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卵泡发育可分为原始卵泡生长卵泡和成熟卵泡3个阶段,其中生长卵泡阶段又可分为窦前卵泡、窦卵泡及排卵前卵泡卵泡发育过程受到来自卵母细胞、颗粒细胞、膜细胞、基质、血管等多方的因素相互作用,变化丰富、复杂,过程中任何一分子或信号通路的异常即有可能引起卵泡发育的障碍。本文就影响生长卵泡发育阶段的相关因素进行梳理与总结。

  • 标签: 生长卵泡 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 优势卵泡 卵巢血管化 内分泌腺性血管内皮生成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对不孕症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GE_E8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阴道探头,频率5~10MHz,经对53例不孕患者行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结果35例卵泡发育正常并可见排卵征象,占不孕总数的66.0%,11例小卵泡排卵(20.8%),4例无优势卵泡形成,占7.5%例;,3例未破裂卵泡黄素化(5.7%)。增大卵泡壁增厚,周围见丰富环形血流信号“火环征”,测得为高速低阻血流频谱。呈唇样声像图,内膜厚度与卵泡增长呈正比。结论经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成熟度,可避免肥胖、肠腔胀气的干扰,重复性好,安全无创,操作简便,对卵泡测量更精确,较准确判断排卵日期对不孕症病因的诊断和指导治疗均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超声检查 经阴道 不育症 月经周期
  • 简介:目的检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embryotransfer,IVF-ET)患者不同大小卵泡中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Heparin-bindingepidermalgrowthfactor,HB-EGF)的表达水平,探讨HBEGF与相应卵泡液中雌二醇(estraadid,E2)、孕激素(progesterone,P)及E2/P比值之间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4~9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生殖中心因男方因素或者输卵管因素行辅助生殖治疗的58例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因输卵管因素或者男方因素行辅助生殖治疗患者卵泡液中HB-EGF的表达情况,电化学发光法(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IA)检测该卵泡液中雌孕激素水平。大卵泡组(32例)和小卵泡组(26例)互为对照组。结果ELISA法检测发现HB-EGF在卵泡液中有表达;卵泡液中HB-EGF、E2和E2/P与卵泡大小呈正相关性关系,HB-EGF、E2和E2/P在大卵泡组水平显著高于小卵泡组(P〈0.05),但P与卵泡大小无相关性(P=0.226)。大卵泡组中,HE-EGF与E2和E2/P具有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562和0.487,即HB-EGF越大,E2和E2/P越大,与P不具有相关性(P=0.335)。在小卵泡组中,HE-EGF与E2和E2/P具有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454和0.728,与P不具有相关性(P=0.068)。结论HB-EGF在卵泡液中有表达,且与卵泡大小和卵泡液中E2水平、E2/P比值呈正相关性,与P水平无相关性。HB-EGF可能促进卵泡生长发育,从而对卵母细胞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作用,通过检测卵泡液中HB-EGF可以对卵母细胞质量进行初步的评估。

  • 标签: 卵泡液 HB-EGF 雌二醇 孕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泡生长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以及克罗米芬诱导卵泡生长,并且根据卵泡生长情况将生长正常的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出现生长障碍的患者分为对照组(n=30),然后在患者的排卵周期测定不同时间卵泡的大小以及相应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并统计分析测量结果。结果卵泡开始生长以及生长第5d、第10d,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的卵泡大小、T3、T4以及TSH水平之间无差异,P>0.05;卵泡生长第15d卵泡大小、T3、T4水平高于对照组,TSH水平相对于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卵泡生长存在障碍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较低,表明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对卵泡生长有一定影响。

  • 标签: 甲状腺激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泡生长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特异性抑制剂雷帕霉素对小鼠始基卵泡激活及生长发育的作用。方法选取C57BL/6雌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20,等体积生理盐水)和雷帕霉素处理组(n=20,雷帕霉素5 mg/kg),持续给药30 d后每组分别取7只小鼠,取卵巢组织行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进行卵泡分类计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Dx4/MVH和Ki-67分子的表达水平,另提取卵巢组织蛋白,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TOR及其下游信号分子的表达水平。停用雷帕霉素8周后,对照组和雷帕霉素处理组分别取6只,行始基卵泡计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抗苗勒管激素(AMH)和Ki-67分子的表达水平,另取7只,予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排卵,24 h后取材行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雷帕霉素处理组小鼠始基卵泡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40),可见大量始基卵泡聚集,DDx4/MVH分子的表达增加;生长卵泡数量则明显减少(P=0.002),且Ki-67表达水平降低。停用雷帕霉素8周后,雷帕霉素处理组小鼠始基卵泡数量仍明显多于对照组,小鼠卵巢中可见各级生长卵泡,正常表达Ki-67和AMH。促排卵后,雷帕霉素处理组和对照组小鼠卵巢均可见大量成熟卵泡或黄体。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雷帕霉素处理组小鼠卵巢mTOR及其下游信号分子p70S6K、rpS6和eIF4B磷酸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总的分子水平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结论雷帕霉素通过抑制mTOR信号通路分子磷酸化水平,抑制始基卵泡的激活,减缓始基卵泡生长卵泡的转化速率,并抑制卵泡生长发育,从而保护卵泡储备功能。

  • 标签: 雷帕霉素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始基卵泡 卵巢储备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激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泡生长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9月到2018年9月收治的5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卵泡生长正常的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卵泡生长发生障碍的2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2组患者不同时期的卵泡大小以及相应的甲状腺激素(TH)水平,并将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第1天、第5天与第10天患者的卵泡直径与TH值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服药15天后,卵泡生长障碍的患者的卵泡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TH值水平大于对照组,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泡生长出现障碍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较低,因此表明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对卵泡生长有着一定的影响。

