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临床血液检验,因检验方法和目的的不同,所需的血量亦不相同,因而血液采集方法也不一样。任何一种血液采集技术和方法均要求保持血液标本的完整性和代表性。血液标本采集分为毛细血管采血法、静脉采血法和动脉采血法。近年来在静脉采血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引申出了封闭式采血法。目的浅谈血液标本采集方法方法通过经验总结采集方法。结论血液生化检测是辅助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只有正确采集到血液标本,才能够产生有价值的血液检验结果。

  • 标签: 血液标本 采集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尿标本采集流程对提高留置尿管患者尿液培养质量的作用。方法我院从2017年1月起对所有留置保留尿管需进行尿培养患者统一操作规范,制定了标准流程,取该阶段收治的留置尿管患者660例作为观察组,另取2016年收治的660例留置尿管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尿标本采集合格情况及患者满意程度。结果①观察组尿标本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留置尿管患者中应用标准化流程采集尿标本,有利于提高尿培养准确性,改善护理评价,值得推广。

  • 标签: 留置尿管 尿标本 采集方法 改进
  • 简介:摘要动脉血气分析是判断呼吸衰竭、电解质、救治措施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对指导氧疗,机械通气调节参数等均有重要的意义,正确留取和处置标本在减少或消除偶然误差、保证血气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 标签: 血气分析标本 采集方法
  • 作者: 陈饶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资阳市雁江区南津中心卫生院陈饶临床血液标本采集对于患者诊断结果具有重要意义,是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正确采集血液标本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前提。临床在血液标本采集上共包括临床医嘱、检验申请、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样本运输、分析检验操作等环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休克患者股动脉穿刺采血方法方法分析2006年3月-2008年5月收治股动脉搏动较弱或者根本摸不到股动脉搏动206例休克患者股动脉穿刺采血方法。分成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6例。观察组新方法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比较2组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结论新穿刺方法安全、可操作性强,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休克 股动脉穿刺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检验标本采集中常见错误,探讨其正确的采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9月期间采集的临床检验血标本共32546份,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标本采集常见的错误有采血部位和时间不当、标本发生抗凝或溶血、保存处理不当以及送检不及时等。结论掌握正确的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方法,在采集过程中预防发生常见失误,做好标本采集各个环节的控制,是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质量的重要保障,对患者临床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临床检验标本 正确采集方法 常见错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集血液检验标本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对策。方法2017年1月~2月,采用观察法,分别对儿科、普外科、门急诊、体检中心、内科等科室,进行血液标本采集过程观察,判断采集过程质量,分析存在问题,共观察采血500次。调取医院同期各科室的采血质量报告。结果4例采血工具选择失误,42例采血部位与血管选择失误,消毒处理不合格12例,按压方法失当62例,抽血手法错误8例,拔针手法差错17例,采集后预处理不当6例。各科室重复采血率,从高到低前3位分别为儿内科4.42%、门诊3.96%、内分泌科3.88%。溶血占重复采血的34.6%。结论采集血液标本的问题较多,从采集器械的选择到血液标本预处理都可能出现差错,这可能是科室重复采血主要原因。需要加强采血各个环节的质控,规范采血部位、途径选择策略,加强采血技术流程管理。

  • 标签: 标本 血液标本 血液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保证临床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首先要保证实验室接受的标本质量合格1。送检标本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基于两个基本原则。⑴.必须满足检测结果正确性的各项要求。⑵.检测结果必须能真实、客观地反映患者当前病情。标本的质量受标本采集方法、运输和处理环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验室检测最好能在标本采集后立即进行。如果标本采集、保存和处理方法不当,即使最完美的检测结果也是无效的,不能供临床医生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因此应尽可能避免一切干扰因素。所以“用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标本进行检验,不如不进行这项检验”应该成为牢记的座右铭2。

  • 标签: 血液标本 采集 保存 处理
  • 简介:摘要现代医学中,临床检验为临床医学提供了准确可靠的诊断治疗依据。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坚持全过程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而分析前的标本质量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制定标准化、规范化采集、保存、运送、处理标本的操作流程,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减少检查结果误差,提高检验质量。

  • 标签: 血液标本 标本质量 检验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践探讨如何提高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成功率。方法,通过对我科101例矽肺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体会,结果成功98例,成功率约97%,失败3例。结论,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选择最合适的动脉,操作者熟练的技能和沉着稳重的良好心理素质是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成功的必要条件。

  • 标签: 血气分析 标本采集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使用不用不同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检验质量的研究。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5月-2014年月来我院进行细菌标本检验的1567例人员,随机分组,实验组804例,采用标本规范的采集、运送以及处理和质量反馈,对照组763例标本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人员标本检验的合格率。结果实验组检验的总合格率为98.51%,对照组检验的总合格率为91.6%。两组标本检验的质量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标本进行规范的采集、运送以及处理和质量反馈,能够促使细菌检验质量得到提高,准确率提升,值得推荐。

  • 标签: 细菌检验质量 不同标本采集方法 医院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采集方式开展细菌检验的质量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根据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的1567例接受细菌检验的病例来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试验组804例和对照组763例,实验组使用规范的采集、运送和检验反馈,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检验护理方式,对两组检验合格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共有优良结果610例,占75.9%,合格182例,占22.6%,不合格12例,占1.5%,临床检验合格率是98.51%。对照组有优良结果286例,占37.5%,合格413例,占54.1%,不合格64例,占8.4%,临床检验合格率是91.6%。两组合格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为细菌检验患者提供规范的标准的采集、运送和处理方式,能够提升细菌检验质量,临床准确率有所提升,因此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细菌检验质量 不同标本采集方法 医院检验
  • 简介:目的探讨镉作业人员尿液标本采集方法对尿镉含量检测结果的影响,为探讨准确的尿液标本采集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厂同一组镉作业人员分别在不同环境下、用不同方法采集尿液标本,并进行检测。(1)常规法:采集尿液时被检测人员要脱离工作场所,换下工作服,洗净手等部位后,进行采集。(2)改良法:与常规法不同的是被检测人员要彻底更换服装,全身沐浴后,进行采集。结果常规法采集尿液标本超标率为36.9%,改良法采集尿液标本超标率为15.1%,两种尿液标本采集方法检测结果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职业性镉从业人员尿镉水平检测,收集尿液标本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只有正确选择采集方法,严格把好质量关,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尿镉检测 尿液标本 采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