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以间接证据锁链包含的能够直接证明的间接事实为基础,通过间接事实与案件主要事实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根据行为人实施的客观行为推定出的主观要素,可以认定案件的主要事实。但在证明标准上,应该排除行为人无辜的可能性。

  • 标签: 间接事实 关联性
  • 简介:【设计背景】20世纪80年代开始,吸毒在全世界日趋泛滥,毒品走私日益严重。面对这一严峻形势,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了由138个国家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

  • 标签: 毒品走私 珍爱生命 20世纪80年代 部长级会议 设计背景 麻醉品
  • 简介:我国新疆地区受金新月、金三角两大毒源地夹击,处于反恐、禁毒的前沿阵地。三股势力"毒恐结合"趋势明显,反恐维稳任务艰巨。受国际毒潮侵袭、国内毒情辐射,全疆涉毒区域不断扩大,各类涉毒案件与吸贩毒群体同向增长、手法翻新升级、外流贩毒与回流现象并存且愈益严重。毒品种类的多元化尤其是合成类毒品的滥用对公共安全、区域稳定提出了新的挑战,毒品问题已成为制约新疆经济发展、开展跨区合作的黑色屏障。

  • 标签: 新疆毒品问题 境外毒源 嬗变 危害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发展,社会的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侦破各类的案件中,科技技术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毒品分析中,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大大改进了原来的毒品分析技术的不足,为毒品案件的侦破提供了有利的证据。因而有必要对红外光谱技术在毒品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试论红光谱技术的优点的具体表现。

  • 标签: 红外光谱技术 毒品分析 具体应用
  • 简介:打击毒品犯罪的过程中对关系到罪与非罪、刑罚轻重的关键问题要慎之又慎,如毒品数量和明知认定问题。我国刑法规定的毒品数量不以纯度折算的不合理规定需引起反思,毒品累计应区分同种和异种毒品计算,有吸毒情节的贩卖、持有毒品中应不同对待吸毒行为来确定毒品数量。在毒品犯罪中只要行为人达到认识到犯罪的对象是“毒品”即可认定为明知.需注意的是对推定明知应谨慎使用,排除合理怀疑。居间介绍买卖毒品的行为应该分情况予以界定此行为性质和居间人地位。提供机会型和犯意引诱型的诱惑侦查不可一概作为合法辩护的理由。毒品犯罪罪数问题应予以区分认定。

  • 标签: 毒品数量 明知 居间介绍买卖 诱惑侦查 罪数认定
  • 简介:准确掌握毒品滥用信息对于全面开展各项禁毒工作,减少毒品危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国外采用一种新的方法污水分析法监测毒品滥用信息,本文对污水分析法监测毒品滥用信息的原理、方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总结。以期推动我国对污水分析法监测毒品滥用信息的研究和应用,更好的为禁毒工作服务。

  • 标签: 污水分析法 毒品 研究
  • 简介:近年来,我国毒情形势愈加严峻,已经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谐。毒品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应该使用社会化的方法予以解决,社会控制便是其中重要的方法。

  • 标签: 毒品问题 社会控制 失调 对策
  • 简介:自去年以来,不断爆出演艺固有明星吸毒的丑闻,从人气偶像房祖名到著名导演张元,他们大多服用的是以冰毒为代表的合成毒品,以此来“缓解压力,激发创作灵感”,甚至荒唐得认为“吃了不会上瘾,反正也吃不死人”。服用新型毒品不仅在演艺圈内泛滥,而且离普通人也越来越近。

  • 标签: 毒品 著名导演 缓解压力 创作灵感 普通人 服用
  • 简介:日趋严重的毒品犯罪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正呈现出跨国、跨地区的态势,加之犯罪的方式、方法不断翻新,更加隐秘和诡异,这就给侦查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控制下交付作为一种有效的侦查措施应运而生,并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推广。我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首次对毒品犯罪的控制下交付加以确认,但规定的过于简单。从控制下交付的产生,在国际社会运用的有益经验的角度,分析我国司法实践中使用控制下交付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控制下交付的实施、程序、协作机制等方面加以详细规定,使控制下交付在打击毒品犯罪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标签: 毒品犯罪 控制下交付 建议
  • 简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毒品问题正在蔓延发展。当前的毒品问题出现了一些新情况,禁毒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禁毒形势十分严峻。吸毒品种由传统毒品向新型毒品转变,贩毒过程"大哥级"人物幕后操纵,低龄化特征明显,从隐蔽趋向公开,从公共娱乐场所由出租房蔓延。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禁毒工作应当根据当前毒品犯罪严峻的形势,严格按照《禁毒法》的规定,保持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提高发现毒品犯罪的能力,加强阵地控制,对涉毒人员进行动态管控,构建禁毒工作新机制,普及禁毒知识,堵截毒品来源,遏制吸毒人员,逐步减少和消除毒品危害。

