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日渐升高,对于新的、有效的前列腺癌的诊治方法的需求也随之日益迫切。单胺氧化A(MAO-A)是一种线粒体结合,在一些神经递质的脱氨降解中发挥重要作用,既往多用于神经及精神类疾病的治疗。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AO-A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MAO-A已成为前列腺癌一种潜在的治疗靶点而被广泛关注。在此,本文就MAO-A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等过程中可能的机制及MAO-A在前列腺癌的诊治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单胺氧化酶A 肿瘤转移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葡萄糖氧化基本特性、应用结构、作用机理等内容展开分析,通过研究做好菌种选育工作、进行发酵条件优化、做好提取纯化工作、进行化学修饰处理等工艺应用要点,其目的在于积累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为微生物发酵生产工艺的优化提供参考。

  • 标签: 葡萄糖氧化酶 发酵条件 微生物发酵生产工艺
  • 简介:摘要患儿 女,3月龄,因“喂养困难、体重不增3个月,发现重度贫血1 d”就诊,患儿生后1 d起病,以喂养困难、肌张力低、体重不增、发育迟缓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输血依赖性贫血、高乳酸血症,于8月龄死亡。基因检查示COX10基因存在c.674C>T(p.Pro225Leu)纯合变异,父母为杂合子,诊断为COX10基因变异相关细胞色素c氧化缺陷症。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1例磷酸吡哆醇(胺)氧化(PNPO)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国内外病例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此罕见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NICU收治的1例PNPO缺乏症患儿的神经电生理、影像学、遗传学资料,并复习2002年至今相关文献。结果本例患儿31+1周早产,生后当天即出现难治性痉挛发作,脑电图呈暴发抑制,PNPO基因存在c.674G>T、c.448-451del突变,故确诊PNPO缺乏症。检索数据库纳入文献32篇,共报道90例PNPO缺乏症患儿,以新生儿早期发病的难治性癫痫为典型表现,基因突变类型以c.674G>A最常见,长期依赖磷酸吡哆醛(PLP)补充治疗。结论新生儿早期癫痫发作且传统抗癫痫药物无效者,尤其是早产儿,应警惕该病,确诊依赖基因检测。

  • 标签: PNPO基因 磷酸吡哆醇(胺)氧化酶缺乏症 磷酸吡哆醛 癫痫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1例磷酸吡哆醇(胺)氧化(PNPO)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国内外病例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此罕见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NICU收治的1例PNPO缺乏症患儿的神经电生理、影像学、遗传学资料,并复习2002年至今相关文献。结果本例患儿31+1周早产,生后当天即出现难治性痉挛发作,脑电图呈暴发抑制,PNPO基因存在c.674G>T、c.448-451del突变,故确诊PNPO缺乏症。检索数据库纳入文献32篇,共报道90例PNPO缺乏症患儿,以新生儿早期发病的难治性癫痫为典型表现,基因突变类型以c.674G>A最常见,长期依赖磷酸吡哆醛(PLP)补充治疗。结论新生儿早期癫痫发作且传统抗癫痫药物无效者,尤其是早产儿,应警惕该病,确诊依赖基因检测。

  • 标签: PNPO基因 磷酸吡哆醇(胺)氧化酶缺乏症 磷酸吡哆醛 癫痫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经药研明确选择性氧合-2抑制剂用于临床是否有效。方法:该实验的时间脉络为2020-5至2021-4,样本对象即120只大鼠,参照体重划分5组,各24只,组别如下:对照组、美洛昔康高剂量组、美洛昔康中剂量组、美洛昔康低剂量组、吡罗昔康,剖析其抗炎镇痛效果。结果:相较于吡罗昔康,美洛昔康的镇痛、解热作用更为显著,数据差异不容忽略(P﹤0.05)。结论:美洛昔康具备选择性氧合-2抑制剂优势,具备较强的镇痛、抗炎效果,用药过程安全。

