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年龄段前磨牙及第三磨牙牙髓占牙齿的比例,及干细胞分布情况,评估牙齿组织工程l临床适宜的选材标本。方法临床收集不同年龄段因正畸或其他原因拔除的无龋坏、无牙周疾病等的健康前磨牙及第三磨牙,分别称重牙齿及牙髓并计算比例。扫描电镜观察牙髓表面形态。脱钙后病理切片观察.牙髓组织内成牙本质细胞层完整与否,观察细胞与纤维成分比例;阿尔新蓝一希尔红染色,偏振光显微镜观察有无双折射现象: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间充质干细胞特异性标记物STRO-1以及成牙本质相关蛋白牙本质涎蛋白DSP的表达情况.评估牙髓干细胞在牙髓组织中的分布情况。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前磨牙及第三磨牙牙髓占牙齿比例逐渐缩小.11~20岁年龄段与31~40岁、41~50岁,以及50岁以上年龄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扫描电镜下可见摘除的牙髓组织类似树桩.有些区域比较平滑,有些区域表面有不规则突起。牙髓组织内存在双折射。STRO-1阳性表达细胞在牙髓组织中散在分布.在血管周围较密集。DSP表达则主要集中在牙本质区域及成牙本质细胞内,牙髓内仅有少量表达。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髓逐渐萎缩,牙髓干细胞的分布集中于血管周围.在牙髓组织内散在分布.未分化的牙髓干细胞不表达成牙本质相关蛋白DSP。

  • 标签: 人牙髓组织 牙髓干细胞 分布 STRO-1 牙本质涎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金属烤瓷修复对活髓牙牙髓组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09年8月到2011年8月期间接收的行金属烤瓷修复患者120例,在治疗之后的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间内进行复诊,观察患者在行金属烤瓷修复后活髓牙牙髓组织的病变情况。结果在治疗之后的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间内进行复诊,这120例患者中总共有26例患者发生了活髓牙牙髓组织病变,病变率达到了21.7%,而且活髓牙牙髓组织的病变呈现出多样性。结论金属烤瓷修复在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的1年时间内,活髓牙牙髓组织病变率较高,这可能与患者的修复体、基牙以及牙体预备有一定的关系。

  • 标签: 金属烤瓷 修复 活髓牙牙髓组织 影响
  • 简介:目的:观察卵巢去势1个月对大鼠切牙牙髓组织中成牙、成骨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0只成年雌性SD大鼠(8周龄)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及卵巢去势组,每组各5只;在全麻下,将去势组大鼠双侧卵巢摘除,假手术组行相同切口,保留卵巢;1个月后,处死大鼠,分离牙髓组织,通过实时定量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两组大鼠牙髓组织中成牙、成骨相关指标的表达。结果:去势组牙髓组织中,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transcriptionfactor2,RUNX2)、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0s-terix,OSX)、骨钙素(Osteocalcin,OCN)、牙本质涎蛋白(dentinsialoprotein,DSP)、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sialophosphoprolein,DSPP)的基因和/或蛋白表达等成牙及成骨指标均较假手术组牙髓低,而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的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卵巢去势1个月可以明显降低大鼠切牙牙髓组织中成牙、成骨指标的表达,提示卵巢去势下调了牙髓细胞的成牙及成骨能力。

  • 标签: 卵巢去势 牙髓 成牙 成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烤瓷修复牙体预备对牙髓组织的影响及处理方法。方法我们将2013年5月-2014年5月行烤瓷修复牙体患者87例(123颗牙体)做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年龄不同将其分为3组青年组39例(54颗牙体)、中年组31例(46颗牙体)、老年组17例(23颗牙体)。三组患者均采用烤瓷牙行牙体修复,将其治疗2年后牙髓组织病变发生情况相比较。结果青年组、中年组患者牙髓组织病变率均低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与中年组患者间牙髓组织病变率无明显差异P>0.05。急慢性牙髓炎发病率高于牙周炎与逆行性牙髓炎发病率P<0.05。结论将烤瓷牙体修复方法应用于牙齿缺损、缺失患者治疗中,其美观度较高、耐磨性佳,但在牙体预备过程中若不能给予基牙有效保护,可引发牙髓病变发生。

  • 标签: 烤瓷牙 牙体预备 牙髓 影响 预防性措施
  • 简介:乳牙龋病是最常见的儿童口腔疾病之一,当其继续发展时,可能造成牙髓感染。根据其牙髓感染程度不同,采用的牙髓治疗方式也有所差异。本文就乳牙的牙髓治疗进行综述。

