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对血液净化病人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接受治疗的血液净化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将100例血液净化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和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血液净化患者血肌酐(249.33±1.23)umol/L、尿素氮(14.23±1.09)mmol/L、白介素-6(4.02±0.23)ng/L、白介素-10(5.22±1.22)ng/L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血液净化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对血液净化病人病情及预后均具有影响,能够使其并发症风险降低,值得研究和推广。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血液净化 病情 预后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护理过程中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我院神经内科重症肌无力确诊患者 6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 31例,实验组重症肌无力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护理患者。经过两个护理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过程满意程度的不同以及护理前后心理状况,进而比较临床护理路径护理与常规护理的区别。结果:临床护理路径护理重症肌无力患者心理状况以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常规护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护理重症肌无力水平效果较常规护理路径好。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 重症肌无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某市矽肺病发病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间某市确诊的矽肺病病例的发病情况,研究对象为此段时间内由职业病诊断技术服务机构确诊的121例矽肺病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风险评估,统计矽肺病的发病高危行业和原因。结果121例患者中共有I期矽肺患者58例,占比为47.93%。II期矽肺患者43例,占比为35.53%。Ⅲ期矽肺患者20例,占比为16.53%。而58例I期矽肺患者中有16例在1年后发展为II期矽肺。121例矽肺患者的工种分别为凿岩工87例、采矿工9例、成型工1例、破碎工3例、烧成工2例以及矿山其他工19例。121例矽肺患者中共有71例处于有色金属矿采选行业,占比为58.67%。其中男性患者占大多数,共65例。处于烟煤和无烟煤开采洗选行业者24例,占比为19.83%。其中男性患者占多数,共20例。其他行业为32例,占比为26.44%。121例矽肺患者由于期别不同,接尘年龄也存在一定差异性。其中I期矽肺患者的接尘平均年龄为(13.4±8.6)a,II期矽肺患者的接尘平均年龄为(11.7±4.2)a,Ⅲ期矽肺患者的接尘平均年龄为(26.9±11.7)a。结论某市矽肺病的发病行业主要在有色金属矿采选行业与烟煤和无烟煤开采洗选行业。因此在此行业的工艺把控中,需要加强防尘处理。若粉尘污染较严重时,需要设置足够的通风设施。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培训,最大限度的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

  • 标签: 矽肺病 发病情况 疾病特征
  • 简介:【摘要】 目的:病情观察指引在 ICU 护理中的应用 。 方法: 选取 26 名 ICU 护理人员进行研究,对其开展病情观察指引教学,在教学开展前后, 26 名 ICU 护理人员对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5 月在我院进行救治的 460 例 ICU 患者开展护理工作,评估教学前后两个阶段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同时记录护理阶段患者发生异常事件的情况。 结果: 教学工作开展后,护理人员专业水平评估数据明显高于教学前( P < 0.05 ),护理阶段,患者异常事件发生率也明显低于教学前( P < 0.05 )。 结论: 在 ICU 护理过程中,针对护理人员开展病情观察指引教学,能够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同时可以减少护理阶段患者异常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ICU护理 病情观察指引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病情观察指引在 ICU 护理中的应用 。 方法: 选取 26 名 ICU 护理人员进行研究,对其开展病情观察指引教学,在教学开展前后, 26 名 ICU 护理人员对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5 月在我院进行救治的 460 例 ICU 患者开展护理工作,评估教学前后两个阶段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同时记录护理阶段患者发生异常事件的情况。 结果: 教学工作开展后,护理人员专业水平评估数据明显高于教学前( P < 0.05 ),护理阶段,患者异常事件发生率也明显低于教学前( P < 0.05 )。 结论: 在 ICU 护理过程中,针对护理人员开展病情观察指引教学,能够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同时可以减少护理阶段患者异常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ICU护理 病情观察指引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 PDCA质量改进在提高责任护士病情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 PDCA质量改进对漳州市某三甲医院甲状腺血管外科责任护士病情知晓率情况进行整改,比较改进前后责任护士病情知晓率情况。结果:运用 PDCA质量改进后,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率达到 92.9%(39/42),明显高于应用 PDCA前的 76.2%(32/42) ,改进前后的各条目知晓率对比, P<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 PDCA质量改进能够有效提高责任护士病情知晓率,提高分级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PDCA 责任护士 病情 知晓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颅脑肿瘤患者的病情观察与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5月~2019年2月收治的30例颅脑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经护理干预后,治疗显效率为60%,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出现1例并发症,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护理满意度为96.7%。结论加强对颅脑肿瘤患者的病情观察,并把握护理要点,能够有效提高颅脑肿瘤的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颅脑肿瘤 病情观察 临床护理
  • 简介:心律失常并心肌缺血为影响脑卒中发病时病情的危险因素[4,即在12个研究因素中有4个因素对脑卒中发病时病情有影响,脑卒中病人发病时病情重的概率大

