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钕铁硼磁体主要成分为铁(Fe)、硼(B)、稀土金属钕(Nd),是以金属间化合物Nd2Fe14B为基础的永磁材料,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稀土永磁材料。硼的含量较小,但却对形成四方晶体结构金属间化合物起着重要作用,使得化合物具有高饱和磁化强度,高的单轴各向异性和较高的居里温度。为了获得不同性能,其中稀土金属Nd可用部分镝(Dy)、镨(Pr)等其他稀土金属替代;铁也可被钴(Co)、铝(Al)等其他金属部分替代。

  • 标签: 材料分析 磁性能
  • 简介:最近,赣州市有色金属学会发布《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团体标准,编号为T/GZNFS0001-2018。该标准由赣州市钜磁科技有限公司、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赣州经开区质监分局、赣州富尔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赣州嘉通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西荧光磁业有限公司、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赣州华京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赣州东磁稀土有限公司、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编写,是对国家标准GB/T13560-2017《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的补充。

  • 标签: 钕铁硼永磁材料 标准发布 烧结 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稀土产品 金属学会
  • 简介:本文研究了Fe—Cr—Mo—Nb—C材料的制造工艺和性能。结果表明,在真空及适当烧结温度下,可实现烧结致密化。材料密度>7.3g/cm~3,淬火态硬度可达到HRA76以上。

  • 标签: 铁基耐磨材料 制造工艺
  • 简介:本文研究了在空气介质中于1450℃烧结细晶及高强度氧化铝,这种材料适合人体部分器官。通过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图谱的分析,探讨了能显著降低烧结温度的复合添加剂的协同作用及其细化机理。

  • 标签: 低温无压烧结 高铝材料 细化机理 复合添加剂 耐火材料
  • 简介:摘要磁性材料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参数是烧结温度。其准确性和一致性对产品的质量控制有着直接影响,因此烧结温度的测量显得至关重要。对于磁性材料相关产品在烧结烧结过程中,烧结炉内温度使用热电偶的测量。本文开始探讨了热电偶温度测量的误差,随后重点探讨了影响温度测量精度的影响因子,如温度补偿和基准端的校正方法。关于热电偶在线测温的实践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虽然看起来似乎简单,但目前还没有有效解决的办法,已成为制约磁性材料质量稳定和提高的天花板。希望本文能为磁性材料制造商提高烧结温度测量精度和产品质量控制做出借鉴和指导。

  • 标签: 磁性材料产品 烧结炉温 热电偶 在线测量
  • 简介:摘要:钎焊工艺应用于烧结金属摩擦材料中,不仅可以有效的将摩擦材料烧结工艺和钎焊工艺结合在一起,减少工艺成本,还具有粘接强度高,耐高温能力强,对摩擦材料影响小等优点,属于烧结金属摩擦材料工艺发展的研究方向之一。

  • 标签: 钎焊烧结金属摩擦材料
  • 简介:以高岭土、滑石和工业氧化铝为矿物原料烧结制备了堇青石陶瓷,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万能材料试验机和热膨胀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添加不同含量SiC对烧结堇青石陶瓷相组成和性能的影响,并比较了添加不同颗粒尺寸的SiC对烧结陶瓷强度的影响。试验表明,随着SiC添加量的增加,堇青石陶瓷的弯曲强度、致密度和热膨胀系数逐渐增大。当添加SiC的质量分数为5%、粒径为5.0μm时,烧结堇青石陶瓷的强度较未添加时增大了41.9%,而热膨胀系数的增幅不大。

  • 标签: 堇青石 SIC 烧结 添加剂
  • 简介:摘要:近年来,微波能已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通讯、食品加工、木材干燥、纺织工业和医疗。而微波技术在材料制备和加工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主要是在陶瓷材料的制备和陶瓷卫生洁具的干燥方面。原因是早期研究者认为金属材料能反射微波但不能吸收,所以微波不能加热,所以不能烧结。但是这个结论仅限于大块金属。使用频率为2.45GHz的微波烧结各种金属粉末,如Fe、Cu、al、Ni、Mo、Co、W、Sn、Ti粉末及其合金粉末。结论是,无论哪种金属或其合金处于粉末状态,都可以用微波加热,并能制得密度较好的烧结样品。从此,掀起了微波烧结制备金属材料的研究热潮。

  • 标签: 微波烧结 粉末成形 传统烧结 综述
  • 简介:链箅机-回转窑法生产球团,是目前国内外生产铁矿球团的主要方法之一,尤其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发展比较快。究其原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产效率高、成奉低,与烧结机相比返回料极少,粉尘低,有利环保;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球团的抗压性能与品位,能满足大型高炉对炉料的技术要求。

