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设计合理、测试精确的视力。方法按照Webr-Fechner定律,以9√10倍公比十进制增率,视力小数记录,取1′视角,以眼结点为圆心,5米半径圆弧所对之弦为圆形视标笔划宽度。选用1365例2730只眼,与标准对数视力做了对照检查。为免与国际标准视力小数记录混淆,在视力记值右上角标“˙”,以示区别,读作“圆形记录”。结果绘制圆形视标,在5′×5′视角的圆面积内绘1、2或3个黑色辨点,辨点直径及辨点与辨点之间距与该排视标辨点设计直径相等,圆面积外环线绘制为极细的黑色点线。圆形视力为106cm×75cm一开纸张大小,视标从上至下12排,每排5个,共60个。各排视标列、行距与该排视标的直径相等。被检者以能读出视标内1、2或3个黑辨点数目为检查目的。1.0˙为正常视力,1.1˙以上为超常视力,0.9˙以下为异常视力。与标准对数视力对比,圆形视力视力0.06˙按标准对数视力的理论设计视力应当为3.6,而实际对照检查结果为4.0,视标行相差4排。圆形视力视力0.1˙~0.5˙按标准对数视力的理论设计视力应当为4.0~4.4,而实际对照检查结果为4.3~4.7,视标行相差3排。圆形视力0.6˙~1.0˙视力者按标准对数视力的理论设计,视力应当为4.6~5.0,而实际对照检查结果为4.8~5.2,视标行相差2排。圆形视力1.1˙~1.2˙视力者按标准对数视力的理论设计视力为5.1~5.2,而实际对照检查结果为5.2~5.3,视标行相差1排。以上对照检查结果视标行平均相差2排。将对照检测结果分别进行了统计学处理,其差异有临床意义。结论圆形视力设计符合Weber-Fechner法则,视标设计为圆形,被检者辨认是通过点与点间关系所识别,更确切反映视网膜几何成像原理。视标增率是十进制几何级数递增,视力小数记录算术级数递减。视标、视力设计整体对被检者拥挤效应均匀,便于视力比较、平均和统计。圆形视力设计合理、临床实用性强,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视力表设计
  • 简介:视力一般为14行,由大小不同、开口方向各异的字母E组成。为什么视力大多是由字母E组成的呢?

  • 标签: 视力表 字母 开口方向 组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智能视力投影仪在视力检查中的可重复性及其与传统视力测量结果的比较。方法: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22年1月4—22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眼部不适患者60例(120眼)。先通过智能视力投影仪(LSJ-IVAC-6000A)对患者进行3次视力检测,并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3次测量结果之间的可重复性;再用传统灯箱的国家标准视力测量1次,并分别采用ICC和Bland-Altman图表法分析智能视力投影仪与传统视力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同一受检者右眼、左眼使用智能视力投影仪测量3次的ICC值分别为0.830和0.868,双眼的ICC值均>0.8(P<0.001);同一受检者右眼、左眼使用智能视力投影仪和传统灯箱的国家标准视力测量的ICC值分别为0.846和0.873,双眼的ICC值均>0.8(P<0.001)。右眼、左眼使用智能视力投影仪和传统灯箱的国家标准视力测量差值的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0.25~0.20和-0.24~0.17。结论:智能视力投影仪的可重复性较好,与传统灯箱的国家标准视力的测量结果相比一致性较强,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可提高视力筛查的效率并节省人力和物力。

  • 标签: 智能视力表投影仪 可重复性 一致性 视力表
  • 简介: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视力一般都是“E字形视力”,当然C字形视力也有,只不过不太常见,C字形视力通常用于考核飞行员。视力检查既不像抽血那么疼痛,也不像测量体重那么残忍,但通常来说,也是同学们比较担心的项目之一,不少同学惴惴不安,甚至紧张到夜不能寐。视力检查时,恨不得把头往前探、再往前探……当然,也会有阿呆这种,把整个视力背下来企图应付检查的,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 标签: 视力 字形 飞行员 检查 同学
  • 简介:摘要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之一。视锐度反映了视觉系统辨别空间细节的能力,是临床实践中最常用的视功能评估指标。视力是使用最广的视锐度测量工具。笔者回顾了国内外视力的发展历程,简述了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研究视力标准对数视力的设计原理和计分规则。由于传统视力自身的精度限制,其在视力普查和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中的局限性也日益凸显,电子视力代替传统视力正逐渐成为趋势。笔者分析了当前不同电子视力的硬件特性、软件算法逻辑和测量结果,发现显示屏的分辨率和尺寸、程序的测量和计分规则等多种参数设置的不统一可能会造成不同设备测量视力的结果不具有可比性。研发规范化的新型电子视力势在必行。

