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探讨肺腺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以进一步改善肺腺鳞癌的疗效.方法对本院1994年1月至2004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63肺腺鳞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其组织学来源、发病率以及治疗和预后.结果全组占同期手术的11.5%,施行肺叶切除(含两肺叶切除、支气管袖状切除)47,全肺切除16,其中根治性切除58,姑息性切除5;术前确诊12;TNM分期:Ⅰ期11,Ⅱ期14,Ⅲ期37,Ⅳ期1.全组有淋巴结转移者49,转移率77.8%;淋巴结转移度43.9%.结论肺腺鳞癌已成为临床常见的肺肿瘤,恶性程度较高,预后差.应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 标签: 肺癌 腺鳞癌 临床病理特点
  • 简介:目的探讨胰腺腺鳞癌的影像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的胰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影像和病理学特点.结果7胰腺腺鳞癌发病年龄平均为57岁,肿瘤位于胰头及钩突部5,胰体尾2,瘤体直径平均(3.5±1.5)cm,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和黄疸.腺鳞癌病理特征表现为实体部分由导管腺癌成分和鳞癌成分以不同比例混合而成,本组鳞癌成分占10%~60%.鳞癌占优势的胰腺腺鳞癌影像学表现为囊实性占位,本组有5,且肿瘤体积越大,其中央囊性区直径与瘤体直径的比值就越大.囊性部分在增强前后均呈低密度,囊性区内无分隔,囊周多伴有不规则小囊.实性结构在平扫呈低或等密度,增强后动脉期轻度强化,门静脉期明显强化,本组有2.伴有胰胆管扩张5,伴胰腺萎缩4.结论鳞癌占优势的胰腺腺鳞癌有相对特征性的影像学和病理学表现,对于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胰腺肿瘤 腺鳞癌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临床病理学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杨祎彬 杨悦 孙文勇 程晔 徐海苗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2
  • 出处:《中华妇产科杂志》 2020年第07期
  • 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临床病理学专业, 杭州 310053,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 浙江省肿瘤医院妇瘤科, 杭州 310022,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 浙江省肿瘤医院病理科,杭州 31002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卵巢鳞癌和卵巢成熟畸胎瘤鳞癌变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2015—2018年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并排除卵巢外其他器官鳞癌转移的15卵巢鳞癌(包括9成熟畸胎瘤鳞癌变、6未见恶性畸胎瘤成分的原发性卵巢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15卵巢鳞癌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2.5岁(43~84岁);其中11患者的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异常升高,14患者发现时已为中晚期(Ⅱ~Ⅳ期);病理分化程度:1高分化,2中分化,3中~低分化,9低分化。免疫组化法检测显示,肾母细胞瘤基因(WT-1)细胞核阳性2、细胞膜阳性6,ER阳性2,核转录因子8(PAX-8)阳性4,p16阳性6,p53阳性11,细胞角蛋白(CK)5/6阳性15,p40阳性14。15卵巢鳞癌患者均接受了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辅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化疗。15卵巢鳞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6.0个月(3.0~36.0个月),1年生存率为54.5%,2年生存率为36.4%。结论卵巢鳞癌主要来源于畸胎瘤恶变,血清肿瘤标志物SCC-Ag及免疫组化标志物CK5/6、p40、p53、ER、PAX-8、WT-1、p16有助于卵巢鳞癌的诊断。卵巢鳞癌的治疗为手术联合术后化疗,但本病进展快,患者预后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卵巢畸胎瘤的少见类型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其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5年1月~2012年9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51少见类型卵巢畸胎瘤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并进行总结。结果19卵巢甲状腺肿、1卵巢类癌、1恶性卵巢甲状腺肿、1卵巢甲状腺肿类癌术后五年均无复发;14未成熟性畸胎瘤中仅有5患者术后5年存活,其余9均在术后6月-2年复发死亡;15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恶变中仅有6术后5年存活,其余9均在术后6月-3年复发死亡。结论加强对特殊类型畸胎瘤的生物学特性的充分认识,临床医生应该根据病理结果改进治疗对策,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卵巢 畸胎瘤 少见类型 病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经不同新辅助治疗(新辅助放化疗及新辅助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放化疗)后,根治术切除标本之间的组织病理学差异。方法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期间于江苏省肿瘤医院接受新辅助治疗后手术切除食管鳞癌患者30,其中行新辅助放化疗者(放化疗组)15,行新辅助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放化疗者(放化免组)15。收集患者手术标本,分析并比较两组食管原发灶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受累淋巴结反应之间的差异。结果放化疗组及放化免组病理显著缓解(MPR)率分别为10/15及14/15(P=0.17),原发灶病理完全缓解(pCR)率分别为7/15及10/15(P=0.46);出现三级淋巴样结构(TLS)者分别为7/15及12/15(P=0.02),出现坏死者分别为6/15及1/15(P=0.03),泡沫样组织细胞出现率分别为6/15及13/15(P=0.01),受累淋巴结治疗后的pCR率分别为7/33及11/12(P<0.001)。结论相比于放化疗组,放化免组更容易出现TLS、泡沫样组织细胞聚集,同时坏死出现的频率更低,且已受累的淋巴结治疗反应更好,提示新辅助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放化疗方案具有更强的免疫协同效应。