  • 标签: 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 美洛昔康 吡罗昔康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妇子宫平滑肌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1(GPX1)及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分娩后发生产后出血的48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分娩的正常产妇48例为对照组,分别取两组产妇子宫平滑肌组织进行分析测定,对两组子宫平滑肌收缩功能、出血量、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测定发现,子宫平滑肌收缩幅度对照组大于观察组(P<0.001),观察组收缩频率及活动力均较对照组低(均P<0.001);对照组出血量为(286.71±56.38)ml,观察组为(597.84±87.62)ml,观察组出血量更大(P<0.001);经过比较发现,观察组平滑肌组织中GPX1 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01),NF-κB 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01)。结论对子宫平滑肌中GPX1水平及NF-κB水平进行有效调节,能够提高子宫平滑肌收缩功能,进而抑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产妇 子宫平滑肌组织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1 NF-κB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半合成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市场需求巨大,化学合成法生产费用高且污染环境严重,生物法中的扩是合成头孢菌素的关键,它决定着头孢菌素的产量。通过共价结合的方式将扩固定在载体的表面,考察在固定化时各个反应条件对活的影响规律,确定固定化温度为25℃,K2HPO4-KH2PO4缓冲溶液浓度为1.5mol/L,反应时间为4h,每克树脂的液加入量为12mL时,固定在树脂上的扩具有最佳催化活性。本研究为固定化反应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为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供了参考与借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标签: 扩环酶 树脂 固定化 酶活
  • 简介:摘要氧化应激(OS)是导致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因素之一。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NOX)产生的活性氧(ROS)是VCI重要的致病分子。VCI的危险因素如高血糖及缺血/再灌注等在上游增加NOX的活化;其他危险因素如高龄、高血压及卒中是NOX依赖ROS产生的下游损伤。VCI的成因包括与NOX相关的危险因素及NOX依赖的ROS导致的细胞损伤。研究表明,抑制NOX活性可减轻认知障碍、降低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本文对NOX在VCI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 认知障碍
  • 作者: 何代玉 李双齐 王大勇 刘言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05
  • 出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1年第09期
  • 机构:大庆市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 163453,大庆市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普外科 163453,大庆市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急诊科 163453,大庆市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病理科 16345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合2(cyclooxygenase 2,COX2)蛋白和CD147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20年12月大庆市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病理学确诊的117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组织标本,其中90例甲状腺癌组织、27例甲状腺瘤组织,另外选择2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COX2蛋白和CD147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χ2检验统计学分析两者的表达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瘤组织和甲状腺癌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率分别为5.00%(1/20)、33.33%(9/27)和62.22%(56/90),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20、21.461、5.507,P<0.05);COX2表达水平与甲状腺癌TNM分期、颈淋巴结转移、包膜浸润明显相关(χ2=6.328、5.424、4.06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瘤组织和甲状腺癌组织中CD147蛋白表达率分别为10.00%(2/20)、37.04%(10/27)和71.11%(64/90),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74、25.463、4.417,P<0.05);CD147表达水平与甲状腺癌TNM分期、组织学分级、颈淋巴结转移和包膜浸润明显相关(χ2=6.110、6.402、5.945、4.78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OX2蛋白和CD147蛋白过表达在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检测COX2和CD147有助于判断甲状腺癌转移潜能和预后。

  • 标签: 环氧合酶2 甲状腺癌 CD147 免疫组织化学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压氧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趋化因子和免疫T细胞的影响,并分析其与细胞色素氧化(COX)活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医院和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急诊科收治的9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辅助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趋化因子和CD4+T细胞中Th1、Th2的变化,同时分析高压氧治疗与细胞色素氧化(COX)活性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38例,对照组仅27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第1秒呼气量(FEV1)及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有显著改善,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含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血清趋化因子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Th1及Th1/Th2比值明显升高,Th2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免疫T细胞亚群分布优于对照组。Pe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eotaxin、MCP-1水平及Th2含量与COX活性负相关(r=-0.635,P=0.004;r=-0.673,P=0.002;r=-0.737,P<0.01),而Th1含量与COX活性正相关(r=0.684,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可通过提高COX活性、促进有氧代谢,减少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趋化因子的表达,增强免疫功能,有助于改善预后。