  • 标签: 视光学 视锐度 心理物理学 视力表
  • 简介:目的:分析《标准对数视力》与《低视力视力》对远用视力检查的临床意义及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院验光部验光患者59例(118眼),每位患者分别进行两种视力的远用视力检查,然后记录裸眼视力以及矫正视力检查结果,再进行配对设计资料检验。结果:裸眼视力检查t=2.9944,矫正视力检查t=3.5564,P〈0.05,两种视力无论是裸眼视力还是矫正视力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视力视力检查结果有所差异,裸眼视力相差19.953′视角,矫正视力相差15.849′视角,且低视力专用视力的均值均小于标准对数视力

  • 标签: 标准对数视力表 低视力视力表 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视力筛查仪和视力的检查效果,寻找快捷、准确、有效的婴幼儿、学龄儿及学龄前儿童的视力筛查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2016年在我区托幼机构13000例(26000眼)婴幼儿童为观察对象,分别使用伟伦视力筛查仪和视力两种方法检测,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与视力相比较,视力筛查仪的单人次检测耗时更短,低常视力检出率和准确率明显更高,检查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视力筛查仪操作简单,检测更准确快速,受检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 标签: 视力筛查仪 视力表 视力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拥挤Kay图片视力检测学龄前儿童视力,并和标准对数视力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探讨2种视力检测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以补充不能完成标准对数视力检测的学龄前儿童的视力筛查。方法: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于2021年1—5月随机选取济南市章丘区某幼儿园152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全面眼科筛查,分别使用拥挤Kay图片视力标准对数视力对其进行视力检测,并采用Wilcoxon检验进行2种视力差异性的比较,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及Bland-Altman分析进行相关性及一致性分析。结果:152名儿童参与筛查,其中129名儿童屈光状态正常且能配合2种视力检测。129名儿童中男74名,女55名,年龄为(52.3±7.0)个月;拥挤Kay图片测得LogMAR视力为0.10(0.09,0.10),标准对数视力视力为0.10(0.10,0.22);2种视力检查方法有较好的相关性(r=0.436,P<0.001),拥挤Kay视力检测结果略高于标准视力约0.04 LogMA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124,P<0.001),Bland-Altman散点图显示98.4%的点均在一致性范围内;参与筛查儿童Kay图片视力检查配合度更高(χ2=18.007,P<0.001)。不同月龄拥挤Kay图片视力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3.791,P=0.003),随年龄增长,视力呈递增趋势。结论:拥挤Kay图片视力用于学龄前儿童视力检测,患儿配合程度高,其结果与标准对数视力相比有较好的一致性,但Kay图片视力所检查的视力结果高于标准视力约0.04 LogMAR,在参考视力结果时应相应调整视力标准

  • 标签: 拥挤Kay图片视力表 标准对数视力表 一致性 学龄前儿童 视力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查距离为2.5 m的视力检查远视力的准确性。方法自身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3至9月于北京协和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屈光不正青少年227例(454只眼),其中男性123例,女性104例,年龄(11.74±3.26)岁。在相同测试环境下,由经过培训并通过一致性检验的视力检查人员分别采用检查距离为2.5和5 m的视力检查所有受检者双眼的远视力,并将结果转化为最小分辨角的对数(logMAR)进行分析。两种视力检查的先后次序采用抽签法随机决定,检查间隔时间为10 min。将受检者按年龄(7~9岁、10~12岁、13~15岁、16~18岁)和视力(1.00~0.52、0.40~0.30、0.22~0.10)分别进行两种视力检查结果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种视力的检查结果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探讨两种视力所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结果检查距离为2.5和5 m的视力测得的所有受检者右眼远视力分别为0.37±0.24和0.50±0.26,左眼远视力分别为0.45±0.23和0.36±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19,11.71;P<0.01),检查距离为2.5 m的视力测得的视力偏高。视力差的青少年两种视力检查结果的差异更大(r=0.387,P<0.01)。结论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应用检查距离为2.5 m的视力检查远视力,其结果明显好于检查距离为5 m的视力;采用检查距离为2.5 m视力检查远视力不是检查青少年远视力的恰当方法。(中华眼科杂志,2021,57:122-125)

