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消化内科经常出现的的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分析。进行分析的方式主要是选择到我院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800例患者当成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临床资料和处方进行分析,建设相关的用药档案,以此去对有没有不合理用药的问题加以分析。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出在进行研究的800名患者中不合理用药的问题占到了9.5%,其中27.6%所使用的药物是抑酸药物被过量的使用,同时还有23.7%是抗生素使用上的不合理,30.3%是出现重复用药的问题,10.5%为临床指征缺乏合理性,7.9%为应用拮抗性药物。以此我们看出消化内科不适宜用药的问题比较多见,所以作为医务人员应该积极的对临床工作者的药物知识水平加以提升,使得用药的安全性获得强化。

  • 标签: 消化内科 不合理用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科学研究急诊消化内科消化道出血(uppergastrointestinalbleeding,UGB)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UGB患者临床资料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34例。对照组应用西药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06%(33/3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53%(25/3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1/34),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1%(5/34),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远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平均恢复时间为(2.01±0.18)d,对照组平均恢复时间为(4.02±0.66)d,观察组的平均恢复时间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UGB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西医治疗。

  • 标签: 消化内科 UGB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化内科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订具体的管理措施,降低消化内科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几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式分析法,选取956例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的感染情况等,统计分析影响感染的相关因素和病原菌等情况。结果87例患者发生了医院内感染,占9.1%,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合并糖尿病、消化道肿瘤、联合使用抗生素、激素治疗、化疗药物、侵入性操作,都是医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87例发生医院内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分离出52株病原菌,占59.77%,其中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株数10株,占19.23%。结论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医院内感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的管理中,应该针对相关的危险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管控措施,降低消化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几率。

  • 标签: 消化内科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消化内科学是内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位学生及医生必须掌握的学科,消化内科临床见习是实现消化内科教学的重要过程。现拟从师资培养、课前准备、教学模式与方法、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及医德医风的培养等方面就如何做好消化内科临床见习教学工作及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自己的体会。

  • 标签: 临床见习 消化内科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消化内科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特点,从而为临床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85例消化内科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不同年龄、住院时间原发疾病下的感染几率,分析易感染部位,观察细菌学培养结果。结果消化内科患者年龄越大、住院时间越长越易发生医院感染,消化道肿瘤和出血患者更易发生医院感染,而且感染部位集中在下呼吸道,革兰氏阴性菌中的铜绿假单胞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结论消化内科应当加强医院感染监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准确识别易感人群并加强保护,合理使用抗生素从而不断降低医院感染几率。

  • 标签: 消化内科 感染因素 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所收治的78例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反流性食管炎、急性胰腺炎及急性胃肠炎为恶心主要致病原因;反流性食管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胃肠炎以及胆结石为呕吐的主要致病原因。

  • 标签: 消化内科患者 恶心呕吐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院消化内科中发生感染的原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了研究和讨论;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从本院消化内科感染病例中选取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在所发生的感染病例中,老年患者居多,属于易感染人群,同时感染率也同患者的住院时间成正比例关系,患者住院时间越长,所发生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由于患者自身具有着的消化道出血、肿瘤等症状也作为了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其中在患者的呼吸系统、肠道以及泌尿系统等部位最容易发生感染;而导致感染发生的主要致病细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中最为常见的为大肠埃希菌;结论通过采取严格的无菌操作、有效地保护易感人群,同时进行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并对患者的原发病进行积极的治疗,对于消化内科感染的发生有着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作用。

  • 标签: 消化内科,感染,抗生素,消化道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8-0213-02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供临床参考。通过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消化内科患者1000例病例资料分析,总结其常见不合理用药情况,并对出现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与归纳。数据显示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消化内科共发生不合理用药情况224例,不合理率22.4%。消化内科用药不合理的情况主要包括药物使用量过大(73例,32.5%)、重复用药(68例,30.5%)、联合用药不合理(55例,24.5%)、药物同服毒副作用增强(28例,12.5%)。在消化内科的治疗问题上,用药的合理性是保障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提高临床医师对药物的药理药性及内科疾病的熟悉程度,是提高用药合理性的重要途径。

  • 标签: 消化内科 不合理用药 临床医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消化内科中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新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阿克苏兵团第一师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在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66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把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西药的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之后的病症、体征、出血情况以及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总的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总的有效率为69.7%,两组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过对比治疗之后效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过一段时间的对比治疗可以总结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效果更好,安全性相比也比较高,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光大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 标签: 急诊消化内科 上消化道出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通过使用胃镜的方式检查患者的胃肠系统,并采用消化性溃疡穿孔手术的方式对病情严重的患者进行治疗,或通过保守治疗方式对除病情严重的患者进行治疗;最后对患者的胃液状况、出血情况等进行检查、记录。结果参与检查的所有患者接受胃镜检查后,全部被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其中12人使用手术方式治疗,并全部康复出院。其余108人使用保守治疗方式,在经过治疗后有102例患者的病情在48小时内很快被控制住,病情逐渐平稳,治疗显效率为94.4%,治疗总有效率为95%。结论消化内科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诱因是消化性溃疡导致的,所以可以使用胃镜确定病因后,即刻展开对应的药物及手术治疗措施,才能够有效控制、治愈疾病,提高治愈的效果。

  • 标签: 消化内科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记性消化内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2月到2015年1月治疗的200例急性消化内科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临床的治疗与观察。结果在这200例的急性消化内科消化道出血患者中,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96.0%,而只有西医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有效率为84.0%。结论有效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急性消化内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康复率。

  • 标签: 消化内科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消化内科护理中细节护理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间诊治的86例消化内科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43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43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以及自我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10d和护理后30d的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能够使得患者获得亲情化、人性化的服务,明显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 标签: 细节护理 消化内科 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