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首先对地铁钢轨电位的产生、危害及钢轨电位限制装置原理进行阐述,随后分析了地铁钢轨电位偏高的原因,最后从加强钢轨电位运行管理方面进行研究,对今后地铁钢轨电位安全运行管理工作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 标签: 牵引供电 钢轨电位 钢轨 负回流
  • 简介:摘要接地保护和等电位联结是互为补充的附加保护,在电气设计和施工中二者都是必须的。等电位是接地故障保护安全的基本前提,在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做好建筑物总等电位联结并能合理安全的利用接地电缆,有效地节约材料资源是配电设计和施工的主要目标。

  • 标签: 等电位联结 接地保护 接地电缆
  • 简介:摘要三电平NPC变流器是目前多电平变流器研究比较多的一种拓扑结构,因为相比于传统两电平变流器来说,三电平变流器具有许多的优势,但其拓扑结构固有的中点电位问题却会严重影响变流器的安全运行。文章介绍了简化三电平SVPWM算法基础上的改进,根据中点电位和小矢量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九段式开关序列,以冗余小矢量减缓或消除中点电位不平衡,抑制中点电位不平衡问题。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视觉、听觉、体感3种不同模态下靶刺激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ERP)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体感电刺激作为脑机接口(BCI)一种新的信号诱发模式的可能性,为基于体感ERP的BCI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7例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听力正常、躯体感觉正常且无任何大脑病史的被试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9例;年龄20-26岁,平均年龄22.6岁:均为右利手。分别记录17例健康的被试者在视觉、听觉、体感单通道靶刺激下诱发的脑电图;对3类靶刺激下ERP的时域参数(幅值、潜伏期)、行为学数据(反应时间、错误率)、脑源定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类靶刺激模式下的ERP波形具有相似性,体感电刺激诱发的ERP幅值与视觉、听觉靶刺激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体感电刺激诱发ERP的峰值潜伏期显著长于视觉靶刺激:体感电刺激的反应时间显著长于视觉靶刺激。错误率也高于视觉、听觉靶刺激;体感电刺激诱发ERP的脑内源与视觉靶刺激相比具有相似性。结论相比于视觉、听觉靶刺激.大脑对于体感电刺激的探测难度高,敏感程度低:但从ERP的波形和幅值上看,体感电刺激可以诱发出稳定的、可被检测到的ERP波形,完全有可能应用于BCI系统作为一种新的ERP诱发模式。

  • 标签: 体感电刺激 脑机接口 事件相关电位 源分析
  • 简介:摘要研制了一种地电位紧固电气连接部位螺栓专用工具,该工具能带电对电气连接部位螺栓进行紧固,对提高输电线路螺栓松动缺陷的消缺效率和减少停电时间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地电位 电气连接部位螺栓 专用工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动态脑电图、诱发电位以及颅内压检测评估颅脑损伤预后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至我院进行治疗的sTBI患者共计97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颅内压(ICP)监测,入院后1周,病情稳定后进行动态脑电图(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观察三种检测方法对患者预后评估的结果,以临床预后情况作为标准分别计算动态脑电图+BAEP与动态脑电图+BAEP+ICP检测对患者预后评估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错误率。比较其统计学差异。结果以临床预后作为最终判定依据,根据动态脑电图+BAEP与动态脑电图+BAEP+ICP对预后的情况判定动态脑电图+BAEP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以及错误率,结果发现三种检查方式联合检验得到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动态脑电图+BAEP联合检查结果,而错误率明显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动态脑电图、BAEP、ICP联合应用能够更准确的判断中度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动态脑电图 诱发电位 颅内压检测评估 颅脑损伤
  • 简介:建立了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火试金合粒中银的分析方法。试金合粒采用硝酸溶解,以硫氰酸钾溶液滴定银量。选定了仪器的最优条件,考察了酸度、共存元素对测定的影响。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0.53%~0.89%,测定结果与硫氰酸钾滴定法和减杂质法相一致。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满足分析需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 标签: 自动电位滴定 火试金合粒
  • 简介:目的:探讨正常成人下肢体感诱发电位刺激电流阈值(SEPCT)与感觉电流阈值(CPT)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寻找适宜的刺激强度、规范本实验室体感诱发电位检查及后续本体感觉障碍患者的脑功能研究提供客观理论指导。方法:选择89例健康成年人,其中男49例,女40例,平均年龄(52.75±15.09)岁。按年龄分组,青年组:20~40岁,男7例,女13例;中年组:40~60岁,男20例,女13例;老年组:≥60岁,男20例,女16例。交替刺激双侧内踝部胫后神经,测量其双下肢CPT,并测量其SEPCT,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男性受试者SEPCT及CPT均明显高于女性受试者,其SEPCT/CPT比值则显著低于女性(P〈0.05);老年男性受试者SEPCT及SEPCT/CPT均明显高于中年男性组,且老年男性受试者SEPCT高于青年男性组(P〈0.05);女性受试者SEPCT及CPT均值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P〈0.05),而SEPCT/CPT则较为恒定,各组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SEPCT均值与CPT均值呈正相关。结论:在进行SEP临床检查及相关科研工作时,男性可给予4.40倍左右SEPCT/CPT的刺激电流强度,且老年男性受试者可给予稍高的SEPCT;女性则可给予6.13倍左右SEPCT/CPT刺激电流强度。

  • 标签: 体感诱发电位刺激电流阈值 感觉电流阈值 影响因素
  • 简介:卫星上某些绝缘介质受空间等离子体作用,容易发生充放电情况.该过程中,介质电导率是影响充放电特征的关键参数.采用表面电位衰减法,可以得到接近实际工况的介质本征电导率.因此,采用表面电位衰减法,首先分析表面电位衰减法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因素,然后研究3keV电子束辐照后不同厚度试样表面电位衰减过程,获得电路板材料(Fr-4)和聚酰亚胺(PI)的本征电导率为10~(-16)S/m量级,总结出试样厚度和电子能量对表面电位衰减测试电导率的作用规律.

