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皮肤损伤处常因其创面过大,上皮难以覆盖肉芽组织赘生而长期不愈合,或形成大的疤痕而失去皮肤应有的功能并引发运动障碍。这对宠物来说,不仅影响运动还降低其观赏价值,皮肤移植手术能加快皮肤大面积缺损的愈合。笔者曾对1只毛囊坏死的贵宾犬实施皮肤移植手术,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 标签: 皮肤移植 手术治疗 坏死 毛囊 运动障碍
  • 简介:通过图文证明,用连续病理切片法和组织固定后切薄压片透明法观察土肥氏鳞状毛囊角化病病理变化,发现其病理生理学本质可能是通过特异性的毛发生长因子或细胞因子的信号调节机制暂时失调,使毳毛在发育和生长过程中异常增生或相邻毛囊相互融合的毳毛毛发疾病,毛囊口及其周围表皮的鳞状角化过度只是毛发疾病引起的继发改变。根据中国人的病理发现与研究,本病应归类于毛发性皮肤病,建议更名为'毳毛增生性鳞状毛囊角化病'。

  • 标签: 鳞状毛囊角化病 组织病理 连续病理切片 切薄压片 皮肤附属疾病
  • 简介:目的:观察出生后小鼠不同部位皮肤毛囊早期发育生长差异及细胞色素C的表达分布。方法对新生1~9日龄的KM小鼠背部、尾部和触须部皮肤取材,进行HE染色,用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对组织进行细胞色素C进行表达分布检测。结果新生小鼠不同部位皮肤毛囊发育差异很大,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形态差异上,而发育时间的差异也十分明显。小鼠出生后背部皮肤和尾部皮肤毛囊发育都经过了一个非线性的发育和生长期,过了非线性的发育和生长期才开始快速生长,相比较尾部发育略迟于背部。触须部毛囊发育特征和背部尾部差异很大,一出生便可看到较成熟的触毛,没有经过稳定期便开始发育。结论通过形态学比较,结合CytC表达分布水平,发现新生小鼠不同部位皮肤毛囊早期发育存在形态和时间上的差异。

  • 标签: 毛囊 细胞色素C 毛囊发育差异
  • 简介:据2008年3月26日斯特里尔斯·安德烈亚第斯博士(心血管研究,2008年3月26日)报道,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的科学家已经证明,毛发毛囊中含有大量的干细胞,是最容易获得干细胞的来源之一。

  • 标签: 毛囊干细胞 心血管 皮肤 制备 功利 科学家
  • 简介:目的开发新的组织工程表皮替代物,利用毛囊干细胞-壳聚糖明胶膜片(Chitosan-gelatinmembrane,CGM)进行修复裸鼠皮肤缺损的实验研究。方法将体外扩增培养的毛囊干细胞接种于CGM,构建组织工程表皮膜片,裸鼠背部作直径1cm的全层皮肤缺损,将毛囊干细胞-CGM复合物覆盖创面。回植后1周、4周和12周分别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毛囊干细胞在CGM上生长良好。毛囊干细胞-CGM修复裸鼠后1周切片示创面有新生上皮覆盖,表皮分化良好,而对照组残留较大未愈创面。修复后4周和12周可见对照组收缩较实验组显著。结论体外构建的毛囊干细胞-CGM可以修复裸鼠皮肤缺损。

  • 标签: 毛囊干细胞 壳聚糖明胶膜片 皮肤缺损
  • 简介:毛囊瘤(Trichofolliculoma)是一种少见的好发于成人面部向毛囊分化的良性错构瘤。临床以鼻侧好发的网顶丘疹,中央开口处穿出成簇的柔软白色毳毛为特征[1-2]。

  • 标签: 毛囊性肿瘤 良性 毛囊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例患者(分别为从牙买加和巴巴多斯旅行归来的35岁女性和33岁男性)表现为罕见且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皮肤幼虫移行症合并毛囊炎。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毛囊毛囊周围广泛的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并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2例患者口服阿苯达唑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临床表现不典型 幼虫移行症 毛囊炎 皮肤 中性粒细胞浸润 组织病理学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女,22岁。主因面部、胸前皮疹4年,加重1月,于2008年10月到我科就诊。4年前患者面部和胸前出现片状淡红色丘疹,伴有轻度瘙痒,曾于外院按"脂溢性皮炎"诊治,无好转,皮疹夏

