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硼氢键[B-H]和氮氢键[N-H]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善轻质金属硼氢化物的放氢性能。采用有机化合物尿素CO(NH2)2作为[N-H]键的来源,与硼氢化球磨复合。当硼氢化与尿素物质的量比为1:1时,生成了一种新型的复合氢化物NaBH2·CO(NH2)2。该复合氢化物的放氢性能测试表明,起始放氢温度降低至120℃左右,加热到350℃时约有5.2%(质量分数)的氢气释放出来。

  • 标签: 储氢 氢化物 硼氢化钠 尿素 放氢
  • 简介:介绍了硫氢化的市场前景及生产工艺设备进展状况,阐述了生产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对指导硫氢化的生产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硫氢化钠 市场前景 工艺 蒸发 制片 设备
  • 简介:采用溶剂热还原法,在外磁场的作用下,用碳纸作为基体材料,以不同物质的量配比的六水合氯化钴和六水合氯化镍为前驱物合成出负载于碳纸上的钴、镍及钴镍合金薄膜催化剂,并考察了所制备的催化剂对硼氢化水解制氢的催化性能.重点研究了改变合成条件对纳米薄膜催化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催化反应条件对水解制氢的影响.研究表明在EDTA做络合剂,钴做前驱物的条件下合成的催化剂的活性最高,在35℃条件下反应1h,放氢量可达176mL.较高的反应温度、较高的反应物浓度和较多的催化剂用量有助于提高催化性能.

  • 标签: 硼氢化钠 水解制氢 纳米结构薄膜 溶剂热法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硫氢化对经烧伤大鼠血清(下称烧伤血清)干预的大鼠表皮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10只8个月龄雄性SD大鼠制备正常大鼠血清(下称正常血清),取30只8个月龄雄性SD大鼠制成Ⅲ度烧伤后制备烧伤血清,取分离自10只1 d龄SD大鼠的表皮细胞(第3代)进行实验。将细胞分为用正常血清处理的正常血清组和烧伤血清处理的烧伤血清组,分别于培养1、2、4、6、8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筛选后续烧伤血清干预时间。将细胞分为仅用烧伤血清处理的烧伤血清对照组和用烧伤血清+相应终物质的量浓度硫氢化处理的50、100、150、200、250 μmol/L硫氢化组,烧伤血清干预后培养30 min,同前检测细胞存活率筛选后续硫氢化干预浓度。将细胞分为仅用烧伤血清处理的烧伤血清对照组和用烧伤血清+相应试剂处理的单纯硫氢化组、单纯格列本脲组、硫氢化+格列本脲组,烧伤血清干预后培养5、10、15 min,同前检测细胞存活率筛选后续格列本脲干预时间。将细胞分为烧伤血清处理的烧伤血清对照组和用烧伤血清+相应试剂处理的单纯硫氢化组、单纯格列本脲组、硫氢化+格列本脲组,按相应试剂处理时间培养结束,提取线粒体采用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活性,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蛋白表达水平。除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蛋白检测样本数为3外,其余指标样本数均为10。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LSD检验、Bonferroni校正。结果与正常血清组比较,烧伤血清组仅培养4、6 h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t=4.02、6.42,P<0.05);正常血清组、烧伤血清组组内细胞存活率各时间点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74、4.48,P<0.05或P<0.01)。选取培养4 h作为后续烧伤血清干预时间。烧伤血清干预后培养30 min,与烧伤血清对照组比较,仅150、200、250 μmol/L硫氢化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1)。选取150 μmol/L作为后续硫氢化干预浓度。与烧伤血清对照组比较,单纯格列本脲组烧伤血清干预后培养5、15 min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单纯格列本脲组烧伤血清干预后培养10 min及单纯硫氢化组各时间点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硫氢化+格列本脲组各时间点细胞存活率均明显低于单纯硫氢化组(P<0.05)。仅单纯格列本脲组组内细胞存活率各时间点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81,P<0.01)。选取培养5 min作为后续格列本脲干预时间。烧伤血清干预后培养35 min,与烧伤血清对照组的(1.62±0.08)nmol·min-1·mg-1、0.682±0.063比较,单纯硫氢化组细胞CCO活性[(1.99±0.09)nmol·min-1·mg-1]和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蛋白表达水平(0.932±0.014)明显升高(P<0.01),单纯格列本脲组细胞CCO活性[(1.44±0.09)nmol·min-1·mg-1]和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蛋白表达水平(0.600±0.012)明显降低(P<0.01);硫氢化+格列本脲组细胞CCO活性[(1.79±0.06)nmol·min-1·mg-1]和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蛋白表达水平(0.744±0.071)明显低于单纯硫氢化组(P<0.05或P<0.01)。结论硫氢化能够提高经烧伤血清干预的大鼠表皮细胞的存活率,与减轻表皮细胞线粒体损伤有关,并且由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介导。

