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水肿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常见于仔猪。主要特征是头部水肿明显,具有神经症状,胃壁水肿,潜伏期短,发病率低,死亡率高。

  • 标签: 猪水肿病 流行特点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治疗方法
  • 简介:水肿又名猪大肠杆菌病毒血症,俗称小猪摇摆。是断乳仔猪常见多发病,断乳后1-2周龄多发,发病率较低,呈地方性流行,病死率高(90%)。本无明显季节性,但以春季的4—5月和秋季的9—10月发较多,特别在气候骤变和阴雨季节更易发病。通常在脾虚肾亏,三焦气化

  • 标签: 水肿病 症状 病因 病理变化 诊断
  • 简介:秋季气候凉爽。只处于一个适宜的外界环境,采食量增加。生长速度加快,是一年四季中比较适合只生长的好季节,但是养殖户千万不能忽视水肿的发生。水肿是由具有一定血清型的溶血型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索引起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该病多发于春秋季节断奶前后的仔猪,主要表现为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和头部水肿,病死率很高。

  • 标签: 猪水肿病 春秋季节 生长速度 外界环境 一年四季 肠毒血症
  • 简介:2002年10月12日承德县下板城镇某村赵某家饲养的二个多月龄的仔猪呈体发病,发病率达100%,实属少见,现报告如下:发病情况赵某家饲养的10头仔猪,于是2002年10月12日全部发病,开始怀疑为其他传染病,用青霉素、链霉素治疗无效,死亡四头。后经临床检查和尸体剖检,诊断为溶血性大肠杆菌,经药物治疗,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治愈五头。临床症状患表现突然发病,眼睑水肿为本的主要特征,多数波及额部、颜面、颌下、颈部和两耳。初体温升高达到40.5℃左右,个别达到41℃,食欲减退或废绝,多数发病猪先拉干粪,后拉稀粪,呈糊状;体温很快降到常温或偏低。声音嘶哑、共济失调、站立不稳、行走蹒跚、卧地不起、最后倒地侧卧,四肢划动,呈游泳状,体温下降而死。病程一般1~4天。

  • 标签: 水肿病 发病特点 临床症状
  • 简介:水肿又称为肠毒血,是由病原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急性、高致病性、散发性疾病。临床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胃壁后肠系膜水肿为主要特征。此与断奶仔猪最为常见,多数在断奶后1-2周发,常见于春秋两季。

  • 标签: 猪水肿病 治疗 预防 大肠埃希氏菌 肠毒血病 高致病性
  • 简介:1水肿的流行情况与现状水肿自1932年北爱尔兰首次报道以来,先后在许多国家发现。根据报道和教材记载,本多发生在春秋季节,易感多是断奶后的仔猪。灵寿县首次发现水肿是在1978年春天。1985年发率明显升高。从1995年后随着养猪业的发展,饲养方式由自给式转变为商品型,由不完全饲料转变为全价饲料,该病的流行也由过去的春秋季节转变为一年四季呈持续性、地方性散发流行。

  • 标签: 猪水肿病 发病原因 春秋季节 全价饲料 流行情况 北爱尔兰
  • 简介:摘要:水肿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俗称小猪摇摆症又名胃肠水肿是目前制约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该病呈地方性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仔猪尤其容易发病。临床上,主要特征是突然发病、全身或局部麻痹、眼睑肿胀和运动障碍,由于该病的病程急、致死率高,给养殖业造成巨大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就诊猪场11头病猪进行临床检查,对病死进行剖检,细菌分离培养等,确诊为水肿,进行了注射和拌料投药治疗,效果良好。为水肿的临床诊治提供了诊疗方法上的优化。

  • 标签: 水肿病 大肠杆菌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水肿是仔猪常见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本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使得以预防为主的应对措施对养殖场避免巨大损失极具意义。本文通过对水肿的致病机理,感染的影响因素的简要分析,论述水肿的预防措施。

  • 标签: 猪水肿病 致病机理 感染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水肿(ED)俗称“红眼病”,又称的肠毒血症.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的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其病程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临床治愈率低,是危害断奶仔猪和育肥猪主要传染病之一.该病多数发生在断奶后1月内仔猪,高发于每年3~4月份,一年四季均有零星散发.饲料骤变、霉变,饲料蛋白水平过高,饲养环境卫生差,仔猪被防疫注射、断奶或转栏应激,气候突变、湿冷等引起拉稀过后易发生此.该病多发于营养状况良好、生长旺盛的,大至4月龄或体弱者也有零星发生.笔者于2014年4月�

  • 标签: 例猪 水肿病诊治 猪水肿病
  • 简介:水肿可发生于断奶至3.5月龄的群,与的应激有很大的关系,它经常发生在应激之后的1-3天。这些应激因素包括:断奶、疫苗注射、驱虫、运输、气候变化、改变饲料等。它是一种急性或超急性的大肠杆菌(colibacillosis),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所产生的毒素所造成的,此毒素影响神经和循环系统。

  • 标签: 仔猪 水肿病 症状 诊断 防治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生猪养殖业也逐渐繁荣发展。防治常见养殖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其中,水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做好水肿的防治工作不仅能够提高生猪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促进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对水肿的发生原因和防治对策进行研究探讨,旨在找到有效的水肿防治措施,将病情控制在萌芽阶段。

  • 标签: 猪水肿病 发病原因 防治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仔猪水肿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多见于断奶后仔猪。又称胃肠水肿或猪大肠杆菌肠毒血症。饲料营养单一、猪舍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不当等均可引起仔猪发病。以突然发热、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为特征。该病发病急、死亡率高,影响养猪业收益。1发病情况丹阳镇某驻军部队养猪场饲养450头,其中母猪50头。公猪2头,自繁自养。2011年5月18日将2窝分别为11头和10头的仔猪断

  • 标签: 仔猪水肿病 水肿病诊治
  • 简介:水肿是断奶前后仔猪多发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该病虽发病率不高,但通常是致死性的,给养殖业带来了较大的危害。为了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几年来,笔者对养猪户80头仔猪进行治疗探讨,认为单纯采用抗生素的治疗方法治愈率不高,而采用补硒、强心、补液加抗,丰素治疗等综合措施效果较佳,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2003

  • 标签: 仔猪 水肿病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