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6 个结果
  • 简介:对轴承套圈倒角的磨削加工工艺进行分析。介绍了磨削倒角通常采用的方法,并详细叙述了切入法磨削倒角的工艺实现过程及砂轮的修整和砂轮修整器的使用

  • 标签: 倒角 磨削 切入式磨削 砂轮修整
  • 简介:本文介绍磨削切削刀具用PCD刀片的一些初步实验结果及结论。由于PCD磨削被认为是一种很困难的材料去除作业,了解机床、砂轮参数对刃口质量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本研究所介绍的一种方法有助于了解这些影响。所得出的结论对确定通过改善刃口质量提高刀具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参数可能是有益的。

  • 标签: 聚晶金刚石 PCD 刀具 磨削 刃口质量
  • 简介:用于磁性存贮系统的铁氧体材料,在用机械方法精加工之后,由于其表层的残余应力的作用.会形成一个薄的无磁层.文中比较了磨削和研膳后的Ni-Zn铁氧体及铜的表面残余应力。用盘刚石磨削的铁氧体表面残余应力绝大多数是压应力.而用传统方法磨削的钢的表面残余应力收到多是拉应力

  • 标签: 铁氧体 金属磨削 磁性存贮系统 残余应力 研磨
  • 简介:多楔带单根磨削机在调试时,存在步进电机只有正转不能反转的问题。在排除了步进电机驱动器、高速脉冲输出模块等硬件上的问题后,将高速脉冲输出模块设置成单脉冲控制方式,步进电机即可实现正、反转运行;如果程序中磨削进给量的分配是固定不变的,会产生磨削质量达不到要求,磨削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中采用磨削进给量和间隔时间都是变化的方法,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

  • 标签: 多楔带单根磨削机 步进电机 流程图 进给量
  • 简介:细菌的繁殖生长是影响磨削液使用性能和寿命的主要因素。磨削液被细菌污染和破坏后,会引起腐败变质,主要表现为:外观(安定性)变化,由白色变为灰色,有时有刺鼻臭味;润滑性降低,造成零件的磨伤和烧伤;PH值及防锈性能降低,直至磨削液报废。因此对磨削液中细菌的检测和杀菌就显得非常必要。

  • 标签: 磨削液 防锈性能 零件 报废 使用性能 润滑性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磨削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28例中伤后2~6天采用磨痂17例,削痂异体皮覆盖11例。结果17例深Ⅱ度磨痂创面,术后平均16.8天愈合,愈后3~17个月随访11例,1例有少许疤痕增生;11例深Ⅱ度削痂创面,术后平均24天愈合,愈后1~4年随访9例.7~8年随访2例,1例2年随访见双下肢个别部位轻度疤痕增生。结论深Ⅱ度烧伤创面采用磨削治疗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烧伤 深Ⅱ度 创面 早期 磨削
  • 简介:从工艺的角度对Naxos主轴颈和连杆颈磨床在4102柴油机曲轴轴颈加工时出现的偏磨现象及该零件的部分表面出现的磨削裂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分别提出了解决方案.

  • 标签: 偏磨 磨削裂纹 定位基准 轴向尺寸
  • 简介:由于硬质合金大型薄壁轧辊,磨削加工内孔时容易产生变形,一般的装夹方法和磨削方法难以达到精度要求.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专用装夹夹具,采取合理的加工工艺,选择合适的砂轮,合理地控制磨削用量,较好地保证设计要求,提高了产品质量.

  • 标签: 薄壁轧辊 磨削热 内孔变形 夹具 金刚石砂轮
  • 简介:近来,4RH-20日本磨床(简称日磨)磨削车轴轴颈超差现象时常出现,这是车轴轴颈精加工所不允许的,必须分析其原因并加以解决。笔者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这道重要的加工工序中工作,现结合工作实践,就此谈谈个人的见解,请各位同仁指教。

  • 标签: 原因分析 超差 磨削 车轴轴颈 加工工序 精加工
  • 简介:高精度MK202型航空发动机是某国R——R公司设计制造双转子加力式军用发动机,也是我国较早引进的具有优良性能和高可靠性的发动机,并已在国产歼轰七飞机上配套使用。经多年实践表明,该发动机在各种复杂飞行工况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可靠性,深受军方青睐,并提出一定数量的需求,洛阳轴承集团有限公司于一九九六年底承接了整台高精度发动机(国内代号为FWS9发动机)42个品种74套轴承的研制任务。

  • 标签: MK202型 航空发动机 轴承 复合磨削 飞机
  • 简介:本文作者依据自己在公路桥梁建设中施工及监理经验对预应力混凝土施加应力前产生裂缝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简单的阐述,梁体表面的混凝土要进行水泥的水化和硬化反应,  (四)施工工艺   1、混凝土在拌和过程中有不均匀现象

  • 标签: 产生裂缝 分析处理 前产生
  • 简介:本文分别介绍了预应力锚索各种预应力损失的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各种预应力损失的预防措施以及自己的施工经验和体会。

  • 标签: 锚索 预应力损失 徐变 松弛 预防措施
  • 简介:元月上旬,华东预应力中心杨宗放教授、孟少平副主任和东南大学预应力公司李金根经理到我公司考察访问。来访的专家参观了我公司的生产车间和试验现场,与公司部分领导及技术部门负责人就预应力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广

  • 标签: 大预应力 预应力技术 公司 考察访问 华东 东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