  • 标签: 食管肿瘤 新辅助疗法 瘤床 淋巴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肺腺鳞癌(ASC)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和分子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病理科2009年1月至2020年12月72ASC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年龄≥60岁的患者48。收集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等资料,行扩增阻滞突变系统PCR(ARMS-PCR)法检测基因突变情况。结果48患者中男32,女16,年龄60~84岁(平均70岁)。肿瘤的最大径为0.3~9.0 cm(平均2.8 cm)。镜下见鳞癌以及腺癌两种成分,鳞癌组织显示细胞间桥,腺癌组织则显示乳头状、腺泡或小管结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该组病例不同程度表达角蛋白(CK)7(30/31)、CK5/6(20/28)、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12/31)、P40(15/17)及P63(12/13)。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老年ASC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为58.8%(10/17),ALK融合突变频率为5.9%(1/17),ROS1和MET基因未见突变。48病例均行手术切除。结论ASC的病例相对少见,易造成漏诊,诊断需要结合HE染色、免疫组化学以及影像学检查的结果,手术是ASC患者主要的治疗方式。ASC的EGFR基因突变率较高。

  • 标签: 肺肿瘤 病理学,临床 DNA突变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pulmonary 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PEHE)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分析2011年8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EHE 18,进行常规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总结临床病理特征,并随访患者生存情况。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对18进行CAMTA1基因检测,对3免疫组织化学TFE3阳性病例进行TFE3基因检测。结果18PEHE中,男11,女7,男女比例为1.6∶1.0,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52岁。12(12/18)为肺内单发结节,6(6/18)为双肺多发结节。7(7/18)有肺外其他器官受累。17(17/18)患者有呼吸系统症状,1(1/18)患者表现为腹痛。大体均表现为灰白色结节,界限不清。镜下观察:黏液或者软骨样的基质中见上皮样的细胞排列呈条索状或者小巢状,可见胞质内空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表达CD31(18/18)、CD34(16/18)、ERG(18/18)、Fli-1(18/18),5(5/18)局灶表达广谱细胞角蛋白,3(3/18)TFE3阳性,Ki-67阳性指数5%~30%。FISH检测17(17/18)CAMTA1基因断裂,3免疫组织化学表达TFE3病例中1TFE3基因断裂。治疗方法:手术治疗8,手术辅助化疗3,单纯化疗7。15获得预后资料的患者中4死亡。结论PEHE症状缺乏特异性,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活检,在肺内需和多种肺部肿瘤鉴别。部分患者预后差,肿瘤多发、侵犯周围器官及远处转移可能与预后不良有关。

  • 标签: 肺肿瘤 血管内皮瘤 CAMTA1基因 TFE3基因
  • 简介:摘要同侧肾脏原发两枚不同病理类型肾癌罕见,本文报道1。患者体检发现右肾占位,术前增强CT提示两枚不同强化类型的肿瘤分别位于右肾上极、中极,术前诊断为右肾占位,行根治性右肾切除术。术后病理示两枚肿瘤,一枚为乳头状肾细胞癌,另一枚为肾透明细胞癌。术后随访36个月肿瘤无复发、转移。

