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是对工作场所中职业危害全面、系统的识别与分析,通过识别和分析工作场所中的风险因素及防护措施,量化测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从而采取相应控制措施的过程。本文基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进展展开论述。

  • 标签: 职业健康 风险评估方法学 研究进展
  • 简介:内容摘要: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在初中阶段掌握必要的区域地理学习方法,是学生培养地理学科能力的重要途径。 运用类比法进行区域地理教学,抓住主导因素和区域特征,就能使教学提纲挈领,化繁为简,优化教学过程。

  • 标签: 区域地理 对比思维 学习方法 学科素养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采用了薄层色谱法,容量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奈立膦酸钠的原料药中的有关物质进行了测定。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奈立膦酸钠的起始原料 6-氨基己酸以及磷酸盐杂质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容量法对亚磷酸盐杂质进行研究,原料药中的未知杂质则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结果 本实验设计的薄层色谱法检测 6-氨基己酸以及磷酸盐含量能够准确分离奈立膦酸钠和杂质,专属性很好,原料药样品中未检出 6-氨基己酸以及磷酸盐杂质。容量法检测原料药的亚磷酸盐含量结果显示,该方法专属性、线性、精密度和准确度均满足要求。未知杂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报告显示未有未知杂质检出。

  • 标签: 奈立膦酸钠 有关物质 薄层色谱法 容量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8年至2019年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儿童流感的病原分布情况,以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标准,评价流感病毒抗原检测方法的诊断价值,为临床用好流感病毒病原学检测方法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在中国北方地区10家医院就诊的580例儿童流感样病例的呼吸道咽拭子样本,采用流感病毒抗原胶体金试剂和核酸检测试剂进行检测。结果全部580例临床样本中,采用抗原胶体金法共检出阳性样本256例(256/580例,44.1%),其中单纯甲型流感235例(235/256例,91.8%),单纯乙型流感21例(21/256,8.2%),阴性样本324例(324/580例,55.9%),未发现甲型、乙型流感同时阳性病例。采用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检测全部580份样本,共检出353例阳性(353/580例,60.9%),其中单纯甲型流感311例(311/353例,88.1%),单纯乙型流感41例(41/353例,11.6%),甲型、乙型流感混合感染1例(1/353例,0.3%),阴性227例(227/580例,39.1%)。在324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阴性样本中,111例(111/324例,34.3%)检测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太原地区甲型流感检出率为23.2%(22/95例),乙型流感核酸检出率为43.2%(41/95例),与其他地区存在明显差异。以核酸检测为标准,评价流感病原检测试剂的诊断价值,其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约登指数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68.56%、93.83%、31.44%、6.17%、94.53%、65.74%、11.12、0.335、0.624和0.812。结论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儿童流感以甲型流感病毒为主,太原地区以乙型流感为主。对比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的特异性达到93.83%,敏感性68.56%,需要进一步提高,漏诊率31.44%需注意可能出现漏诊的情况。流感病毒抗原检测为阴性的患者,尤其是存在重症高危因素的病例,应尽快使用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进行检测。

  • 标签: 流感病毒 抗原检测 核酸检测 儿童
  • 简介:【摘要】 : 目的 : 分析追踪方法在肝胆胰外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我院于 2019 年 3 月起在外科病区护理管理中使用追踪方法。将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2 月期间的护理理工作情况作为参照组,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4 月期间的护理工作情况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 结果 : 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明显较高 ( P < 0.05) ,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 P 均 <0.05, 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 在肝胆胰外科护理管理中使用追踪方法,可以显著提升护理质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胆胰外科 护理管理 追踪方法学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检测方法对乙肝五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4月我院的200份血清作为观察样本,分别以CLEIA(化学发光酶免疫法)、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五项相关指标,对比两种检测方法在阳性率方面的差异。结果:CLEIA法检测血清中的HBcAb、HBeAb、HBeAg、HBsAb、HBsAg的五项指标阳性率同ELISA相比,差异不显著,即P>0.05。结论:CLEIA、ELISA两种检测方法对乙肝五项的检测效果相当,其中ELISA的优势在于方便快捷、操作简单,适宜推广于基层医院,CLEIA特异性、敏感性突出,更利于明确患者体内乙肝病毒情况。

