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现象原词来自希腊文,意为研究客观事物的外观、表面迹象或现象的学科。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哲学家胡塞尔以现象的研究开启了理性主义时代认识论的大门。在胡塞尔的基础上,海德格尔拓展了“回归事物本身”的现象理论。他不再仅以人的意志理解事物,而通过对“在世存有”的研究来认识事物本身。场所是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是生活发生的地方,是由具有物质的本质、形态、质感及颜色的具体的物所组成的一个整体。而“场所精神”就是场所的特性和意义。笔者通过对路易斯·康,斯蒂文·霍尔和王澍三位大师的作品,深入的剖析了建筑设计中的现象以及由之而来的“场所精神”的有关思考与反思。

  • 标签: 现象学 场所精神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脑瘫患儿主要照顾者的疾病获益感情况,以期为脑瘫患儿的临床诊治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研究方法,于2020年10月—2021年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康复科门诊及住院病房的12名脑瘫患儿主要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患儿确诊脑瘫时主要照顾者的感受、照顾过程中的心路历程、采取了哪些应对方式等。采用Colaizzi 7步内容分析法对收集的文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脑瘫患儿主要照顾者疾病获益感主要体现在自我成长(养成健康的行为方式;学会面对并接受现实;情绪调节能力增强)、对未来生活的正面展望(珍惜当下且重新规划生活;以积极的角度看待事物;增强信念,重拾希望)、人际关系改善(夫妻关系更亲密;家庭成员关系更和谐;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爱;来自同伴的支持和理解)和多元化社会支持(社会公益项目提供众筹平台;政府补助)4个方面。结论脑瘫患儿主要照顾者疾病获益感主要表现为自我成长、生活态度的改变、人际关系的改善以及社会支持4个方面,医护人员可从以上4个方面进行脑瘫患儿主要照顾者的心理干预,缓解其负面情绪,提高其心理调适能力,以增强其疾病获益感。

  • 标签: 脑性瘫痪 质性研究 主要照顾者 疾病获益感 现象学研究
  • 简介:摘要: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持续完善,是在传统建筑空间结构布局的同时,利用多维视角下空间视觉化导向进行空间优化,从而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审美要求,营造更加多元化的室内空间形态。基于空间视觉化导向的建筑空间设计,强调室内空间结构布局与装饰设计元素的协调一致,对不同装饰设计风格的选择与装饰设计元素的组合应用需要强调其一致性、整体性,避免对建筑空间视觉效果统一性的破坏。基于此,本篇文章对空间现象主导下的体验式建筑设计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空间现象学主导下 体验式 建筑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了解孕妇对维生素D缺乏的认知和态度。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孕期营养门诊就诊的12名孕妇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整理出3个主题,分别是孕妇对维生素D知晓状况不一、孕妇改善维生素D营养状态尚存阻碍、孕妇希望临床医务人员给予更多关于维生素D知识的支持。结论孕妇对维生素D缺乏认知,且维生素D营养状态需得到改善。建议医疗机构尽快制定基于证据的孕期维生素D管理指南,临床医务人员加强孕期维生素D的学习和宣教,提高孕妇对维生素D的认知,有必要对孕妇进行个体化的补充指导,以获得最佳的维生素D营养状态。

  • 标签: 孕妇 维生素D缺乏 认知 态度 现象学研究
  • 简介:摘要:教育现象是西方后现代出现的教育哲学,于20世纪传入我国并在我国的教育研究领域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切为了孩子”这样的教育宣传标语在我国随处可见,并成为一种固有的办学理念,这样简短的标语透露出的是我国中小学教育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范梅南教育现象理念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传统的教育观具有许多可以借鉴之处,故采用教育现象相关理念对我国传统教育进行一定的反思,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的进步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我国质性研究尤其是现象研究方法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近年来,解释现象分析(IPA)逐渐得到护理同仁的关注,虽已有初步实践,但也呈现出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如对IPA理解存在偏差、研究过程不够严谨与研究报道不够透明、分析结果质量欠佳、原始资料证据不够充足等。对此,本文拟在剖析IPA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供理论知识及可借鉴的学习案例,以期提高我国护理人员对IPA理论知识与实践方法的认识,促进该方法在我国护理领域的合理运用与积极发展。

