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性传播感染(STI)患者病史的采集与其他情况基本相同,只是此项工作常常涉及患者的个人隐私,会令患者和医师感到为难。经验可能会使事情好办些,但如果患者觉得医师或护士也感到为难,则他可能会觉得更难堪。随着STI越来越普遍以及日常活动促使更多人来做STI检查,这些有关的咨询工作已经成为日常的筛选任务。

  • 标签: 检查 感染 传播 症状 男性 个人隐私
  • 简介:这篇文章探讨的是不同的避孕方法与获得性性传播感染(STIs)的危险性之间的关系。哪种方法能降低STI的危险性,哪种方法(如果有的话)会增加危险性?危险性是否因STI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人们在选择一种避孕方法的时候应该如何运用这些信息?

  • 标签: 性传播感染 避孕方法 STI 获得性
  • 简介:摘要高危人群中性传播感染(STI)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鉴于HIV暴露前后预防的成功经验,化学预防STI传播是安全、有效的防治手段。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开展的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暴露前还是暴露后,多西环素均能有效降低STI发病率。本文通过对STI化学预防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化学预防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性传播疾病 化学预防 高危人群 多西环素
  • 简介:性传播性疾病主要是指通过性接触而传播引起的一些疾病.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寄生虫七大类.笔者从2002年以来,对来站治疗的40例男性性传播性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的疾病进行治疗随访调查情况如下:

  • 标签: 男性 性传播性疾病 性接触 病原体 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
  • 简介:治疗性传播感染(STIs)患者给医师带来了许多伦理、道德和法律窘境。鉴于最近起诉的恶意传播HIV行为,在敏感环境中仍不得不做出困难的决定。这篇文章讨论英国的形势。

  • 标签: 传播 感染 医事 治疗性 HIV 性传播感染
  • 简介:性传播感染很常见;在英国社区进行的筛查研究显示,衣原体感染发病率约为10%,生殖器疱疹为病和衣原体的感染经常无症状;而有症状的表现如阴道分泌物常常提示某种致病性弱的(但仍有潜在危险的)感染如念珠菌。性传播感染经常是多重感染,发现一种感染时应立即考虑检查其他性传播感染

  • 标签: 多重感染 无症状 传播 检查 女性 生殖器疱疹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6-2020年天津市性传播疾病(STD)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2016-2020年的每年4-6月,每个哨点样本量为400人,连续监测并收集天津市STD门诊男性就诊者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相关性行为,以及HIV、梅毒、HCV感染等信息。结果STD门诊男性就诊者共4 000例。2016-2020年HIV阳性率由1.13%(9/800)增长到2.25%(18/800)(趋势χ2=14.22,P<0.001),梅毒阳性率由9.38%(75/800)增长到13.00%(104/800)(趋势χ2=7.30,P=0.007),总HCV阳性率为0.45%(18/4 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别相比于未婚、天津市户籍、最近3个月未发生临时性行为、未发生同性肛交和未感染梅毒者,STD门诊男性就诊者感染HIV危险因素包括同居(aOR=7.53,95%CI:2.13~26.62)、外省户籍(aOR=3.64,95%CI:1.58~8.38)、最近3个月发生临时性行为(aOR=2.24,95%CI:1.03~4.89)、发生同性肛交(aOR=85.99,95%CI:38.76~190.74)和感染梅毒(aOR=6.06,95%CI:3.18~11.56)。结论2016-2020年天津市STD门诊男性就诊者的HIV和梅毒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发生临时性行为、同性肛交和感染梅毒是STD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感染 哨点监测 性传播疾病 门诊就诊者
  • 简介:性传播疾病(STD)由各种感染性微生物通过性接触传播,目前已成为全世界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性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STD混合感染是防治的重点和难点,也是STD传播的主要来源.

  • 标签: 福州地区 女性 性传播疾病 微生物 公共卫生
  • 简介:公共健康的重要性。作为性健康及HIV防治国家健康策略部的重点项目,性传播感染是公共健康的焦点问题。患者原发病的治疗和护理及相关并发症(包括盆腔炎、不育、异位妊娠和宫颈癌)的处理,直接或间接地给医疗卫生资源造成巨大负担。20世纪以来英国性传播感染的流行病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反映了社会性行为方式、新的诊断技术、以及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的变化。

  • 标签: 流行病学 感染 传播 英国 公共健康 医疗卫生资源
  • 简介:摘要全球范围内性传播感染(STIs)的发病正在逐年上升,治疗面临重大挑战。优化现有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方案,或采用联合治疗是改善治疗结局的重要策略,但不同药物的特性和不良反应以及感染部位均对治疗结果有直接影响。本文将从以上方面对当前用于STIs治疗的主要抗菌药物进行阐述。

  • 标签: 性传播疾病 抗菌药物 剂量 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
  • 简介:性传播感染往往给人们,特别是妇女和儿童带来沉重的负担;只是在HIV广泛流行后,关注国际健康的人们才开始重视性传播感染的问题。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艾滋病的影响是灾难性的,在非洲的一些地区,20%以上的成人感染了该病。WHO估计,每天全球有16000例新发的HIV感染,其中90%以上来自发展中国家,一半以上是25岁以下年轻人。自从艾滋病广泛流行以来,已有多于6千万人被感染,其中超过2千万已死亡。