  • 标签: 毛囊角化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男,82岁,面部、躯干浸润性红斑伴痒1月余来院就诊.组织病理示:真皮毛囊上皮水肿,黏液池形成,毛囊内及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阿新蓝染色(+).免疫组化示:CD3(+)、CD4(+)及UCHL-1(+).诊断为毛囊粘蛋白病向嗜毛囊性蕈样肉芽肿转化.

  • 标签: 毛囊黏蛋白
  • 简介:毛囊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引起的炎症,主要长在头部、颈部、臀部、阴部等部位,初起为红色充实性丘疹,皮疹数目多,但不融合,以后迅速发展成丘疹性脓疮,常伴自觉瘙痒。是一种复发性较强的皮肤病,常多处发生,性质顽固,迁延难愈。所以患者饱受毛囊炎的困扰。想要彻底有效地治疗毛囊炎,必须先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皮脂腺增生 激素性皮炎 炎性红晕 郁于 搔抓
  • 简介:患者男,16岁。左侧躯干多发性褐色丘疹5年余。查体:左侧躯干可见多发米粒大小褐色丘疹,呈线状分布。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松解,基底层上方裂隙形成,裂隙上方可见圆体、谷粒。诊断:线状毛囊角化病。

  • 标签: 毛囊角化病 线状 棘层松解 DARIER病
  • 简介:患者男,20岁。头颈部红斑水疱伴乏力不适2d。皮肤科情况:头颈部密集红斑、水疱,部分破裂结痂;胸部、腋窝、腹部及大腿内侧褐色丘疹,上覆灰褐色油腻性结痂。入院诊断'湿疹合并感染,Kaposi水痘样疹,疥疮待排?'。疱液检查HSV-Ⅰ-DNA(+);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角化过度、棘层肥厚及松解,可见圆体、谷粒状角化不良,真皮呈慢性炎症性浸润。追问病史,有家族病史。诊断:毛囊角化病并Kaposi水痘样疹。

  • 标签: 毛囊角化病 KAPOSI水痘样疹 误诊 家系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段毛囊移植治疗特殊部位白癜风的疗效。方法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纳入10例19 ~ 28岁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男4例,女6例),共26处白斑合并白发,其中18处为头皮,8处为眉部。采用毛囊单位提取法从枕部或耳后区域获取毛囊,并均分为上下两部分。患者每处白斑合并白发皮损分为2部分,上下两部分毛囊分别移植于白斑的不同区域。术后每4周随访1次,观察复色及毛发生长情况。结果12周时,移植毛囊上部26处白斑中痊愈3处,显效5处,好转12处,无效6处,有效率30.8%(8/26),且均未见毛发生长;移植毛囊下部的26处皮损中痊愈5例,显效7例,好转11例,无效3例,有效率46.2%(12/26),8处皮损出现毛发生长。移植毛囊上部组与移植毛囊下部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30,P = 0.25)。结论分段毛囊移植术适用于头皮和眉部白癜风合并白发的治疗。

  • 标签: 白癜风 毛囊 移植 分段毛囊移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毛囊干细胞是存在于毛囊外根鞘隆突部的一种成体干细胞,来源丰富且易于获取。与毛囊内的其他成体干细胞一样,毛囊干细胞具有许多的优点,如自我更新能力强、高增殖能力和多分化潜能等,这使得毛囊干细胞成为非常好的分离干细胞来源以及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应用的组织来源。毛囊干细胞在表皮和皮肤组织工程中的研究作为一个迅速发展的全新领域,目前已在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展。本文主要就毛囊干细胞的应用前景展开综述,包括干细胞诱导毛发新生,促进创面愈合,促进神经、脊髓修复,心肌细胞样细胞分化等。

  • 标签: 毛囊干细胞 神经修复 创面愈合 脊髓损伤 心肌样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