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高钠血症是指血清钠〉145mmol/L,为住院患者较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梗阻肾病是由于尿流障碍而导致肾脏功能和实质损害的疾病,可引起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也可以引起严重的电解质紊乱。梗阻肾病引起的高钠血症少见且容易忽视,如果诊治不当,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本研究报道我院收治的1例老年高钠血症合并梗阻肾病患者并文献复习,以提高对高钠血症的认识。

  • 标签: 高钠血症 梗阻性肾病 慢性肾功能衰竭 肾脏功能 肾功能 血清钠
  • 简介:梗阻肾病是由于泌尿道结构和(或)功能改变,阻碍尿液的排出,导致肾实质病理和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其不是一个独立原发病,是由不同病因疾病共同引起的临床表现。尿路梗阻梗阻肾病的重要原因。据美国肾脏病协会统计此病发病率在男性泌尿道疾病中居第4位,在女性中占第6位,由梗阻肾病所导致的肾功能衰竭占终末期肾病的2%。多数梗阻肾病是可逆的,如能及时发现和解除梗阻、引流肾脏尿液,患者可部分或完全恢复正常。梗阻时间越长,肾功能恢复正常的机会就越小。若本病诊治不当,会进一步加重肾功能的衰竭甚至发生尿毒症。因此,认识和研究梗阻肾病诊断,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梗阻性肾病 影像学检查方法 泌尿道疾病 肾功能衰竭 肾脏病协会 临床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梗阻肾病不同时期GFR的变化,探讨GFR在梗阻肾病中的诊疗意义。方法选取临床中单侧输尿管狭窄或单侧输尿管结石引起的梗阻肾病30例,检测治疗前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以及行肾造瘘后的肾小球滤过率,比较两者之间不同时期的相关。结果梗阻肾病的GFR在治疗前和肾造瘘后一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造瘘后半月及1月不同时间点的GFR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前与治疗后的GFR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GFR是反映肾功能理想的指标,对于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判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临床上梗阻肾病测得的肾小球滤过率较低时,需慎重行肾切除术。

  • 标签: 梗阻性肾病 肾小球滤过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影响梗阻肾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梗阻肾病患者180例,对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做出变量统计,对各种影响因素做出回归分析(Logistic)。结果通过分析与研究,统计出8种影响因素,分别为酸中毒、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肾衰竭、低蛋白血症、并存疾病、复杂尿路梗阻、肾皮质变薄以及年龄。结论影响梗阻肾病患者预后的因素有酸中毒、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肾衰竭、低蛋白血症、并存疾病、复杂尿路梗阻、肾皮质变薄以及年龄。

  • 标签: 梗阻性肾病 预后 患者 影响 因素
  • 简介:Castleman’S病(CD)属原因未明的反应淋巴结病之一,临床较为少见,1956年由Castleman首先报道。由于对本病认识不深,临床上容易漏诊、误诊。我科收入1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为CD侵犯腹腔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及后腹膜纤维化局部压迫引起梗阻肾病,肾损表现以小管损害为主,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梗阻性肾病 慢性肾衰竭患者 腹腔淋巴结 腹膜纤维化 肿大淋巴结 淋巴结病
  • 简介:腹膜后疾病如炎症、结核所致纤维化导致梗阻肾病,曾有报道,但腹膜后恶性淋巴瘤包绕输尿管,导致梗阻肾病、肾功能衰竭者鲜见报告,本文报告腹膜后恶性淋巴瘤导致梗阻肾病1例:患者男,56岁,因反复双下肢浮肿8年,高血压5年,持续腰痛伴乏力1月,4天前出现尿闭。于1993年4月9日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检查:BP24/22kPa,贫血浮肿貌,双肾区叩痛,

  • 标签: 梗阻性肾病 肾功能衰竭者 致纤维化 持续性腰痛 肾区叩痛 特殊病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梗阻黄疸的致病因素,提高其CT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2月到2013年8月55例经手术病理或治疗后复查证实的梗阻黄疸患者,对其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胆管结石13例,炎症5例,胆管癌8例,肝癌1例,肝门、胰头后方淋巴结转移癌1例,胰头癌16例,壶腹癌11例。结论CT检查可明确有无梗阻的存在,确定梗阻部位,进一步行定性诊断。

  • 标签: 梗阻性黄疸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梗阻黄疸的诊断,有利于对病人的及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观察135例梗阻黄疸的病人,检查肝、胆、脾、胰及腹腔等部位,了解病因及梗阻部位及对周围脏器有无浸润。结果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引起胆道梗阻46例,胰头癌引起胆道梗阻33例,胆管癌引起胆道梗阻19例,胆囊癌转移引起胆道梗阻11例,原发性肝癌转移胆管引起胆道梗阻9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引起胆管扩张6例,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引起胆道梗阻5例,胆道蛔虫合并胆道结石引起胆道梗阻3例,误诊3例。结论B型超声对梗阻黄疸的诊断简便、快捷、准确,诊断准确率达96.7%。但病人肠胀气时会影响胆总管下端显示。