  • 标签: 护理 现象学 解释现象学分析 质性研究 综述
  • 简介:摘要:“花园路径现象”所引起的局部语言歧义现象是语言各领域与分支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心理语言、语法及句法分析、计算机语言、认知语言和语用等多种语言学分支与理论,综合以往的研究成果,阐述“花园路径现象”的发展历程,以期读者对该现象有更深入细致的认识,了解这种特殊句子的句式结构、处理机制及研究意义。

  • 标签: 花园路径现象 心理语言学 语法及句法分析 计算机语言学 认知及语用学
  • 简介:摘要:海马病变不只影响患者短期记忆内容,随着ACh、GLU等神经递质的改变也影响到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本文发现重度抑郁症患者除了前额叶皮层出现痿缩之外,海马体积减小更是导致患者认知状态的改变。另外,慢性长期抑郁症患者对近程记忆的遗忘、远程记忆逐步损害,与前额叶执行功能修复不佳有关。

  • 标签: 海马 神经递质 神经影像 精神病 内侧颞叶萎缩视觉评估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政策的进一步推进,中国与波兰之间在各方面的合作十分密切。经贸交流日益频繁。与之相应的波兰语电视广告理解研究变得愈加重要。本文从心理语言视角研究中国人对波兰食品类电视广告的理解生成过程,为中国学习者进行波兰语学习、理解电视广告以及进行翻译工作等提供参考。

  • 标签: 波兰食品类电视广告 心理语言学下的言语理解 波兰语学习与应用
  • 简介:神经介入放射是以现代神经影像技术以及介入材料工程为基础,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学科。因为脑血管疾病属于神经内科以及外科的常见疾病,故会广泛应用神经介入放射治疗。在国内从事神经介入放射治疗,大多数属于神经外科医生,他们自身储备了大量解剖知识以及手术经验,但神经介入放射治疗和常规外科手术相比,存在明显不同。这不但是在专业技术上可以得到充分体现,在思维方式上也具有较大的差异。随着神经介入放射治疗的病例数越来越多,在治疗期间的并发症种类较多。如何降低、防治治疗中的并发症就是十分重要的。

  • 标签: 神经介入放射学;并发症;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新鲜尸体研究,观察盆腔自主神经平面的解剖及组织特征,以探讨子宫颈癌保留神经平面的子宫广泛性切除术(NPSRH)的合理性。方法2015年10月至2020年9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解剖与组胚学系实验室对14具新鲜女性尸体进行解剖及组织研究,研究标本的中位年龄为79岁(范围:67~92岁)。从14具新鲜女性尸体中获得28个半侧盆腔标本。其中,8个半侧盆腔用于NPSRH的手术模拟,证实其可行性;10个半侧盆腔通过精细解剖,分离盆腔自主神经结构,观察其走行特点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另外10个半侧盆腔,从输尿管与子宫动脉交叉处至膀胱入口处的宫旁组织进行整体取材、包埋并连续切片,HE染色明确输尿管管腔宽度下方系膜内神经的分布特点;免疫组化S100染色,识别并计数神经纤维束,再选择与S100染色标本同点的切片进行酪氨酸羟化酶(TH)及血管活性肠肽(VIP)染色,以区分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并计数神经纤维束。结果(1)在8个半侧盆腔标本上模拟了NPSRH,其中7个半侧盆腔中整体保留了盆腔自主神经平面。(2)10个半侧盆腔标本经过精细解剖,发现腹下神经、盆腔内脏神经及其汇合成的下腹下神经丛的分布呈平面状态,均位于输尿管系膜及其尾侧延伸部分内。神经平面与子宫深静脉及其属支均呈交叉关系。下腹下神经丛膀胱支与膀胱静脉丛的关系密切。在10个半侧盆腔中,7个观察到完整的膀胱中静脉及膀胱下静脉,另3个其中一支静脉缺失;6个半侧盆腔的膀胱静脉丛在神经平面内侧与子宫深静脉主干有交通,2个半侧盆腔的膀胱静脉丛于神经平面外侧汇入子宫深静脉,另外2个半侧盆腔的膀胱静脉丛直接汇入髂内静脉。(3)HE染色发现,宫旁输尿管下方盆腔自主神经的分布具有连续性,呈矢状位平面分布。免疫组化S100染色发现,输尿管管腔宽度下方的神经纤维束占宫旁范围神经纤维束总量的比例平均为70.9%。TH及VIP染色发现,交感神经纤维束平均为13.5条/半侧盆腔,副交感神经纤维束平均为8.2条/半侧盆腔,交感神经分布占优势。结论盆腔自主神经主要分布于输尿管系膜及其尾侧延伸部分所组成的平面内,NPSRH术式具有解剖学上的合理性。