  • 标签: 高压氧 支气管哮喘 趋化因子 免疫T细胞 细胞色素氧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软骨瘤组织和骨肉瘤组织中高迁移率蛋白A2(HMGA2)和氧合2(COX2)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20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资料完整的77例骨肉瘤组织和24例骨软骨瘤组织标本,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上述组织HMGA2和COX2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骨肉瘤组织中HMGA2阳性表达率71.43%(55/77)、明显高于骨软骨瘤组织HMGA2阳性表达率16.67%(4/2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88,P<0.01),骨肉瘤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76.62%(59/77)、明显高于骨软骨瘤组织COX2阳性表达率33.33%(8/2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55,P<0.01)。HMGA2表达水平与骨肉瘤恩内金分期(Eneeking分期)、软组织浸润、肺转移明显相关(χ2=5.581、5.958、6.242,P<0.05);COX2表达水平与骨肉瘤Eneeking分期、肺转移明显相关(χ2=5.391、5.437,P<0.05)。结论骨肉瘤组织中HMGA2和COX2阳性表达均显著升高,检测HMGA2和COX2有助于诊断骨肉瘤患者病情进展及判断预后。

  • 标签: 骨软骨瘤 高迁移率蛋白A2 环氧合酶2 骨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于氧烷而言,是一种在当下合成领域当中十分重要的中间体,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在了药物和工业化学品的合成领域。在本文的分析中,就主要基于烯烃不对称氧化在药物合成中具体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此为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麦冬皂苷D联合沉默氧合-2(COX-2)基因对人胰腺癌BxPC-3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将BxPC-3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麦冬皂苷D高剂量组(40 μmol/L)、中剂量组(20 μmol/L)、低剂量组(10 μmol/L);将沉默COX-2后的细胞分为空白组、COX-2抑制组(50 pmol/ml siRNA-COX-2)、麦冬皂苷D组(20 μmol/L)与联合用药组(麦冬皂苷D 20 μmol/L+50 pmol/ml siRNA-COX-2),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距离,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程度,采用实时定量PCR(RT-qPCR)法检测BxPC-3细胞中COX-2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xPC-3细胞中COX-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空白对照组,麦冬皂苷D高、中、低剂量组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00.0±4.9)%、(71.8±5.4)%、(80.5±5.8)%和(89.7±5.7)%,细胞迁移距离分别为(279.8±24.0)μm、(141.9±21.2)μm、(168.8±37.1)μm和(224.6±19.9)μm,侵袭数量吸光度(A)值分别为1.107±0.095、0.390±0.030、0.596±0.017和0.826±0.03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19.770,P<0.001;F=48.270,P<0.001;F=198.400,P<0.001),麦冬皂苷D高、中、低剂量组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COX-2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7±0.178、0.387±0.169、0.567±0.142和0.740±0.030,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033、0.654±0.085、0.762±0.110和0.881±0.04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10.280,P=0.004;F=11.780,P=0.003),麦冬皂苷D高、中剂量组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麦冬皂苷D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选择麦冬皂苷D中剂量(20 μmol/L)作为后续实验浓度。沉默COX-2后,空白组、COX-2抑制组、麦冬皂苷D组和联合用药组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00.0±2.8)%、(68.4±6.7)%、(67.7±5.9)%和(57.0±8.5)%,迁移距离分别为(274.4±23.8)μm、(217.0±18.8)μm、(186.2±18.6)μm和(115.7±15.8)μm,侵袭数量A值分别为1.143±0.092、0.791±0.058、0.715±0.026和0.424±0.05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34.430,P<0.001;F=103.400,P<0.001;F=131.100,P<0.001),各处理组细胞的增殖率、迁移距离、侵袭数量均明显低于空白组(均P<0.001);与COX-2抑制组和麦冬皂苷D组相比,联合用药组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均被明显抑制(均P<0.05);COX-2抑制组与麦冬皂苷D组相比,仅迁移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COX-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995±0.037、0.779±0.060、0.806±0.076和0.645±0.079,HIF-1α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83±0.104、0.749±0.070、0.736±0.070和0.394±0.016,VEGF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16±0.103、0.757±0.090、0.745±0.021和0.603±0.02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14.650,P=0.001;F=45.220,P<0.001;F=18.180,P<0.001),各处理组3种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空白组(均P<0.05);与COX-2抑制组和麦冬皂苷D组相比,联合用药组COX-2、HIF-1α与VEGF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COX-2抑制组与麦冬皂苷D组相比,3种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麦冬皂苷D联合沉默COX-2基因能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OX-2通路并降低HIF-1α、VEGF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 标签: 胰腺肿瘤 细胞增殖 肿瘤侵润 环氧化酶2 麦冬皂苷D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对脊髓损伤(SCI)小鼠炎性反应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Allen’s击打法制作SCI小鼠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小鼠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术后3 d,干湿称重法检测小鼠损伤侧脊髓含水量,二氢乙锭(HEt)染色检测活性氧(ROS)的积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SOD)、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并通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SOD1蛋白表达探究其作用机制。术后28 d,我们通过悬尾试验、糖水偏好试验来评估白藜芦醇抗抑郁作用。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治疗组损伤部位含水量(78.85±2.57)低于对照组(81.26±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5,t=-2.464,P<0.05)。治疗组小鼠糖水偏嗜度[(62.17±3.83)%]高于对照组[(55.63±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8,t=6.883,P<0.05)。SCI后28 d,治疗组小鼠不动时间[(205.80±5.03) s]低于对照组[(256.15±8.20)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8,t=-14.573,P<0.05)。治疗组ROS的积累[(2 523.23±89.22)%]低于对照组[(3 219.50±10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5,t=-13.825,P<0.05)。治疗组SOD活力[(59.20±9.22) U/mg]高于对照组[(42.50±8.52) U/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5,t=3.547,P<0.05)。治疗组减少MDA含量[(6.23±1.52) nmol/mg]高于对照组[(4.92±1.60) nmol/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5,t=2.361,P<0.05)。治疗组IL-1β[(45.32±11.23) ng/ml]低于对照组[(65.21±9.02) ng/ml],治疗组TNF-α[(735.32±33.29) ng/ml]低于对照组[(821.22±29.80)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5,t=-3.534,P<0.05;n=5,t=-3.944,P<0.05)。治疗组Nrf2(1.23±0.52)高于对照组(0.92±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5,t=2.302,P<0.05)。治疗组HO-1和SOD1(1.23±0.32、2.02±0.26)高于对照组(0.89±0.22、0.92±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5,t=3.306,P<0.05;n=5,t=8.731,P<0.05)。结论小鼠SCI后,白藜芦醇通过激活Nrf2通路对小鼠的抑郁情绪和炎性反应有明显改善作用。

