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Smolen等[9]同时发现有抗Sm抗体和抗U1RNP抗体的白人SLE病人HLA-DR4频率增高,Kameda等[4]发现HLA-DR2频率在日本SLE病人中增加,而在DR3阴性的抗SSA抗体阳性病人中HLA-DR2频率增加

  • 标签: 人类系统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遗传学
  • 简介:近年来我国针对以往的教学情况以及未来教育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全面实施了教育改革,使得我国整体教学质量有了较大提升。生物是高中学习阶段的重点科目之一,而细胞遗传与免疫三个板块又是生物教学中的重点,其贯穿了整个生物教学始末。无论在高中的常规考试中,还是在历年高考中,此三个板块都是重点出题对象。本文将围绕细胞遗传以及免疫的综合应用展开探讨,仅供参考。

  • 标签: 细胞学 遗传学 免疫学 综合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对湿年龄相关黄斑变性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9月收治的32例湿年龄相关黄斑变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则采取常规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改善程度;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疗效、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常规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湿年龄相关黄斑变性效果确切、安全。

  • 标签: 玻璃体腔注射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治疗作用
  • 简介:90例是产前生化筛查胎儿唐氏综合征高风险孕妇,其中通过羊膜腔穿刺、培养羊水细胞、进行核型分析的细胞遗传方法诊断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我们对5例亲代中一方为平衡易位携带者的胎儿进行产前诊断

  • 标签: 例分析 用于细胞 细胞遗传学
  • 简介:摘要随着2016年套细胞淋巴瘤的病理分型更新,根据遗传基因的状态分为三种类型的临床重大改变,同时随着伊布替尼、来那度胺等有效新药的上市,套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上有了更多的选择。本综述回顾了近十年来IGHV、SOX11、P53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在套细胞淋巴瘤中的状态、意义,以期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思路和依据。

  • 标签: 套细胞淋巴瘤 遗传基因 预后
  • 简介:B6-Co表型正常小鼠、B6-Co单眼小鼠和B6-Co双眼小鼠的比较 ,随机抽取6周龄的B6-Co表型正常小鼠、B6-Co单眼小鼠、B6-Co双眼小鼠各10只,B6-Co表型正常组分别与B6-Co单眼组、B6-Co双眼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小鼠生物学 特性观察 生物学特性
  • 简介:摘要生物科学史本质上是一部科学探究史,学生通过对生物科学史的学习,既能切身地体会到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又能促进学生进一步去深究生物科学的原理和规律。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五个方面阐述利用生物遗传科学史中丰富的素材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 标签: 遗传学科学史科学探究能力学科核心素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26346例不孕不育患者的染色体核型检结果,探讨人类染色体变异与生殖异常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因不孕不育来我院生殖助孕中心门诊就诊的26346例患者,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制片、G显带及染色体核型分析,必要时行C或N显带技术辅助诊断。结果26346例患者中检出1126例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为4.27%,其中检出染色体非多态核型(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和染色体结构异常)485例,占受检人数的1.84%;检出染色体多态641例,占受检人数的2.43%。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不孕不育及不良孕产史的重要原因,对不孕不育、流产、胚停及生育畸形儿的患者应进行常规染色体检查,以便排除遗传因素影响,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不孕不育 细胞遗传学 外周血 染色体异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全国卷遗传题一改以往以遗传概率计算为重点的考查思路,而是把考查重点放在遗传规律的形成、科学思维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以及设计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上。笔者与学生沟通后发现,学生面对这一变化,往往感觉无从下笔。其实,只要在复习中精选典型例题,围绕遗传问题,依照假说-演绎法的基本环节展开深度思考即可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 标签: 演绎法 相对性状 显隐性 显性性状 常染色体 隐性性状
  • 简介:摘要湿黄土是一种黄土,在过去复土的重载应力下,或者重载应力与附加应力共同作用,导致淹没后土壤的结构破坏,从而产生了巨大的附加变形,广泛分布在我们西北部。黄土的湿陷能力对工程产生了巨大影响,使湿黄土地基处理及其理论研究成为西北地区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为此,本文分析了湿黄土地基的折叠机理和地基处理方法,仅供参考。

  • 标签: 湿陷性黄土地基 湿陷机理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湿黄土地基是建筑工程中的巨大隐患,这一隐患可以给工程的设计建设带来巨大的危害。本文主要分析讲述对于湿黄土选取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案,通过比对方案得出最优的处理方式。

  • 标签: 湿陷性黄土建筑 地基基础设计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地基湿陷使结构物大幅度沉降、坼裂、倾斜甚至严重影响其安全和使用,对工农业建设及人民生活经常造成严重危害,所以采用适当的方法处理黄土的湿对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参考地基基础处理的相关规范及手册,阐述了几种湿黄土地基处理方法,为工程场地地基处理方案的选型论证及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

  • 标签: 湿陷性黄土 地基处理 强夯置换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内界膜移植治疗难治黄斑裂孔的有效及安全。方法收集2017年1~12月确诊为特发性、高度近视黄斑裂孔24例(24只眼),神经上皮层最小裂孔直径≥450μm,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单纯内界膜剥离组行标准三通道玻璃体切割手术,并行黄斑孔周围内界膜剥离术,第2组为联合内界膜移植组,在第一组的基础上行游离内界膜移植于黄斑孔,两组均行无菌气体充填。观察并记录术前、术后1、2、3、6个月BCVA(最佳矫正视力)和黄斑裂孔闭合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1~6个月裂孔闭合率联合治疗组为100%,单纯内界膜剥离组裂孔未闭合2例,重新行游离内界膜移植最终闭合。联合治疗组裂孔闭合率优于单纯治疗组,两组间BCVA有统计意义,联合治疗组优于单纯内界膜剥离组。结论游离内界膜移植治疗难治黄斑裂孔安全有效。

  • 标签: 黄斑裂孔 游离内界膜 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内界膜移植治疗难治黄斑裂孔的有效及安全。方法:收集 201 7 年 1~ 12 月确诊为特发性、高度近视黄斑裂孔 24 例( 24 只眼),神经上皮层最小裂孔直径 ≥45 0μm ,随机分为两组:第 1 组单纯内界膜剥离组行标准三通道玻璃体切割手术,并行黄斑孔周围内界膜剥离术,第 2 组为联合内界膜移植组,在第一组的基础上行游离内界膜移植于黄斑孔,两组均行无菌气体充填。观察并记录术前、术后 1 、 2 、 3 、 6 个月 BCVA (最佳矫正视力) 和 黄斑裂孔闭合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 1 ~ 6 个月裂孔闭合率联合治疗组为 100% ,单纯内界膜剥离组裂孔未闭合 2 例,重新行游离内界膜移植最终闭合。联合治疗组裂孔闭合率优于单纯治疗组,两组间 BCVA 有统计意义,联合治疗组优于单纯内界膜剥离组。结论:游离内界膜移植治疗难治黄斑裂孔安全有效。

  • 标签: 黄斑裂孔 游离内界膜 移植
  • 简介:摘要目前,生命科学发展比较迅速,尤其是分子生物模块,其知识、技术的更新更为迅速。经由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落实,相关人员在蛋白质、 DNA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时,网络以及计算机技术蓬勃发展,为生命科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并由此形成了新的学科,即生物信息。文章探讨了生物信息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关键词生物信息;动物;遗传;育种;应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