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HIV感染早期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方法:对16例HIV感染患者的早期诊断进行临床分析。结果:HIV感染早期表现有一定特异性,但涉及因素多而复杂,造成临床误诊率较高。结论:早期诊断对HIV感染预防及治疗均是关键。

  • 标签: HIV CD4/CD8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温、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肾上腺髓质素前体(pro-ADM)对预测PICU医院感染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收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PICU的急危重症患儿,依据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分为院感组和非院感组;连续记录4个时点[T1为入PICU后4 h内,T2~T4分别为T1后(48±1) h、(120±1) h和(192±1) h]的体温、PCIS、WBC、CRP、PCT及pro-ADM,分析发生医院感染时,距离其发生前最近时点(Th)的各指标对医院感染的预测价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85例患儿,院感组27例,非院感组58例。入PICU时,两组患儿在年龄、体重、体温、WBC、PCT、pro-ADM、原发疾病、侵袭性操作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性别、PCIS、CRP、气管插管率和中心静脉置管率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h时,院感组与非院感组间体温、PCIS、CRP、PCT及pro-ADM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UC分别为0.787、0.755、0.709、0.704和0.809,预测医院感染的最佳界值依次分别为38.0 ℃、87分、14.5 mg/L、0.28 ng/mL和0.67 nmol/L;WBC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PCIS和pro-ADM的敏感度较高,pro-ADM和PCIS特异度较高。PCIS可能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0.978,95%CI 95.9~99.9,P<0.05)。结论pro-ADM对医院感染的预测具备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PCIS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体温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 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肾上腺髓质素前体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温、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肾上腺髓质素前体(pro-ADM)对预测PICU医院感染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收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PICU的急危重症患儿,依据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分为院感组和非院感组;连续记录4个时点[T1为入PICU后4 h内,T2~T4分别为T1后(48±1) h、(120±1) h和(192±1) h]的体温、PCIS、WBC、CRP、PCT及pro-ADM,分析发生医院感染时,距离其发生前最近时点(Th)的各指标对医院感染的预测价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85例患儿,院感组27例,非院感组58例。入PICU时,两组患儿在年龄、体重、体温、WBC、PCT、pro-ADM、原发疾病、侵袭性操作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性别、PCIS、CRP、气管插管率和中心静脉置管率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h时,院感组与非院感组间体温、PCIS、CRP、PCT及pro-ADM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UC分别为0.787、0.755、0.709、0.704和0.809,预测医院感染的最佳界值依次分别为38.0 ℃、87分、14.5 mg/L、0.28 ng/mL和0.67 nmol/L;WBC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PCIS和pro-ADM的敏感度较高,pro-ADM和PCIS特异度较高。PCIS可能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0.978,95%CI 95.9~99.9,P<0.05)。结论pro-ADM对医院感染的预测具备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PCIS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体温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 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肾上腺髓质素前体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后切口早期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080例剖产手术病例中,以手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为因变量,时行单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080例病例,40例(3.7%)发生切口感染,单因素分析显示10个变量中7个与手术后切口早期感染有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蛋白血症、滞产(规律宫缩后产程停滞)、胎膜早破,青霉素过敏体质、糖尿病、孕妇阴道炎、体型肥胖为剖宫产术后切口早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剖宫产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早期感染的相关因素、特点分析;早期急性胰腺炎感染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应高度怀疑为胰腺发生感染①病人出现持续或反复发热。②外周血WBC数明显增高或低于正常范围并可伴有血小板数下降,CRP进行性升高。④病人可出现腰背部肿痛,③CT动态监测可见胰周坏死范围扩大,界限模糊。⑤腹水培养阳性,腹部二个以上部位腹膜刺激征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35例急性胰腺炎早期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未感染组无死亡病例,早期感染组死亡3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未感染组平均住院时间低于早期感染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急性腺炎感染将是导致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及住院时间。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早期感染 特点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肝移植术后早期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危险因素,总结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肝移植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肝移植后早期肺部感染发生率为41.9%,其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占50%,革兰阳性菌和白念珠菌感染各占25%。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在年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血肌酐(Cr)以及总胆红素(TBi)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早期肺部感染组Child积分、APACHEⅡ评分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积分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革兰阴性杆菌是主要病原菌;患者术前营养状态、Child积分和MELD积分以及并发症与术后早期肺部感染密切相关。

  • 标签: 肝移植 早期肺部感染 Child积分 急性生理紊乱指标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 终末期肝病模型积分
  • 简介:摘要因为老年人体质相对较弱,老年肺部被感染的情况时有发生,我们可以经由对老年人早期评估的不典型症状,及时有效的对其进行护理和治疗,有很多病人都可以通过早期评估和诊断,对其尽早进行治疗,争取让病人早日康复出院,对于老年人肺部感染进行早期评估,能够让其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从而实现防止病情恶化的目的。本文就老年人肺部感染早期出现的情况进行了评估,并且就其主要护理类型以及护理方式作出了分析,希望对老年人肺部康复治疗有所帮助。