  • 标签: 甲状腺激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泡生长 影响
  • 简介:卵泡的募集与选择是生殖生理的两个重要概念,随着近年来生殖生理研究的进展,对这两个概念又有了新的认识,这对于医学生将来的临床医学实践有着很重要的实际意义。但在目前使用的很多生理学教科书中对这两个概念都没有相关的介绍。

  • 标签: 卵泡 生殖生理 实际意义 临床医学 医学生 教科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监测掌握不孕妇女卵泡发育及排卵情况。方法用阴道超声进行连续监测优势卵泡的形态、大小及回声,正确估计排卵时间。并随访被监测者的受孕情况。64例患者,每位患者监测4个周期,共256个周期。结果64例患者中,有排卵34例,占53.9%,无排卵30例,占47.1%,卵泡发育情况的超声图像表现可分为5类正常排卵型、排卵延缓型、无卵泡发育型、无优势卵泡形成型、黄素化卵泡不破裂型。结论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和排卵准确、直观,能够为指导受孕时间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阴道超声检查 卵泡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34例备孕及不孕患者超声监测排卵52个周期,对其卵泡的发育情况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进行观察,进一步指导临床进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7年8月我院行排卵监测34人,52周期,其中自然周期49周期,药物周期3周期。结果监测52个周期有10个周期成功妊娠,周期妊娠率19.23%。其中自然周期31例,有排卵周期24例共42周期,有9例成功妊娠,周期妊娠率21.42%。子宫内膜平均厚度(10.02±2.147)mm,卵泡排出时平均大小(19±1.589)mm。药物周期3例,克罗米酚促排卵周期2例,子宫内膜厚度(8±0.00)mm,卵泡排出时大小(17.75±0.3536)mm;来曲唑促排卵周期1例,子宫内膜厚度(10±0.00)mm,卵泡排出时大小(18.5±0.3536)mm;该例成功妊娠。结论超声监测排卵能直观观察卵泡及内膜生长情况、在自然周期及药物周期均能为排卵监测提供良好的形态学支持,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 标签: 排卵监测 自然周期 药物周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观察卵泡生长、发育、排卵及治疗不孕症的价值。方法经阴道超声对58个自然周期和75个促排卵周期的卵泡发育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自然周期卵泡平均每天增长1.6mm,排卵前卵泡平均直径为19.98mm。促排卵周期卵泡平均每天增长2.22mm,排卵前卵泡平均直径为22.85mm,成熟卵泡内大多可见到“金字塔”样点状高回声。排卵前卵泡生长快慢不一。结论经阴道超声是一种有价值的监测卵泡生长发育手段。仔细观察卵泡发育及盆腔变化对发现不孕原因、指导药物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超声检查 经阴道 不孕症 女性 月经周期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年龄、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及窦卵泡数量(AFC)对于卵巢反应性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66例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年龄、bFSH与外源性促性腺激素(Gn)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361、0.324,P〈0.05);年龄、bFSH与成熟卵泡数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r=-0.283、-0.297,P〈0.05);AFC和Gn呈负相关关系(r=-0.441,P〈0.05),与成熟卵泡数呈正相关关系(r=0.502,P〈0.05)。结论:年龄、bFSH及AFC对于卵巢反应性具有较好临床预测价值,且AFC的预测价值优于年龄和bFSH。

  • 标签: 基础卵泡刺激素 窦卵泡数量 外源性促性腺激素 卵巢反应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家族、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macrophag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等炎症因子所介导的生理性炎症反应参与卵泡发育、成熟及排卵过程,炎症因子异常表达引发病理性炎症反应,可导致排卵障碍及不孕,主要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肥胖、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本文围绕炎症因子对卵泡发育的生理作用以及在不同疾病中影响卵子发育的可能机制进行阐述,以期为排卵障碍性不孕的诊疗提供帮助。

  • 标签: 炎症 细胞因子类 卵泡 生长 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监测卵泡发育和排卵。方法应用阴道超声对33例患者从月经的第7天开始监测。观察时间一般2-3个周期以上,重点观察卵泡大小及变化。结果27例排卵成功占81.8%,6例排卵失败占18.2%,并观察到卵泡在成熟期和排卵期生长速度较快。结论阴道超声监测可准确预报有无排卵及排卵时间,并能观察卵泡生长速度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监测卵泡发育的技术,应作为临床首选。

  • 标签: 阴道超声监测 卵泡发育 生长速度 排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50例病人(月经周期28~40天,查体子宫形态正常,排除输卵管及其它生殖病变导致不孕患者)通过阴道彩超监测卵泡生长发育、排卵情况给临床提供诊断治疗依据。方法根据月经周期推测排卵期,月经周期正常者第10天左右开始监测卵泡,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卵巢大小、始基卵泡数目、优势卵泡大小、形态、张力、边界及卵丘等情况,从而指导患者性生活及临床用药。结果50例患者单侧正常排卵23例,占总数46%,双侧排卵3例,占总数6%,卵泡黄素化5例,占总数10%,无排卵4例,占总数8%,多囊卵巢5例,占总数10%,合并巧克力囊肿3例,占总数6%,小卵泡排卵6例,占总数12%,卵巢早衰1例,占总数2%。结论阴道彩超监测卵泡直观、准确、无毒、无害无创伤、可重复性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 标签: 不孕 阴道彩超 卵泡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