  • 标签: 宫颈肿瘤 骨盆 自主神经系统 子宫切除术 尸体解剖
  • 简介:摘要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的前驱期阶段,因此及早对MCI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和延缓恶化成各种痴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没有明确的药物治疗可以明显延缓或改变AD发展的病程。膳食作为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已有大量研究证实特定的营养素、膳食模式与认知功能及大脑形态或功能有关,且能够降低AD的风险,减少MCI向AD的转化。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认知障碍患者膳食因素与影像的联系及膳食改善后神经影像的改变已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本文就膳食改善认知障碍的神经影像最新进展做出综述,期望为膳食干预改善认知障碍的神经影像机制和其临床应用提供有力的依据。

  • 标签: 认知功能 膳食 营养素 功能磁共振成像 脑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管内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的影像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10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收治的17例胰管内PNE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7例,女10例;年龄为(47±13)岁。患者术前行胰腺CT或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检查。观察指标:(1)胰管内PNET的影像表现包括①CT检查影像表现。②MRI检查影像表现。(2)胰管内PNET的治疗与组织病理学检查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1)胰管内PNET的影像表现。①CT检查影像表现:17例患者术前均行胰腺CT增强检查,肿瘤位置为胰头部9例、胰颈部5例、胰体尾部3例。17例患者肿瘤长径为(8.7±2.5)mm,范围为5.2~15.5 mm,肿瘤形态均为类圆形。17例患者肿瘤CT检查平扫均呈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和延迟期持续明显强化,强化程度高于周围正常胰腺组织。17例患者肿瘤均位于主胰管扩张的截断处,主胰管形态呈突然截断,无“鸟嘴样”表现。扩张的主胰管内径为(11.4±5.3)mm,范围为4.5~22.5 mm。17例患者肿瘤其他影像表现,11例胰腺实质萎缩,伴有潴留性囊肿、伴有胆总管扩张、肿瘤钙化各1例,肿瘤均无囊变和出血。②MRI检查影像表现:17例患者中,14例行胰腺MRI增强检查,其中T1加权成像呈稍低信号、显示不清晰分别为5、9例;T2加权成像呈低信号、稍高信号、显示不清晰分别为5、2、7例。14例患者中,弥散加权成像呈弥散受限9例,无弥散受限5例;增强扫描强化程度高于周围正常胰腺组织9例,增强扫描显示不清晰5例;14例均显示主胰管扩张。(2)胰管内PNET的治疗与组织病理学检查情况:17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9例,行胰体尾脾脏切除术4例,行胰腺节段切除术4例。17例患者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G1级10例、G2级7例,其中G2级伴淋巴结转移1例、G2级伴淋巴结和肝转移1例。17例患者肿瘤大体观:主体生长于胰管内,并阻塞胰管,上游胰管扩张,胰腺腺泡萎缩,纤维组织增生;肿瘤切面呈灰黄色或棕红色,实性,质地中等,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17例患者肿瘤显微镜下表现:肿瘤大部分位于胰腺导管内,均有周围胰腺实质侵犯,肿瘤细胞呈多边形,核居中,核分裂象罕见,细胞质呈嗜酸性或透明性,肿瘤间质主要为胶原纤维,含丰富毛细血管网。结论胰管内PNET影像特征为肿瘤体积小、增强后明显强化、阻塞主胰管伴上游主胰管扩张和胰腺实质萎缩。

