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病例简介:女,28岁,因下腹部胀痛不适1个月,B超发现盆腔左侧囊性占位性病灶1周入院。入院查CT提示:盆腔子宫左后方、骶骨前方可见1个大小约8.0cm×6.0cm×5.6cm的边界清楚的囊性低密度灶,有壁,壁内可见点状及线状钙化,子宫、膀胱受乐无侵犯,周围间隙清晰,病灶密度均匀,CT值16HU,无强化(图1)。

  • 标签: 胃囊肿 异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盆腔炎妊娠的CT影像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4年2月前来山东泰安各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0例异位妊娠患者,采用CT诊断进行效果观察和总结。结果20例异位妊娠患者有12例发生在输卵管位置,8例发生在卵巢;CT诊断表现为盆腔囊实性肿块,且密度不均,与周围组织混杂难以区分,导致了后囊壁强化或者局部血管样的强化而内部却无强化的矛盾,有不同程度上的盆腔积液。结论采用CT诊断异位妊娠,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建议临床继续使用。

  • 标签: 盆腔异位妊娠 CT影响诊断 临床疗效
  • 简介:我院自1994~1996年收治异位妊娠192例,其中22例误诊为盆腔肿物,误诊率为11.5%,后经手术及病理检查均证实为异位妊娠,现作回顾性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年龄23~38岁,生育史:孕1产02例,孕2产7例,孕2产01例,计8例;孕3产12例,孕3产4例,计6例;孕4产22例,孕4产14例,计6例;放环者14例,占63.6%;绝育术后6例,

  • 标签: 异位妊娠 盆腔肿物 绝育术后 不规则阴道出血 输卵管妊娠流产 盆腔包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确诊的盆腔外EM患者60例的发病部位、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60例盆腔外EM中腹壁切口EM35例;会阴切口EM13例;宫颈、阴道壁EM8例;肛周EM2例;脐部EM2例。所有病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加孕三烯酮2.5mg口服,每周2次,持续3个月。5例复发经再次手术加孕三烯酮口服后治愈。总治愈率100%。结论EM好发于有经阴道手术史的患者,符合子宫内膜种植学说,但不能解释某些手术后未发生EM的现象。医源性EM的高发病率,值得广大妇产科医务人员的重视。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临床分析 患者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前认为,腹腔镜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的金标准和首选的治疗方法。本文集中介绍腹腔镜在内异症诊治中的作用,以指导临床。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为了降低异位妊娠非手术治疗成功率,减少异位妊娠破裂。观察甲氨喋呤(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对158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进行甲氨喋呤肌肉注射和口服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定期监测血β—HCG水平及B超监测包块情况直至正常。结果疗效与盆腔包块大小有相关性。1—2cm组治愈率100%;-3cm组治愈率81.1%,〉3cm组治愈率56.0%。结论随着包块增大,疗效逐渐降低。

  • 标签: 异位妊娠 保守治疗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异位的产生原因、诊治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6例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节育器异位均成功经腹腔镜取出。结论腹腔镜是治疗盆腔异位节育器的主要方法。手术操作规范、避免人流术后、产褥期、哺乳期置环,围绝经期及时取环可以降低节育器异位风险。

  • 标签: 宫内节育器 异位 腹腔镜
  • 简介:异位肾发生率约为1/1000,其中盆腔异位肾发生率1/2200~1/3000[1]。异位肾常伴其他先天性异常,但是盆腔异位马蹄肾合并肾盂结石于腹部行经皮肾镜手术目前国内文献尚未见报道。2016年7月我院采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盆腔异位马蹄肾合并肾结石1例成功,报告如下。

  • 标签: 盆腔异位肾 经皮肾镜手术 肾结石 治疗 腹部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盆腔疼痛与内异症病灶特点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 妇科 2016年 1月 -2019年 1月住院行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治疗且病理明确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300例 ,回顾性分析异位症病灶特点与盆腔疼痛的关系。结果: 盆腔疼痛与内异症病灶的部位 ,类型 ,侵润深度以及是否有盆腔粘连有关系。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尤其是位于深部的病灶、浸润的程度、类型以及盆腔粘连是引起盆腔疼痛的重要因素 ,故手术应尽量切除所有病灶 ,特别是深部结节病灶、尽量松解粘连组织。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病灶特点 盆腔疼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应用CT和MRI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于我院同时接受CT和MRI检查的疑似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随机抽取69例,对比两种检查的诊断结果,对比最终确诊结果分析两种手段诊断价值。结果:MRI检出阳性率98.15%(53/54),阴性率93.33%(14/15),显著优于CT检查结果[阳性率87.04%(47/54),阴性率66.67%(10/15)](P<0.05)。MRI检查结果符合率97.10%(67/69),特异度93.33%(14/15),敏感度98.15%(53/54),均优于CT检查结果[符合率82.61%(57/69),特异度66.67%(10/15),敏感度87.04%(47/54)](P<0.05)。结论:应用MRI检查诊断子宫内膜异位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诊断结果符合率高,特异度和敏感度更具优势,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同时检查方式安全,耐受度高,可以为临床提供清晰的影像资料。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MRI CT 敏感度 特异度
  • 简介:目的观察盆腔治疗仪在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性治疗中的辅助疗效。方法66例符合药物保守性治疗条件的异位妊娠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32例)和研究组(3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氨甲喋呤(MTX)配伍米非司酮的药物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从治疗D4开始,接受盆腔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和血β-hCG下降至正常水平、妊娠包块消失所需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成功率87.5%(28/32),研究组患者治疗成功率88.2(30/34),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血B—hCG下降至正常水平需(21.5±6.8)d,研究组为(18.2±5.9)d;对照组患者妊娠包块消失时间为(22.6±8.9)d,研究组为(19.3±7.2)d,两组患者间血β—hCG下降至正常水平和妊娠包块消失时间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盆腔治疗仪可以加快血β-hCG下降和妊娠包块消失的速度,可以用于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性治疗中的辅助治疗。

  • 标签: 盆腔治疗仪 异位妊娠 药物保守性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索子宫内膜异位症致慢性盆腔痛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56例在我院接受子宫内膜异位症致慢性盆腔痛治疗的患者,将选取对象分为常规干预组(n=26)和心理护理组(n=30),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用药指导、疼痛干预等常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组患者同时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结果2组患者护理前SD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21,P=0.0736)、2组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31,P=0.0625),护理后心理护理组SDS评分低于常规干预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919,P=0.0239),SAS评分均低于常规干预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317,P=0.0472)。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致慢性盆腔痛患者应用心理护理能够使其负性情绪得到明显缓解,可使其不良心理对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得到减轻,有助于促进其病情好转。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慢性盆腔痛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诊断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拟行手术治疗的疑似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8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前接受经腹和经阴道超声检查,对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症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AUC均高于对照组,经Z检验,经阴道超声的AUC高于经腹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和经腹超声相比,经阴道超声具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 阴道超声 经腹超声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 : 目的 针对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 CT、 MRI诊断及误诊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 90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5例。对照组采用 CT扫描诊断,观察组采用 MRI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率及误诊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诊断率为 95.6%(43/45),误诊率为 4.4%(2/45);对照组患者诊断率为 60.0%(27/45),误诊率为 40.0%(18/45)。经比较,观察组患者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误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 标签: 盆腔 子宫内膜异位症 CT MRI 诊断及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于2016年8月到2017年1月间,在我院选择120例疑似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取经阴道超声诊断和经腹部超声诊断,并在检测结束后进行腹腔镜手术,以手术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对比经阴道超声诊断和经腹部超声诊断的效果。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与经腹部超声诊断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经阴道超声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