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Ma10等人2003年和2005年先后提出了下颌和上颌牙列缺失“All-on-four”种植即刻修复的理念,即无牙单颌植入4枚种植体颌骨前部垂直植入两枚种植体,远中倾斜植入两枚种植体,利用4枚种植体实现种植即刻固定修复

  • 标签: All-on-four 口腔种植 即刻固定修复
  • 作者: 陈保勋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5-15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5期
  • 机构:孝南槐荫口腔诊所陈保勋随着口腔医学的快速发展,口腔种植也逐渐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对于牙列缺损引起的口腔疾患,从以前的可以接受活动义齿修复、固定桥修复等,逐渐可以接受种植修复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牙列缺损种植固定种植修复是目前修复的常规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预后和成功率。治疗后五年成功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十年成功率百分之九十以上,由此,牙列缺损种植固定种植技术被接受。并被广泛应用于牙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上。虽然种植修复成功率高,但在治疗过程中种植体周围非常发生感染所造成的不良疾病也随之变多。随着种植种植速度的不断增加,有赖于病害的防治管理却不足。然而,疾病的传播正在增加并影响种植体术后的长期成功。因此,在早期评估时评估高危情况,采取措施缩小目标范围,并预防植入物周围的感染是处理这一问题的好方法。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多为横断面研究和比较数据,研究结果具有普遍性。对于种植性别和结果的研究是有限的。识别危险因素的方法应该是通过横截面或比较数据。同各国大范围的数据研究并提出原因,并使用即时研究来测试这些数据检查的准确性。牙周炎是诱发种植体周围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它必须定期使用牙周辅助工具进行维护和保养,这有助于维持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健康。牙周炎是种植体周围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疾病在周围环境中的影响程度和病程也各不相同。

  • 标签: 牙列缺损 种植固定 牙齿修复 种植体周围病 单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活动义齿种植固定义齿在口腔修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6月收治的124例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按临床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62例患者)与实验组(62例患者),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予活动义齿种植及传统固定义齿修复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治疗时间、口腔颌面功能恢复时间、基牙出血指数、患者满意度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77%,与对照组(80.65%)比较显著较高,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时间、口腔颌面功能恢复时间及基牙出血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8.39%,显著优于对照组(83.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中应用活动义齿种植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修复 固定义齿 活动义齿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种植修复固定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2017年9月在我院治疗牙列缺损的患者选取4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固定义齿修复,实验组采用种植修复,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修复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高,而且功能修复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果符合P<0.05的要求。结论对牙列缺损的修复治疗采用种植修复的办法可以有效的提高修复效果,而且还有助于患者的义齿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种植修复 固定义齿修复 牙列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固定修复方法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牙列缺损患者分为观察组(口腔种植修复)和对照组(常规固定修复)各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7.83%>82.61%,χ2=4.434)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牙周疾病发生率(4.35%<17.39%,χ2=4.039)、牙齿疼痛发生率(0<13.04%,χ2=4.457)以及牙菌斑指数(PLI)水平[(0.79±0.33)分<(1.47±0.50)分,t=7.698]、牙龈指数(GI)水平[(0.84±0.35)分<(1.59±0.54)分,t=7.905]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牙列缺损治疗中,口腔种植修复的临床应用效果更好。

  • 标签: 牙列缺损 口腔种植修复 常规固定修复
  • 简介:随着可选择的种植体和可用的、经上皮的基台数量不断增加,选择合适的基台可能成为既复杂又易引起混乱的问题。许多修复科医生采取制作昂贵的个别基台的办法来避开这种选择过程。尽管个别式基台在当时是必不可少的,但预成的基台常常是更称心的。此文将描述适用的各类基台,并有条理性和系统性地展示对于特定临床条件下如何选择适宜的基台。讨论的标准包括种植体的位置,角度,软组织高度以及颌间间隙。本文就实验室条件下用间接方法选择基台的内容综述种植体基台的最新改变和发展。

  • 标签: 种植体 支持式固定修复体 基台
  • 简介: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说明口腔医生在选择固定局部义齿(PFD)或单个种植修复时如何评价各种因素的重要程度,分析这些不同看法是否与医生方面的因素有关,比如医生的社会人口性质、工作情况和态度。材料和方法随机对2059位瑞典全科牙医进行问卷调查,回复率为76%。问卷中提出一个临床病例,请医生们在固定局部义齿(PFD)和单个种植修复中作出选择。构建15个选项,请牙医们在直观量化表上标示出他们认为各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或提出不同意见。这些因素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到3个主要因素为:“时间”、“健康”、“舒适”。以这些因素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最重要的项目是:“治疗预后”和“患者的意愿”。虽然牙医之间存在很多不同意见,但是各组医生之间的差别小。与女医生相比,男医生认为“健康”和“舒适”更重要。“患者信息”所示的患者态度变化与“时间”因素呈明显的正相关,与“舒适”因素呈负相关。结论不同医生之间差别很大,但各组医生之间差别较小。“患者信息”的改变与“时间”和“舒适”因素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医生相关变量的改变小。结果进一步说明医生对种植修复知识了解有限。心理学方法可能对修复治疗方法的选择上表现出的个人差异作出更多的解释,但用问卷方式不易做到。

  • 标签: 瑞典 口腔全科医生 修复设计 固定局部义齿 单个种植体
  • 简介:本病例介绍了如何利用种植体外科规划软件设计种植体的植入位点.临床上在数字化外科导板的指引下.精准地植入12颗Straumann@种植体。最终修复时采用一体式氧化锆桥架的固定修复.利用现代的烤瓷工艺恢复患者的粉白美学,达到仿生的美学修复效果.