  • 标签: 肺部感染 早期评估 护理 机能衰竭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颅脑损伤患者早期阶段肺部感染的发生时间及发生率,探讨肺部感染相关的高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155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有无肺炎分为两组,分析其早期危险因素。结果肺部感染与年龄、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意识障碍、手术、休克等有关。结论颅脑损伤早期肺部感染死亡率较高,相关因素较多,我们需严格针对高危因素制定防治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

  • 标签: 颅脑损伤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幽门螺杆菌(Hp)感染被认为是非贲门胃癌的最重要的可控危险因素。我国属于Hp感染及胃癌高发区,现就临床工作中常见的Hp感染处理、Hp感染状态的内镜下诊断、Hp与胃癌关系、不同胃癌风险等级的慢性胃炎患者胃镜筛查间隔、早期胃癌内镜表现、除菌后胃癌等问题进行阐述。

  • 标签: 螺杆菌,幽门 胃肿瘤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肝移植术之后初期的感染进行预防与护理。方法对于我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进行的的28例肝移植受体在ICU治疗期间出现的感染情况给予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28例受体里,其中有15例术后出现了感染,医院的感染率达到了54%。结论对于ICU采取样本管理,加强全体医务人员的整体抗感染预防意识,采取有效的保护隔离,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加强呼吸和口腔护理,尽快清除不必要的管道,做基础护理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迹象,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和减少肝移植术后早期感染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肝移植 感染 预防 看护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颅脑损伤患者早期阶段肺部感染的发生时间及发生率,探讨肺部感染相关的高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155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有无肺炎分为两组,分析其早期危险因素。结果肺部感染与年龄、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意识障碍、手术、休克等有关。结论颅脑损伤早期肺部感染死亡率较高,相关因素较多,我们需严格针对高危因素制定防治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

  • 标签: 颅脑损伤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有效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神经内科收治的178例脑梗死患者,按收治的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针对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7.65%、10.75%,干预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护理干预 脑梗死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衡水市二级以上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医院感染患者入住ICU 24 h内的高危因素,建立ICU医院感染早期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查阅衡水市二级以上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ICU医院感染患者相关病原学数据和原始病历资料。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转入原因,入住ICU 24 h内血生化、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血液净化情况。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建立早期预测量表,并利用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医院感染患者的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共2 453例患者资料纳入分析,445例患者ICU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生率18%,其中肺炎(包括医院获得性肺炎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35例(30%),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245例(55%),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65例(1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72岁(OR=2.15,95%CI:1.23~3.47,P=0.03)、新发脑卒中(OR=1.59,95%CI:1.22~3.31,P<0.01)、入住ICU 24 h内APACHE Ⅱ评分≥18(OR=3.64,95%CI:2.79~5.32,P=0.02)和SOFA评分≥8(OR=3.17,95% CI:1.93~5.66,P<0.01)是医院感染的独立预测因素。根据上述危险因素建立量表,医院感染早期预测评分范围为0~7分,最佳截断值为4分;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早期预测评分范围为0~7分,最佳截断值为4分;肺炎早期预测评分范围为0~7分,最佳截断值为5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早期预测评分范围为0~7分,最佳截断值为6分。利用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医院感染患者的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显示该量表预测效果良好。结论年龄≥72岁、新发脑卒中、入住ICU 24 h内APACHE Ⅱ评分≥18分和SOFA评分≥8分能够早期预测ICU医院感染风险,早期发现高危人群。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交叉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胸部 X线在早期肺部感染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 我院2016 .7 -2019 .7 收治的 91 例肺部疾病患者 X线 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究胸部X线在早期肺部感染的临床价值。 结果 91 例患者中,肺部感染性病变 60 例( 65.93% ),非感染性病变 31 例( 34.07% ) 。结论 虽然肺部感染与非感染性病变的病理形态相似, 但 胸部X线 表现具有相对的区别,可辅助临床鉴别诊断, 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胸部 X线 肺部感染 鉴别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感染性休克是发生在全身严重感染基础上,由细菌、支原体、病毒等微生物及其产物所引起的急性微循环障碍,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而致的复杂综合征,因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高。我院自2007年~2009年共收治20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男12例,女8例,男女比例32,年龄1~10岁。其中感染性腹泻病例11例,重症肺炎8例,败血症2例。入院在原有基础疾病上表现神志清楚,表情淡漠,反应迟钝,面色苍白,肢端湿冷,少尿,呼吸、心率增快,血压正常或略低。入院后经补液、纠酸、调整血管紧张力、改善微循环、抗感染、去除病因、保护重要脏器等治疗,全部病例均于入院后10~20天痊愈出院。

  • 标签: 休克护理 感染性休克 临床资料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给予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对院内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 (MDROs)等不良现象的影响。 方法 在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期间筛选出 106例重症患者,均分为 2组。参照组 (53例 )重症患者给予早期肠外营养,实验组 (53例 )重症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对比 2种营养支持效果。 结果 和参照组进行对比,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要更高,且院内感染率和多重耐药菌感染率等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给予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重症患者 院内感染 多重耐药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