  • 标签: 烧伤 线粒体 钾通道 血清 硫氢化钠 表皮细胞
  • 简介:利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法RHF/4-31G基组对氢氰酸的硼氢化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IRC分析表明:氢氰酸与甲硼烷通过“类四中心”过渡态,直接加成生成产物.排除了另两种反应机理的可能性:(1)甲硼烷直接进攻碳-氮π键,经三中心过渡态生成产物;(2)首先形成直线型分子复合物,然后靠分子内氢迁移重排生成产物

  • 标签: 硼氢化反应 反应机理 内禀反应坐标法 氢氰酸 甲硼烷
  • 简介:直接硼氢燃料电池(DBFC)是一种以NaBH4/KBH4碱性溶液为阳极燃料的新型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种类严重影响着硼氢化物的直接氧化。综述了近年来直接硼氢燃料电池(DBFC)阳极用Ni-Pt、Ni-Pd、Ag-Ni、Au-Co、Au-Pt等二元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标签: 直接硼氢燃料电池(DBFC) 阳极 二元催化剂
  • 简介:利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法RHF/431G基组对氢氰酸硼氢化反应中的电子行为和轨道对称性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氢氰酸硼氢化反应中,从表面上看是对称性禁阻的“类四中心”过渡态,实质上是对称性允许的两组四中心三轨道相互作用.

  • 标签: 氢氰酸 硼氢化反应 过渡态 内禀反应坐标法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氢化用氢气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氢气的安全使用和高纯化应用。对目前氢气使用做了简要介绍,对氢化方法、氢化原理、氢原子扩散过程原理做了论述,详细阐明了各自的原理及特点。氢化过程中的氢脆效应表现为在钽材料生产制备过程中由于氢分子能够分解成氢原子,引入氢原子或者氢原子渗透进钽材料中,在微观和宏观层面上造成钽材料本身碎裂或者变脆。金属钽材料在不同的温度下其吸氢量会变化,从而改变钽材料的结构。最后指出了钽锭氢化生产中的氢计量研究,也作为后续氢化研究的目标。

  • 标签: 氢气 氢化工艺 吸氢量 氢原子 氢计量
  • 简介:目的探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中氢化可的松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岛津CIS—ODS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乙醚(62:38:2)。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40nm。结果在30~450μ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9.89G(RSD为0.54)。结论HPLC法测定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中的丁酸氢化可的松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对药品的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 HPLC法 含量测定
  • 简介:所谓“氢化油”就是将植物油脂通过加氢硬化,变成固态的油脂,目的在于防止油脂变质,增加口感及美味。西式食品如植物性奶油、马铃薯片、沙拉酱、饼干、薯条等油炸和烤制食品,在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氢化油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简称TFAS),约占38%左右。解放军总医院赵霖教授指出:“氢化油”危害健康!

  • 标签: 危害 健康 氢化油 解放军总医院 植物油脂 反式脂肪酸
  •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国电库车发电有限公司,对其电厂凝结水精处理氢型运行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对于失效树脂的再生度而言,精处理混床氢型运行要求较低,在运行正常情况下,具有很高的出水水质纯度。精处理混床铵型运行要求失效树脂的再生度则非常高,在转型阶段,钠离子和氯离子泄漏极易出现,对亚临界机组热力系统可能会产生危害。在监督手段可靠度不高时,精处理混床尽量采用氢型运行方式。

  • 标签: 精处理 氢型运行 凝结水 转型 亚临界
  • 简介:在地壳深部,铀呈铀氢化物及抽合金氢化物形式迁移至地壳浅部,由于压力、温度下降,氧逸度、Eh值和酸度增加及氢的逃逸、氧化,上述氢化物被氧化分解成矿。

  • 标签: 铀氢化物 铀合金氢化物 迁移形式 成矿机理
  • 简介:2015年8月12日晚11时许,位于天津市塘沽滨海开发新区内的天津滨海新区港务集团瑞海物流危化品堆垛发生火灾,在消防队员扑灭火灾过程中,现场发生爆炸,爆炸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此外事故引起的近700吨氰化钠的泄露更是引发了民众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后续处置的主要安全隐患。1.氰化钠的结构和性质氰化钠为立方晶系,白色结晶颗粒或粉末,易潮解,有微弱的苦杏仁气味。

  • 标签: 火灾过程 结晶颗粒 危化品 港务集团 消防队员 苦杏仁
  • 简介:1名56岁女性患者,因不明原因呕吐1月余入院。经检测血清皮质醇8:00AM为58.0nmol/L,诊断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给予氢化可的松100mg静脉滴注,1次/d。治疗3d后,患者出现躁狂状态,表现为激动、谵妄、行动不能自控。立即停药,经对症治疗1d后患者恢复正常状态

  • 标签: 氢化可的松 精神异常
  • 简介:摘要:氢化反应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特点,是化工及医药领域常见的还原反应,应用非常广泛,属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本论文从工程设计的角度对氢气的危险特性、危险类别、氢化反应危险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氢化工艺装置管道基本构成和重点监控的工艺参数及安全控制基本要求,并进一步论述了工艺设备布置及管道布置方法。本文的核心理念在于保证该类工程设计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 标签: 氢化反应 重点监管 危险化工工艺 安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