  • 标签: HIV感染 全球性 流行病学 传播 发展中国家 5岁以下
  • 简介:性传播感染(STIs)一直是一种令人痛苦的沉重负担,尤其对妇女和儿童,但直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全球流行后才受到关心世界健康状况人士的重视。艾滋病病毒/艾滋病(AIDS)的冲击对许多发展中国家而言一直是灾难性的;在非洲一些地区,超过20%的成年人感染艾滋病。

  • 标签: 全球性 性传播感染 流行病学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病毒 传染病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妇产科门诊育龄妇女性传播疾病(STDs)感染情况。方法在本院妇科门诊和产前检查门诊就诊的18~45岁患者855例,观察临床特点,分析性传播疾病的感染情况。结果在855例受检者中共发现STDs298例,患病率为34.85%,其中白色念珠菌、阴道毛滴虫感染占大多数。结论性病的宣传教育应向农村,向普通人群,向育龄妇女倾斜,更多地向她们宣传性传播疾病防治知识,使她们对性传播疾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危害程度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提高其对性传播疾病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

  • 标签: 妇女 性传播疾病 感染
  • 简介:摘要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是以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一类传染性疾病。多数STD的口腔表征不仅具有特征性,且常常是其首发、早发、必发的临床表现。这就要求口腔医师必须熟悉STD的口腔表征,以利早期做出诊断,避免漏诊及误诊,并进行积极的治疗和监测,阻止STD的传播。同时,要求口腔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做好自身防护。本文着重介绍艾滋病、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的流行病学特点、口腔表征、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

  • 标签: 性传播疾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梅毒 口腔表征 临床表现
  • 简介:1994和1996年在古巴哈瓦那的一个中心诊所CiraGarcia对因阴道异常分泌物前往妇科就诊的妇女进行研究。用革兰氏技术和培养对宫颈内和阴道渗出物进行病因学检查。也进行了念珠菌和与细菌性阴道炎、阴道滴虫有关的病原体分离鉴定。另外,对男女患者均进行了梅毒(VDRL)和

  • 标签: 性传播疾病 阴道滴虫 细菌性阴道炎 异常分泌物 血清学试验 病因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报异性性传播HIV感染者中MSM特征及抑郁症状相关因素,为HIV感染者实施个性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2019年9-12月在山东省济南市、青岛市、潍坊市和临沂市选取≥15岁、自报异性性传播男性HIV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对一访谈核实其感染途径,对核实后实际为MSM,按照1∶1匹配在当地选择年龄范围差≤3岁、自报为男男性行为传播的HIV感染者作为对照组,开展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及行为特征、流行病学调查中心抑郁量表(CES-D)、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分析其特征和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结果自报感染途径为异性性传播男性HIV感染者373例中,复核后实际为男男性行为传播的占39.7%(148/373),年龄(40.3±12.0)岁,已婚/同居占41.9%(62/148),确证HIV前做过检测占27.0%(40/148),同性性伴数≥2人占71.6%(106/148),有抑郁症状的占55.4%(82/14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自报异性性传播HIV感染者的MSM中,确证前未做过HIV检测、确证前同性性伴数≥2人、首次发生同性性行为年龄>30岁和有抑郁症状者,更有可能隐瞒真实的感染途径;抑郁症状与身体健康状况、社会支持情况和职业状况稳定的因素相关。结论在自报异性性传播男性HIV感染者中,有一定比例实际为男男性行为传播感染途径,并存在多性伴及双性性行为的高危行为,抑郁症状的比例较高。需加强随访的感染途径复核,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和行为干预。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男男性行为者 感染途径 抑郁
  • 简介:摘要多功能预防技术(multipurpose prevention technologies,MPTs)可以同时避孕和预防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或其他性传播感染(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STIs),对我国公共卫生具有重要意义。MPTs可以是针对不同适应证的多种药物的组合,也可以是具有多种适应证的单一产品。通过使用MPTs可解决多种性与生殖健康问题,提高产品的可及性和依从性。目前国际上有二十余个MPTs产品处于研发的不同阶段,绝大多数产品为阴道局部给药,包括女用避孕套、缓释阴道环、阴道凝胶、阴道薄膜、皮埋剂、口服片剂和微针贴片等。本文对国内外兼具预防AIDS/STIs和避孕功能产品的研发进展、研发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作一综述。

  • 标签: 避孕药具 性传播感染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治疗生殖器疱疹合并其它性传播感染的效果。方法对75例患者均采用了中药内服和外治。结果经过一疗程的治疗,75例患者中有57例为痊愈,15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结论采用中医治疗生殖器疱疹可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中医药益气养阴,补益肝肾,从而有效的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由此可达到治本效果;中医药燥湿祛风,清热解毒,能抑制病毒随神经下行,则可治其标,从而有效的保护皮肤粘膜不受感染,达到避免复发的作用。

  • 标签: 生殖器疱疹 中医 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