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性诱、昆虫物理诱黏专用食物引诱专用食物引诱、瓜专用食物引诱5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性诱诱集的数量显著多于其余4种诱,物理诱黏、3种食诱均可同时诱集、南瓜和瓜,诱虫量以瓜食诱和物理诱黏最好。性诱、诱黏和食诱各具特点、互有长短,生产应用中可配合使用。

  • 标签: 性诱剂 昆虫物理诱黏剂 橘小实蝇专用引诱剂 橘大实蝇专用引诱剂 瓜实蝇专用引诱剂 诱集效果
  • 简介:一类可以吸引成虫前去产卵繁殖,或是作某种生存活动的物质,都可以成为成虫的引诱物。本文就国内外目前研发的引诱物概况作简要的概述,所述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植物性引诱物,人工混合配制的引诱物,应用光波技术对进行诱杀,性激素人工合成材料对诱杀等三类型,有些研究成果已得到应用。

  • 标签: 引诱物 实蝇 应用研究
  • 简介:【背景】的竞争可能发生在生活史的各个阶段,但未见卵和蛹的种间竞争的相关报道.【方法】将与番石榴的卵及蛹按照相应的比例或龄期分别进行混合培养,分析2种的卵或蛹混合后的发育历期和存活率是否受到彼此影响.【结果】与番石榴的卵同龄等量混合,对彼此卵的历期和孵化率无影响.当和番石榴的蛹为新鲜蛹时,分别与比它们蛹龄1d的对方蛹混合,蛹的羽化率分别为(87.67±3.61)%和(84.33±2.56)%,显著小于对照,说明在此混合蛹处理中,后化蛹者的发育可能受到先化蛹者的抑制.【结论与意义】总体上,在卵和蛹期,与番石榴未产生竞争作用;但不排除蛹期竞争的可能性,这种竞争可能存在于特定的蛹期.

  • 标签: 橘小实蝇 番石榴实蝇 种间竞争
  • 简介:2011~2013年在龙胜县对越冬蛹室内羽化观察和利用性引诱在柑橘、罗汉果园进行诱捕监测。结果表明,龙胜县在5月上旬开始羽化,6月中旬-11月中旬为成虫主要发生期,11月下旬-12月、1~6月上旬种群数量很低。

  • 标签: 龙胜县 橘小实蝇 监测
  • 简介:【背景】柑橘是柑橘类果树上的重要害虫。预测该虫的羽化出土进度、掌握成虫发生动态是指导同成虫期防治的重要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在25℃恒温、室内常温和室外网室3种条件下饲养柑橘的蛹,以逐日观察成虫羽化出土数量;在重庆武隆、四川江油等5个地区共设置240个麦克菲尔(MePhail)诱集器,以糖酒醋液和水解蛋白为诱饵诱集成虫,得到柑橘成虫羽化出土的逐日数量和园成虫诱集的逐期数量。【结果】用逻辑斯带模型拟合成虫羽化出土和园成虫诱集动态,结果表明,成虫的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在25℃恒温条件下分别为4月25日、28日和30日,盛期的持续时间为6d;在室内常温条件下分别为5月3日、7日和10日,盛期的持续时间为8d;在室外网室条件下分别为5月8日、14日和18日,盛期的持续时间为11d;园诱集成虫分别为6月2日、14日和26日,盛期的持续时间为25d。【结论与意义】随着羽化期温度的提高,柑橘羽化出土期提前,历期缩短,羽化整齐。虽然网室成虫羽化和园成虫诱集都处于室外条件,但后者的始盛期、盛期和盛末期比前者分别迟了36、30和22d。因此,建议采用室外网室饲养蛹的方法监测柑橘成虫的发生期,若仅凭园诱集成虫的数据,因其滞后性十分明显,对指导柑橘成虫防治的意义不大。

  • 标签: 柑橘大实蝇 羽化出土动态 橘园成虫诱集动态
  • 简介:【背景】是水果国际贸易中被关注的有害生物。枇杷为福建名优水果,同时福建为疫区,枇杷的检疫处理技术是保证枇杷出口的关键环节。【方法】对人工接入枇杷果实中的卵和幼虫的低温感受性、小规模处理和大规模处理及低温对枇杷果实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2—3龄幼虫混合虫态最耐受低温;1.5℃下处理12d,可完全杀死枇杷果实中的,并且低温处理对枇杷果实无损伤。【结论与意义】低温可用于枇杷内的检疫处理。

