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晚期乳腺癌患者术前采取全身化疗与介入治疗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3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放射科进行诊治的9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前采取全身化疗,观察组术前采取介入治疗。观察两组胃肠道症状、白细胞数<4×109/L和脱发等化疗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晚期乳腺癌患者治疗前后的淋巴结大小及肿瘤大小。结果两组胃肠道症状发生率为30.61%(15/49),白细胞数<4×109/L发生率为20.41%(10/49),脱发发生率为6.12%(3/4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晚期乳腺癌患者治疗后的淋巴结大小及肿瘤大小均明显缩小(P<0.05),且观察组缩小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乳腺癌患者术前采取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全身化疗

  • 标签: 晚期乳腺癌 全身化疗 临床效果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乳腺癌术前全身化疗和介入治疗的疗效差异性。方法:收集我院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术前全身化疗,研究组给予的术式是术前介入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淋巴结大小、肿瘤体积、生活质量和观察化疗治疗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肿瘤缓解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淋巴结大小、肿瘤体积、生活质量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淋巴结大小、肿瘤体积均低于治疗前,生活质量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淋巴结大小、肿瘤体积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化疗治疗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有优势,P<0.05。研究组肿瘤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介入治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高,有利于缩小肿瘤,减少并发症和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晚期乳腺癌 术前全身化疗 介入治疗 疗效 差异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全身麻醉患者中,开展术前麻醉健康教育相关内容。方法:选择医院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间收治的50例全身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不同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经过研究分析总结麻醉相关知识、术后镇痛知识及麻醉前准备事项等。结论:在全身麻醉患者接受手术之前,需要为患者开展一些麻醉健康教育,患者对此类知识有着较大需求,也要结合手术患者采取针对性麻醉健康教育。

  • 标签: 全身麻醉 术前麻醉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大肠癌术后早期腹腔内化疗全身化疗疗效的比较。方法156例大肠癌术后患者分2组分别进行腹腔内化疗全身化疗,观察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肝转移、局部复发及3年生存率。结果腹腔内化疗全身化疗毒副作用小,肝转移、局部复发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7.6%、2.5%、78.5%和13%、15.7%、63.6%。结论大肠癌术后早期腹腔内化疗全身化疗毒副作用小,肝转移和局部复发低,3年生存率较高

  • 标签: 大肠癌 腹腔内化疗 全身化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载药微球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DEB-BACE)联合全身化疗和单纯全身化疗治疗不可切除肺鳞癌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接受全身化疗的60例不可切除肺鳞癌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单纯化疗组(A组)和联合治疗组(B组)。A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B组前半程应用DEB-BACE,后半程(BACE术后3 d开始)应用全身化疗,前半程和后半程化疗剂量均为A组药物剂量的1/2。对比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和生存时间。结果治疗2个周期后,A组和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0.0%(15/30)和76.7%(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恶心呕吐(63.3%比20.0%)、食欲下降(76.7%比43.3%)、脱发(86.7%比40.0%)和骨髓抑制(40.0%比10.0%)的发生率均高于B组(均P<0.05)。治疗2个周期后,两组CD3+、CD4+和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A组分别为47.7%±6.6%比52.3%±7.7%,31.5%±4.9%比34.7%±5.8%,1.05±0.24比1.18±0.32;B组分别为49.2%±7.0%比62.0%±14.0%,29.2%±5.5%比42.2%±7.3%,1.07±0.26比1.39±0.42),均P<0.05。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A组为30.4%±5.4%比24.5%±4.8%,B组为29.5%±4.1%比21.1%±4.5%,均P<0.05。A组CD3+、CD4+和CD4+/CD8+水平均低于B组(均P<0.05),而CD8+水平高于B组(P<0.05)。治疗2个周期后,两组VEGF水平低于治疗前[A组:(423±85)比(352±64)ng/L;B组:(404±114)比(296±66)ng/L],P<0.05;A组VEGF水平高于B组(P<0.05)。A组和B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54.9%和77.9%,2年生存率分别为17.2%和41.7%(Log rank χ2=4.750,P=0.029)。结论DEB-BACE联合全身化疗治疗不可切除肺鳞癌的疗效优于单纯全身化疗,可减少不良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鳞癌 化疗 载药微球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 疗效差异
  • 简介:由于直肠癌解剖位置的特殊性,使得外科根治性手术疗效的提高受到限制,因此人们对于化疗等辅助性手段的期待也逐渐增大。动脉灌注化疗(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ctherapy,TAC)从50年代应用至今已有40余年历史Ⅲ.而作为术前辅助化疗的措施只是近十余年的事,术前动脉灌注化疗(PreoperativeTranscatheterArterialChernotherapy,

