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定位卡,且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20年2月-2021年6月收治的98例长期依赖胰岛素注射的糖尿病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49)和研究组(n=49),常规组给予健康教育且指引患者自我注射;研究组使用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定位卡。对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皮下出血、脂肪增生、皮下硬结进行观察。结果:入院时,研究组患者和常规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情况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注射胰岛素12个月,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为(6.50±0.23)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5.95±0.75)%,均要好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中患者皮下出血率为18.37%、脂肪增生率为0.00%、皮下硬结率为4.08%,要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临床应用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定位卡,可以有效提升患者轮换正确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出现,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定位卡 设计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需要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率的影响作用。方法择取2014年9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需要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的糖尿病患者25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遵照患者的来院就诊时间先后次序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127例。针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单纯常规护理,针对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实施品管圈护理活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糖生理指标达标实现时间,以及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糖生理指标达标实现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统计学比较测算差异有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率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统计学比较测算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需要接受胰岛素药物注射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处置基础上联合实施胰岛素药物注射治疗,能够显著缩减患者的血糖生理指标达标实现时间,降低患者的及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率,从而有效改良和提升糖尿病患者的整体生存质量,值得在现代临床医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加以推广普及。

  • 标签: 品管圈护理活动 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率 影响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部位轮换定时定位注射卡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皮下注射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无锡市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1例。两组均采用皮下注射硼替佐米治疗,对照组行常规腹部皮下注射,观察组使用腹部与大腿外侧轮换定时定位注射卡行腹部皮下注射。比较两组注射疼痛程度、单次注射治疗所需时间及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单次注射治疗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皮下注射硼替佐米中应用部位轮换定时定位注射卡,可有效缓解患者治疗疼痛感,降低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工作效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部位轮换定时定位注射卡 多发性骨髓瘤 皮下注射 硼替佐米 疼痛程度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精细化轮换技术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1~4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和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轮换技术方案,试验组给予个体精细化轮换技术方案。随访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注射部位轮换方法正确数、皮下硬结、低血糖发生和血糖控制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注射部位轮换方法正确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皮下硬结、发生低血糖、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个体精细化轮换技术方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注射部位轮换技术,减少注射部位不良反应。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注射 注射部位轮换 个体精细化 硬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图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88例(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随机分为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图的观察组(44例)与常规胰岛素注射的对照组(44例),观察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局部皮肤阳性率、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糖水平低,血糖达标时间短,低血糖发生率低,局部皮肤阳性率低,生活质量评分高,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图,能降低血糖水平,缩短血糖达标时间,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及局部皮肤阳性率,促进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借鉴。

  • 标签: 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图 2型糖尿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 腹部轮换注射卡 在皮下注射 低分子肝素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我院 2019 年 9 月至 2020 年 1 月接诊的 146 例需要低分子皮下注射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分组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73 例。对照组随机 轮换 注射部位,研究组接受 腹部轮换注射卡 , 对两组患者皮下 瘀血 率及皮下 瘀血 程度加以比较。 结果: 研究组皮下 瘀血 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皮下 瘀血 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需要低分子皮下注射患者采用 腹部轮换注射卡 且有规律的轮换注射部位可以有效减少皮下瘀血发生率。

  • 标签: 腹部轮换注射卡 低分子肝素 皮下瘀血 皮下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轮换注射卡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住院病人1852例,按时间前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时使用腹部轮换注射位卡,观察例数为1019例,对照组随机轮换注射部位,观察例数为833例,观察两组皮下瘀血率及出血面积。结果实验组皮下瘀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瘀血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腹部轮换注射卡有规律地轮换注射部位可以减少皮下瘀血发生率及瘀血面积。

  • 标签: 腹部轮换注射卡 低分子肝素 皮下注射 皮下瘀血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 腹部轮换注射卡 在皮下注射 低分子肝素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我院 2019 年 9 月至 2020 年 1 月接诊的 146 例需要低分子皮下注射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分组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73 例。对照组随机 轮换 注射部位,研究组接受 腹部轮换注射卡 , 对两组患者皮下 瘀血 率及皮下 瘀血 程度加以比较。 结果: 研究组皮下 瘀血 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皮下 瘀血 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需要低分子皮下注射患者采用 腹部轮换注射卡 且有规律的轮换注射部位可以有效减少皮下瘀血发生率。