  • 标签: 毒品问题 禁毒形势 禁毒工作
  • 简介:当前,毒品犯罪审判中存在的法律适用问题较多。本文结合日前出台的《全国法院毒品犯罪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的有关内容,对司法实践中毒品犯罪的死刑适用、吸毒人员运输毒品行为的定性、从贩毒人员住所等处查获毒品的性质认定及吸毒人员的贩毒数量认定等疑难问题加以探讨。

  • 标签: 事实推定 运输毒品 毒品数量认定 死刑适用
  • 简介:在吴登盛政府的领导下,缅甸的政治开始取得重大进展。随着今年大选的临近,缅甸的政治改革与民族和解摇摆不定。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必须就民主改革达成明确的一致,确保所有民族和政党的权利与参与。宪制改革与国家和平至关重要,自由、公正的大选是推进政治改革的动力。现有的各种议会制进程和停火谈判无法为全体公民提供政治路线图,必须在国家层面开展具有包容性的政治对话。改革要能促进公平与合作,不排除新的社会和政治部门。

  • 标签: 政治改革 毒品问题 禁毒政策 缅甸 现状 民族和解
  • 简介:吸毒在我国内地不构成犯罪,故对吸毒者实施的毒品犯罪要准确认定,防止变相对吸毒行为本身追究刑事责任。吸毒者自行运输毒品、委托他人代购毒品的定性,以贩养吸的认定,吸毒者贩毒数量的认定,吸毒者非法持有大量毒品行为的认定,都是当前司法实践中较为重要的问题,需要厘清。

  • 标签: 运输毒品 代购毒品 贩毒数量认定 非法持有大量毒品 多数人侵权
  • 简介:近年来,境外毒源地对我国渗透危害进一步加剧,跨国犯罪特别是边境走私运输毒品犯罪问题突显,各类毒品犯罪案件发案率逐年上升。在打击边境地区走私毒品犯罪过程中,公安边防部队作为一只特殊的武装力量,在口岸人货查缉、边境武装巡逻、情报线索搜集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现有法律对其侦查手段、执法权限的严格控制使其在面对多样化的毒品犯罪行为时存在诸多困难。面对日益猖獗的走私毒品犯罪,应加强国际合作,在源头上遏制走私毒品犯罪,加大对走私毒品犯罪的堵源截流力度,突出重点,进一步有效打击毒品犯罪。

  • 标签: 边境 走私 毒品犯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片类毒品中毒患者的急诊治疗效果及治疗方法。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急诊治疗的50例阿片类毒品中毒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观察患者抢救成功情况、苏醒时间以及治疗后血液学的改变。结果50例患者经积极抢救后,48例患者抢救成功,成功率为96%;2例患者出现死亡,死亡率为4%。48例患者平均苏醒时间为(43.2±4.8)min。随着昏迷时间的延长,患者的苏醒时间随之增加,不同昏迷时间的患者其苏醒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治疗后血液中的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达到分别为(76.2±16.5)mol/L和(0.61±0.10)nkat,接近正常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心肺功能得到完全的改善,治疗后患者FVC%、、FEV1%及SpO2分别为(79.25±3.87)、(30.12±2.71)和(97.3±3.1)%,与治疗前(50.61±3.34)、(22.89±2.31)和(82.3±2.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诊断、及早足量使用纳洛酮是成功抢救阿片类毒品中毒患者的关键。

  • 标签: 阿片类毒品 中毒 纳洛酮
  • 简介:近年来,上海市松江区检察院不断增强打击各类毒品犯罪的力度,今年以来已办理涉毒品案件79件93人。该院从纵横内外多角度合力出击,对毒品犯罪实现了“三联动”全方位重点治理。一是纵向联动。该院畅通快速办理渠道,对重大涉毒案件,侦监部门及时介入,引导公安机关侦查取证,在线索移送、证据搜集、毒品鉴定等方面与公安机关达成共识,同时强化捕诉联动机制,通过联席会议,实现沟通顺畅。

  • 标签: 毒品犯罪 毒品案件 公安机关 侦查取证 证据搜集 毒品鉴定
  • 简介:广东省21个地市均发现并捣毁制造毒品场点,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毒品制造地、分销地、消费地和国际的毒品过境集散地。“12.29”对陆丰博社村涉毒“清剿”行动,是广东涉毒重点整治工作的分界点,对比前后阶段制造毒品犯罪的特征,掌握制造毒品犯罪发展趋势,更有利于制定务实有效的禁毒政策,发挥公安机关在打击制造毒品犯罪的前锋作用。

  • 标签: 雷霆扫毒 广东 制造毒品犯罪
  • 简介:毒品犯罪已成为全球性的难题,世界各国都对其作了艰苦而持久的斗争,而毒品犯罪并未就此消亡,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毒品给家庭和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是构建和谐社会一大隐患。打击毒品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是公安机关职责所在,本文通过新形势下毒品犯罪的现状及成因分析,浅析新形势下毒品犯罪案件侦查方法。

  • 标签: 新形势 犯罪现状 犯罪成因 案件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