纷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美国是世界上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最早的国家。鉴于本世纪3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美国商业银行纷纷倒闭,1933年美国银行确立了存款保险制度,于1934年1月1日正式成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为商业银行提供存款保险。第二年批准了联邦储贷保险公司(FSLIC),为储贷会和储蓄银行提供存款保险。1989年金融机构改革、

  • 标签: 存款保险法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存款人 美国商业银行 商业保险公司
  • 简介:社会保险实施以来,对社会保险制度起到法律政策支持的作用,对于我国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标志着中国在保持对经济发展高度关注的同时,对民生的关注已经提高到更高的立法层面。完善社会保险的重点应当是使有关法律法规赋予人们的权利落到实处,而不使有关条款束之高阁。完善社会保险在关键点上还有待突破,以体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意义。

  • 标签: 社会保险法 民生 关键点
  • 简介:重复保险是指投保人对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分别与两个以上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2002年保险已规定保险公司有对合同中的,2009年保险增加规定

  • 标签: 保险法修订 评析保险法
  • 简介:保险学中的收支相等原则进行对比,对价平衡原则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性,但两者存在相互转化的关系;同民法中的公平原则相比,对价平衡原则还应注重实现危险共同体这一团体的利益,因此,对于当事人的信息披露义务作出不同于一般合同中的要求。自功能论角度而言,对价平衡原则为保险中当事人诚信义务的强调提供了理论基础,是保险合同解释应遵循的原则,决定了承保危险区分的正当性与必要性,维系着危险共同体的存续。自具体的法律规则层面而言,从投保时的如实告知义务,到保险合同存续期间的安全维持义务和危险显著增加时的通知义务及危险减少时的保险费返还义务,再到保险合同解除时对于保险人解除权在因果关系层面的限定,均体现了对价平衡原则。

  • 标签: 对价平衡 收支相等 危险保险费
  • 简介:我国保险第16条第1款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并可以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以下拟从这项规定之中,选出一些可能产生争议的部分进行探讨。

  • 标签: 保险法 订立 保险合同 告知义务 投保人 被保险人
  • 简介:近因原则是保险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必须通过近因原则来确定损失与保险事故的因果关系,司法实践中也通常采用这一原则来解决实际问题。但是,我国保险没有明确规定该原则。因此,本文试图对近因原则的基本概念、近因的判断标准、近因原则的具体运用三个方面分析近因原则,提出完善我国保险立法,应确立近因原则。

  • 标签: 保险法近因 近因原则
  • 简介:保险合同的成立问题对保险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影响巨大。但长期以来,该问题在保险理论研究与实务中争议颇多。2009年2月颁布的保险》就保险合同的成立问题,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预收保费对保险合同的成立与生效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保险》及其司法解释对其并没有作出详细的规定。这势必会影响保险经营

  • 标签: 《保险法》 保费 合同的成立 寿险 2009年 义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