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在早中晚孕妇中的变化情况。方法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400例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的LAP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论LAP作为监测胎盘的功能、胎儿的成熟度等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亮氨酸氨基肽酶LAP 早中晚期孕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早、中、晚心电图短P-R间期发生机制。方法对1000例早期妊娠发现短P-R间期者(观察组)和1000例中、晚期孕妇(对照组)的P-R间期缩短与自主神经功能调有关。

  • 标签: 妊娠期妇女P-R间期缩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单独使用依沙吖啶和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方式,对瘢痕子宫孕妇中晚期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自愿终止妊娠的孕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经羊膜腔穿刺注射100mg依沙吖啶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方式。结果研究组的宫颈成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引产的时间也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引产成功率95.6%明显高于对照组引产成功率73.3%(P<0.05)。研究组无不良反应轻微,对照组38例不良反应严重。结论采用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引产的方式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患者,使孕妇的宫缩更加协调,大大减少了引产后的出血量,缩短了产程。

  • 标签: 瘢痕子宫 孕中晚期 引产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晚期孕妇心电图表现,讨论其在孕期保健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孕孕13周~40周健康孕妇350例,以4周为组段分为7组,每组50人,收集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育龄期女性心电图350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孕妇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孕妇组,主要异常为窦性心动过速(26.86%),ST-T改变(12.00%),短P-R间期(8.86%),逆钟向转位(7.71%),电轴左偏(7.43%),室性早搏(5.74%),房性早搏(5.14%),低电压(3.14%),Tv1倒置(80.29%)。窦性心动过缓,电轴右偏发生率孕妇组低于非孕妇组。孕妇组内随孕周的增加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也相应增加。结论孕妇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非孕人群,妊娠期心电图变化多为生理性改变,对症处理后可好转。

  • 标签: 孕妇 心电图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孕妇中晚期自我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4例初产妇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作两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孕妇的自我监护情况、分娩情况及新生儿评分。结果观察组孕妇对自我监护知识的掌握程度的优良率为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9%(P<0.05)。观察组孕妇顺产率为84.62%,与对照组53.85%比较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28±0.36)分与对照组(7.86±0.24)分比较明显增加(P<0.05)。结论在孕中晚期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增强孕妇自我监护意识、提高顺产率、改善新生儿的身体状况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孕妇中晚期 自我监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在妊娠中晚期孕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于本院进行心电图检查的112例妊娠中晚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方式的异常检出率。结果数据显示,孕妇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异常检出率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的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中晚期孕妇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更容易发现异常心电图情况,有利于孕妇及时接受治疗,保障母婴平安。

  • 标签: 妊娠中晚期孕妇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妊娠中晚期孕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在临床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在2016年1月—2019年1月到我院接受检查的450例妊娠中晚期孕妇,分别接受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其检查结果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1.33%、27.78%,对比差异显著(P<0.05)。经过分析,妊娠中晚期孕妇异常心电图检查中心动过速、ST-T改变等心脏变化所占较高。结论就妊娠中晚期孕妇而言,其出现异常心电图的几率较高,应用动态心电图监测的准确率较高,能够尽快预防、发现以及治疗,从而确保母婴生命安全,在临床中应当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动态心电图在妊娠中晚期孕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11月于本院进行心电图检查的 112例妊娠中晚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方式的异常检出率。 结果 数据显示,孕妇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异常检出率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的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妊娠中晚期孕妇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产前超声诊断中晚期孕妇胎儿血管前置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 2017 年 6 月 ~ 2018 年 6 月来我院接受产检的 2092 例中晚期孕妇为研究对象 。 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多普勒超声检查,经诊断 确定, 为胎儿血管前置者共计 22 例。 探究 产前超声诊断中晚期孕妇胎儿血管前置的临床 特点。 结果:在 22 例存在血管前置情况的孕妇之中,经产前诊断者共计 20 例,检出率为 90.9% ,漏诊 2 例。通过超声诊断 , 发现胎盘血管位置均属于中期 。 14 例接受晚期超声检查 。 表明存在前置胎盘血管成像清晰度降低 。 在剩余 6 例受试者之中,图像无法完全展现。在此之后通过剖腹产分娩,确认为胎盘血管前置 。 2 例漏诊者转院。 结论:胎盘血管前置为造成新生儿出生结局不良的重要因素。产前中晚期利用 B 超有效筛选此类疾病 , 可在根本上降低 因 血管前置所引发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其有着良好的应用意义,因此值得推广 。

  • 标签: [ ]产前超声 中晚孕期 血管前置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产前超声诊断中晚期孕妇胎儿血管前置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 2017 年 6 月 ~ 2018 年 6 月来我院接受产检的 2092 例中晚期孕妇为研究对象 。 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多普勒超声检查,经诊断 确定, 为胎儿血管前置者共计 22 例。 探究 产前超声诊断中晚期孕妇胎儿血管前置的临床 特点。 结果:在 22 例存在血管前置情况的孕妇之中,经产前诊断者共计 20 例,检出率为 90.9% ,漏诊 2 例。通过超声诊断 , 发现胎盘血管位置均属于中期 。 14 例接受晚期超声检查 。 表明存在前置胎盘血管成像清晰度降低 。 在剩余 6 例受试者之中,图像无法完全展现。在此之后通过剖腹产分娩,确认为胎盘血管前置 。 2 例漏诊者转院。 结论:胎盘血管前置为造成新生儿出生结局不良的重要因素。产前中晚期利用 B 超有效筛选此类疾病 , 可在根本上降低 因 血管前置所引发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其有着良好的应用意义,因此值得推广 。