  • 标签: 癌,肾细胞 透明细胞 乳头状 单侧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肺腺鳞癌预后的因素,为改进治疗方案奠定基础。方法对361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性别、年龄、症状、病程、肿瘤部位、X线分型、肿瘤边缘、分叶、密度、手术方法、胸膜皱缩、大体标本侵及胸膜或胸壁情况、手术性质、肿瘤最大直径、淋巴结转移模式、转移度(阳性淋巴结个数/淋巴结总数)、分化程度、病理侵及胸膜或胸壁情况、病理T项、病理N项、病理分期、术后放疗、术后化疗、术后复发转移等24个非重复因素进行预后分析,生存率计算采用寿命表法。统计分析运用Log-rank检验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腺鳞癌根治术后的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29.1%和15.4%。Log-rank检验示X线分型、手术方法,大体标本侵及胸膜或胸壁情况,手术性质、肿瘤最大直径、病理侵及胸膜或胸壁情况、病理T项、病理N项、淋巴结转移模式、转移度、病理分期、术后复发转移及术后放疗对预后有显著影响(P<0.05)。经Cox多因素分析示术后复发转移、病理分期、手术性质因素对预后影响最大。结论肺腺鳞癌是一种生物学行为恶性程度较高的非小细胞肺癌,单纯外科治疗效果尚不满意。

  • 标签: 肺肿瘤 腺鳞状 因素分析 统计学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肾脏病理类型分布及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年龄段特征。方法:本文对 2015年 4月 -2020年 4月间本实验室收到的经肾活检确诊为肾脏疾病的 500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肾脏疾病患者的病理类型分布规律和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年龄段特征。结果:经回顾总结发现,全部 500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 387,占比 77.40%,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 83,占比 16.67%,遗传性肾病患者 26,占比 5.20%,肾小管间质性疾病患者 4,占比 0.80%;。在 387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中, IgA肾病患者 203,占比 42.45%,肾小球微小病变患者 85,占比 21.96%,非 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 45,占比 11.63%,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 41,占比 10.59%,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 12,占比 3.10%, C3肾小球肾炎患者 1,占比 0.26%;通过分析 387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的年龄段特征发现, 9-15岁年龄段的患者 31( 8.01%)、 16-45岁年龄段患者 239( 61.76%)、 46-65岁年龄段患者 93( 24.03%), 66岁及以上年龄段患者 24( 6.20%)。结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在肾脏病理类型中分布最广, IgA肾病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各病理类型中占比最高, 16-45岁的青壮年出现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概率最高。

  • 标签: 肾脏病理类型分布特征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分布特征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年龄段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患者63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1年就诊,直肠指检前列腺Ⅲ度大,质硬,表面不光滑,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1.28ng/ml。彩色超声示前列腺6.5cm×6.2cm×5.7cm,边界不清晰。前列腺MR示前列腺内外腺区分界不清,T2像呈低信号,考虑前列腺癌并累及右侧精囊腺。全身骨扫描未见明显异常。经肠道准备后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

  • 标签: 腺鳞癌 前列腺尖 近距离放射治疗 排尿困难 前列腺癌 原发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脏疾病患者临床病理类型及特征,探讨肾活检在肾脏疾病诊疗中的价值。方法对在我院肾内科120行肾活检术的肾脏疾病患者的病史、病理分型等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患者肾活检共获得肾组织标本120,成功率100%。病因分布肾小球疾病106(88.3%)、肾血管疾病11(9.2%)、小管间质病变3(2.5%);病理类型分布原发性肾小球疾病79(65.8%),以膜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IgA肾病、局灶节段性病变、微小病变等为主,继发性肾小球疾病41(34.2%),其中以狼疮性肾炎、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淀粉样变性、紫癜性肾炎等为主。结论肾脏疾病患者的主要病因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以膜性肾病最为常见,其次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IgA肾病;继发性肾脏病中以狼疮性肾炎最为常见,且多见于女性患者。对于符合肾活检适应症的患者,肾活检术诊断、病因明确、治疗指导和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肾脏疾病 肾活检 病理类型
  • 简介:摘要肺腺鳞癌是肺癌中一种独特的类型病理学定义为肺原发恶性上皮性肿瘤,肿瘤细胞显示腺癌和鳞状细胞癌两种分化特点,每种成分所占比例不少于10%。腺鳞癌只能在手术切除标本且肿瘤充分取材的基础上方可诊断,活检和细胞学标本不能做出腺鳞癌的诊断。显微切割联合二代测序的研究显示,腺鳞癌中腺癌和鳞癌两种成分的基因表型相似,且与纯腺癌接近,而与纯鳞癌明显不同。单一克隆多潜能干细胞向腺癌和鳞癌分化是目前最广为接受的肺腺鳞癌起源假说。

