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布拉氏酵母散联合酪酸胶囊治疗慢性腹泻取得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16 年 8 月 ~2017 年 10 月诊治的慢性腹泻患者 88 例进行治疗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4 例,观察组给予布拉氏酵母散联合酪酸胶囊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布拉氏酵母散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45% ,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 77.27% ,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慢性腹泻的治疗中,采用布拉氏酵母散联合酪酸胶囊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腹泻症状,药物安全性好,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应用布拉氏酵母散治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布拉氏酵母菌散 酪酸梭菌活菌胶囊 慢性腹泻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酪酸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方法在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小儿患者中选取小儿消化性腹泻患儿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39例),分别给予醒脾养儿颗粒、酪酸散治疗,对其临床症状好转时间、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体效率好,临床症状好转时间短,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结论在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治疗中,应用酪酸散治疗,减少不良反应,尽早消除患儿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借鉴。

  • 标签: 酪酸梭菌活菌散 小儿 消化不良性腹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酪酸二联活散对急性腹泻病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北京某医院儿科(进修期间)急性腹泻患儿4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抗病毒、水电解质紊乱调整及补液常规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酪酸二联活散,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急性腹泻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8%)高于对照组(79.1%),P<0.05。结论酸二联活散对儿童急性腹泻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 小儿急性腹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酪酸散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参与本次研究,所有病例均选自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酪酸散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在治疗第3天和第5天后的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更短,P<0.05,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对高胆红素血症给予酪酸散可有效降低其胆红素水平,促进其早日康复。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酪酸梭菌活菌散 胆红素水平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肠道外感染性疾病应用抗生素对肠道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肠道外感染性疾病患儿,对患儿应用抗生素治疗后粪便进行细菌学分析,并选取100例同期健康儿,对比分析两组对象肠道群差异情况。结果小儿肠道外感染性疾病应用抗生素后,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的患儿占63.00%,其中Ⅰ度肠道菌群失调、Ⅱ度肠道菌群失调分别占33.00%、30.00%,无Ⅲ度肠道菌群失调,其中婴儿组肠道菌群失调比例高达80.00%,与幼儿组、儿童组患儿相比差异显著(P<0.05);患儿组肠道群组成比例变化明显,与健康儿相比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小儿,尤其是婴儿而言,应慎重应用抗生素,选用窄谱抗生素,保护其正常肠道群。

  • 标签: 小儿肠道外感染性疾病 抗生素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普通培养法与富集芽孢培养法的比较,看哪种方法检出率更高更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1月到12月全年住院腹泻病人100例,先用艰难GDH抗原快速检测,初筛阳性的样本再分别用普通培养法与富集芽孢培养法培养,分纯后分别上恒星HX-21鉴定仪。结果100例病人标本,20例艰难GDH抗原快速检测为阳性,20例阳性标本再分别用普通培养法培养出6例,检出率为30%;富集芽孢培养法培养出12例,检出率为60%结论富集芽孢培养法有更高的检出率。

  • 标签: 艰难梭菌 富集芽孢培养法 检出率
  • 简介:摘要慢性疾病不是特指某一种病,而是指不构成传染的、具有长期积累而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的总称,其中,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就包括糖尿病、慢性呼吸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等。如果不慎患上此类疾病,会对患者的脑,心以及肾等一些人体的重要器官都造成一定的威胁。本文主要是针对我国当前的一些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作出相应的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其目的在于为广大的患者提供一些常识性的病理知识。

  • 标签: 慢性疾病 预防管理措施
  • 简介: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是指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后,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病理性免疫应答,又称变态反应(allergicreaction)。1963年Gell和Coombs根据反应发生的速度、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将超敏反应分为Ⅰ、Ⅱ、Ⅲ及Ⅳ型。口腔黏膜常见的超敏反应性疾病包括药物过敏性口炎、血管神经性水肿、多形性红斑等。药物过敏性口炎(allergicmedicamentosastomatitis)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敷贴或局部涂搽、含漱等不同途径进入超敏体质者机体内引起的皮肤黏膜超敏反应性疾病

  • 标签: 超敏反应性疾病 口腔黏膜 ALLERGIC 药物过敏性口炎 血管神经性水肿 组织细胞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实施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散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40例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而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又给予了酪酸散治疗,然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论在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进行临床治疗时,为其提供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散治疗可以使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其治疗效果。

  • 标签: 醒脾养儿颗粒 酪酸梭菌活菌散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思密达以及酪酸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取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7年11月本院124例小儿急性腹泻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依次设置对照组62例,研究组62例,对照组给予思密达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酪酸散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P<0.05);研究组退热时间、粪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以及粪便化验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思密达联合酪酸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能够缩短患儿病症恢复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有利于促进患者及时康复,疗效显著。