  • 标签: 术前动脉灌注化疗 直肠癌 根治性手术 外科 辅助化疗 解剖位置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核磁共振全身弥漫加权成像(WB-DWI)在评估乳腺癌患者术前化疗效果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接受术前常规化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运用核磁共振全身弥漫加权成像(WB-DWI)方法针对患者接受术前常规辅助治疗前后的乳腺癌病理组织展开影像学检查,统计分析患者在接受术前常规辅助化疗治疗过程中临床指征。结果本组66例患者中,在经历术前常规辅助治疗条件下,有7例患者实现病情完全缓解,24例患者实现病情部分缓解,有19例患者实现疾病稳定状态,因而有50例患者在术前常规辅助化疗过程中获取有效治疗治疗效果,其化疗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5.76%(50/66)。在患者接受术前常规辅助化疗前,本组患者肿瘤病理组织的最大径线参数值水平为(43.61±17.62)mm,在患者接受术前常规辅助化疗后,本组患者肿瘤病理组织的最大径线参数值水平为(36.81±16.04)mm,前后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接受术前化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应用核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实现对患者肿瘤病理组织动态变化特征的清晰显示,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核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 乳腺癌 术前化疗 疗效评估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近年来,胃癌的转化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受到了广泛关注,转化治疗利用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使初始不可切除的肿瘤转化为可根治性切除的肿瘤,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其生命质量。现报道1例腹膜转移的Ⅳ期胃癌患者,经术前3个周期转化治疗后,影像学评估为部分缓解,腹腔镜探查腹腔未见转移病灶,行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术后患者接受了4次系统的SOX化疗(奥沙利铂+替吉奥),随访1年,未见复发。

  • 标签: 胃肿瘤 肿瘤转移 药物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癌常规术前辅助化疗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消化外科纳入进展期胃癌确诊病例100例。随机分为术前化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术前化疗组采用FolFox7方案奥沙利铂(130mg/m2、第一天静滴),亚叶酸钙(400mg/m2、第1天静滴)和5-氟脲嘧啶(2400mg/m2、采用第二通道、缓慢静滴48小时),化疗后两组都进行了手术切除治疗。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分期,并进行治疗效果评价,再分别对100例患者进行1年和两年短期随访,记录生存率和复发、转移率。结果术前化疗组和对照组的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92.0%(46/50)、80.0%(40/50)和80.0%(40/50)、64.0%(32/50)做χ2检验的统计学分析后,有统计学差异(χ2=6.62、7.10P<0.05);局部复发率两组为16.0%(8/50)、30.0%(15/50)做χ2检验的统计学分析后,有统计学差异(χ2=5.89,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近期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毒副反应较小,临床获益较大。

  • 标签: 胃癌 术前辅助化疗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和全身静脉化疗方法治疗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8例晚期及复发性子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为联合应用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对照组为全身静脉化疗,记录两组治疗数据,并加以分析和讨论。结果:研究组化疗2周期后其疾病进展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1年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动脉灌注化疗 栓塞术 全身静脉化疗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根治术前化疗栓塞対肾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6例经术后病理证实并获随访的肾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A,B两组,肾癌根治术前化疗栓塞组26例(A)组,单纯根治数组10例(B)组。A组经身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后,用碘油和化疗药物混合剂行末梢血管栓塞,用明胶海绵进行中心性栓塞,化疗栓塞后3-5d行患肾根治术性切除。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150~400ml,平均220ml;少于B组。A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6%、72.7%、58.1%,两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Cox模型分析表明,根治术前化疗栓塞是影响肾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肾癌根治术前化疗栓塞安全有效,对肾癌的治疗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肾肿瘤 化学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细胞角蛋白19(CK19)的含量。方法:将50例复发性胃肠腺癌患者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转移取决于复发和转移。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动态监测化疗前后CK19的水平。结果:转移组血清CEA、CA19-9、CK19水平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

  • 标签: 胃肠道肿瘤 肿瘤标志物 细胞角蛋白19 癌胚抗原 碳水化合物抗原19-9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中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中使用化疗与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抽取的原则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5例,观察组采用介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化疗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全身静脉化疗相比,在中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中使用介入治疗的方案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中晚期肺癌 吉西他滨 顺铂 介入治疗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