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林地覆盖条件下土壤温度及竹鞭和竹笋生长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毛竹覆盖使土壤温度得到明显提高,其土深20、40和60cm处的土壤温度分别比未覆盖林地相应提高12.5、12.8和11.3℃,而各土层间温度差异不显著;覆盖和未覆盖的平均鞭芽数量分别为5.00万个/667m2和3.86万个/667m2;鞭芽的萌发率随鞭龄的增加而提高,1~2年生、3~4年生、5~6年生鞭的鞭芽萌发率分别为10.4%、51.4%和64.6%;覆盖后对毛竹大小年现象影响明显,出笋小年竹笋产量可达1000kg/667m2以上,大小年春笋产量比为1:0.61~1:0.97。

  • 标签: 毛竹笋用林 覆盖 土壤温度 鞭芽 竹笋产量 湖州市
  • 简介:摘要:毛竹竹两培育技术在各地区中被广泛应用,主要是从培育方式、经营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解决传统化培育方式、经营模式不足问题,在经济效益、资源利用率、成本投资等方面均发生显著变化。同时,还能对毛竹、笋竹生长习性、培育要求等综合探究,在两培育技术措施实施过程中,保证各项条件均能符合毛竹、笋竹生长需求与要求,促进植物快速生长,突出毛竹竹两培育技术优势,为竹类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 标签: 毛竹 笋竹 两用林 培育技术 措施
  • 简介:选择朝北的山坡或山岙地的笋竹两林分,通过采取增加竹林密度和选粗壮的竹笋留养新竹的技术措施将笋竹两改建为毛竹大径材林分。经过3年的试验,结果显示,新竹平均胸径增加0.94cm;大径材(胸径≥12cm)株数所占比重提高了17.98个百分点;林分竹材产量增加34.3%;大径竹材产量提高14.8%;每度新竹产值增加36.6%。表明毛竹竹两改建大径竹林是可行的。

  • 标签: 毛竹 笋竹两用林 改建 大径竹林
  • 简介:毛竹是湖州市广大林农的主要收入来源,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外移严重影响着笋的正常经营。文中基于对东镇3个村30户农户的调查,分析了笋经营和经济效益下降的原因,提出了加快林地权合理流转、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探索经营性专业合作社和促进经营规模化等建议。

  • 标签: 毛竹笋用林 经营现状 对策与建议 湖州市
  • 简介:运用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法,以处于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的毛竹(Phyllostachysedulis)纯林为试验对象,在相似的立地条件和施肥种类、方式、用量等条件下.踏勘后选择坡向分别是东南坡向、南坡和东坡,中下坡位的毛竹、材林分,林分经营年限14—18年,立竹度2420—2640株/hm^2,其中材和笋各设置标准地6块,共计12块标准地。

  • 标签: 毛竹笋用林 空间变异特征 土壤酸度 笋材 林分经营 系统定位
  • 简介:雷竹是我国著名的笋竹种,具有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等特点,文章分析了雷竹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总结出一套雷竹笋丰产技术,为发展雷竹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雷竹 笋用林 丰产技术 笋用竹种 出笋时间 笋期
  • 简介:近年来,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浙江安吉县的毛竹价格逐年下降,毛竹林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如何提高毛竹林的生产力、培育大径竹材已经成为毛竹林经营的重要内容。毛竹林的生产力与土壤养分密切相关,测定分析了安吉县主要毛竹产区笋材两的土壤养分,探讨了竹林经营模式、竹林产出与土壤养分状况的关系。结果表明:安吉县毛竹林土壤普遍缺乏速效钾,而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竹林平均胸径随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培养大径级竹林应增施磷肥和钾肥。研究结果可为优化毛竹林经营模式、提高竹林产量以及合理制定竹林施肥策略提供依据。

  • 标签: 毛竹 笋竹两用林 土壤养分 调查
  • 简介:竹种的选择丛生竹是指没有竹鞭,地下茎粗短,地上竹杆呈丛生状的竹子(也称合轴丛生竹)。常见的笋丛生竹种有麻竹(大头竹)、吊丝球竹(甜竹)、巨竹、大绿竹、绿竹、青甜竹、大头典竹、黄麻竹、吊丝竹、车筒竹、花吊丝竹等十多种。这些竹种在全区各地海拔600米以下的丘陵、平地、河谷地区都能选

  • 标签: 丛生竹 栽培技术 笋用林 吊丝球竹 成活率 母竹
  • 简介:对麻竹笋进行施肥试验研究,分析得知,鸡粪、复合肥、配方肥3种肥料对竹笋产量和经济纯收入有显著影响,均与竹笋产量、经济纯收入呈抛物线型关系,竹笋产量、经济纯收入随施肥量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种肥料的影响程度顺序依次为:配方施肥、鸡粪、复合肥,配方施肥的最佳施肥方案为鸡400+复60+硫酸锌0.9。