  • 标签: 腺鳞癌 病理诊断 基因表型 起源
  • 简介:目的探讨主穹窿蛋白(majorvaultproteinMVP)在口咽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口咽鳞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73口咽鳞癌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化法检测MVP表达,分析MVP表达与口咽鳞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73MVP表达阳性率为67.1%,MVP表达阳性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较MVP表达阴性患者高,对放、化疗的敏感性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年总生存率为24.2%,MVP表达阳性和阴性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6.0%和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VP表达与口咽癌病理分化和T分期无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显示MVP表达是口咽鳞癌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1)。结论MVP在口咽鳞癌中表达水平较高,MVP的高表达增加口咽鳞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可以作为口咽鳞癌患者放、化疗敏感性和预后的预测指标。

  • 标签: 口咽鳞癌 主穹窿蛋白表达 预后预测 化疗敏感性 放疗敏感性 淋巴结
  • 简介: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lymphnodebiopsy,SLNB)预测老年口腔鳞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及提高病理准确性的方法。方法:对18临床及影像学检查阴性的老年口腔鳞癌患者,采用1%美兰示踪定位识别前哨淋巴结,随后行全颈淋巴结清扫,将SLN做连续病理切片检查。结果:18患者中检出SLN14,其中13的SLN能准确预测颈部淋巴结的转移状况。结论:应用美兰能准确定位SLN,前哨淋巴结连续病理切片活检结果,能准确预测颈部淋巴结的转移状况,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人 鳞状细胞 前哨淋巴结 亚甲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常见、少见和罕见原发恶性肿瘤的组织病理类型及其年龄和性别等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72 437原发食管恶性肿瘤患者,均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患者临床病理信息均来自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食管和贲门癌临床诊疗、病理和随访信息数据库(1973年9月至2020年12月)。所有患者均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食管肿瘤组织病理学诊断和分类标准(2019年)进行诊断和分类。对WHO诊断和分类标准中未标注的食管肿瘤,按照术后病理诊断和类型单独进行分析。采用SPSS 25.0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结果纳入的食管原发恶性肿瘤患者明确病理诊断共32种组织病理类型,其中10种在WHO分类中未标注。根据其发生频率,分为常见(食管鳞状细胞癌,占97.1%)、少见(食管腺癌,占2.3%)和罕见(主要是食管小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等,占0.6%)3种类型。食管常见、少见和罕见原发恶性肿瘤均以男性多见,其中食管腺癌差异最明显(男∶女,2.67∶1),其次是食管鳞状细胞癌(男∶女,1.78∶1)和罕见恶性肿瘤(男∶女,1.71∶1)。食管常见肿瘤(鳞状细胞癌)以胸中段为主(65.2%),而食管少见肿瘤(腺癌)以胸下段为主(56.8%),罕见肿瘤中恶性黑色素瘤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均以胸下段为主(51.7%和66.7%),其余罕见恶性肿瘤以胸中段为主。结论明确病理诊断的32种食管原发恶性肿瘤组织病理类型中,最常见肿瘤为食管鳞状细胞癌,少见肿瘤为食管腺癌,罕见肿瘤以食管小细胞癌和恶性黑色素瘤为主;均以男性多见;食管常见恶性肿瘤鳞状细胞癌以胸中段为主,而少见肿瘤食管腺癌以胸下段为主,罕见肿瘤中恶性黑色素瘤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均以胸下段为主,其余罕见恶性肿瘤以胸中段为主。

  • 标签: 食管肿瘤 肿瘤组织学类型 临床病理 性别 发病年龄
  • 简介:1992年10月~1993年12月,我们在广泛应用腹腔镜技术的实践中,对286不同病理类型的阑尾炎分别施行了单纯阑尾切除术、阑尾切除加腹腔引流术和脓腔内双腔管冲洗引流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171,,女115。年龄12~67岁。急性阑尾炎132,其中阑尾穿孔继发全腹膜炎6,阑尾周围脓肿形成25;慢性阑

  • 标签: 单纯阑尾切除术 阑尾周围脓肿 腹腔镜手术 阑尾穿孔 冲洗引流术 急性阑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