  • 标签: [ ]产前超声 中晚孕期 血管前置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基层医院实施中晚期孕妇心脏彩超筛查的关键意义以及优化对策。孕期心血管问题对母婴健康具有潜在威胁,因此中晚期孕妇心脏彩超筛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早期发现心脏问题、评估孕期风险和指导产前管理是筛查的关键意义。随后,基于此,提出在基层医院实施筛查时的优化对策,包括人员培训与专业发展、设备升级与维护、标准化流程与记录以及宣教与咨询。这些对策有助于提升筛查的质量、可靠性和患者满意度,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 标签: 中晚期孕妇 心脏彩超筛查 基层医院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中晚期妊娠孕妇采用盆底超声检测,对压力性尿失禁的评估效果。方法:样本采纳时间范围设置为2020年04月-2022年09月期间,选取本院就诊40例压力性尿失禁孕妇(实验组)、40例健康体检女性(对照组)为研究样本,均对两组人员实施盆底超声检测,统计对比:(1)超声指标;(2)膀胱内口漏斗形成率。结果:施行盆底超声检测后,对比于对照组,实验组各项研究数据差异趋势明显(P<0.05)。结论:在评判中晚期妊娠孕妇压力性尿失禁当中,实施盆底超声检测手段,具有显著应用效果,可为患者疾病评判提供科学影像学资料,以此判定患者是否存在压力性尿失禁,具有显著应用价值,有临床推广应用意义。

  • 标签: []中晚期妊娠孕妇 盆底超声检测 压力性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中晚期前置胎盘孕妇心理状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本院的296例孕中晚期前置胎盘孕妇为研究对象,年龄(28.65±2.31)岁,分析孕中晚期前置胎盘孕妇心理状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296份问卷调查表全部收回,有效率为100.00%;妊娠特有焦虑问卷评分为(28.65±2.31)分,其中筛查出焦虑187例(63.1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经济不满意、孕期身体欠佳、有严重妊娠反应、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10分、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评分<50分是影响孕中晚期前置胎盘孕妇心理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OR=3.789、2.770、2.524、2.235、1.809)。结论孕中晚期前置胎盘孕妇焦虑心理发生率较高,其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需针对各危险因素加强心理干预,以改善孕妇心理状态。

  • 标签: 前置胎盘 孕中晚期 心理状态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对妊娠中晚期缺碘孕妇实施量化碘营养补充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22例缺碘孕妇按时间段分为两组,分别进行碘营养补充.对照组采用常规碘营养补充方法,即每日服用玛特纳,或者自行食用海产品进行补碘;实验组根据孕妇尿碘水平对补碘剂量进行量化补碘.分别在补碘前及补碘后第4周测定尿碘值以及甲状腺功能指标.结果实验组补碘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改善(P<0.01或P<0.05).补碘4周后,对照组25.89%、实验组77.78%的孕妇碘营养补充至理想水平,对照组45.54%、实验组13.13%孕妇缺碘,但缺碘严重程度有所改变;实验组碘超足量者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根据缺碘严重程度,量化后的补碘方案能更安全迅速地将碘营养补充至理想范围.

  • 标签: 妊娠 缺碘 科学补碘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妊娠中晚期孕妇甲状腺功能异常和自身抗体筛查的必要性。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60例妊娠中晚期孕妇为研究对象,依据孕妇病情发展分为高甲状腺疾病风险组(n=21)和低甲状腺疾病风险组(n=139),采集所有妊娠中晚期孕妇甲状腺功能并测定各项指标。结果 高风险组孕妇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病率为47.61%显著高于低风险的25.17%,在不同临床状态下,高风险组孕妇减退甲状腺功能与低甲状腺血症的患病率比低风险组可高出3倍以上,但高风险组减退亚临床甲状腺功能的患病率仅轻度高出低风险组(P

  • 标签: 妊娠中晚期 甲状腺功能异常 自身抗体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对妊娠中晚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4月-2018年1月90例妊娠中晚期糖尿病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用传统的干预,试验组用饮食干预。比较两组满意程度;血糖控制达标的孕周时间;护理前后餐前半小时、餐后2小时、夜间血糖;妊娠的不良结局如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满意程度、餐前半小时、餐后2小时、夜间血糖、血糖控制达标的孕周时间、妊娠的不良结局如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的发生率方面相比对照组更有优势,P<0.05。结论妊娠中晚期糖尿病者实施饮食干预效果确切。

  • 标签: 饮食干预 妊娠中晚期糖尿病 孕妇妊娠结局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