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和我国成功加入WTO,广西经济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把握这一历史机遇,抓住时机,加快自身大发展,以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的宏伟目标,是当前广西发展的最紧迫问题。

  • 标签: 广西 民族经济 经济发展战略 西部大开发 经济结构 特色经济
  • 简介: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拉大。为了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必须行使政府职能,实施特殊优惠的财政政策,对加快青海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显得十分重要

  • 标签: 青海 民族地区 财政政策 税收政策
  • 简介:  一、摆上位置,统筹协调推进少数民族扶贫开发工作  没有少数民族经济的加快发展,就没有县域整体经济的快速崛起,没有少数民族群众的小康,就没有全县人民的小康.……

  • 标签: 促进民族 合力扶贫开发 扶贫开发促进
  • 简介: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地区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民族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生产力水平低、贫困问题突出、社会发育程度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诸多问题。抓住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1010)》这一重要机遇,结合东北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以打基础、调结构、兴科教、强素质为主要任务,加大支持力度,分期分批改善东北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实现增强团结、边疆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 标签: 东北地区 人口较少民族 经济发展
  • 简介:我国民族经济发展存在四个制约因素,一是自然地理因素,二是基础设施因素,三是经济环境因素,四是社会发展滞后因素,五是教育因素。要推进民族经济发展,国家必须实行在经济上扶持,生态上减压,运作上创新等措施。

  • 标签: 民族经济 制约因素 对策
  • 简介: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被党中央牵挂着。西部地区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区域,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而目前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尚不能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相比,因此促进西部地区的民族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特色经济发展方式是契合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政府应当给予政策支持,加大西部地区民族经济发展中的特色经济的开发,从而带动西部经济发展

  • 标签: 西部地区 民族经济 特色经济 开发
  • 简介:凉山地方民族工业是在解放后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截至1988年底,全州已有全民制职工21.17万人,比刚建州的1952年增加了21.12倍,其中少数民族职工30073人,比1952年增加了40.20倍。职工年均工资1723元,工业企业人均创产值8433元,分别比1952年增长了5.7倍和2.27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州的劳动、工资、保险三大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配套改革,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民族经济发展。改革用工制度。1985年起在全州国营企业新招工人中实行了劳动合同制,废止了“顶替”和“内招”职工子女,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全面考核,择优录用”的招工办法,已招收劳动合同制工人18432人,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5.36%。并赋予厂长(经理)辞退违纪职工的权力,建立起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和调

  • 标签: 劳动制度 民族经济 企业职工总数 职工子女 劳动合同制 民族工业
  • 简介:近年来,青岛市进一步明确了城市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了以发展民族商品经济为中心工作的观念。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两点:一是充分发挥沿海开放城市的优势,积极协助市经济协作办公室,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二是在改革中支持城市民族企业的发展。1981年以来,我们积极协助青岛市经济协作办公室,先后与新疆、青海、甘肃、吉林等省、市、自治区,签订了40多项

  • 标签: 少数民族经济 经济协作 沿海开放城市 对口支援 中心工作 指导思想
  • 简介:宁波市作为经济发达的地区,对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负有义不容辞的重任。对此,谈几点看法。一、切实帮助本市少数民族同胞发展经济宁波市少数民族有30个,3890人,占总人口万分之八,其中壮族最多1972人;其次回族544人;再次满族333人。宁波的慈溪市(县级市)是比较富饶的地区,物产丰富,土地肥沃,而且乡镇企业发达。慈溪市有近1700多名壮族同胞,其中绝大多数是妇女,她们来自祖国的西南边疆广西等地。早在五十年代,一批慈溪男子到广西放养蜜蜂,结识了广西壮族青年女子,有的结婚成家后带回慈溪,以后亲带亲、邻带邻,逐年增多。这些壮族姑娘大部分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有一定政

  • 标签: 少数民族经济 少数民族同胞 西南边疆 五十年代 民族经济发展 骨干企业
  • 简介:哈尔滨市的31个少数民族的人口有21万,占全市人口的5.5%。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农村多于城市,占57%。哈尔滨市的少数民族经济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1.农村经济。2.民族贸易。3.民族用品生产企业。4.个体工商户。5.民族宗教局所属的经济实体。6.外来少数民族的经商活动。7.对外经济贸易往来。8.民族工作部门扶持起来的以少数民族职工为主的工厂。这八个方面的少数民族经济涉及到各个民族、多种所有制和各种行业。但重点还是农村经济和城市民族贸易两大块。

  • 标签: 少数民族 哈尔滨市 民族宗教事务局 经济发展 调查
  • 简介:加快民族经济发展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物质基础,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民族问题的必由之路,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几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快发展民族经济,开创了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新局面。

  • 标签: 民族工作 新时期 民族问题 民族团结 新局面 民族宗教政策
  • 简介:农村少数民族由于历史的原因,基本居住在偏远、生存环境恶劣的山区。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经济有所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始终还是缓慢,处于落后地位。与城市、开发区、大中型企业所在地的经济发展就更不可攀比了。农村少数民族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生产生活水平低,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

  • 标签: 民族经济发展 农村 加快 改革开放以来 “三农”问题 少数民族
  • 简介:睢县少数民族经济蓬勃发展近年来,雅县少数民族经济蓬勃发展。据统计,截止今年7月底,全县少数民族拥有的集体、联合体及个体企业已有58家。去年创总产值为1.64亿元、利税1300万元,年创汇400多万美元。今年1—一7月份创产值1.15亿元、利税900多...

  • 标签: 少数民族经济 睢县 制革厂 民族企业 剪绒地毯 个体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