  • 标签: 固定修复 外科导板 种植体 数字化 无牙颌 导向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牙列缺损患者应用口腔种植修复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牙列缺损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41)、研究组(n=41)。参照组患者予以固定义齿修复,研究组患者予以口腔种植修复,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6%,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的80.5%,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牙列缺损治疗中,口腔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固定义齿修复,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普及。

  • 标签: 牙列缺损 种植修复 固定义齿修复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本文报告用Replace种植体支持和固位的固定种植义齿修复伴有颌骨缺损的牙列缺损患者12例(43个种植体),从种植体周围组织状况,种植体及义齿稳定性,美观和功能等角度评价种植义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临床检查和X线片测量结果,确定治疗方案,选择Replace种植体数量、类别与规格。在颌骨成形、种植体植入、义齿修复后,定期复查。12例患者中的9位在种植体植入的同期接受了自体牙槽骨、粘骨膜移植或人工骨植入手术。根据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情况、高度、外形和色泽的临床观察,检查种植体及义齿稳定性,结合医、患双方对种植修复体的美观效果、功能状况满意度评价来确定修复效果。结果:12例患者都按期进行了复查,种植义齿修复后咀嚼功能恢复良好,面容和语音功能有显著改观,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金属烤瓷全冠和修复基台的接缝位于龈下,对接密合,给人以从龈下长出来的视觉效果,美观。11例患者的修复体及其临床应用效果评价为满意,1例评价为可接受。结论:用Replace种植体支持的、螺钉或粘固剂固定的金属烤瓷桥或义齿能够获得医、患双方都满意或可接受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修复重建 牙种植体 牙列缺损 骨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于口腔修复中应用活动义齿种植固定义齿进行修复,分析其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需行口腔修复的患者,共计60例,选择时间2016年7月~2017年7月,行不同的口腔修复术活动义齿种植固定义齿,对应组别研究组、对照组。经SPSS21.0系统分析组间的临床总有效率、基牙出血指数、口腔功能恢复时间、总体治疗时间数据指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3.33%)经SPSS21.0系统分析发现比对照组(60.00%)更高,且研究组的基牙出血指数(0.77±0.33)、口腔功能恢复时间(5.51±1.66d)、总体治疗时间(7.11±1.55d)数据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活动义齿种植于口腔修复中的临床价值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口腔功能恢复时间和总体治疗时间。

  • 标签: 活动义齿种植 固定义齿 口腔修复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患者下颌为种植体支持式固定义齿修复,上颌为全口义齿修复时是否会出现类似联合症侯群的情况。材料和方法在悉尼联合牙科医院种植中心选择11名符合要求的无牙颌患者,按临床的标准测量步骤对其义齿的适合度、咬合的完整性及上颌前部牙槽骨的丢失进行测量。结果上颌前部牙槽嵴年均骨丢失量为0.17mm,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意义(P>0.05)。然而,所有患者均出现在咬合时前部牙槽嵴的压力增加,在后退位时单侧或双侧后牙有脱离咬合接触的情况。结论后牙咬合的丧失可能与上颌前部牙槽骨的丢失无关。然而,为保持修复体的完整性,维持支持组织的健康,定期的咬合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下颌 种植 固定 修复 上颌总义齿 颌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种植体在无牙颌修复中的应用可显著改善义齿的修复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为促进无牙颌种植修复技术的推广与合理应用,本文基于现有临床报道与基础研究结果,针对下颌无牙颌种植修复和上颌无牙颌种植修复两部分内容,就无牙颌种植修复种植体数量与位置的选择、种植体上部结构的设计等问题进行探讨,目的在于为临床医生选择修复方案提供引导。

  • 标签: 无牙颌 种植体 附着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活动义齿种植固定义齿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20年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80例口腔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固定义齿种植术,观察组采用活动义齿种植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基牙出血指数和口腔功能恢复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基牙出血指数无组间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基牙出血指数低于对照组,口腔功能恢复时间和治疗总时长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固定义齿种植效果,活动义齿种植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活动义齿种植 固定义齿 口腔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活动义齿种植固定义齿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20年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80例口腔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固定义齿种植术,观察组采用活动义齿种植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基牙出血指数和口腔功能恢复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基牙出血指数无组间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基牙出血指数低于对照组,口腔功能恢复时间和治疗总时长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固定义齿种植效果,活动义齿种植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活动义齿种植 固定义齿 口腔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数字化技术辅助下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咬合重建的临床效果,为数字化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种植中心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联合应用神经肌肉分析系统和髁突运动轨迹描记系统进行单颌或双颌种植固定修复咬合重建的患者6例,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43~74岁,共植入56枚种植体,制作8件单颌种植固定修复体。从种植体存留率和成功率、近远中边缘骨吸收以及修复体并发症4个方面评价数字化技术辅助下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咬合重建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6例患者随访(4.0±2.2)年(1~7年),种植体存留率和成功率分别为100%(56/56)和98%(55/56),近远中边缘骨吸收为(0.04±0.11) mm/年,仅1件修复体的2颗相邻切牙切端于修复后3年崩瓷。结论联合应用神经肌肉分析系统和髁突运动轨迹描记系统的数字化技术辅助种植固定修复咬合重建,种植体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发生数少,咬合长期稳定,临床修复效果良好。

  • 标签: 颌,无牙 牙种植 颌关系记录 数字化技术 咬合重建