  • 标签: 超声梗阻性黄疸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梗阻肾病TURP手术治疗的安全及临床疗效。方法57例合并梗阻肾病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通过留置尿管或耻骨上膀胱造瘘引流尿液,在肾功能改善后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进行治疗。结果本组病例有效率100%,未出现死亡病例。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平均为8.1分,生活质量评分(QOL)平均为1.4分。结论尿液引流为手术创造条件,TURP是前列腺增生合并梗阻肾病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梗阻性肾病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CT在诊断梗阻黄疸中的价值,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的梗阻黄疸24例,良性梗阻黄疸14例,恶性梗阻10例,对其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比总结。结果CT检查对梗阻黄疸部位、病因及定位诊断标准较高。结论CT检查梗阻黄疸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梗阻性黄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梗阻黄疸的介入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23例恶性梗阻黄疸患者,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及胆道金属内支架置入术(PTIBS)或结合局部动脉化疗术,所有患者均经B超、CT或MRI明确诊断,并确定梗阻部位。结果23例采用经皮经肝穿刺置入外引流管及支架置入术。术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均明显下降。术后23例患者黄疸消退满意;16例黄疸消退,置入内支架术后4周在DSA下行局部灌注化疗术。结论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外引流加内支架置入术是姑息治疗恶性梗阻黄疸的安全、有效方法,结合局部动脉灌注化疗,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延长生存期。

  • 标签: 梗阻性黄疸 胆管梗阻 介入性治疗
  • 简介:恶性梗阻黄疸作为肝胆外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其所造成的患者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恶性梗阻黄疸目前仍是临床上疗效较差的疾病之一,因其起病隐匿,老年患者逐渐增多,往往待到症状明显时因肿瘤已属中、期,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达芬奇机器人系统的发展,对恶性梗阻黄疸的治疗,特别是对高龄患者的治疗有了更好的方法,拓展了外科手术的年龄界限,扩大了手术适应人群。

  • 标签: 黄疸 梗阻性 肿瘤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机器人
  • 简介:目的探讨CT对梗阻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62例经CT、手术、病理证实的梗阻黄疸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2例梗阻黄疸中CT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和93%.结论CT可显示胆道系统梗阻的平面及梗阻端征象因而能对梗阻黄疸的定位、定性分析提供重要信息.

  • 标签: 梗阻性黄疸 体层摄影术 X线 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TCD术后护理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本科于2010年1月-2012年9月为45位梗阻黄疸患者进行PTCD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归纳总结术后护理方法及疗效。结果45位患者引流管均未滑脱、折断,黄疸消退,肝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术后生存期5-28月。结论及时有效规范的护理措施对PTCD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周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 简介:梗阻黄疸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理状态,梗阻黄疸患者术后高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一直是术后恢复过程中一大难题。目前,肠源内毒素血症被认为是梗阻黄疸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而梗阻黄疸时,致病菌大量繁殖,肠道菌群失调,内毒素移位是肠源内毒素血症发生的主要机制。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梗阻黄疸时的肠道菌群失调成为现今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梗阻黄疸时肠道菌群的变化,如何进行干预,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希望对梗阻黄疸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对策。

  • 标签: 黄疸 阻塞性 肠道菌群失调 微生态制剂 粪菌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梗阻黄疸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择 2017年 12月 -2019年 8月前来我院就诊的 71例梗阻黄疸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常规腹部超声检查,查看梗阻部位,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检查共发现胆总管结石病例 45例、高位胆管梗阻病例 6例、低位胆管癌病例 3例、胰头癌病例 10例、壶腹癌病例 7例。所有病患均已经手术证实,诊断准确率为 100%。结论:梗阻黄疸运用超声检查十分便捷,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梗阻性黄疸 超声诊断 鉴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阻塞黄疸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5例梗阻黄疸的临床特点及声像图特征,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的黄疸。结果30例病例经病理证实,5例病例经治疗后黄疸消失。结论超声可较为准确的判定阻塞黄疸的部位、性质,是否手术治疗,为临床提供较明确的治疗方案。

  • 标签: 阻塞性黄疸 超声表现
  • 简介:目的研究复方川芎胶囊对输尿管结石梗阻肾病患者术后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输尿管结石梗阻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观察组予以复方川芎胶囊治疗,对照组常规抗生素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比较治疗后患者肾功能相关指标。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治疗第2天两组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及尿液MCP-1、KIM-1的含量均显著降低(均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第14天、第30天两组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及尿液MCP-1、KIM-1的含量均显著降低(均P〈0.05),且术后第14天、第30在观察组患者肌酐、尿素氮及尿液MCP-1、KIM-1的水平显著低于对应时间点的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输尿管结石梗阻肾病患者术后应用复方川芎胶囊治疗能够促进患者的肾功能恢复。

  • 标签: 复方川芎胶囊 输尿管结石 梗阻性肾病 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