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历来评家都注意到了李白诗思敏捷飘忽、发语迅疾的特色,尤其是他的一些乐府歌行和古体更是如此.笔者将这一现象归为李白歌的速度感问题,并从时空的快速转换、句式的快速转变和情感的充沛多变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做了初步的探讨.

  • 标签: 李白 诗歌 速度感 乐府诗 古体诗 情感
  • 简介:李白在诗歌中大量运用水的意象,不仅对其作了形态万端的精彩描绘,同时在对它们的审美中注入了自我生命感受的诗情体验,使其具有极富个性的丰厚审美底蕴.水在李白的诗歌中是具有很强的整合力的意象、与月、山等组合成复合意象群,构成了相对独立完整的审美系统.对流水意象、清水意象的分析,可探寻到李白水意象中"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 标签: 李白 流水 清水 意象 天人合一 审美境界
  • 简介:<正>梦和醒在诗人的笔下,是作为一种超常的意识状态而存在的,它们是一种真正的诗人的精神状态,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梦与醒都是领域中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我国著名的诗人屈原曾写过:“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显然屈原是一位在昏昏浊世中独立不羁,而保持其高度清醒的人,后世有人用此来形容早春怒放的梅花:众木正如梦,一枝方自春。遂令江水上,真见独醒人。

  • 标签: 思想 李白诗 精神状态 角度 意识状态 屈原
  • 简介:最高的楼: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最大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架子最大的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楠臣是酒中仙。最长的头发:白发三千尺,缘愁似个长。最快的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标签: 小学 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阅读教学 课外阅读 李白
  • 简介:李白境堪称古典诗歌意境的典型,它包孕着'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具有'主客融一'的表现特征和'时空虚拟'的审美特征.

  • 标签: 精神 哲学 天人合一 审美特征 特征和
  • 简介:《河岳英灵集》选评李白,一方面表明殷璠对李诗思想艺术成就的肯定,另一方面也展示了极高的鉴赏力,同时还表现出殷璠顺应时代潮流的诗学观及选学观。但殷璠在选李白等人的数量以及《河岳英灵集》纂集排序方式等方面不甚讲求的做法却甚易招致误解,对此,学术界应有足够的重视。

  • 标签: 《河岳英灵集》 选评李白诗
  • 简介:先看两条材料: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曰:卧必酒瓮,行惟酒船。吟风咏月,席地幕天。裴敬《翰林学士李公墓碑》曰:敬尝游江表,过其墓下,爱其才,壮其气,味其嗜酒,知其取适,作碑于墓。范传正概括李白一生好酒,行卧不离;裴敬则更进一步,深味李白嗜酒的衷曲,理解李白的人生取适。

  • 标签: 李白诗 嗜酒 唐诗 翰林学士 墓碑
  • 简介:李白是我国唐朝的天才诗人,以其豪放洒脱的气度和狂傲的人格把唐诗的积极浪漫主义推向顶峰,他的诗作中贯穿着一条大济苍生的主线。从他的诗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积极入世的思想,对自己的理想锲而不舍的追求以及对入世浪漫的表达。在得意时,他用浪漫的诗句表达踌躇满志的情怀;在失意时,他用浪漫的文字排遣着内心的痛苦。

  • 标签: 李白 诗作 入世 浪漫主义
  • 简介: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一历来误解甚多。以现地山川为证,以谢朓诗句为师,逐句与现地山川对比后观照此诗可知,李白往游敬亭山是以谢眺为模拟对象,这一点在宋人梅尧臣的诗歌中可以得到论证。因宣城北楼看山无法满足本条件,加之陆路前往敬亭山不利观景,同样无法契合本诗情境,因此,此诗乃是李白清晨由宣城县东门口下宛溪,经由宛溪北泛,进入句溪水后,在大约两三小时的船行中,李白与敬亭山相望而喜,因而写下本

  • 标签: 李白 敬亭山 现地研究
  • 简介:文章从修辞学的角度研究了李白歌的艺术特色:论述了李白歌的修辞格式、修辞造诣和修辞渊源。这对于李乃至唐诗的研究说来,都是一个新的视角

  • 标签: 李白 诗歌 修辞 辞格 修辞艺术
  • 简介: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出自《将进酒》。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标签: 李白诗歌 名句 《将进酒》
  • 简介:作者:房日晰19.6万字三秦出版社1993年8月出版定价6.00元。著者力图以新的观点和角度,审视李白歌的艺术特征。全书由体分论、综合论、比较论三大部分组成。分体论分别论述了李白的五律、五绝、七律、七绝、七古、古风的艺术特征;综合论分别论述了李白歌意象跳跃、美的形态、风格、语言、感情表现的特点等;比较论就诗人个别诗句与杜比较,检讨了李杜不同影响的原因。另有附录五篇,分别

  • 标签: 李白诗歌 艺术论 李杜 出版定价 三秦出版社 李翰林集
  • 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J92-1),一生留下近千首诗歌和60余篇文章,在文学史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辉。2001年10月24日,李白诞生1300周年之际,发行TP21(《李白选》邮资片,全套6种,选取诗人不同时期的六首,包括五言绝句一首,七言绝句五首。

  • 标签: 邮资片 李白 发行 五言绝句 文章 目的
  • 简介:摘要!:李白是唐代的你大诗人,他的诗歌融合了他独立不拘的性格和富于浪漫的情怀。他的艺术个性是非常鲜明的,他的艺术作品也是独一无二的。因而成为光照古今的伟大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 标签: 李白 诗歌 特色
  • 简介:李白的诗歌中有许多魏晋人物的典故,通过这些典故,李白表现出对魏晋名士风度的仰慕,而这种对魏晋名士的积极态度不仅对李白的生活和创作心态产生了一定影响,促进了李白饮酒题材和山水题材诗歌的发展,而且李白歌的个性化和主体性的高扬也和李白学习魏晋文人有关。此外,李白"清真"、"自然"的诗歌美学观念亦与魏晋玄学风气下的人物品评有相当关联。

  • 标签: 魏晋风度 李白 诗歌实践 诗歌观念
  • 简介:摘要:李白中的动物意象种类庞多,其中龙凤这两个古老的中国图腾倍受青睐,龙是权势的象征,凤是祥瑞的象征,两种动物在李白中千姿百态,凝结了诗人特殊的情感思想。龙的意象寄托比较复杂,凤凰意象的运用主要表达三方面的感情:一是对群小的不屑,二是对高洁精神境界的追求,三是济苍生安社稷的社会理想。

  • 标签:
  • 简介:“一”作为李白歌抒情艺术的一个重要词汇,不仅体现了李白歌的清新自然之美,而且作为李白歌处理时空艺术的重要手法,体现了诗歌的气势之美,深情至诚之悲;同时,“一”字所体现的诗人个性、哲学基础和社会背景也为诗人之所以这样使用的手法提供了潜在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 标签: 时空 动静 气势
  • 作者: 毛晓宏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12-22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12期
  • 机构:〔摘要〕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是最具独特性格的伟大诗人之一,他的诗艺术风格是以自然为宗,飘逸豪放,修辞手法的运用更是独具特色。他的诗裁体多样,题材广泛,并且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他的一生,把禀赋所具有的自信、天真、狂傲、仗义等情性发挥得淋漓尽致,酣畅自如,同代诗人不可与之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