  • 标签: 乳牙 活髓保存治疗 牙髓摘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牙髓切断术治疗牙髓疾病。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牙髓切断术(pulpotomy)是指切除炎症牙髓组织,以盖髓剂覆盖于牙髓断面,保留正常牙髓组织的治疗方法。根据所用盖髓剂的不同,牙髓切断术主要分为意义不同的两种①氢氧化钙牙髓切断术,使断端愈合,保持健康的活髓;②甲醛甲酚牙髓切断术,固定断端下方的牙髓组织

  • 标签: 牙髓切断术 治疗 牙髓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应用比格犬制造年轻恒牙根尖周炎动物模型,并进行再生性牙髓治疗(regenerativeendodontictreatment,RET),组织学观察治疗后牙根发育情况,为进一步探寻炎症与损伤修复的关系以及RET后组织修复的机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本研究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7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3只6月龄的比格犬,每只犬双根前磨牙4颗,共12颗牙,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根尖周炎组、空根管组以及RET组,每组3颗牙。RET后3个月全麻下处死实验动物,颈静脉灌流固定,将上下颌骨取下后固定1周,pH7.2的10%乙二胺四乙酸中脱钙3个月。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结果根尖周炎组根管内可见大量免疫细胞,无新组织修复;空根管组根管内仅有纤维性修复;RET组根管内、根管壁以及根尖部有新组织形成,使根管壁增厚,牙根增长,根尖孔闭合,牙根继续发育。结论在有效根管消毒、控制年轻恒牙根尖周炎的基础上,机体即能发挥一定限度的组织修复能力;RET过程中刺破出血本身造成局部适度的损伤,可能进一步激发了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利于新组织的形成,使牙根继续发育。

  • 标签: 年轻恒牙 根尖周炎 再生性牙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牙周牙髓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6月接收治疗的逆行性牙髓炎患者65例,对这些患者都进行全面的牙周、牙髓治疗,之后分别进行5个月、10个月、18个月的回访,并对这些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具体的观察与分析。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5个月、10个月、18个月的回访,回访结果分别为急性牙髓炎症状明显者59例,牙髓炎症状和牙周脓肿明显者48例,单纯牙周脓肿症状明显者35例,其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77%、73.85%、53.85%,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使其统计学具有意义(P<O.05)。结论通过对逆行性牙髓炎患者进行牙周牙髓联合治疗,能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治疗效果显著,保留了患牙,而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在医学领域上广泛的采纳与推广。

  • 标签: 牙周 牙髓 逆行性牙髓炎 临床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髓炎保存活髓治疗对牙髓血管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及外伤意外穿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将8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及外伤意外穿髓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40例采用活髓切断术保存患牙根髓活力,实验组40例采用盖髓术保存全牙髓活力,观察两组的治愈率。结果对照组急性牙髓炎患者及外伤意外穿髓患者治愈率(85.00%)与实验组急性牙髓炎患者及外伤意外穿髓患者治愈率(87.50%)相比差异不大(p>0.05),统计学无意义。结论针对急性牙髓炎患者及外伤意外穿髓患者采用盖髓术及活髓切断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均较为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牙髓炎 牙髓血管 活髓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牙髓摘除术与牙髓失活术治疗急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选出56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牙髓炎患者(收治时间范围:2023年1月~2024年1月),以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牙髓失活术,观察组患者给予牙髓摘除术,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急性牙髓炎患者的疼痛评分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急性牙髓炎患者疼痛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2组急性牙髓炎患者治疗前各项炎症指标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急性牙髓炎患者IL-6、TNF-a、CRP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与牙髓失活术相比较,牙髓摘除术在治疗急性牙髓炎中效果更佳,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并抑制炎症因子水平,具有较高的作用价值。

  • 标签: 牙髓摘除术 牙髓失活术 急性牙髓炎 炎症反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年轻恒牙牙髓尖周病患者牙髓切断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乳牙牙髓尖周患者及40例年轻恒牙牙髓尖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牙髓切断术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有效率达96%,患儿术后效果较好,上颌牙疗效好于下颌牙。结论延长患牙的保存时间,达到消除感染或控制炎症的目的,扩大乳牙保留范围,尽力将患牙保存至替换期。

  • 标签: 年轻恒牙 牙髓炎 尖周病 牙髓切断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