  • 标签: 乙肝五项 酶联免疫吸附法 化学发光酶免疫法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加大对于环境保护的力度,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改革开放之后,由于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引起了严重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等问题,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在当前资源能源紧缺的局势下,生态建设符合人类未来发展特点,提升建设 文明发展高度。结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成果,了解生态建设对于环境的影响机制与程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战略方案,提升建设实际效果。

  • 标签: 规划环境影响 评价方法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雌性犬尿道壁内血管窦压力的测定方法方法健康成年雌性犬10条,购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实验动物中心。麻醉下显露膀胱及尿道外口并在膀胱、尿道高压段腔内和尿道壁血管窦内放置测压管用于测定膀胱内压(IBP)、尿道高压段腔内定点压(IUP)和尿道壁内血管窦压(VSP)。每条犬分别在静息和应力状态同步测定IBP、IUP及VSP。完成上述测压后,经VSP测压通道灌注肝素墨汁混合液,过量麻醉处死犬取全尿道和膀胱标本固定后行冰冻切片观察尿道壁内血管窦墨汁充盈着色,以验证VSP所反映的血管窦结构。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实验数据使用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以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结果本方法能够准确记录静息状态下稳定的VSP值和应力状态下灵敏的VSP变化,并实现IBP、IUP、VSP的同步测定。本组10条成年雌性犬静息状态下IBP、IUP、VSP分别为(9.10±2.81)、(21.02±3.83)、(12.27±3.51) cmH2O(1 cmH2O=0.098 kPa),IUP/VSP为1.86±0.64;应力状态下,IBP、IUP、VSP分别为(43.05±6.41)、(52.01±7.47)、(17.80±4.50) cmH2O,IUP/VSP为3.08±0.81。墨汁灌注冰冻切片可见各节段尿道壁内血管窦被墨汁充盈染色,从形态学角度证实本研究所测的VSP为尿道壁内血管窦内压力。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准确测定雌性犬尿道壁内血管窦压力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尿道压力的形成机制奠定了方法基础。

  • 标签: 雌性犬 尿道 血管窦压 墨汁灌注
  • 简介:摘要随机对照试验是用于确证干预措施能否改善临床结局的金标准。但是诸多研究方法因素,都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本文将介绍荟萃流行病学,一种系统性探索研究方法对结果影响的研究,并综述样本量,分配隐藏和盲法,研究基金来源,和研究注册对试验结果影响的荟萃流行病学研究。并介绍适应性试验设计,一种更高效并有助于识别优效性干预措施的方法