  • 标签: 例病例 危险因素 因素研究
  • 作者: 王明梨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盐边县中医院四川攀枝花617109)【中图分类号】R3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187-01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饮食习惯逐渐发生变化,高血压患者数量也不断增多。而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疾病,一般而言,老年人是高血压性脑出血高危人群,虽然通过手术治疗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很日容易出现后遗症和并发症,需要较长的时间恢复,使患者及家庭产生严重的思想压力和经济压力,因而,需对术后患者病情的观察和护理高度重视,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最大程度上减少患者残疾发生率。1患者意识的观察护理要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医护人员应及时观察患者的思想意识变化,对患者术后的病情要充分掌握。一般而言,观察患者术后是否存在意识障碍问题。主要是通过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进行判断。在实际的临床护理中,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和患者之间的对话,以及患者对疼痛的感应,对患者的思想意识障碍程度充分了解;与此同时,还可以仔细观察患者的膜反射及咳嗽状态,对患者的意识程度障碍充分掌握,特别对患者是否存在脑疝可以有效预判。实质上,患者出现烦躁不安、疼痛、呕吐及血压突然升高都是脑疝发生重要提前表现。通常情况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绝大部分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思想意识障碍,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对术后患者的思想意识状况有效观察,如果在观察中发现患者的意识存在问题,应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给与适当的护理干预。一般情况下,医护人员应该按照医生的要求,每隔半小时到两小时对患者的意识情况进行有效评估,结合(GCS)对患者评分,若发现患者确实存在严重的意识障碍问题,应立即告知医生并采取有效措施。2患者瞳孔观察护理要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医护人员应及时观察患者的瞳孔状态,通过观察患者的瞳孔,可以有效判断患者颅内是否存在再出血的问题。实质上,人体曈昽的直径一般为2.0-5.0mm,处于眼球中央位置,若瞳孔的直径超过5mm,则属于瞳孔扩大问题;若瞳孔的直径超过6mm,则属于瞳孔散打问题;若瞳孔的直径小于2mm,则属于瞳孔缩小问题。在实际的护理中,医护人员应采取正确的方法对换患者的瞳孔变化进行观察,比如,可使用聚光手电筒照射患者的双眼中间位置,仔细观察患者瞳孔大小和性状,接下来,观察患者的瞳孔是否对光的照射比较敏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导诊护士对病情突变的判断及对策。方法:分析了门诊导诊护士对病情突变的判断及对策。研究组采用了更具针对性的病情判断方法和护理对策,对比两组满意度及护理效率。结果: 2018年度导诊护理人员工作效率评分明显高于 2017年度;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结论:强化门诊导诊护士对病情突变的判断能力,制定并落实相应的护理对策,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及施救效率,保障患者的预后。

  • 标签: 门诊 导诊护士 病情突变 判断及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急诊输液室患者病情突变的急救护理管理方法,观察护理管理效果。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管理,观察组将“PDCA循环模式”应用到患者病情突变急救护理管理中。结果观察组低血糖、过敏性休克、肺水肿及高热晕厥护理有效率,分别为100%、80%、83.3%及100%、护理技能、态度及效率满意度,分别(91.2±1.4)分、(93.5±2.0)分及(94.8±1.7)分。对照组低血糖、过敏性休克、肺水肿及高热晕厥护理有效率,分别为85.7%、75%、33.3%及60%、护理技能、态度及效率满意度,分别(80.9±3.6)分、(79.4±1.6)分及(78.6±2.3)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PDCA循环模式”,有助于提高急诊输液室患者病情突变的急救护理有效率。

  • 标签: 急诊输液室 病情突变 急救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在我院就诊的老年人的牙体牙髓疾病的患病情况,为今后的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牙体牙髓病科就诊的≥60岁老年人的牙体牙髓疾病患病就诊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牙髓炎、根尖周炎、牙体缺损、龋病为患病的前四类疾病,其中牙髓炎和根尖周炎发病率接近。作为牙髓炎、根尖周炎主要病因的龋病,其患病率远低于前者。老年患者占全年总就诊量的12%,其中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占28%。结论老年患者的疾病预防意识差,更多是在疼痛发生后才就诊。今后要加强对于老年人的口腔疾病预防教育,减少身体的痛苦及经济损失。

  • 标签: 牙体牙髓 老年人 发病 防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协同护理对肺炎患儿病情康复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255例肺炎患儿分成两组(2018年3-9月),给予A组基础护理,给予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协同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A、B两组护理后,患儿家属对肺炎知识掌握评分、护理技能评分、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出院时间及护理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肺炎患儿实施协同护理的效果明显,能提升患儿家属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护理技能及患儿的治疗效果,加速患儿的康复。

  • 标签: 协同护理 小儿肺炎 病情康复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