  • 标签: 冷处理 橘小实蝇 枇杷
  • 简介:【背景】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改变以及南方携虫水果的频繁调运,逐渐向北扩散危害,对水果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方法】2008~2010年应用性诱的监测方法对柑橘园种群数量进行了定点、系统的跟踪监测;并结合气象资料和田间调查情况,通过对当旬成虫数量与当旬及其前延逐句气象要素的筛选来建模,进而确定影响种群数量的主要气象因子。【结果】临海柑橘园种群数量时序变化呈单峰型曲线,其性诱成虫初见期在6月下旬至8月初,高峰期在9月上旬至11月上旬,11月中旬后成虫数量逐渐下降,到12月下旬未诱集到成虫。气象因子筛选和建模结果表明,柑橘园成虫种群数量年度变动以旬平均温度为决定要素,季节性变化以旬降雨量为决定要素。【结论与意义】临海柑橘园种群数量随温度和土壤湿度的增大而增长。本研究对提高监测预警水平、有效控制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橘小实蝇 种群数量 消长规律 气象因子 数学模型
  • 简介:连续4年对桂林北部全州县柑橘园的进行田间消长动态监测,并根据当地气象资料分析气象因素与发生动态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当地于5月下旬至7月中旬开始活动,9月上旬至11月下旬之间会出现2次活动高峰期,12月上旬以后活动停止或减弱;气温和日照时数是影响当地活动动态的主要气象因子。

  • 标签: 橘小实蝇 气象因子 桂林北部 田间动态
  • 简介:目的测试引诱引诱性能的强弱。方法三联方箱法。结果测试2种不同品牌的杀蟑饵,A的引诱率为50%,B的引诱率为16%;测试2种不同品牌的杀,C的引诱率为20%,D的引诱率为70%。结论用三联方箱法能明显判定引诱引诱性能的强弱。

  • 标签: 引诱剂 引诱性能 三联方箱法
  • 简介:摘要:柑橘绿色防控技术的有效应用,是从农田生态系统的整体角度出发,主要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虫害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各种防控措施,保证实施成效与预期目标保持一致性。为了促进柑橘产业的良性发展,除了考虑柑橘品种、价格、生长周期等不同因素,还需在日常管理阶段重视柑橘虫害防控,结合种植地区的各项条件,编制完善的防控方案,在实践中对具体问题进行细致处理,强调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的合理性,既能有效解决柑橘虫害问题,又能保护园地环境,确保果实品质,从而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 标签: 柑橘 大实蝇防治措施 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茶尺蠖性引诱对成虫的引诱效果。〔方法〕把茶尺蠖性引诱诱捕器置于历年茶尺蠖EctropisgrisescensWarren为害较重的茶园,每放4个有诱芯的诱捕器,放1个无诱芯的诱捕器作对照。〔结果〕茶尺蠖性引诱1个诱捕器每晚诱到成虫,最多的为6头,有时0头,平均1.19~3.69头。诱到的茶尺蠖成虫以灰翅型的为主,占89.83%~94.07%,黑翅型的仅有5.93%~10.17%。〔结论〕性引诱对茶尺蠖成虫有较好的引诱效果,可作为防控茶尺蠖的措施之一。

  • 标签: 茶尺蠖 性引诱剂 试验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有点儿幽默,有点儿自我,总能想出很多“歪想”。但这些都不是大问题,因为,一切以”为重嘛!

  • 标签: 漫画 儿童 课外阅读 文学作品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明多种药剂对的毒力及部分复配组合的增效作用。方法:准备好13中药剂和若干,并采用改良的液体饲喂法对其进行投喂,随后起算其毒力和共毒系数。结果:7∶10混配的共毒系数为全部复配组合中最高。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将一些药物进行复配后杀虫的效果较好,并且能够防止该虫产生抗药性,本次研究为的防止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 标签: 多种药剂 橘小实蝇 复配 增效作用
  • 简介:摘要柑橘是一种有害生物,会对柑橘造成较大的破坏影响,并且这种害虫传播的面积较广,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柑橘的生长。我国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就有严重的柑橘破坏,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对柑橘进行有效的防控,这样不仅仅能够保障果农的经济利益,还可以减少柑橘受到的破坏,本文主要对柑橘防控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

  • 标签: 柑橘大实蝇 成虫诱杀 防控技术
  • 简介:摘要:在对柑橘进行防治的过程中,需要对其发生规律进行全面的了解,并且引进更加先进的绿色防控技术,才能尽可能降低病虫害问题的发生几率。要想充分发挥技术的应用效果,就要将成虫羽化监测数据作为技术的研发基础,通过成虫的诱杀和虫果的处理,确保技术能够顺利的实施。种植人员要提高对相关技术的重视程度,建立健全的防控体系,为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就柑橘绿色防控技术措施进行相关的分析和研究。

  • 标签: 柑橘大实蝇 绿色防控 技术措施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柑橘也被称作为柑橘果蝇,是直接危害柑橘果树最为严重的害虫之一,如果一旦传入必定难以得到彻底消灭,不仅如此,经过柑橘危害之后的果实,将不能再展开食用以及销售,这无疑给广大种植户带来了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柑橘果实一直都是我国消费者群体青睐的产品,所以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种植柑橘果树的区域,正是因为如此,为了确保柑橘种植的质量,很有必要对柑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展开防控。本文接下来将会对此展开分析。

  • 标签: 柑橘大实蝇 发生规律 联防联控 措施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