  • 标签: 电导率测试 表面电位衰减法 电子辐照 静电放电 聚酰亚胺
  • 简介:以恒电位法在pH=9.0碱性水溶液中碳纤维簇电极上镀单层锌,在含有组氨酸和电解氧化锌镀层下原位合成了锌-组氨酸-羟基络合物修饰碳纤维电极,模拟了生物酶识别痕量的硫氢酸根离子,优化了电极制备的条件。建立了开路电位测定硫氢酸根离子的方法,在中性水溶液中,该电极以开路电位变化响应注入溶液中的硫离子浓度,并可用能斯特方程描述开路电位变化的规律。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1.0×10μmol/L,检测范围为1.0×10~1.0×10-18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3.5%。对实际样品中硫氢酸根离子检测结果为1.12×10-13mol/L,加标回收率为109.2%。研制的电化学传感器具有响应快速,灵敏度高,检出限低,检测范围宽,仪器简单方便等特点。

  • 标签: 硫氢酸根 电位法 电化学模拟酶生物传感器 电化学传感器
  • 简介:产品设计能否激发用户的使用意向将决定用户产生进一步体验行为或制定购买决策,传统方法难以保证对用户自身感觉的准确解析。大脑控制着人的一切行为和认知,神经生理学的发展及其测量方法的成熟使从脑认知的角度研究用户体验成为可能。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以智能手机为研究对象,探索期望体验的形成过程。为尽可能保证脑认知差异是由产品造型激发的期望体验不同而引起的,实验不考虑产品价格和品牌的影响。实验中要求被试浏览不同用户体验水平的智能手机造型,等概率随机呈现这些智能手机造型。当出现能诱发被试使用意向的手机时,要求被试点击鼠标左键。以点击鼠标行为数据(有/无产生期望体验意向)作为脑电处理的依据,将采集的脑信号经过Curry7.0SBA处理,然后通过SPSS18.0对各个时间窗内的事件相关电位的平均幅值进行被试内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被试对于呈现的智能手机造型产生期望体验意向并做出点击鼠标行为时,与无期望体验意向时相比,能在额区一中央区诱发较小的峰潜伏期的260毫秒左右的负波(N2)和峰潜伏期在400毫秒左右的正波(P3),在中一顶区、顶区和枕区引起更大的峰潜伏期在300毫秒左右的负波(N3)和晚期正波(LPP);头皮地形图显示当被试产生期望体验意向时,被试中一顶区、顶区和枕区得到更强激活。脑电信号可以反映用户有无期望体验意向,也能间接反映产品设计的好坏。通过对用户脑信号的分析,能够提供更精确的测量用户感知的方法,帮助市场研究者更好地锁定用户的心理需求。

  • 标签: 产品造型 行为意向 用户体验 事件相关电位 神经工效学
  • 简介:通过介绍220kV电流互感器等电位点的相关特性,分析电位点的设置风险,进而分析设计中的一些要求和应用,主要涉及的模块有绝缘结构、设计品质和等电位点的故障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等.对220kV电流互感器的实际运行中出现的各种异常现象进行归纳分析,再总结出一定的使用方法和营运范围.

  • 标签: 电流互感器 等电位点 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通过电位滴定的方法测定钆喷酸葡胺中钆的含量的方法。方法以汞电极为指示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将样品缓缓灼烧完全炭化,在700~800℃炽灼至完全灰化,放冷,加0.1mol/L盐酸溶液25ml,微热使溶解,加二甲酚橙缓冲液(pH5.5)50ml,加入一滴硝酸汞溶液(0.01mol/L),用EDTA滴定液(0.025mol/L)进行电位滴定。结果精密度和准确度等良好。结论本方法可用于钆喷酸葡胺中的钆含量的测定。

  • 标签: 钆喷酸葡胺 钆含量 电位滴定 汞电极
  • 简介:井地电位成像是通过套管向井中供电或将电源放在井中,在地表观测电位异常的一项技术,其供电源有线源和点源两种类型。为了研究这两种电源对地下异常体产生的电位异常特征,本文针对不同激励源,采用有限差分方法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在线性方程组求解电位时引入不完全Cholesky共轭梯度(ICCG)迭代方法,分别实现了点源和线源井地电位成像技术的三维正演。最后,基于阻尼最小二乘法实现了井地电位成像技术的电阻率三维反演。设计不同地电模型分别进行正演和反演试算,正演结果表明,供电电源的类型不同,异常体在地表的电位异常特征也不同;反演结果表明,低阻体的反演结果要好于高阻体,点源置于异常体下方时反演的电阻率对异常体边界的识别比线源更加准确。

  • 标签: 井地电位成像技术 不同激励源 电位特征 正演 电阻率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