  • 标签: 白藜芦醇 脊髓损伤 抗氧化 抗抑郁
  • 简介:摘要细胞分泌的硫酸酯2是一种内源性硫酸酯,可水解细胞外基质中或细胞膜外表面硫酸乙酰肝素链上的硫酸基团,可使结合在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上的生长因子解离,提高局部生长因子浓度,激活下游信号。硫酸酯2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在肝细胞癌中硫酸酯2表达升高与不良预后有关。硫酸酯2可通过激活肝癌细胞内多条信号通路促进肿瘤进展。抑制肝癌细胞硫酸酯2的活性,可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成瘤能力。本文就硫酸酯2与肝细胞癌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癌,肝细胞 硫酸酯酶2 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鼠李素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人正常皮肤细胞(HaCaT)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aCaT细胞。使用不同浓度的H2O2(300、600、900、1 200 μmol/L)处理HaCaT细胞12 h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筛选合适的H2O2浓度建立氧化应激模型。使用不同浓度异鼠李素预处理HaCaT细胞12 h,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确定异鼠李素安全浓度,用于后续实验。使用安全浓度的异鼠李素预处理HaCaT细胞12 h,600 μmol/L H2O2干预HaCaT细胞12 h,进行细胞增殖活力检测、SOD活性检测和MDA含量测定。结果随着H2O2浓度升高,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细胞中SOD活性逐渐下降和MDA含量逐渐升高。其中,600、900、1 200μmol/L H2O2组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2O2组(300、600、900、1 200 μmol/L)的SOD活性和MD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600 μmol/L H2O2建立HaCaT细胞氧化应激模式。20、40、60、80和100 μmol/L异鼠李素处理HaCaT细胞12 h,对细胞无毒性作用,选择20、40和60 μmol/L异鼠李素进行后续实验。与H2O2组比较,40、60 μmol/L异鼠李素组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增加[(72.21±5.11)%、(76.08±4.91)%,P<0.05];20、40、60 μmol/L异鼠李素SOD活性增高(19.81±0.38、20.52±0.52、15.45±3.13,P<0.05)和MDA含量下降(35.94±0.31、22.04±0.26、19.26±1.36,P<0.05)。结论异鼠李素对H2O2诱导的HaCaT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提示异鼠李素可能是治疗白癜风的潜在药物成分。

  • 标签: 氧化性应激 异鼠李素 HaCaT细胞 黄酮类 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