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就我院精神康复科成立15年以来,针对不同类型的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与训练,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最大程度的减轻和预防了精神残疾的发生。

  • 标签: 康复治疗 精神残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偏瘫肩痛是中风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一般在20%~80%之间。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偏瘫侧肩痛,伴有肩关节活动受限。疼痛多发生在上肢活动时,如穿衣和肩上举,会影响康复训练、日常生活和护理。疼痛有时也发生在休息时,甚至影响睡眠。严重者疼痛范围已不局限在肩部,可至手腕和手指,引起更大的痛苦。

  • 标签: 偏瘫肩痛 康复治疗 肩关节活动受限 疼痛范围 临床表现 上肢活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及手术后的风险,阐述康复治疗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重要作用。详细介绍全髋置换患者的康复治疗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总结康复治疗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必要性,强调康复治疗能明显加快此类患者恢复患肢功能,减少卧床时间。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康复治疗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脑卒中康复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这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09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60名,随机的把他们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对照组中,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在观察组中,采用康复治疗。结果治疗的总有效率观察组和对照组有很大的差异,分别为92.26%和7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康复临床治疗不仅可以将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重建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脑卒中患者 康复治疗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除赘灵局部涂擦治疗尖锐湿疣皮肤各种贅生物,黑色素痣,皮肤溃烂,胬肉增生皮损组织等症。方法将碱花、石灰、糯米、纯净水混合制作、贮存备用。用稍尖竹签取药少许点涂在皮损组织上。结果尖锐湿疣(CA)1000余例,面痣、肉痣100余例,经过点蚀药物后,均在点蚀的当时疣体组织即形成粘液而自行脱离,次日结痂,3-5天痊愈。结论中药点蚀治疗有立竿见影,疗效奇特,无痛苦、不损害正常组织、无毒副作用、不影响工作的特点。

  • 标签: 尖锐湿疣皮肤赘生物 肉痣 皮肤溃烂 胬肉增生等中药点蚀治疗
  • 简介:摘要Proteus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表现复杂的先天性疾病,病因不明,主要表现为皮肤的过度增生、骨骼发育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患者,男,14岁,因“脊柱侧弯矫形术后伴右下肢乏力1周”就诊。根据特征性临床表现和最新诊断标准确诊,经综合康复治疗,日常生活动能力明显改善。

  • 标签: Proteus综合征 康复
  • 简介:摘要脑卒中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尽早用针灸推拿、肢体运动功能锻炼、语言功能和吞咽功能的训练及早起的康复治疗,以降低致残率,促进脑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 锻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将45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尽早加康复治疗。结果治疗组偏瘫恢复快,自理能力明显提高,致残率明显下降。结论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回归社会能力,降低致残率。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早期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综合康复治疗效果。方法223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术后即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包括高压氧、心理康复、肢体功能锻炼、针灸、理疗)。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残疾分级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疗效。结果治疗30天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减小,日常生活能力(ADL)明显提高,康复组改变尤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综合康复治疗能明显降低颅脑损伤致残、有效地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

  • 标签: 颅脑损伤 术后综合康复治疗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阐述了脑血管病早期康复的理论基础,脑血管病康复治疗的适宜开始时间,系统地论述了脑血管病康复训练的各种方法、脑血管病康复治疗的评定方法及主要治疗学方法。

  • 标签: 脑血管病 康复治疗 康复训练 康复评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8例脑瘫患儿分别采用功能训练、推拿按摩、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及心理疏导等综合康复疗法,3~6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本组68例患儿中,基本治愈14例,显效30例,好转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6%。且患儿的年龄越小、病情越轻,其治愈率越高。结论综合康复疗法是治疗小儿脑瘫的有效方法,能明显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小儿脑瘫 综合康复疗法 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孤立性直肠溃疡{下称UC.srus}是一组少见的具有特性病理组织学改变的良性直肠疾病使用康复新液治疗孤立性直肠溃疡{下称UC.srus}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88例孤立性直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康复新液组),对照组38例(5-ASA组),分别于治疗前后对症状、体征积分,生活质量量化评分;治疗2周后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随访2月分别观察其复发率。结果(1)治疗2周后疾病总体疗效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99.19%,对照组总有效率99.66%,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2周后主要症状、体征疗效评价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两种治疗方式均可明显缓解患者症状及体征。(3)治疗2周后两组间症状积分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康复新液治疗孤立性直肠溃疡对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方面优于对照组。(4)治疗2周后生活质量评分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用药2周,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6)随访2月后疾病复发率比较治疗组复发率率0.550%,对照组复发率1.522%,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吞咽障碍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220例,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同时采用康复训练法进行为期4周的康复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均进行吞咽障碍评定结果经4周康复治疗后吞咽障碍得到明显改善,总发生率由32.27%降至10.0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吞咽障碍通过早期积极康复治疗,可获得极大改善。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评定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重症脑梗塞患者的疗效与机制。方法电针,经颅电刺激,神经促通技术,平衡治疗仪训练,减重平板步行训练等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患者运动功能显著提高,能独自步行,生活大部分自理。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能在短时间促进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 标签: 神经促通技术 平衡治疗仪训练 减重平板步行训练 重症脑梗塞
  • 简介:摘要自2007年6月—2010年8月,我院共收治脊髓损伤患者28例,通过系统的康复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必要性,以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方法采用现代康复医学模式,对本组28名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并采用功能独立性(FIM)评定对比本组患者康复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本组病例通过康复治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改善最少的为增加8分,改善最大的为增加31分,平均评分增加19.6分。结论系统的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改善残存功能,减少并发症,明显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脊髓损伤 康复治疗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患者后期的康复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我院2007年~2011年的100例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患者的病例报告,了解其后期康复治疗情况,从而进行相关分析及总结。结果在100个病例中,72例为多系统萎缩(MSA),其中49例为MSA-C型,23例为MSA-P型。28例为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其中,MSA-C型表现为小脑症状突出,MSA-P型表现为锥体外系症状,而PSP的主要表现为躯干僵直、姿势异常、核上性眼球运动障碍。通常来说,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治疗比较困难,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1。结论对于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患者的后期康复治疗过程中,应鼓励患者进行适量活动,避免使用利尿剂、镇静剂、安眠药等药物,可以采取让患者穿紧身裤和弹力袜并增加钠盐摄入的方式以促进静脉回流。同时应注意防止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后期康复治疗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