  • 标签: 腹部轮换注射卡 低分子肝素 皮下瘀血 皮下注射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图在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累计在 2019 年 8月到 2020年 8月 间抽取

  • 标签:
  • 简介:目的运用五指关节法进行胰岛素腹部注射定位,提高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知识知晓率和规范轮换率,降低胰岛素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抽取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我院我科需要注射胰岛素的100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9—11月50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指导;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50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试验组,接受五指关节法指导。评价两组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知识知晓率及规范轮换行为达标率、胰岛素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知识知晓率、胰岛素注射部位规范轮换行为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胰岛素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五指关节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腹部注射轮换,可降低胰岛素注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知识知晓率和胰岛素注射部位规范轮换行为达标率。

  • 标签: 五指关节法 胰岛素注射 注射部位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皮下注射时运用注射定位卡规律轮换注射部位注射时疼痛、血糖控制情况及肌肉萎缩、局部红肿、皮下硬结等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将100例需强化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皮下注射胰岛素时运用注射定位卡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对照组随机轮换注射部位,两组各注射2800次,观察两组疼痛、血糖控制情况与并发症。结果实验组50例均无肌肉萎缩,血糖控制稳定,疼痛强度、局部红肿、皮下硬结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时,运用注射定位卡规律轮换注射部位,既可以减轻注射时疼痛,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又不易导致血糖波动。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 注射定位卡 皮下注射 规律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减轻胰岛素注射部位硬结发生,改善血糖控制,减少胰岛素用量,节约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研究2018年内二病区胰岛素注射28例,患者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同样规范注射方法的条件下,对照组注射后未做任何处理;观察组注射后按照改良方法对注射部位进行护理,同时观察记录注射部位皮肤情况,班班记录,班班交接。结果观察组注射部位皮肤发生硬结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改良注射部位护理,可预防或者延缓注射部位皮肤硬结的发生

  • 标签: 胰岛素注射部位硬结 改良注射部位护理 预防注射部位硬结发生
  • 简介:摘要目的多种方案已被提出用于减少罗库溴铵注射后的疼痛不适感。这些研究表明,药物的预处理,例如芬太尼和利多卡因都是有效的。在一个前瞻性随机化研究中,我们评估了使用空气加热装置在注射部位局部加温的预处理能否有效减轻罗库溴铵引起的疼痛。方法接受脊柱手术的90位患者被随机分为C组(对照组)和T组(治疗组)。T组病人在静脉通路部位注射1毫升(10毫克)罗库溴铵前先将该部位加温至40℃持续1分钟。C组注射注射部位不加温。病人随后被评估是否有任何不适,并以5分制量化不适程度。结果罗库溴铵注射痛在C组患者中占88.9%而在T组只占66.7%(P<0.05)。严重疼痛T组明显少于C组(35.6%VS8.9%)。结论罗库溴铵给药前血管通路加温的应用有效减少了注射相关疼痛。

  • 标签: 局部加温 罗库溴铵 疼痛
  • 简介:近年来,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冠心病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注射过程中,护士对注射手法、进针角度、深度、压迫时间等均有相关研究及报道,旨在降低出血的发生率及减少出血面积。2005年4月-2005年8月我们对比观察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不同部位皮下出血的情况并报告如下。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注射部位 皮下注射治疗 腹部皮下注射 减少出血 注射过程
  • 简介:皮下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很多,包括双上臂外侧(包括:三角肌处)、腹部两侧、双侧臀部及大腿外侧等处都可以选择。但患病多年的老病号最好不要在臀部注射胰岛素。因为糖尿病病人抵抗力较差,容易发生感染,感染后多需要在臀部注射抗生素,故应将此处皮肤留给抗生素用。

  • 标签: 胰岛素注射部位 空腹血糖 皮下注射胰岛素 臀部注射 上臂外侧 糖尿病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