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皮肤病中医外治法主要指不经口服给药,而从体表皮肤及黏膜等途径用中草药进行敷、贴、浴、封、熏、洗、灸、扑、点、涂、擦等,以及使用器械或针灸叩刺来治疗皮肤疾病的方法。其应用广泛,疗效确切,使用简便,易于掌握,安全可靠,副作用小,既可单独外用,亦可结合内服药治疗,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现将主要的方法简述如下。

  • 标签: 皮肤病 中医 外治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综合医院皮肤院内会诊的疾病谱。方法我们对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就诊治疗的360例皮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就皮肤病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调查发现,在皮肤会诊中,占前三位的皮肤疾病分别是过敏性皮肤病、感染性皮肤病和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其中,在感染性皮肤病中真菌感染所导致的皮肤病所占比例最大,在过敏性皮肤病中,药疹的发病率明显要高于荨麻疹的比例。结论皮肤会诊作为临床皮肤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诊的疾病谱能够有效帮助医生掌握其特有的规律,利于工作的开展和推行,其规律主要体现在药疹的数量要多于荨麻疹,自身免疫性皮肤病所占比率较重。

  • 标签: 皮肤科 院内会诊 疾病谱
  • 简介:皮肤疾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其区别于其他疾病的特点就是大多具有各自鲜明的皮损特点。皮损的变化直接反映了疾病的疗效、转归、预后。记录、描述或是拍摄皮损是皮肤病学医生在诊疗、积累经验、验证治疗效果、学习交流的重要一环。

  • 标签: 皮损 数码相机 摄影 皮肤 光圈 感光度
  • 简介:皮肤问题非常常见,1/4~1/3的人在一生中都可能受到皮肤疾患的困扰。皮肤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与其他健康问题相比,相对轻的皮肤问题却可能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以及更严重的医疗麻烦。多数皮肤病不危及生命,但可能会引发诸如身心不适、毁容、困窘、不良社会形象甚至失业和收入减少等诸多问题,因此决不可小视患者的皮肤疾患。

  • 标签: 皮肤科 检查 病史 皮肤疾患 社会功能 健康问题
  • 简介:酮康唑(ketoconazole)属于咪唑类抗真菌药物,具有广泛的药理学作用。除了抗真菌作用外,还具有抗细菌、抗炎、抗皮脂分泌和抗角质细胞增殖特性,使得2%酮康唑乳膏可应用于多种适应证,如皮肤癣菌病、皮肤念珠菌病和马拉色菌相关疾病等。

  • 标签: 2%酮康唑乳膏 药效学 药代动力学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灸在皮肤美容相关疾病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皮肤在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来,所诊断的10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运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这些方法包括三棱的针术、梅花针术、皮内针的术、耳针的术以及相关的拔罐术。结果这些患者在实施针灸疗法后,对色素性的障碍的皮肤病、病毒疣的疾病、斑秃以及相关的寻常痤疮等这些疾病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还能够起到美容的效果。结论针灸在皮肤美容相关疾病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一方面能够减少患者口服药物的一些副作用,另一方面能够给予皮肤医生比较多的参考。

  • 标签: 针灸 皮肤科美容 梅花针术 副作用
  • 简介:摘要如今,医学发展非常迅速。皮肤镜具有对皮肤放大的作用,自带偏光光源,可以减少皮肤角质层的光线折射,使皮肤表面,表皮,真皮乳头层和交界处能够清晰可见。作为一种新的非侵入性皮肤病学检查,皮肤镜检查易于操作,广泛使用,无痛且无创。检查结果迅速,能够更便捷地采集和存储镜中图像,在后期的随访中能够方便查看对比病变的发展情况。这种变化有助于病变特征的多维和三维抓取以及高诊断准确性。它对皮肤病,尤其是在对色素性的病变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鉴别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简单介绍了皮肤磨削技术和诊断标准,以及在皮肤肿瘤的诊断过程中,相关研究的进展,如色素疾病、脱发、炎症疾病、非典型等。为皮肤病的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皮肤镜 色素性皮肤病 皮肤肿瘤 诊断
  • 简介:摘要:皮肤镜作为一种先进的皮肤表面显微成像技术,已经成为皮肤医生不可或缺的诊断辅助工具。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皮肤镜在提高皮肤疾病诊断准确性和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皮肤镜在临床应用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设备成本、操作技能要求以及数据解读的主观性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皮肤镜在皮肤临床应用中的价值与挑战,以期为其更广泛、更有效地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标签: 皮肤镜 皮肤科临床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临床实习是医学生进行临床实践的重要阶段。我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结合实际、病例讨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等方式,有效提高了皮肤的临床实习效果。

  • 标签: 皮肤科 临床实习 教学方式
  • 简介:“激光”这个名词是“受激辐射光频放大”的英文缩写。因为激光是连贯性的,它可被聚焦成为一个非常小的区域,并可维持非常高的辐照度。激光是根据“激发的介质”受激发后产生而命名,它决定了发射光的特点。此种光以连续性、脉冲性或伪连续的光束传递。

  • 标签: 激光 皮肤科 英文缩写 受激辐射 连贯性 辐照度
  • 简介:摘要:中医外治法,是以皮肤为基本部位,以各种药物或非药物疗法为手段,直接作用于体表经络,疏通气血,调节脏腑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标签: 皮肤科 中医外治 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临床采用中医外治的价值。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湿疹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西药治疗,研究组联合中医外治,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DLQI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在治疗湿疹时选择中医外治法可获得理想的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可在皮肤推广应用。

  • 标签: 皮肤科 临床 采用 中医外治 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激光是受激辐射而产生的放大了的光辐射。1961年,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首次提出了“受激辐射”的概念,从而奠定了激光的理论基础。1960年美国梅曼公司第一台激光仪器(红宝石激光)终于问世,激光便进入了一个长期快速发展的阶段,各种激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激光以其独特的性质,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此促成并诞生了一个新的医学学科——激光医学1。

  • 标签: 皮肤科 激光医学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瘙痒是皮肤病的常见症状。目前临床使用最广泛的止痒药是抗组胺药,以下给大家做下简介抗组胺药现分为两代。20世纪80年代前问世的为第一代,如苯海拉明、异丙嗪、扑乐敏、赛庚啶等;20世纪80年代后问世的为第二代首先上市的是特非那丁,后有阿司咪唑、阿伐斯丁、氮卓斯丁、西替利嗪、依巴斯丁、氯雷他定等。

  • 标签: 皮肤科 抗过敏药物 瘙痒症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