  • 标签: 随机对照试验 荟萃流行病学 适应性试验设计 重症医学
  • 简介:摘要:为进一步提高高中物理合作方法教学的质量,本文主要针对高中物理课堂合作学习小组的科学组建;高中物理教学合作学习方法应用策略两点内容,从多个角度出发,提出具体的可行性方法,为后续的教学展开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 标签: 高中物理教学 合作学习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追踪方法的管理干预对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培养及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患者3 265例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患者3 450例为干预组,同时选择护士长12名、护理人员86名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干预组实施基于追踪方法的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护士长及护士核心能力、护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等指标。结果干预组护士长护理管理能力、临床实践能力、护理教育能力、专业发展能力评分分别为(18.24±1.56)分、(18.12±1.45)分、(18.22±1.54)分、(18.44±1.42)分,均高于对照组(16.68±1.45)分、(16.45±1.52)分、(16.45±1.36)分、(16.56±1.4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护士护理评估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临床护理能力、专科护理能力、护理操作技能评分分别为(93.24±5.56)分、(91.45±7.36)分、(95.23±4.16)分、(96.13±3.47)分、(95.39±4.78)分,均高于对照组(87.67±9.09)分、(84.52±10.12)分、(90.18±8.05)分、(92.44±6.15)分、(91.46±7.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安全护理评分分别为(95.32±4.45)分、(95.78±3.45)分、(94.56±5.45)分,均高于对照组(90.65±7.68)分、(91.12±8.20)分、(90.45±8.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护理差错、护理投诉、护理纠纷发生率分别为4.20%、2.26%、0.26%,均低于对照组6.62%、4.96%、1.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追踪方法的管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培养,提高护理质量,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护理管理 追踪方法学 核心能力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综合分析追踪方法在血透室护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为保证本次研究的真实性,根据我院发展现状设计追踪路线图,采用现场查看、人员访谈、患者追踪和系统追踪相结合的手段对血透室进行全方位的护理质量评价,具体从病区管理、护理安全、专科质量、感染预防与监测 4 个方面开始质量评分,比较追踪方法与传统质量评价结果的差异。 结果: 研究结果证明,追踪法检查能够切实反映出血透室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现状,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质量改进,较之传统质量评价结果,实施追踪法的血液透析室的病区管理、护理安全、专科质量、感染预防以及监测质量 4 个方面得到显著提高( P < 0.05 )。 结论: 研究表明,追踪方法能够有效帮助规范科室护士行为,预防临床护理安全风险的发生,进一步提升科室临床护理效果,切实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追踪方法学 血液透析室 质量评价
  • 作者: 孔媛媛 刘晓清 尤红 贾继东 胡蓓 周贤忠 姚晨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15
  • 出处:《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0年第08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研究室 100050,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 10001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 肝硬化转化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100050,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药理中心 100010,杜克大学医学院生物统计与生物信息中心,达拉姆 北卡罗来纳州 27710,美国,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学统计室 100034
  • 简介:摘要近年来以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为目标的新药研发进入活跃期。在针对乙型肝炎的新药临床试验中,采用设计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来评价创新药物的疗效,有望缩短候选新药的临床研究过程、降低新药开发成本。但是,无缝适应性设计、主方案设计等新型设计在乙型肝炎创新药物临床试验中的实际应用尚少。现将聚焦乙型肝炎创新药物II/III期临床试验设计的方法考量,重点介绍临床试验新型设计,以期为乙型肝炎创新药物的研发提供方法参考。

  • 标签: 肝炎病毒,乙型 功能性治愈 方法学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国内外现有胃癌筛查指南的方法质量,为今后同类指南的制定和更新提供标准和参考依据。方法以"指南""共识""规范""标准""胃癌""胃部肿瘤""筛查""筛检""诊断""Gastric Cancer""Gastric Tumor""guideline""recommendation""Early Detection of Cancer""Screening"为检索关键词,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临床指南文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Knowledge等数据库截止到2018年9月的中、英文文献,并同时检索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美国癌症学会、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澳大利亚癌症委员会、国际指南协作网的机构官网刊登的指南作为补充。纳入标准为胃癌筛查的独立指南文件,且符合美国医学研究所对指南的定义;排除标准包括指南的摘要、解读及评价类文献、重复发表、已更新的原始版指南以及胃癌临床治疗或实践指南。采用欧洲指南研究与评估工具(AGREE Ⅱ)和实践指南报告标准(RIGHT)对胃癌筛查指南的质量和报告规范程度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共纳入5篇指南。AGREE Ⅱ质量评价结果显示,5篇指南整体质量参差不齐,其中推荐等级为"A"的有1篇,等级为"B"的有1篇,等级为"C"的有3篇;各指南在范围和目的、清晰性领域得分较高,在严谨性、独立性领域得分差异较大,在参与人员、应用性领域得分普遍较低。RIGHT评价结果显示,5篇指南报告质量有待提高,报告质量较差的6个条目分别为背景、证据、推荐意见、评审和质量保证、资金资助与利益冲突声明和管理以及其他方面。结论纳入的胃癌筛查指南的质量整体一般,规范性有待加强。