  • 标签: 视力试验 视敏度 青少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态视标(Dyop®)与LogMAR视力检测视敏度的一致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5—11月在香港理工大学视光学院视光门诊检查的健康受试者150人150眼,均取右眼进行观察,平均年龄(58.7±14.3)岁。所有受试者均分别接受距离3 m的传统LogMAR E视力和在距离6 m的监视器上Dyop®视力的远视力测定,测定后受试者采用5分Likert量表对Dyop®视力测定速度和易度进行评分。对2种视力视力测定结果的一致性进行评估。结果LogMAR E视力与Dyop®视力平均差值为(0.05±0.07)LogMAR,2种方法的95%一致性界限为-0.09~0.19。2种方法测定视力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57。70%(105/150)的受试者认为Dyop®视力测定速度较快,81%(121/150)的受试者认为测定方法容易学习。结论Dyop®视力测定与传统LogMAR视力测定在临床上可以互相替代。

  • 标签: 视敏度 视标 动态视力 一致性
  • 简介:采用文献法、测量法、概率统计方法和逻辑思维方法等对竞走裁判员的肤视力标准视力的选材标准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肤视力标准视力的选材范围,以便从客观上尽量保证竞走裁判的公允性,为指派竞走裁判员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竞走裁判员 肤视力 选材 标准
  • 简介:摘要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现在制造业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数控技术的“标准化”已经成为衡量国家工业化、现代化水平的发展标志之一。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制造业也发生了质的改变,对于数控加工工艺“标准化”具有更高的要求。针对数控加工工艺的特点及流程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数控加工工艺“标准化”过程设计以及“标准化”的内容设计进行了分析,以提高数控加工工艺“标准化”的综合水平。

  • 标签: 数控 加工工艺 &ldquo 标准化&rdquo 设计
  • 简介:数据中心的结构化布线系统与商务办公楼的结构化布线系统在很多方面存在相似之处,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它们的设计、安装和维护规范,而这些规范都已在行业标准中得到了详细叙述。虽然TIA/EIA-568系列标准(此标准现在正在修订之中,而一旦修订完成,它就会被定名为“568-C”文件)作为指导文件用于商务办公楼的实际布线操作已达十几年之久,

  • 标签: 行业标准 数据中心 结构化布线系统 商务办公楼 管理 TIA
  • 简介:文章引入一种关于3—维列联对数线性模型的选择方法。该方法是运用一种快速模型选择方法将3—维列联中所有可能的HLLM模型分成两大类,即接受类和拒绝类。然后运用AIC准则从接受类中挑选出“最佳”模型。

  • 标签: 3-维列联表 对数线性模型 选择策略 HLLM模型 AIC准则 似然比检验
  • 简介:刑法中有大量罪名需要用司法解释确定数额标准,  三 确定数额标准方法的改进-用相对数确定犯罪数额标准,而现行的确定数额标准的方法影响着司法的公正

  • 标签: 数额标准 标准构想 犯罪数额
  • 简介:数额在我国刑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确定财产犯罪的构成与否以及量刑轻重的依据。本文结合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量,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用相对数(人均年收入为参数)确定犯罪数额标准,并对其优点及可行性作了初步探讨。一确定数额标准的重要性数额是衡量财产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的主要依据,①从而成为这些犯罪定罪量刑的主要根据。在刑法中(如果不注明,本文所指是修订后的刑法),对数额规定采用四种形式。1.刑法条文直接使用“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等术语规定犯罪和刑罚。采用这种形式规定的在刑法中有四十五条,主要是侵犯财产罪和破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2.条文中没有数额的字眼,而是用“重大损失”、“特

  • 标签: 数额标准 财产犯罪 司法解释 经济发展状况 相对数 司法实践
  • 简介:《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第一条中用比以前更为明确的语言提出:“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汲取了诸如人本主义教育的理念、教育民主的理念、教育公平的理念、主体性教育的理念、个性发展理念等。新课程标准买施至今也已不少时日,它带来了不少变革、不少争议和不少探索,也促使教育不断地向前发展。在这种新标准的指导下我们教师的教学需要什么?我们学生的学习需要什么?

  • 标签: 新课程标准 数学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 全体学生 人本主义教育 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