  • 标签: 胰腺肿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 体层摄影,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Primary hep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PNET)的MSCT及MRI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3月—2021年10月经病理确诊的6例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6例患者均经病理确诊。单发1例,其余5例均为多发,2例病灶周围伴有子灶形成。3例肝内病灶平扫表现为边界尚清,3例病灶平扫表现为边界稍模糊,3例MRI上肿瘤表现为长Tl稍长T2信号,DWI均为高信号;3例病灶中央可见不规则更低密度坏死区。4例增强扫描后病灶实质部分动脉期轻至中度强化,门脉期持续强化。2例患者动脉期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周边实性成分明显强化,门脉期实性病变强化幅度增加,延迟期强化幅度略减低,其中1例门脉期强化范围略增加。4例延迟期见假包膜征。6例患者病灶周围肝内血管受压移位,无癌栓形成。2例见肝门区淋巴结肿大,其余4例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1例患者糖类抗原CA199增高,1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增高。结论:MSCT及MRI在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确诊仍需病理。

  • 标签: 肝脏 神经内分泌肿瘤 X线计算机成像 核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由于神经保护药的临床研究均以失败告终,因此卒中治疗专业委员会建议利用非人灵长类动物开展卒中临床前研究。非人灵长类动物是基础实验与临床研究之间的桥梁,所取得的实验结果极具参考价值。但是,非人灵长类动物卒中模型的神经功能缺损和行为评价方法多种多样,评分方法也是各有侧重点,测评时容易产生分歧,或量表本身存在不足导致评分不准确,直接影响实验结果和后续研究的开展。文章对非人灵长类动物卒中模型的神经功能缺损和行为评价方法进行了总结。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神经病学检查 行为评定量表 疾病模型,动物 灵长目
  • 简介:摘要:科技的进步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直播语言便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产物。因其简洁活泼、极具趣味性的特点,直播语言迅速传播并被广泛使用,传播过程中产生很多语言变体。本文拟运用社会语言的相关理论,以网红李佳琦电商直播典型语言“Oh my God为例,分析直播语言变异的变项与变体,阐述语言变异的深层缘由,以期进一步丰富语言变异研究。

  • 标签: 变异语言学 语言变项 语音变异 社会身份构建
  • 简介:摘要:蒙汉语言的接触十分普遍,可以丰富两种语言的语言功能,促进民族的融合和发展。蒙汉语言的接触是对蒙汉文化的一种呈现,可以揭示蒙汉文化互动的方式和特点,更好的促进蒙汉语言生活环境的维护,保持文化多样性。

  • 标签: 蒙汉语言,接触现象,社会学,心理学
  • 简介:摘要神经免疫病是一类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导致前者结构损害和/或功能异常的疾病。及时诊断并施以合适的免疫干预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并改善预后。日益涌现的神经系统自身抗体、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和特种蛋白检测是指导临床诊断及监测免疫状态的重要依据。目前在检测指标设置、检测标准化、结果解读及互认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正确评估这些神经免疫指标的临床意义,建立标准化检测流程,并通过室间比对质控来规范临床检测,并用以指导治疗策略、监测疗效和评估预后是临床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将神经免疫检测分为常规型和研究型检测,并对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检测技术和应用规范做一述评,旨在唤起临床医生和检验科医生的双向交流与合作,加快神经免疫检验的开发研究和临床规范化进程,给神经免疫病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 标签: 自身抗体 神经免疫病 临床实验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