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以”的讨论旨在立足体演变的轨迹,讨论体与其交织和介入的方式、过程与风貌。宋金元时期兴之际多出现“亦”的作品,后期张可久等南方家则致力于境的构建和“文律兼美”的文体标准;明代传奇剧曲创作涵盖“填词入”和“家语”两种体介入方式,南曲创作则体现出“类化”的倾向,追求文辞绮靡的浓艳风貌;清初体演变的回归在于体兴寄观念的再现,以及为反拨晚明散曲创作而崇尚元后期北曲之风。总之,在探求“以”内涵转变的同时,也能够基本厘清词曲文体交互的阶段性特征。

  • 标签: 以词为曲 文体交互 戏曲
  • 简介:木斋《发生史》重新全面解释的起源,主要提出了清乐说、法说、宫廷说、近体诗说,以及李白的质变飞跃理论。木斋的构思,足以成就一家之言,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可以深化文学史的研究,值得重视。在木斋的基础上,针对以上观点可逐项加以考察及辨证,补充资料。大抵清乐、燕乐、法等,史有明载,都可以作为体的音乐背景,除非能证明李白、温庭筠的词调全都来于清乐,否则也无法排除大家公认已久的燕乐色彩。宫廷说也不见得是绝对的,民间也有很多听歌作歌的地方,加上人才的流动,究竟李白算民间还是宫廷呢?针对李白的真伪问题加以论证,大抵可得出伪多于真的结论。至于近体诗格律说对词体的影响也不是绝对的,例如温庭筠就很努力冲破近体诗的局限,多用二言句,创新体制。

  • 标签: 木斋 曲词发生史 法曲 燕乐 宫廷 李白词
  • 简介:《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中最广为人知的一首,此首无论在美感还是意境上,都给人文情并茂、气势雄壮、酣畅淋漓之感。作曲家生茂、唐诃有感于这首的深邃意境,创作了《沁园春.雪》这首艺术歌曲。其深刻的内涵,充满才华的艺术创作与毛泽东这首气势磅礡的

  • 标签: 乐合璧 合璧沁园春 曲分析
  • 简介:杨慎词曲兼擅.其作共计366首,作近300首,其中小令271首,套曲19首,其[罗江怨]诸作在当时就脍炙人口,其它如记行的套曲[仙吕点绛唇]《滇南行》、咏月的小令[驻马听]《和王舜卿舟行四咏》等,都是中的佳作,故吕天成把升庵列为上品。张琦的《衡麈谈》,也称其“调不甚谐……颇有才情”,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则将之列为明中叶以后,知的三人之一。

  • 标签: 杨升庵 词化 点绛唇 吕天成 明中叶 谢章铤
  • 简介:<正>敦煌发现以来,我国学者对它的蒐集、校录、注释和研究,作了许多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一九五○年一月出版的王重民饺辑的《敦煌曲子集》,是关于这方面敦煌资料的第一本集子。它的出版拓展了文学史研究的领域。随后任二北于一九五四年十一月出版的《敦煌初探》和一九五五年五月出版的《敦煌饺录》(简称《校录》),更全面的校录了这方面的资料,更深入地研究了这方面的作品,使敦煌词曲的整理研究工作前进了一大步。然而,关于敦煌词曲的考释和研究工作,在过去既得成果

  • 标签: 敦煌词 校录 我国古代 敦煌写本 曲子词 抄本
  • 简介:<正>我们通常所说的“”,其实就是歌辞。本来是可以和乐歌唱的,南宋以后才逐渐与音乐分家,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刘熙载的《艺概》卷四指出:“之词,。”这话比较恰切地说明了的特征。至于的起源问题,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论者的主张也时有变化,前后矛盾,甚至是相互抵触,僵持不下。究其原因,主要是单纯而又片面地把作品的句式作为判断的客观标准,强调凡句式长短不齐者即是;据此推定最早产生在先秦(如《诗经》)和齐梁(如梁武帝的《江南弄》)时代,这样便越走越远,也就益发脱离实际。其实,在长短句词产生的同时,也还有句式整齐的齐言歌词并行不悖。由此可见,“长短句”的表现形式固然是的重要特征之一,但这并不能成为唯一的客观衡量标准。既是音乐文学,那么,它的产生就和特定的音乐

  • 标签: 敦煌 起源问题 佛教经典 隋唐时期 唐代佛教 禅门
  • 简介:八年前,日本汉学家村越贵代美教授偕其夫君陈海洋先生来访,示其新作《北宋末之词与雅乐》,我也回奉《燕乐新说》等书。话间村越教授介绍了其书中对大晟府与周邦彦风的研究,又言拟将对琴乐与宋代词之雅化做一专题探讨。之后,似乎日本媒体对此次交流有所报导。至今不知村越教授的专题研究是否已经完成,但无论如何,好琴与尚雅确为研究宋代词风不可忽略的问题。当初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时就曾指出,标志宋词风尚的一为“琴趣”,一为“雅词”。