  • 标签: 思密达 酪酸梭菌活菌散 小儿急性腹泻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酪酸胶囊治疗抗生素相关性新生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新生儿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酪酸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改善时间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显效33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儿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4.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14,P<0.05);观察组患儿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分别为(3.2±1.0)、(2.1±0.4)、(2.2±0.6)d,与对照组的(5.2±1.5)、(4.6±1.1)、(4.5±1.0)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酪酸胶囊治疗抗生素相关性新生儿腹泻的效果确切,能够迅速改善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酪酸梭菌活菌胶囊 蒙脱石散
  • 简介:摘要国家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近些年来,畜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贡献了卓越的力量,并获得显著的发展,牛羊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满足人类社会对于牛羊产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同时,也创设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就目前牛羊养殖的发展现状来看,虽然取得了突出性的进步,但是养殖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也严重制约着牛羊养殖业的进步以及发展,受到养殖人员的高度重视。为此,本文主要针对牛羊细菌性疾病在牛羊养殖中的防治展开深入探讨,希望能够对牛羊养殖业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 标签: 牛羊 细菌性疾病 防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查明2017年我县发生一起因地宴席聚餐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为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聚餐者、餐饮加工人员和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剩余食物、饮用水、病人和餐饮加工人员肛拭进行实验室检测,对现场调查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和卫生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引起病例50例。罹患率为11.36%,从现场采集的样品中,检出14株鼠伤寒沙门氏。结论此次食源性疾病暴发是由鼠伤寒沙门氏引起。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醒脾养儿颗粒与酪酸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62例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是否给予醒脾养儿颗粒与酪酸散治疗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31例酪酸散治疗)与实验组(31例醒脾养儿颗粒与酪酸散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72小时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78%)明显优于对照组(77.42%),P<0.05。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9.68%)明显低于对照组(25.81%),P<0.05。结论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醒脾养儿颗粒与酪酸散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酪酸散治疗。

  • 标签: 醒脾养儿颗粒 酪酸梭菌活菌散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 简介:目的分析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临床特点,探究酪酸散联合肠胃康颗粒治疗该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肠胃康颗粒,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酪酸,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85.00%,显著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迁延难愈,且患儿耐受性差,不宜使用西药治疗,而联用酪酸散、肠胃康颗粒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采纳应用。关键词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临床特点及酪酸散联合肠胃康颗粒治疗效果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是一种常见儿科疾病,高发于年龄为6个月至24个月的婴幼儿。该疾病的发生,与婴幼儿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健全,胃酸、消化酶分泌不足有关,患儿进食后,食物中的某些成分无法吸收,引起消化不良,继而导致腹泻1。婴幼儿耐受性较差,而西药药性强、治愈率相对较低,故而临床上开始采用酪酸、肠胃康颗粒等中成药。此次试验旨在分析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临床特点,同时探究酪酸散联合肠胃康颗粒治疗该疾病的效果,结果如下1.资料及方法1.1基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儿基本资料为①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最小者1个月,最大者3岁,平均年龄为(1.61±0.57)岁;病程最短为1d,最长为8d,平均病程为(4.51±1.17)d,平均腹泻次数为(4.65±1.54)d;②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最小者1个月,最大者3岁,平均年龄为(1.70±0.62)岁;病程最短为1d,最长为7d,平均病程为(4.61±1.05)d,平均腹泻次数为(4.53±1.48)d。从上述基本资料上看,对照组和观察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纳入及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中关于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诊断标准;②患儿每日腹泻次数不少于3次,排泄物中未检测到致病菌2。(2)排除标准先天性肠道畸形患儿。1.3治疗方法对照组应用肠胃康颗粒(海口市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10055),根据患儿年龄酌情调整剂量,其中1至2岁患儿每日2次,4g/次;3岁患儿每日3次,4g/次。观察组联用酪酸散、肠胃康颗粒,即,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酪酸散(青岛东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40088),每日3次,0.5g/次,饭后温水服用。两组连续用药3日,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比治疗效果。1.4判定标准6日后,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儿食欲不振、腹痛、腹胀、腹泻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评价其治疗效果。具体标准为①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每日腹泻次数减少2次以上;②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每日腹泻次数减少1至2次;③无效,不符合上述指征者。1.5统计学分析此次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此次试验获取的基础数据,以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两组采用χ2检验进行对比,若P<0.05,表示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85.00%,显著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1·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n(%)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4024(60.00)15(37.50)1(2.50)97.50对照组4017(42.50)17(42.50)6(15.00)85.00χ2—9.1257.0369.5249.223P—<0.05<0.05<0.05<0.053.讨论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在接受常规西药治疗时,由于至治疗依从性较差,用药效果不佳,再加上年龄的限制,药物恐对患儿身体造成伤害。为了保证治疗效果,应该从病因出发,选择合适的药物,避免肠道群失衡3。肠胃康颗粒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功效的中成药,以牛耳枫及辣蓼为主要成分,二者均有祛风止痛、解毒消肿的功效,可止泻、抗炎。酪酸散为肠道革兰氏阳性厌氧菌,可补充小儿肠道正常群,形成一道保护伞,抵御病菌入侵,减少腹泻次数。此次试验中,对照组应用肠胃康颗粒,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酪酸,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数据表明,用酪酸散联合肠胃康颗粒医治效果具备可行性及科学性。综上所述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迁延难愈,且患儿耐受性差,不宜使用西药治疗,而联用酪酸散、肠胃康颗粒疗效显著;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采纳应用。参考文献1祁会娟.双歧杆菌四联活片与蒙脱石散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60例临床观察J.北方药学,2018,15(06)126-127.2殷建群.小儿肠胃康颗粒与妈咪爱并用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04(A1)19949-19950.3张少辉,李宝静,王志华,冀超玉,张瑜,张远达.酪酸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观察J.医学综述,2016,22(12)2425-2428.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性疾病合并水痘病人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例免疫性疾病合并水痘病人的临床资料,住院期间给予用药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皮肤护理及感染管理等护理干预。结果9例病人病情明显好转出院,1例病人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自动出院。结论两种疾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方面存在矛盾,护理中要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使用原则,加强病情观察,做好预见性护理。

  • 标签: 免疫性疾病 水痘 糖皮质激素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