  • 标签: 链箅机-回转窑法 球团 烧结设备 长寿化 材料
  • 简介:摘 要:本文设计了钕铁硼废料制备相应牌号永磁体的方法,经氢破碎、气流磨采用高压力研磨方法,成型采用控氧压制成型,烧结后采取二次回火的工艺研究方案,最终低成本制造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产品。

  • 标签: 废料 稀土金属 二级回火
  • 简介:通过微波烧结制备TiC/6061铝基复合材料,采用TEM、EDS、XRD分析该复合材料结合界面的结构、元素分布和相组成;从热力学角度研究新相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结合界面存在厚度约为100nm的扩散型和反应型2种中间层,其与基体和增强相的邻接整洁、边界连续、结合紧密。扩散型界面,具有(111)Al//(240)TiC,[011]Al//[001]TiC的晶体学位向关系并形成半共格界面;反应型界面,由TiAl和微纳米级的Al4W相组成。界面TiAl相的热力学形成机理为Al和Ti元素通过扩散的方式首先生成TiAl3,之后随Ti元素的进一步扩散占据TiAl3中Al的位置,最终形成TiAl。

  • 标签: 微波烧结 铝基复合材料 界面 热力学
  • 简介:摘要介绍了动力电池材料烧结窑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炉膛材料、加热元件进行了技术改造。通过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烧结窑 材料腐蚀 加热元件断裂 分析 改造
  • 简介:本文从酒钢3#烧结机生产现场提取出一个频繁出现又事关烧结终点温度控制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实践的角度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 标签: 烧结 终点温度 措施
  • 简介:摘要为进一步提高锂电池烧结辊式炉的热能利用效率,采用40m锂电池材料烧结辊式炉作为模型,介绍了基于锂电池烧结辊式炉的热平衡计算方法,基于热平衡对辊道炉的节能途径与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锂电池材料烧结辊炉内废气的热损失高达30%。建议使用废气余热回收,适用范围的炉具和炉衬用耐火材料,并优化炉体结构以提高能源利用率。

  • 标签: 热平衡 锂电池材料 辊道炉 节能技术
  • 简介:利用钴扩散浸渍法制造PDC超硬复合材料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如何实现催化金属钴的均匀扩散渗透,本文从合成实验出发通过选择烧结温度,时间,组装方式,硬质合金钴含量,原料金刚石粒度,真空处理以及添加碳源等七个因素,考察了各因素对钴扩散渗透行为的影响。试图全面了解PDC材料烧结中钴扩散渗透行为的规律性。

  • 标签: 钴扩散浸渍 PDC 烧结 聚晶金刚石
  • 简介:摘要为进一步提高锂电池烧结辊式炉的热能利用效率,采用40m锂电池材料烧结辊式炉作为模型,介绍了基于锂电池烧结辊式炉的热平衡计算方法,基于热平衡对辊道炉的节能途径与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锂电池材料烧结辊炉内废气的热损失高达30%。建议使用废气余热回收,适用范围的炉具和炉衬用耐火材料,并优化炉体结构以提高能源利用率。

  • 标签: 热平衡 锂电池材料 辊道炉 节能技术
  • 简介:摘要:为了满足高温环境下电子器件可靠性的要求,寻求在电子封装产品中传热性能良好的复合材料,本文采用液相还原法对纳米银/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和烧结工艺进行实验研究,研究不同含量比例下纳米银和石墨烯的最佳配比以及分析不同材料烧结工艺最佳水平组合,建立纳米银/石墨烯的工艺参数体系。

  • 标签: 纳米银/石墨烯 液相还原法 烧结工艺
  • 简介:通过真空镀铬对金刚石颗粒进行表面改性,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法(SPS)制备改性金刚石/Cu复合材料研究金刚石的体积分数、工艺参数以及金刚石颗粒表面改性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混料时间以及金刚石颗粒的体积分数都会影响材料的致密度,金刚石颗粒的体积分数还会影响材料的界面热阻,而致密度和界面热阻是影响该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2个重要因素对金刚石颗粒进行真空镀铬表面改性,可改善颗粒与铜基体的润湿性,降低界面热阻。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镀铬金刚石体积分数为60%时,改性金刚石/Cu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致密度,其热导率达到503.9W/(m.K),与未改性的金刚石/Cu复合材料相比,热导率提高近2倍,适合做为高导热电子封装材料

  • 标签: 金刚石/Cu复合材料 SPS 热导率 致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