  • 标签: 琴乐 正声 中华 《燕乐新说》 教授 汉学家
  • 简介:<正>优美动听、雅俗共赏的湖北民歌《龙船调》,不仅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而且被歌唱家带到国外演唱也颇受欢迎,不仅随着盒带流向千家万户(最近全国盒带比赛几个单位都唱这首歌为代表),而且被文艺工作者用独唱、对唱、领唱乐队帮腔、甚至改编成歌舞出现在舞台上。作为它的产地的湖北鄂西、更是城乡传唱,老幼皆知。这样一首曲调简单、歌词朴实的传统民歌不径而走,这样受艺术家青睐和群众欢迎,是什么原因呢?应该说,它主要是靠了那热情愉悦、轻松流畅的旋律飞飘到人们心中去的。

  • 标签: 文艺工作者 艺术家 生命力 中国民间 歌舞 不可分
  • 简介:蒋捷作为宋末四大家之一,其词典型地反映了宋末元初易代词人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少年的幸福和浪漫,壮年的漂转和愁怨;暮年的落寞和无奈。

  • 标签: 蒋捷 宋朝 词人 诗词鉴赏
  • 简介:在中国文学史上,辽代文学因未得到充分发展而鲜受重视,论者往往将辽金元文学连贯述之,而对辽一掠而过。事实上,作为雄踞中国北方两百余年的少数民族政权,有辽一代尽管文学创作水平不高,但它毕竟拥有相当可观的诗人诗作,有的甚至成就斐然,在中国文学史上应有一席之地。代表辽代文学最高成就的萧观音就

  • 标签: 再认识 回心院 曲词演进
  • 简介:木斋先生的新著《发生史》,以原始材料为基础,考辨源流,并将宏观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微观的个案研究相结合,新论迭出,令人耳目一新。虽然一些新观点的提出,不一定能得到人们(包括笔者)的认同,但它至少能给人以不同程度的启发,引发人们做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和思考。

  • 标签: 木斋 《曲词发生史》 新观点 思考
  • 简介:也谈“先”识谱教学法潘宝宏《中国音乐教育》1995年第1期《探索与争鸣》栏目刊登了两篇有关“先”识谱教学法的文章,这两篇文章提出的观点新颖、独特,论据充实、可信,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多少年来,“先学唱歌谱,再学唱歌词”似乎成了一条定律,然...

  • 标签: 识谱教学 先词 固定唱名法 识谱能力 音高变化 内心听觉
  • 简介:"故人西辞黄鹤楼"……"白云千载空悠悠",小说《故人西》题目可做如此解。其立意,也可从"空/白"中寻绎。而通篇小说叙事所产生的审美效果及修辞可抵达的境界,亦可谓: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一个余音袅袅的"空白点",留待读者去不断填充。的确,小说有几处冷寂而悄怆的白描,

  • 标签: 小说叙事 西舫 心画 曲终 审美效果 文学梦
  • 简介:在中,有90馀首俗.这些俗,从平俗驳杂的内容,叹世归隐的题材倾向,自然通俗的语言特征,明言直叙的表达方式,以及调侃戏谑、幽默诙谐的趣味等方面来看都与南宋雅词大异其趣,而呈现出鲜明的体特征,这为元散曲的创作,实起到了一种导向作用.

  • 标签: 俗词 曲体 意义 《稼轩词》 语言特征 表达方式
  • 简介:本文所述主要内容背灯祭是乌拉满族的家祭。其午夜祭税及其祭规的特殊性更显其神秘。祭调(即背灯神)突出了对时间和环境气氛的描述及对神灵的祈祷。祭(即背灯调)是祭祀的说唱音乐。

  • 标签: 背灯祭 祭词 祭曲 背灯神词 背灯调 萨满
  • 简介:近日,该栏目编辑来函、来电,热情的约我为《歌海》2004年第4期发表的由杨子达作词,分别由珊卡和魏宝华作曲的《真情相依》写一篇点评文章。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学习的机会,虽然手头还有一些杂事,但我还是应允了。

  • 标签: 独唱歌曲 人生哲理 乐段 作曲家 革命者 浅议
  • 简介:沈自晋是明末清初著名戏曲家,也是吴江沈氏文学世家中继沈璟之后,又一位以戏曲创作与戏曲理论上的成就,成为吴江沈氏文学世家在戏曲上的代表人物以及传承者。一、沈自晋的生平与学渊源沈自晋(1583—1665),字伯明、长康,号西来、鞠通生。吴江(今属江苏)人。沈璟族侄。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博学多才,风流儒雅,据《吴江沈氏家谱·鞠通公传》载:

  • 标签: 南词新谱 曲学理论 沈自晋南词新
  • 简介:况周颐以“重、拙、大”为学理想构建其理论体系,并指出“中求”与“外求”的途径与方法来实现其学理想。这些提法不仅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更是其论的创新之处。

  • 标签: 况周颐《蕙风词话》 词中求词 词外求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