  • 标签: 麻竹 笋用林 施肥 效益 评价
  • 简介:竹笋为反季节的秋季笋,出笋期长,产量高,笋质好,发展方竹笋市场前景广阔,是调整地方特色产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文章根据多年生产经验,总结了一套方竹笋丰产栽培技术措施,为发展方竹栽培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方竹 笋用林 丰产栽培技术
  • 简介:以肥料种类、施肥数量与方法为因子采用正交设计绿竹笋施肥措施,结果表明:影响产笋量各因素的主次关系为施肥总量〉N、P、K比例〉施肥方法,各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为N:P:K为5:2:1,施肥总量1080kg/hm^2,N、P、K比例对个体重影响显著,个体重有随N肥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 标签: 绿竹 施肥 笋用林
  • 简介:通过对麻竹笋林立竹密度、施肥量、截梢、灌溉等技术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4种措施对竹笋产量有显著影响,前三者与竹笋产量呈抛物线型关系,竹笋产量随立竹密度、施肥量、截梢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竹笋产量与灌溉次数呈直线相关,竹笋产量随灌水间隔时间增长而减少。4种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施肥量、立竹密度、灌溉、截梢。提出高效培育麻竹笋的优化模式为:施肥量为1800kg/hm^2,立竹密度为3600株/hm^2,灌溉为发笋期连晴10d浇水1次,截梢是保留竹秆高4m为宜。

  • 标签: 高效培育 麻竹 技术 研究
  • 简介:安徽省霍山县是毛竹天然分布的北部边缘,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使这里生产的毛竹具有特殊的品质。文章测定了霍山毛竹春笋、鞭笋和冬笋的营养成分及重金属含量。结果显示:霍山毛竹中蛋白质含量为1.78%~3.36%,可溶性糖含量为1.98%~3.20%,粗纤维含量为0.794%~0.924%;毛竹氨基酸总量为17.30~32.59mg/g,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所占比例为20.7%~26.2%,鲜味氨基酸含量所占比例为34.8%~44.8%;毛竹中有害重金属含量均在检测限以下。分析认为,霍山毛竹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无污染的食品,可放心食用。

  • 标签: 毛竹笋 营养品质 分析与评价 霍山县
  • 简介:摘 要:桃江县地处湘中偏北、资水中下游,拥有毛竹林115万亩,居全国第三、全省第一,资源十分丰富。全县有各类毛竹加工企业近30家,年产鲜笋超1.6亿斤,毛竹综合产值超13亿元,显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但还存在笋竹丰产基地少,本土毛竹产量缺口大等问题,促进竹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毛竹产量是关键。毛竹富含膳食纤维、胡萝卜素和维生素,是一道传统名菜。笔者在桃江县的基层单位从事林业专业技术工作二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毛竹培育管理技术经验。2022年,我县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之年,毛竹冬笋产量大减,估计2023年的春笋也会产量大减,如何提高毛竹的质量和产量?特以此文与广大竹农和从事笋竹科技研究的同行共同探讨。

  • 标签: 毛竹笋 丰产 培育管理 技术措施
  • 简介:通过对绿竹林竹株生物量测定,结果表明:绿竹地上部分秆枝叶生物量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秆生物量随着竹株高度的增加而减少,地下部分竹根和竹蔸生物量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大,从各器官生物量在不同径阶上的平均值来看,不同年龄绿竹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比例有一定的差异,各器官生物量总平均分配比例排序为秆〉枝〉蔸〉根〉叶。

  • 标签: 绿竹 生物量 动态变化
  • 简介:摘要:作为一种反季节的秋季笋,方竹笋不仅市场价格比同类竹笋稍高,且其具有品质好、产量高、出笋期长等优势,因此开展方竹笋种植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整体发展趋势优异。兴文县作为方竹笋的主要产地之一,以其肉质丰厚,脆嫩化渣、天然富硒等优良品质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广泛的知名度,因此方竹笋作为当地的主要经济产物,为进一步加快方竹笋产业发展,借助品牌优势大力促进兴文县经济增长,应深化方竹笋丰产栽培技术措施探究。

  • 标签: 方竹 笋用林 丰产栽培技术
  • 简介:文章试验研究了金佛山方竹纯林、方竹针叶混交、方竹阔叶混交在竹林生长及竹笋产量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方竹混交能够促进竹林生长,增加竹笋产量,其中,方竹阔叶混交的效果更加明显。

  • 标签: 金佛山方竹 笋用混交林 混交树种 选择试验
  • 简介:对3种围径的毛竹(D≤10cm、10cm〈D≤30cm、D≥30cm)分别进行重金属铅和镉含量检测。结果表明:在不同铅、镉含量的样地中所采相同围径的竹笋间,竹笋铅、镉含量的差别不明显。但竹笋中铅、镉含量随竹笋围径大小而有所变化,竹笋围径越小,其铅、镉重金属含量越高。在调查区域竹笋中铅含量达标率较低(50.0%~61.0%),而镉含量达标率相对较高(72.2%-94.4%)。

  • 标签: 毛竹 竹笋 围径 重金属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