  • 标签: 胃肿瘤 癌症早期检测 系统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高职护理专业实施追踪方法管理的教学质量管理效果。方法针对76我校的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纳入实验资料,201810月至201910月是抽取时间,以随机数字表法对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8例。分别予行常规教学管理、追踪方法管理,比对两组管理前后教学质量分值职业素养情况。结果:1)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管理前教学质量具有一致性,显示出数据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评估、基础护理、清洁消毒、护理配合质量分值高于参照组,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专业能力、护患沟通、护理安全、团队协调、法律素养比例高于参照组,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职护理专业教学质量管理应用追踪方法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水平,改善学生专业素养。

  • 标签: 高职护理 教学质量管理 追踪方法学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国家对人才的培养。高校广泛采纳线上教育模式,高校教师纷纷进行网络直播进行教学、学生登录各种平台进行慕课自主学习,学校对教学质量进行网络后台管理,无一例外均需要通过网络环境进行。因此,在建设“智慧法学”的目标下,在高校教育中引进智能化管理模式,对传统的法学理论课堂教育进行翻转,已成为大数据智能时代的必然趋势。本文正是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作为时代背景,从教育理念更新、学科复合交叉、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式革新、师资队伍建设、评价指标介入等方面,探讨了法学教育走向智慧化、智能化、信息化的问题,以期对提升法学专业教学的效率和提高法律人才的培养能力有所裨益。

  • 标签: 高等学校 智慧法学 智能化
  • 简介:摘要:目的 采用化学发光法原理,初步建立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试剂盒的方法评价。 方法 用化学发光法在安图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上测定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依据 CLSI EP 文件对该方法精密度、准确度、线性、干扰进行评估并与朗道免疫比浊法试剂进行方法比对。 结果: 该方法的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均小于 5% ;在 1.87ng/ml ~ 146.47ng/ml 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方程为 y=0.9751x-0.4516, R 2 =0.9993 ;临床样本平均回收率为 95.2% ; 500mg/dL 血红蛋白、 500mg/dL 甘油三酯、 30mg/dL 胆红素对于 H-FABP 检测无干扰;与朗道免疫比浊法试剂进行方法比较,回归方程为: y=1.0018x-0.0863 , R 2 = 0.9881 ,两者相关性较好。 结论 使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结果准确,线性范围宽,重复性好,与进口朗道试剂相关性好,能够满足临床使用需求。

  • 标签: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化学发光法 方法学评价
  • 简介:摘要菌群移植(FMT)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近10年来,FMT在治疗肠道内和肠道外疾病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临床上对FMT能够治疗肠道内外疑难疾病寄予厚望。但是,由于FMT方法的建立较为复杂,且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标准,导致了各类研究疗效的异质性较大,极大地影响了FMT的临床推广应用。在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中国国际医疗保健促进交流会加速康复外科分会、中国微生态治疗创新联盟和上海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的倡议下,制定了我国首个关于菌群移植标准化方法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以期提高FMT的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FMT的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菌群移植 肠道菌群 方法学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 建立蔷薇科中药配方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并使用方法加以验证 。方法 采用常规法(平血法)、薄膜过滤法。 结果 使用常规法测定, 蔷薇科中药 8 种配方颗粒中 山楂、苦杏仁、桃仁、乌梅、木瓜对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埃希菌、 白色念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的回收率均高于 70% ,而其中地榆、金樱子、枇杷叶对试验菌株均出现不同的抑制作用,回收率部分低于 70% ;使用薄膜过滤法, 蔷薇科中药 8 种配方颗粒对 5 种 试验菌株均无抑制作用,回收率均高于 70% ,说明 蔷薇科中药 8 种配方颗粒均可 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细菌检查、酵母菌以及霉菌计数 。 结论 蔷薇科中药配方颗粒对大多数菌株无抑制作用,对个别微生物菌株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使用 薄膜过滤法进行细菌、酵母菌以及霉菌计数 。

  • 标签: 蔷薇科 中药配方颗粒 微生物限度 方法学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